兩位大儒的質問,衆人緊緊盯視下。
李白大袖一擺,金甲天兵虛影緩緩隱沒,諸般異象盡斂。
恍若無人般,懷抱玉壺,仰頭暢飲,酒液汩汨而流。
“哈哈哈哈……”
“痛快!”
全然一副手刃宵小,心懷大暢的模樣。
衆人於陣陣長笑之中,見他疏狂之態,哪怕他剛剛做了“大逆”之事,卻也無人生得起厭惡來。
反爲其風流氣度所傾,暗自欽佩,甚至羨慕不已。
甚至有人暗暗動搖,如此風流人物,怎會是宵小之輩?
莫非那鮑刺史還真的做了什麼天怒人怨之事?
已經有人懷疑地看向鮑信。
李孟陽和範縝正在查看他的狀態,看樣子,應該是還活着。
剛纔那人的手段,只不過是斷其立命之路,不至於傷其性命。
不過是憤懣攻心之下,才昏了過去。
這白麓巖上,上千文人名士,就這麼呆呆地看着一個人開懷痛飲。
似乎忘了一般,無人催促,也無人干擾。
直到李白似乎喝得心滿意足了,仰天打了一個響亮的酒嗝。
才轉過頭來,有些狹長的的眼角斜睨,帶着迷離醉意,哈哈一笑:
“方寸山中一閒人,李白,特來替天行道。”
“誰有不服,白就在此地,不妨上來一會!”
“方寸山?”
在場之人,有幾人都心中一動,不約而同地看江舟。
神秀、燕小五等人,此時也用古怪的神色看着他。
燕小五重重吞了吞口水,小聲道:“喂,這傢伙是你同門?”
江舟正處於一種十分奇異的狀態。
他的精神意志,似乎站立於那浩瀚無邊的長河之上。
人卻還是清醒地站在原地。
此時他已經將上百華麗篇章鐫刻於浩然長河之中。
但他總還覺得缺了些什麼。
這是一種冥冥中的感應,說不清,道不明。
所以他在思考。
聞言分心隨口道:
“家師聖貫天地,宙合百家,斜月三星,小能藏方寸之間,大能囊括宇宙諸天,”
“究竟有多少門人弟子,我也不清楚。”
“這位太白師兄,持師門信物來尋我,要與我一道來赴這詩會,我也想不到,他竟會做如此之事。”
刺殺刺史,更是毀其立命之道,這可不是件小事。
江舟是萬萬不可能擔下罪名的。
但他又不想完全置身事外。
畢竟“李白”這樣一個馬甲,威懾力可不小。
正是用來加強“方寸山”名聲和威懾的時候。
所以在來時他便用自己的身份帶李白進入詩會,此時也沒有隱藏“兩人”間的關係。
不過,關係可以有,卻不能牽扯太深,否則以後掰扯起來可不好說。
燕小五嘖嘖稱奇:“嘖嘖,我現在對你的師門是越來越好奇了,拔了蘿蔔種辣椒,一茬比一茬辣,怎麼從裡面出來的人一個比一個變態?”
可不是嗎?
先是一個楚留香,衆目睽睽,重兵把守之下,把平蠻將軍元千山給盜了,屁事沒有。
元千山不僅沒抓到人,還把自己鬧了個灰頭土臉。
現在又來一個李白,更加變態,竟然一個人鬥敗了在座上千名士俊傑。
燕小五從來沒有想過,文人唸的那些酸詩也能那麼讓人熱血沸騰。
一口酒,一篇詩,來一個敗一個,如同戰陣之上的無敵將軍,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斬一雙。
現在更是在兩位大儒的手下,將一個即將立命的刺史給“斬”嘍!
燕小五剛纔都差點想尖叫一聲:牛逼——!
還有他自己,也是個高深莫測的。
每次都以爲是他的底限,可下一次又總能做出點驚破人眼球的事來,完全看不到極限。
燕小五越來越懷疑,他寫的那本《羣雄錄》裡描寫的人,該不會就是方寸山門人自己左手跟右手打着玩吧?
一旁的神秀也不禁暗歎。
難怪江居士對入大梵寺全然不動心,這方寸山能出江居士還有那位李居士這樣的人,又豈是尋常?
即便是仙門聖地,如此人物也是百年難出。
在場之人,都因李白口中的方寸山紛紛尋思議論起來。
原黯、商容兩位大儒也是暗自思索,結果自然是什麼都想不到。
商容不由擡頭怒道:“你將鮑刺史說得如此罪大惡極,你倒是說說,他到底犯了哪般大罪?小小孺子,竟下此毒手!”
原黯也道:“李白,老夫看你也非是奸邪小人,若有何冤屈,休妨當衆說出來?”
“若是鮑刺史當真有過,我等非也不是不分是非黑白之人,老夫當爲你二人調解一二,”
“可若是無理取鬧,那便莫怪我等真的要替天行道了!”
他現在依然認爲二人間是有誤會。
對於鮑信、李白,都是出於愛才之心,不願二人“自相殘殺”。
哪怕李白已經犯下“大錯”,他也仍想竭力調解,保下這塊良才美玉。
“哈哈哈哈……”
李白髮出狂笑之聲。
“是非黑白?”
另一邊,江舟忽然睜眼。
他一心二用,狀態極妙。
便和平時本體與幻夢身左右互搏,於實戰打鬥間勇猛精進一般。
本體在這裡思考,遍搜前賢文章道理。
李白在那邊狂笑痛飲,嬉笑怒罵。
兩相激盪,竟真讓他摩出了靈光的火花。
他在浩然長河之上,與衆聖諸子問對,所謂“清平之道”,僅靠那些華詞美章,還不夠,遠遠不夠。
李白忽然長笑驟歇,朗聲道:
“好!既然爾等想看,那便看看吧,白今日便讓天下人來評一個是非黑白!”
衆人心中莫名一突:這小子又要搞事!還是大事!
只聽李白漫聲吟道:
“吾有三劍,銘刻浩然,可耀日月,唯願萬世清平。”
衆人聞言還是一頭霧水,原黯、商容兩位大儒卻已經變色,立刻醒悟。
“他是要立言!”
“他竟然還未立言?!”
兩人一人一句,都表達出難以言喻的驚駭。
竟然還未立言,就能在他們二人面前逞威!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
衆人驚疑之間,只見李白忽然神色一變,從意氣風發,變得鬱氣重重。
隨着其漫吟出口,一股悲天憫人之意,無聲無息地蔓延開來,令人不由自主,心隨之動,變得憂鬱沉重起來。
“鳳凰銜下紫泥詔,月下稱觴登金闕……”
這下不僅是原、商二人,稍有才學之人都神色劇震。
難道他想……
“唳——!”
只聽一聲清越悠揚的清唳之聲響起,令人幾疑是世間最美好的的叫聲。
一隻七彩斑斕的神鳥自九天之上探下身來,揮動雙翅,拽着長長的華麗翎尾,口銜一卷書卷,降臨凡塵……
“神鳥……”
“傳說中的神鳥鳳凰……”
“紫泥詔……”
“他想登闕謁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