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金錢在這個世界上是永恆的。

“隆隆........”

大軍隆隆而行,讓嬴高心中七上八下,久久不能安生。

對於此事,他還是第一次這樣做,畢竟在這個世界上,一直以來,從未有人讓他如此狼狽過。

在車廂之中離開,可謂是滑天下之大稽。

而且此刻的韓王已經撕破了臉,若是一旦發現,必然是必死結局。

一念至此,嬴高有些後悔了。

連續不斷在朝堂之上,在戰場之上的勝利,讓他有些飄了。

以至於在這個時候,竟然堂而皇之的進了新鄭,結果韓王翻了臉。

此事唯一的疏漏,就是嬴高太過於自以爲是,小覷了韓王的瘋狂,竟然敢在這個時候,與大秦作對。

以爲仗着六國之事,就能夠讓大秦退縮。

……

“站住!”

車隊剛剛走到城門附近,就守衛攔住,如今韓王心頭大怒,自然是沒有人敢敷衍了事,是以新鄭城中的搜查極爲的森嚴。

畢竟,這件事讓韓王徹底大怒。

“這位大人,我們是劍南商會的車隊,向趙國境內送一批糧食,用來釀造劍南春,這是出城的手續……”

車隊的主管連忙走上前去,朝着守衛士卒燦爛一笑,手一動,將錢幣放入守衛士卒的袖口之中。

隨及滿臉堆笑:“這位大人,新鄭城中可是發生了什麼,爲何今日盤查如此之森嚴?”

掂量了一下錢幣的重量,士卒臉上浮現出燦爛的笑容,道:“上頭下達的命令,我們也沒有辦法。”

“得罪了,開箱吧!”

……

“這是自然……”

主管恭維一笑,一揮手,道:“大人想看那一箱,我們就看那一箱……”

“嗯!”

士卒將手放在嬴高躲藏的箱子之上,嚇得主管臉色驟然一僵,就在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的時候,士卒指着中間的箱子,道:“就中間那幾箱。”

“好嘞!”

……

不一會兒,箱子被打開,清一色的糧食,士卒揮了揮手,道:“好了,你們可以出去了!”

“多謝大人了!”

短短一瞬間的搜查,嚇得主管心驚膽戰,後背直接是出了一身冷汗,聽到士卒的聲音,主管心頭鬆了一口氣。

終於矇混過關了!

在這一刻,嬴高也是鬆了一口氣,他心裡清楚,這一次的安全離開,根本就是個意外,這其中的風險太大了。

在箱子之中,嬴高不斷的在回想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所作所爲,徹底讓他平靜了下來。

……

當車隊離開新城三裡之外,嬴高與王虎從箱子之中出來,騎了兩匹馬,離開了送糧車隊,一路飛奔向西。

……

“子房,公子高等人去了何處,你可有留意?”張良雖然年紀不大,但是早已經有了字。

而張平清楚自己這個兒子的聰明才智,一直以來,都將張良當做大人來對待,這一刻,也不例外。

“父親,公子高等人前往了劍南商會,只怕是此刻已經出了新鄭……”

聞言,張平神色肅然,沉吟了片刻,道:“關於這件事,若是有人問起,就說不知道!”

“看來秦韓之間的戰爭,已經不可避免了!”

在這一刻,張平神色肅然,他心裡清楚,不管是嬴高離開,還是沒有離開,戰爭都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此時此刻,他唯一想的便是不將張良牽扯到其中。

“父親,你說公子高能夠離得開新鄭麼?”張良神色肅然,忍不住朝着張平,道。

對於這件事,張良心中其實是有些忐忑的,在這個時候,更有有些不安,韓-國終究是他的祖國。

而他給了公子高離開的可能!

一旦嬴高從容離開,戰爭必然會爆發,心中念頭閃爍,張良朝着張平,道:“父親,公子高離開前曾言:當蟒雀吞龍旗插上韓國的土地,戰爭何時結束,將由他說了算。”

“來人,查一查最近有沒有劍南商會的車隊離開新鄭……”張平目光一閃,轉頭大喝一聲,道。

“諾。”

幾乎再瞬間,張平就清楚,嬴高等人只怕是離開了新鄭,此事徹底大條了。

他雖然與嬴高接觸不多,但是他自認爲足夠的瞭解嬴高此人,這是一個無法無天的傢伙。

“國相,半個時辰之前,劍南商會會的車隊出了東門……”

得到稟報張平臉色一下子變得不好了起來,神色一變,朝着一旁的張良點了點頭,道:“在家守着,我去見王上……”

“諾。”

點頭答應一聲,張良目光如炬,他心裡清楚,自己一手將戰爭引到了韓國的土地之上。

……

“王上,國相求見……”

這一刻的韓王也是忐忑不安,自從找不到嬴高的那一瞬間,他就清楚,這件事十有八九會出事。

“傳!”

……

“臣張平見過王上……”

張平見到這一刻的韓王,頗有一種怒其不爭的情緒在其中,他已經勸了很多次,但是韓王偏不聽,就是要一意孤行。

結果倒好,現在嬴高離開了新鄭,部署在大秦邊境的四十萬大軍就有了開進韓國境內的可能。

“國相,嬴高找到了麼?”

擡起頭迎着韓王的目光,張平搖了搖頭,道:“王上,我們的人將整個新鄭全城搜查了一遍,依舊是沒有找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十有八九嬴高等人只怕是離開了新鄭……”

“怎麼會這樣,到底是何人走漏了風聲?”韓王目光陰沉,這一刻,他終於是感覺到了一種無奈。

事情的發展也是一點一點的脫離了他的掌控如今魏國與趙國的大軍還沒有半點消息,一旦秦軍進攻,韓國危在旦夕。

“王上,只怕是沒有人透露消息,是嬴高提前意識到,撤離了!”

第503章咸陽羣臣心惶恐如何安?第312章 兒臣求一道詔令!第231章 合縱之術,李牧之傲。第466章嬴將入幕府,一聲令下西海封鎖!第9章 書房之談【求收藏,求推薦】第989章我們必須要從全局出發,不能只盯着中原。第429章我願:大秦的領土之上,永不日落!【第一更】第515章 當商議成了生意!(第二更)第512章 在我之上,衆生平等,在我之下,階級分明!第742章 齊墨鉅子的狡兔三窟!第943章 一紙請命書,中原江湖風起。第633章 消息傳四方,皆稱:嬴將萬勝!(第五更)第573章 只要大秦將士立下戰功,孤絕不吝嗇封賞!(第三更)第24章 既然來了,有話就直說!【求收藏,求推薦】第244章 秦軍的目標是邯鄲!第981章我大秦從孝公開始,便在籌備東出,一直到今日。第1012章新鄭能不能守住,直接關係到山東五國是否出兵!第500章 一杆蟒雀吞龍旗壓的大月氏王喘不過氣來。(求收藏,求訂閱)第397章 本公子就將一家世之顯學打落凡塵,以彰顯決心!第234章 去吧,別在本將這裡礙眼!第1006章從我踏足咸陽的那一天,我便是秦人,我便是秦臣。第329章 先零與鍾!(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求訂閱)第316章一首宋詞送佳人!第484章 這裡將會有一座墳,墓碑上只有一個字。(第三更)第903章 本將以劍開道!(第三更,求推薦,求訂閱)第172章 頭曼的舉棋不定第644章 封賞之法,尉繚之言(第三更)第832章 咸陽宮中羣臣心思各異!第267章 兒臣欲揚兵宇內,爲父王打下八荒。【第一更】第170章 號曰:斬龍!第866章 前世今生,嬴高都相信愛情,卻不相信他能遇見。(第二更)第754章傳令三軍,列陣東武城之外!第665章我大秦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度。(第三更)第948章 教育乃百年大計!第189章 死封侯,活逃秦。第24章 既然來了,有話就直說!【求收藏,求推薦】第1072章這一次儲君西行,乃是寡人的意思!第968章你以及張氏,想要爲之陪葬麼?第131章 嬴高出令!第71章 劍南商會,劍南春。第938章邦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我等王族中人!第807章 邛都第1章 公子高第669章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655章不是十州,也沒有資格成爲第十州!(第二更)第1076章 華陽太后大喪,大秦朝廷果斷出手。第906章 月城。(第三更)第64章 以儲君之禮待之 (求推薦,求收藏)第840章 求賢,在大秦只有父王可以做!第966章 告訴韓王安,將南陽割讓給我大秦,本將可以放過韓非一條命!第459章 尉常寺入大月氏王城,一通胡說八道!(第二更,求訂閱,)第1109章 趙地宮變,嬴高出兵。第277章 我嬴高從不做虧本的買賣!(第一更,求票,求收藏,求訂閱)第176章 我要河套,茫茫河套!第296章 嬴政的擔憂!第885章 當事不可爲,人人求生。(第三更)第218章 整肅朝務,王欲東出【1】第636章 州牧馬興,州尉蒙寥,州刺史 周青臣。(第三更)第172章 頭曼的舉棋不定第472章 辛勝與姜廆(第一更)第951章對於宗室改革的想法!第851章 夜郎自大!第111章 兒臣也反對!第532章 雖然是一個人,卻與神無異!(第二更)第1006章從我踏足咸陽的那一天,我便是秦人,我便是秦臣。第1116章 安陽之戰7第463章生爲兵家本身就是在生死之間求功名!第1018章有如此真龍在,我大秦社稷將萬年!第1068章 李斯坐鎮咸陽,王綰啓程隴西北地。第826章 一旦手染王族之血,遲早都會被清算!第721章 神都山之令!第295章 政治上的成長!第833章 他們不懂你,但是孤懂!第461章不知大月氏的勇士,可有如此輝煌的戰績,可有當世無敵之名?第875章橘生淮南則爲橘,橘生淮北則爲枳(第一章)第580章 老夫和左賢王一見如故,自當幫忙的!(第五更)第386章 曲阜發聲,儒生書其罪!(第二更,求收藏,求訂閱,求月票)第989章我們必須要從全局出發,不能只盯着中原。第395章 李斯登門,硝石製冰秘術!(第三更)第893章稟嬴將,屬下的意思是滅國!(第一更)第473章 底牌不斷,才能傲立於疆場之上。(第二更)第608章難兜靡的選擇!(第四更)第654章 看來本將還是心慈手軟了!(第一更)第941章少年的意氣,少年人的豪氣,只可惜錯付了這一座江湖。第318章三年之後,滅韓。第1062章就讓一切惡名盡數加於孤身,爲大秦斬出萬世太平。第443章 王翦之言。第1112章 安陽之戰(3)(第一更)第739章 後勝!第220章 三萬大軍,皆悍勇之士。第417章 向天下商賈借錢!第419章 爲占城稻欲平極南地!第118章 元老們又要鬧幺蛾子了!第210章 商羊其人,野心勃勃。【第二更】第862章若朝令夕改,那本將的將令將會如同兒戲。(第一更)第718章頓弱去,秦會來!第577章 臣發現這個左賢王就是一個鐵憨憨!(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第219章 三大假上將軍,世所罕見。第421章 以利誘之!第335章讓在春暖花開之際,滋養這一片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