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節 調)教(2)

張越在觀察着烏孫使團的時候,泥靡也在觀察着這個據說是‘漢朝大臣之中的佼佼者’。

只是略微的看了幾眼,泥靡就滿心失望!

眼前的那個穿的花裡花哨的漢朝大臣,看上去既不高大,也不強壯。

反而一副文弱的模樣,皮膚更是比女人的還白!

說起話來,也是柔聲細語,沒有任何氣勢。

這讓泥靡的眉頭都微微皺了起來。

漢朝!

當今世界毋庸置疑的超級強權!

其國力之強,他已是親眼見證過了!

這樣的強權帝國,選派出來的最優秀年輕大臣,會是這個樣子?

泥靡微微皺起眉頭,內心之中,甚至有種被人羞辱了的感覺。

漢朝的勇士,他聽說過很多。

譬如,曾帶着殘部,從匈奴重圍之中殺出來的趙充國。

這就是一個哪怕是匈奴人,也是畏懼不已,敬佩有加的人物!

更有着,現在在整個已知世界,都等於神明一樣存在的漢朝已故大將霍去病!

那個閃耀了整個世界的漢朝人,即使在烏孫,也有相當多的崇拜者。

就連在匈奴國內,也有大批大批的信徒——你沒看錯,是信徒!在這些匈奴人眼中,那位漢朝驃騎將軍冠軍侯,就是神明下凡,就是懲戒他們的天神!

對霍去病的畏懼,深入到了每一個匈奴貴族的骨髓深處。

哪怕是現在,在匈奴國內,也有相當數量的貴族,在其大帳之**奉了那位漢朝大將的神主牌,天天對其禱告、祈禱,其虔誠態度,甚至比祭祀匈奴自己的天神還要嚴肅幾分。

沒辦法,在信奉薩滿教的匈奴人的世界觀裡,萬事萬物,皆有靈性。

無論是樹木山川還是飛鳥走獸,只要表現出神異,都可能被膜拜和祭祀。

至於強者?

匈奴人的觀念是,只要足夠強,就是神!

就像泥靡的曾祖父,烏孫開國君王獵驕靡,便至今依然被很多匈奴貴族崇拜。

而霍去病這等超級強者,雖然在世之時,打的他們悽慘不已。

但就是這樣,才值得膜拜和崇拜啊!

所以,泥靡眉毛微微一跳,就在自己的大臣們簇擁下,迎向眼前的那位漢朝使者,嘴裡更是不客氣的問道:“閣下就是如今貴國最強的年輕大臣?”

“漢無人了嗎?”

話語之中的挑釁和不滿之意,立刻就噴薄而出。

張越卻是微微一楞,看向那位被烏孫人簇擁着的年輕貴族,心裡知道,這位應該就是烏孫小昆莫了。

雖然對方用的是匈奴語,張越沒有聽懂,但從對方的語氣上來看,肯定不是什麼好話。

張越微微向旁邊的一位典屬國派來擔任翻譯的官員看了一眼,這官員被張越這一眼看的魂飛魄散,趕忙低頭道:“張侍中,烏孫使者的話,有些……有些粗魯……下官不敢直譯!”

“直接翻譯!”張越冷冷的道:“照實說就是!”

對方聞言,一個機靈,趕緊點頭。

然後就小心翼翼的將泥靡的話,低聲對張越翻譯了出來。

張越聽完,呵呵一笑,這位小昆莫的張狂和肆意,張越早有準備了。

他要不囂張,不狂妄,那還是那位被烏孫人自己稱爲‘狂王’的短命君王嗎?

張越微微將手裡的天子節,放下來一點,然後看向那位疑似的烏孫小昆莫,輕聲道:“本官受命大漢天子,爲欽使,受命迎接貴使……雖然不敢自居什麼‘天下最強’……”說道這裡的時候,張越微微提高了一點聲調:“但也不敢自辱……”

“使者見本官,就以爲漢無人?”

“呵呵……”

張越微微眯起眼睛來:“其實,以本官之見,當今之世,乃是漢道昌,胡無人……”

他矜持的笑了一聲:“六合之內,四海之中,要之以太歲,經之以日月,不爲臣妾,則爲齏粉,如是而已!”

這真的是事實!

而且是大實話!

在目前這個星球上,論起人口、文明、制度和經濟、技術,除了歐陸的羅馬共和國外,誰能和漢室相提並論呢?

而現在,漢家正是如日中天,冉冉升起,照亮四方。

很遺憾的是,在歷史的文明河流之中,與漢室隔岸奔跑一百年的羅馬共和國,如今已經是奄奄一息。

二十餘年前,也就是漢室軍事力量最鼎盛之時,羅馬的格拉古兄弟,爲了挽救共和國和共和國的體制所做的一切努力,宣告失敗,整個共和國的體制和政治制度,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崩毀。

羅馬帝國,已經開始孕育。

距離斯巴達克起義,也已經爲時不遠了。

更別提,其實不管是現在的羅馬共和國,還是未來的羅馬帝國,在實質上都是奴隸制國家。

而現在的漢室,卻已經發展成爲了一個先進封建社會。

一箇中央集權,以中小地主、自耕農和軍事貴族、士大夫階級聯合組成的國家。

雖然蓄奴問題,依舊存在。

但,對奴婢的人身安全保護,卻已經有法可依。

且社會輿論也普遍譴責蓄奴。

而在已知世界內,諸夏文明,連類似歐陸的羅馬文明這樣的陪跑者都不存在!

伴隨強勁的國力,漢文化就像太陽,向整個世界擴散和傳播,並逐漸建立起了最初的儒家文明圈。

所以,現在的漢室,確實有資格講一句話: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雞!

……………………………………

泥靡自然也有着帶來的翻譯。

那位翻譯,是一個烏孫商人,因爲常年往來烏孫與居延之間,所以學會了流利的漢家官話。

此刻,哪怕是這位素來沒有什麼愛國思想的商人,也是被張越的話,刺激的滿臉鐵青。

他幾乎是咬着牙齒,將張越的話,一字一句的翻譯給泥靡聽。

泥靡和整個使團的人,聽着都是怒火中燒,深感被羞辱。

胡無人?

漢道昌?!

這是赤裸裸的打臉啊,更是無比囂張和自負的狂妄!

更別提,之後的話,直接將包括烏孫在內的所有人,都貶爲‘奴隸’。

說老實話,別說是烏孫人了。

就是跟着張越前來的大鴻臚的官吏,都是嚇得臉色發白。

人人提心吊膽,生怕鬧出什麼外交糾紛來。

那天子動怒,板子打下來,如何是好?

“侍中公……”大鴻臚戴仁派來一個司曹令吏,拼命的拉了拉張越的袖子,跟個受了委屈的小媳婦一樣,楚楚可憐的望着張越,哀求道:“還請慎言啊,慎言啊!”

張越聽着,卻是不爲所動,反而笑眯眯的看向那位小昆莫。

他當然清楚,烏孫不是樓蘭、車師這樣的小國。

不能肆意羞辱。

但他更清楚,有些時候,只有強硬才能贏得尊重!

特別是眼前的那位烏孫小昆莫!

他絕對是屬於那種得寸進尺,貪得無厭的存在。

更何況,漢欲要徹底掌握和控制烏孫,使烏孫人變成張越設想之中的哥薩克、思密達這樣的忠誠打手。

首先就必須打垮他們的全部自尊和驕傲。

讓他們在絕望之中,認識到他們與先進的諸夏文明之間的差距與鴻溝到底有多大?

就像後世的河殤流之所以會出現,是因爲睜眼看世界的一些人,在面對內外差距的鴻溝之時,陷入了無邊絕望,以爲永生永世,都追不上西方了。

於是就陷入了無盡的自卑和自我鄙視之中。

爲了紓解自己的自卑,於是就拼命自我否認。

而另外一些人,卻在看到了差距後,咬緊牙關,揹負世界的重壓,砥礪前行。

於是,塑造了一個新世界。

但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出現,並且能夠咬着牙關,揹負起世界,是因爲諸夏民族的底蘊在那裡。

民族性格使然!

像烏孫這樣的幾乎沒有歷史,純粹是一個拼湊起來的民族,張越不認爲他們有這個底蘊。

而且,烏孫的人口基數太小了。

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就算能出現,也肯定稀少!

而張越並不需要將所有烏孫人都變成河殤流的受衆。

他只需要將烏孫的上層,特別是眼前的這個小昆莫的脊樑和膝蓋,全部打折!

然後,就可以不流血的將烏孫變成一個極度親漢的打手。

大漢帝國忠誠的藩國,衝鋒在第一線的盟友。

就像米帝之於思密達、霓虹,毛子之於哥薩克、達吉斯坦民兵。

那爆表的忠誠心,是每一個有志於建立全球帝國的人,都需要的有力支持者!

所以,張越回頭,看了一下那位司曹令吏,安撫道:“閣下不必擔憂,豈不聞:夷狄者,畏威而不懷德?”

對方立刻就被堵得死死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沒辦法,現在的漢室內部,士大夫們的傲嬌情緒,正值峰值。

傲嬌的士大夫們,經常以自己的任性,毀掉了大鴻臚的很多外交努力。

張越看着他,笑着道:“閣下放心好了,此事後果,吾一力承擔,不會牽連閣下及大鴻臚!”

對方聽着,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放棄了勸說。

沒辦法,雖然這個侍中官的保證,未必有效。

但……

有總比沒有好。

再說了,繼續糾纏下去,毫無疑問就會得罪這位張蚩尤!

得罪了他,恐怕比被天子問責的下場還要悽慘。

天子問責,最多背鍋。

惹毛了張蚩尤,就可能死全家!

………………………………

張越這邊剛剛安撫完大鴻臚有司。

對面的泥靡,就已經冷然的笑了起來。

“貴使欲以烏孫爲奴?”泥靡嘿然道:“貴國得有這個能力才行!”

身邊的翻譯,立刻就將泥靡的話翻譯給張越聽。

張越聽着,呵呵的笑了起來。

古人云:夷狄,畏威而不懷德,這句話確實有些道理。

當然了,一概而論,就太過偏激了。

實則,在張越看來,中外差異,主要在於文化差異。

哪怕是現在的漢室,處於公羊思潮興盛之時,整個國家的精氣神,都是霸氣側漏,囂張異常。

但終究,公羊思想也是儒家思想的分支。

只是吸收了部分法家霸王道思想的一個儒家變異流派。

本質上,還是內斂和矜持的。

所以呢,就經常會在對外交流時,出現許多文化碰撞和自以爲是的歧義。

打個比方。

諸夏民族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像張越所說的‘莫不爲漢臣妾’。

在諸夏民族看來,這是自己對世界宣告主權和統治權的宣言。

但在其他民族看來,卻未必如此。

特別是烏孫、匈奴這樣的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講強者爲尊,贏家通吃!

你強霸酷炫拽,吊打世界,那就有權行使你想要行使的任何權利。

只要你足夠強,匈奴孿鞮氏也可以跪下來唱征服。

只要你足夠猛,能夠帶着大家一起打天下,搶錢搶糧搶妹子。

那麼,匈奴人也好,烏孫人也罷,都不介意成爲漢人。

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文化差異所致。

是兩種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區別。

所以,就有了那句話‘夷狄畏威而不懷德’。

事實上,遊牧民族也是人,也知道好醜,也分得清是非。

他們背信棄義,沒有廉恥,反覆無常,就跟他們豪爽大方,熱情好客,重守承諾一樣,都是他們的性格。

不能用農耕民族的想法去套入遊牧民族的想法。

那是雞同鴨講。

就像滿清晚期,英國人想在北京開個大使館,咸豐和滿清的大臣們,卻寧死不從,寧願割地賠款,也不肯幹。

爲啥?

英國人用工業國的想法和套滿清的腐朽封建王朝想法,根本行不通啊!

所以,在大鴻臚的官員看來,張越的話,是在赤裸裸的羞辱和嘲諷烏孫使者。

然而,在烏孫人自己看來,這雖然確實算得上是羞辱和嘲諷。

但卻並非種族歧視!

而是一個公開挑戰的宣言。

對遊牧的烏孫人和匈奴人來說:你想要俺當奴隸?

好啊?

打過俺,征服俺,俺就是你奴隸!

不行別bb!

而張越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明白這一點。

穿越之後,更是無比清楚這一事實!

諸夏文明雖然先進,但,至少在現在,還遠遠沒有達到輻射全世界,影響全世界的地步。

第六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決斷(1)第八百九十五節 都是戲精(2)第六百三十六節 鐵與火(1)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八章 神秘老人(1)第七百三十七節 民兵第九十八章 卑鄙與高尚第一百四十一章 波雲詭異第五百七十一節 合輯百越第兩百八十九節 毛詩南來第七十六章 暗殺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七十章 陷阱與死心第三百三十七節 君前對奏(1)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五百八十九節 橫掃宵小(3)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兩百一十一節 富足(1)第八百一十節 風暴(2)第一百九十章 先王之制(1)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六百四十四節 定策(4)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三百七十七節 洗腦技術哪家強?(1)第七百四十九節 醫扁鵲的遺產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一百三十章 拐帶太學生第五百三十八節 金日磾(2)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四百一十八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2)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兩百九十九節 爾虞我詐(2)第七百七十九節 紅臉白臉第四百八十一節 驕傲的天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豪強、商賈(1)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四章 神奇的空間(1)第四百六十二節 迎戰(1)第十章 神秘老人(3)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兩百四十五節 反應(2)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五百一十節 諸夏(2)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六百四十九節 敲打(2)第四百三十三節 後手第七百一十二節 全民大練兵(2)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六百四十七節 沒節操的齊郡太守第三十九章 戰爭論(2)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三百六十四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1)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二十五章 君子?小人?第四百三十四節 競賽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三百零八節 惱羞成怒第兩百一十九節 執金吾的野望第六百五十五節 共識(1)第七百一十五節 劣根性第八百零三節 太孫(1)第五百六十九節 貿易(2)第八百六十八節 強勢(5)第八百一十二節 決定第八百八十七節 鬧劇落幕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八百六十七節 強勢(4)第三百五十八節 霸道第七百六十九節 論兵湟水(2)第一百七十八章 調研(1)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六百七十九節 普世價值(1)第一百四十五章 任命第三百一十五節 ‘正義’無敵?(1)第五百三十一節 彈劾太子(2)第八百一十六節 糾結的韓說第九十八章 卑鄙與高尚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八百二十四節 難道是天意第七百七十二節 戰略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三百零二節 煽風點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