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

張越將自己與劉進所講的東西,對衆人複述了一遍。

衆人聽完,表情各異。

貢禹等太學生,無不歡喜鼓舞,滿臉潮紅,深深的爲自己能參與這樣的大事而驕傲,而自豪。

這可是鄉社制度!

每一個儒生內心的夢,每一個士大夫心中的追求!

幾乎是瞬間,他們就跟打了雞血一樣,全身心的投入到思考與構想之中。

但,陳萬年的表情,就有意思了。

他在聽完張越所述的內容後,在心裡嘀咕了一聲:“這不就是商君制度下的鄉社改良版?”

作爲積年老吏,陳萬年自是一眼就認出了,張越所提的許多設想,其實就是秦代鄉社的中譯中。

最多做了些改進和微調。

譬如,那個正彈每歲四月、七月、八月、十月、正月議事的制度,就是秦《廄苑律。四月律令》的翻版。

只不過在秦代的版本中,沒有正彈的設置,只有官吏的設置。

且,具備強制性和懲罰性。

在秦的那個版本里,事情沒有做好的鄉官,是會被受到‘笞十’到‘笞五十’不等的刑罰,嚴重的還會被流放。

而張侍中所提議的這個版本里,則取消了懲罰,減少了對‘正彈’們的政績要求。

加強了‘正彈’的自主權。

不過……

這個事情,與自己何干?

陳萬年聳了聳肩,抿着嘴脣,眼觀鼻,鼻觀心,安安靜靜的坐着,沒有說話。

他纔不會傻到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張越的辦法是秦法。

恰恰相反,他現在在思考,該怎麼在這個事情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然後藉助這個貢獻,升官發財。

在陳萬年的身旁,胡建則已是激動的連手都在抖了。

“這是商君之制在現代的改良版本!”一個聲音在胡建心裡吶喊。

作爲法家士子,胡建比陳萬年懂的東西更多。

他不止看到了商君制度的影子,更看到了……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可能將藉助這個鄉社制度,借屍還魂,重回人間。

胡建很清楚,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是怎麼崩壞的。

雖然說,這裡面有歷代漢天子故意爲之的緣故。

但更多的,還是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本身依託的社會環境和制度,已經不復存在。

國家手裡不再控制大量的可分配土地和資源,授田制度名存實亡而致。

要復活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在如今的環境下,幾乎不可能!

但,張侍中卻提出了一條新的道路。

一個私有制土地社會下,軍功勳爵名田宅制度的新出路。

雖然,現在看上去,這個制度不太可能演變成爲商君那樣的純粹的暴力制度。

但……事在人爲對不對?

況且,即使不能,這個制度的本身,也有利於法家和法家思想的生存。

漢興百年,儒家在演化,黃老在衰退,法家也在順應時代變化。

最突出和最明顯的一個特徵就是——法家的政治家和士子,大部分都已經與軍功貴族集團,緊緊的融爲一體了。

這是儒生們掌握了行政權力後,法家爲了適應而做出的變化。

這樣做的好處,就在於,不管儒家怎麼鬧,怎麼搞。

只要國家依舊尚武,軍方勢力依舊強盛,法家就不會滅亡,也不會衰亡。

甚至,可以藉助武將的力量,與儒生分庭抗禮。

必要的時候,一腳踹走儒生,自己站到前臺來。

當然,那是萬不得已下,極端情況的選擇。

因爲經歷秦代的事故後,漢興以來,天下都在批判和批評法家。

時至如今,輿論和社會環境,已經不容許法家成爲執政者了。

就連法家自己也覺得,自己不適合。

所以,胡建幾乎是馬上就開動自己的全部腦細胞,無比積極的開始思考了起來。

就在胡建在思考的時候,桑鈞卻忽然站起來,對着劉進和張越恭身一拜,然後問道:“敢問侍中,鄉社的諸正彈的俸祿、鄉社的經費以及組織百姓的費用,怎麼辦?從哪裡抽調?”

這個問題很關鍵。

連張越都還沒有來得及想到這一層。

經桑鈞提醒,張越纔想到了這裡。

任何組織都需要經費,需要支出,需要曼尼大神的垂青。

沒有足夠的經費,再好的制度也是渣渣,反之,只要有了足夠的經費,再沒有用的官僚機構,也能做不少事情。

“桑君所言,頗爲有理……”張越拱手道:“諸君都想一想,這鄉社諸正彈的俸祿,經費,如何開支?從哪裡開支?”

成立鄉社,是爲了互助,是爲了幫忙農民擺脫胥吏的壓迫,豪強的欺凌,並組織他們進行生產生活,宣傳和推廣新技術。

而不是相反。

自然,這經費來源,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國家撥付吧?不可能!

若是如此,這所謂的地方自治,不就成爲一個笑話?

連經費都是上級撥給的組織,別想擁有什麼話語權,別人一卡脖子,就要跪!

更可怕的是——一個不小小心,就可能讓漢家掉入冗官的陷阱裡。

一個亭裡推舉一到六個長者作爲代表,爲正彈,代表他們組成鄉社自治組織。

哪怕每一個正彈,都只按最低級的斗食官的待遇給付俸祿。

一年一人就要至少一千錢。

一個鄉六到十二個亭裡,三十到六十個正彈。

一歲光是俸祿支出就是數萬錢。

再加上鄉社活動的日常支出,組織百姓生產的費用支出以及其他費用,一年下來少說也要編列二十萬左右。

一個鄉的正常田稅與芻稾、口賦收入,恐怕也就比這個數字高一些。

若只是小規模的搞一搞還行,普及開來就根本不現實了!

至於自籌?

那就更不行了!

自籌等於將鄉社的權力,拱手讓給大地主和豪強。

原因也是一樣,誰給錢,誰是大佬。

鄉社組織自籌經費,自然是去找地主豪強。

地主豪強們給了錢,鄉社的正彈們,敢不按照他們的意思去做嗎?

至於攤派給百姓,更是無比糟糕的決定。

百姓本就負擔很重,再玩這麼一出,豈非是火上澆油?

在坐衆人,都是精英,頂級的文人和官吏。

自然都能想到這三層,即使某人沒有想到,其他人也會提醒他。

於是,一時間,整個房間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還是張越打破了這個寂靜。

他想了很久後,道:“諸君,本官有個不成熟的想法,諸君聽聽看……”

“本官打算這樣去做……”

“給鄉社劃撥一部分公田,作爲鄉產……鄉產所得,爲鄉社正彈的俸祿……”

“然後,再給鄉社劃撥一批牲畜,以爲鄉社畜產,鼓勵百姓租用,所得錢貨,爲鄉社之活動經費……”

“再官府要承擔一部分的鄉社經費……”

“而允許鄉社本身自籌一部分……”

“最後不足部分則由全鄉百姓共同承擔……”

“而鄉社每歲的四月、七月、八月、四月與正月議事之時,必須公佈所有支出,列於露布之下,還需要提供一個賬單,供縣官審計……”

這是張越深思熟慮後想出來的一個暫時制度。

目的,當然是爲了,讓鄉社制度看上去能夠合理且正常的運轉。

有鄉產,有鄉經濟,甚至在未來,可以發展類似的集體產業,譬如手工業、編制業等等。

又鄉社組織百姓生產,然後賣給商人,換取資金。

至於國家撥款,這是必須要有的。

哪怕只是撥一個銅錢!

因爲,張越玩這個鄉社,不是真的要搞什麼民豬自由。

更不是要搞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治。

在事實上,成立鄉社,建立這個制度,只是爲了讓它更好的幫助張越來治理和組織百姓,更有效率的利用所有資源。

鄉社必須也一定要受到官府的控制。

也唯有這樣,這個制度纔有未來。

不然,一個不聽話的民間組織?

統治者分分鐘就可以教它做人!

獨有鄉社制度,成爲體制的一部分,成爲皇權可以控制和影響的一個組織。

統治者才能對它放心,才能給它生存空間。

衆人聽完,紛紛議論起來。

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好的。

也提出了許多的問題和建議。

譬如,太學生們覺得,這鄉社最好還是保持較大的自主權,由長者們商量決定,至於按時公佈支出,還要提供賬單給縣裡面審覈,這是萬萬不行的。

這麼做豈非擺明了不信任和相信長者們的操守嗎?

太誅心了!

而陳萬年等官吏出身的人,則以爲,要加強對鄉社的控制,最好,取消由村民推舉正彈,改爲縣官任命和挑選。

兩方各據一詞,針鋒相對。

但吵着吵着,卻又各自退了兩步。

只在最關鍵的鄉社經費是否需要公開和審議問題上比較爭執。

但很君子,並未發生激烈的爭辯。

張越看在眼中,暗暗點頭,對於自己的這個小團隊的團結意識和素質,感到非常欣慰。

等他們說的差不多了,張越就笑着道:“諸君所思所議,皆有道理,這樣,諸君各自回去寫一個條陳,然後拿來,本官與殿下將共同審閱,然後,將諸君的意見和建議,呈奏陛下,由天子聖斷,如何?”

這其實是在給太學生臺階下,事實上,這個事情若到了當今天子面前,如何決斷,不言而喻——當然是桑鈞、陳萬年等人主張更對這位陛下的胃口。

但太學生們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而且,張越所說的也是道理。

這天下任何事務,都需要天子批准。

沒有天子批准,別說鄉社了,恐怕連做事都不行!

嗯,感謝又陽晨萌主的一千大洋鼓勵!作者君看到那鮮豔的飄紅,連感冒都好了!哈哈哈~等下還有一章加更!

第五百二十節 父子(2)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三百七十一節 天子的難題(1)第一百四十七章 異端邪說(2)第五百五十節 宮廷秘聞第一百一十八章 黨同伐異(1)第七百九十八節 野心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一百零六章 執金吾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聖 (1)第七百六十三節 中產之謀(2)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八百八十三節 穩得不行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七百三十四節 傳奇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兩百三十一節 公務員考試(2)第兩百一十三節 打臉第一百一十七章 利誘(3)第一百五十七章 使命與故事【求月票】第五十五章 圓周率?這麼巧!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四百四十八節 嚇傻了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六百八十八節 喝熱水運動(1)第三百零六節 傀儡第七百三十六節 泥靡歸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八百三十七節 大司農的瘋狂第四百八十節 天子的野望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八百六十三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八百六十九節 十面埋伏(1)第八百一十五節 愧疚的衛皇后第三百一十八節 新生(1)第四百七十二節 底牌第八百七十四節 橫掃(2)第一百零五章 馬屁精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四百零三節 新豐產業園(2)第一百四十章 賞賜第二十九章 鄉黨第四百二十九節 潛流(2)第五百三十三節 餘波(1)第六百零四節 爭取民心 (補更2/3)第七百八十四節 戰爭準備(2)第兩百七十五節 李廣利來訪(2)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牘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七百七十七節 虎父犬子(1)第兩百三十五節 遊俠(1)第八百七十三節 橫掃(1)第六百四十節 東南問題(3)第七十五章 羅網(2)第六百四十四節 定策(4)第五百八十六節 大漢禁軍(2000月票加更)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兩百四十五節 反應(2)第一百二十章 良師益友第八十章 面聖(1)第四百九十三節 吾來遲了!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一百六十五章 弟子第八百九十三節 和平與戰爭第八百零四節 太孫(2)第六百六十四節 張布斯(4)第三百九十九節 新的威脅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十九章 交易第十四章 夫復何求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4)第七百七十一節 端正態度第兩百三十四節 博弈(2)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悟第一百八十八章 同窗第八十三章 面聖(4)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七百八十三節 戰爭準備(1)第一百五十二章 太子的覺悟第兩百五十五節 影響第四百零一節 忐忑的商人們第三百二十九節 陰謀第三百九十一節 明悟第四百三十一節 慶功與威脅第八百六十一節 恐怖如斯張蚩尤(2)【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節 砍瓜切菜(2)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一百七十四章 鄉校(2)第兩百九十節 大boss要來了!第兩百四十二節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打打第兩百四十七節 江充末路(2)第四百六十六節 祖傳絕技——反覆橫跳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