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嬴高的誅心之言【求收藏,求推薦!】

嬴高此言一出,並沒有想象中的拍手叫好,反而是一片安靜,甚至於是死寂,大廳之中的氣氛驟然變得尷尬。

如今的呂不韋還是大秦丞相,大秦堂堂文信侯,牽一髮而動全身。

特別是這數十年來,文信侯呂不韋身居大秦丞相之位,以仲父之名統攝朝堂,培養提拔了無數人。

說一句,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也無不可!

此刻,嬴高之言,太過於誅心!

……

“高,你可知道文信侯還是大秦丞相,更是孤的仲父,幾次挽狂瀾於即倒,是我大秦贏氏的恩人。”

秦王政的突然開口,讓死寂的氣氛徒然一鬆,卻讓王翦等人的目光落在了嬴高身上,壓力徒然大增。

直視着秦王政,嬴高心念電閃,他在推測秦王政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如今的呂不韋與秦王政,已經沒有多少父子情分,他們政見不同,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

念頭閃爍,嬴高突然瞥了一眼王翦與王賁,心中一動:“父王,文信侯匡扶大秦數十載,勞苦功高,如今已是知天命的年紀!”

“而父王年輕力壯,精力充沛,當總覽朝政,執掌大秦,讓文信侯頤養天年,以報匡扶大秦數十載之勞苦功高!”

“轟……”

這一刻,秦王政與王翦對視一眼,紛紛看出了嬴高這一番話的狠辣之處,這是要讓呂不韋罷相。

這一點,就算是此刻與呂不韋明爭暗鬥的秦王政都沒有想過,卻不料,一個小小的孩童卻有這樣的魄力。

“高,文信侯之書,父王也曾拜讀,受益匪淺,爲何你對於文信侯之書,有如此偏見?”

這一刻,秦王政在試探嬴高,他想要確定嬴高的才華與見識是否只是曇花一現。

聞言,嬴高沉默了許久,方纔對着秦王政肅然一禮,道:“以臣逼君,大逆不道,父王大度不與計較,但是兒臣卻看不過去。”

“既然父王不便,也不遠出手,那就由兒臣出手,讓文信侯,讓天下人清楚,父王不可欺,我大秦贏氏不可欺!”

“哈哈……”

秦王政被嬴高一記馬屁拍的舒服,大笑一聲,道:“我兒所言甚是,我大秦贏氏不可欺,只是何以見得文信侯在逼父王?”

“父王,以文信侯之計,若《呂氏春秋》不能代替秦法成爲治秦長策,到時候帶着這幾個少壯棟樑離開。”

“一旦這些人離開,大秦朝堂之上必然會出現空虛,如此一來,必然會對父王造成巨大的壓力與衝擊。”

“而若是父王想要請回這些人物,就必須承認《呂氏春秋》爲治國長策的地位,這對於父王的王者威嚴是巨大的打擊。”

擡起頭直視着秦王政,嬴高一字一頓,道:“父王,平心而論,文信侯此策,遠比民心更爲鋒利!”

“哦?”

秦王政是聰慧之人,從嬴高開口之後,他就洞悉了呂不韋的算計,只不過,他對嬴高產生了興趣,纔會如此喂話。

頗有興趣的打量了一下嬴高,秦王政幽幽,道:“虛實之間,《呂氏春秋》爲虛,而衆人離秦爲實。”

“民心與人才,何爲虛實?”

聽到嬴高與秦王政之間的對話,王翦父子二人頭上冷汗都出來了。

他們已經接到了呂不韋讓離開的暗書,自然清楚嬴高與秦王政的猜測,無一不中,彷彿就像是親眼所見。

目光炯炯有神,看到這樣的秦王政,嬴高心下突然頓悟了,他清楚,自己終究是小覷了秦王政。

祖龍!

始皇帝!

一手統一八荒六合,文治武功千秋萬世的皇者,又豈會在他點明之後,還不洞悉呂不韋的策論。

一念至此,嬴高心下頓時有些心灰意冷。

他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個小丑,自己所有的賣弄,在秦王政眼中,就像是一個傻子在唱歌,溫暖了寂寞。

“哎!”

嬴高長嘆一聲,對着秦王政肅然一躬,道:“父王已經洞悉全局,兒臣就不買弄了——!”

“哈哈哈……”

大笑一聲,秦王政走過來拍了拍嬴高,安慰,道:“年輕一輩之中,你已經足夠優秀,幾乎可以說是遠超其他人。”

“記住父王的一句話,民心可操控,只不過,非常難。”

“父王知識淵博,兒臣才疏學淺……”

嬴高還要謙虛,就被秦王政打斷,道:“民心不能不顧,但是也不能全顧,特別是作爲一個王者!”

“因爲民心,有勢無力,衆人之望很難達成統一,一如商君法制等實際法制需要民心,但是對於《呂氏春秋》民心無用!”

“高,對於文信侯,若是你,當如何處置?”

這一刻,衆人臉色微變,誰也沒有想到秦王政居然將這個棘手的問題,推給了嬴高。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一念至此,王翦與王賁眼中不由多了一絲擔憂。

嬴高想要成爲咸陽王城最耀眼最明亮的少年,他自然清楚,在大秦之中,秦王政纔是主。

“父王乃大秦之主,文信侯乃父王臣子,有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整個大秦帝國,大小事務,只有父王纔有資格決定,兒臣不過是乳臭未乾的小兒,對於此事不好評判。”

……

秦王政撇了一眼嬴高,眼底深處掠過一抹驚奇:“高,你何時讀過儒家,竟對儒家典籍竟然有如此深的認識??”

作爲秦王,嬴政自然讀過當世三大顯學之一的儒家,當嬴高說出來,他就有了一絲念頭閃爍。

每一個人,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情結,哪怕是身爲一國之君,也是如此。就像是,此時此刻的秦王政。

第608章難兜靡的選擇!(第四更)第941章少年的意氣,少年人的豪氣,只可惜錯付了這一座江湖。第170章 號曰:斬龍!第1112章 安陽之戰(3)(第一更)第51章 此時無聲,便是落幕!【求收藏,求推薦】第997章滅韓,當一戰而下,揚大秦之威!第1053章 秦王決斷,建立潁川郡,以新鄭爲治所。第577章 臣發現這個左賢王就是一個鐵憨憨!(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881章 請大王允許,臣爲哀牢赴死!(第一更)第296章 嬴政的擔憂!第225章 再次入咸陽,何爲火炕?第766章 自古以來,開國之君選擇儲君皆選文!第968章你以及張氏,想要爲之陪葬麼?第445章儒家士子不可能歸心大秦!第265章 封左庶長爵,允公子開府。【第一更】第486章 戎狄已經窮途末路!(第一更)第62章 天下第一雄關!【求收藏,求推薦】第699章 俠以武犯禁。第213章 成爲比頓弱還要強大而暗夜之王,你有沒有興趣。 (第二更)第293章 人間封聖者,寥寥無幾,王離何德何能!第921章 兒臣不希望手上沾染兄弟姐妹的血。第311章 范增爲軍師,蔗糖問世!無題第629章 僕從軍!第957章宗室無功則無爵,縱親子也不例外!第14章 小高子,你說,世間,還有可信之人麼?第295章 政治上的成長!第612章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第三更)第907章畢竟誰還沒有一個夢想呢。(第一更)第382章 我敢斷言:公子高絕對看中了秦墨之術!第996章因爲他們都清楚,這樣的人一人抵得上千軍萬馬!第267章 兒臣欲揚兵宇內,爲父王打下八荒。【第一更】第227章 備車,前往關外大營幕府——!(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1】第633章 消息傳四方,皆稱:嬴將萬勝!(第五更)第380章 磨劍二十載,一招出世天下驚!第384 章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第二更)第320章 九章算術!第650章 你姓溫,要給當哥的幫忙!(第二更)第584章 以雙關鎖西北,一將鎮四方。(第四更)第976章一旦撤出南陽,無異於宣告韓國王室王族從此成爲漂移無根的浮萍第753章 王翦陳兵二十萬,爲弟子撐場子!第264章 絕無僅有的戰略大師!第1033章揹負大秦萬世的理想,這是我們嬴姓一脈的責任。第161章 秦王政頭鐵,爲兒子擦|屁|股!第1028章 大秦第一次簡略版人口普查第984章一個人升遷,是要看運氣的。第385章 多謝老師解惑!(第四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724章 武安對武安!第48章 外放!第1019章 燕太子丹的驚天之謀第218章 整肅朝務,王欲東出【1】第527章 東北皆守,唯西征伐!第556章 兵法大道,從來都是以殺止殺!(第三更)第549章 決死之心,戰陣之道。(第一更)第800章蒙恬在此謝過公子了——!第903章 本將以劍開道!(第三更,求推薦,求訂閱)第385章 天下皆白,唯我獨黑!(第一更)第1004章恭喜嬴將,不,應該要稱呼太子了!第392章秦王的刀,可以屠滅任何人!第650章 你姓溫,要給當哥的幫忙!(第二更)第669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278章 釘子戶!第488章 有孤在,這天下誰敢動公子高?(第三更)第128章 若是老秦人反對,孤親自去找他談談!(二)第784章有些事,縱然是不想,也不得不做。第740章 稷下學宮乃諸子百家的信仰!第190章 公子使韓,手提二十萬藍田大營大軍!第716章對於齊墨一事,亞相有何看法?第646章在西北征兵,讓斥候營達到三萬之衆。(第二更)第581章 他們寧願戰死,也不會卑躬屈膝!(第一更)第439章 嬴高的狠辣反擊。(第二更)第67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二更)第23章 當以秦王之志向而斷!【求收藏,求推薦】第743章入臨淄宮, 嬴高的要求。第396章 給墨家鉅子帶話,本公子要見他!(第一更)第483章 那個人的名諱,本身就是一種信仰!(第二更)第89章 嬴高離京,風波驟然!【求收藏,求推薦】第987章 世間文字八萬個,唯有情字最傷人!第928章 大賞三軍!第880章 不來者,本將親率大軍討之!第560章 大蟒起於青萍之末,勢成於西北戰場!(第二更)第1115章 安陽之戰6第693章 諸位公子的不安!(第一更)第949章 現在朝廷沒有選擇的餘地,但是十年後朝廷會有!第1009章先生一席話,讓孤茅塞頓開,心中的顧慮盡去!第171章 李牧第197章 一手王劍,一手兵符!第1130章 倉促而起又驟然而落的試探第980章這一刻,張良心中竟然生出了一抹感動第378章 我從盛世而來,見過錦簇繁華!(第一更)第878章 家與國,忠與孝!(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134章 民入軍制,效仿長平之戰。第675章 詭異的事兒又一次發生!(第三更)第1127章這是一個屬於王的時代。(第四更)第400章 相里敖任物理學院祭酒。第193章 大軍壓境,氣勢如虹!第560章 大蟒起於青萍之末,勢成於西北戰場!(第二更)第282章 我蒙氏,絕不能全靠武功!第505章 既然如此,嬴將的選擇是?!(第二更)第875章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