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團結【求訂閱】

桑鈞的要求,張越當然是求之不得的。

張越於是道:“稍候我便將諸事皆寫與桑公!”

桑鈞聞言很高興,立刻拜道:“侍中高義!”

至於用這種標新立異的數字和符號會不會有問題?

對於他爹的大司農衙門來說,根本無關緊要!

大司農系統與儒生們的文官系統,一直以來就是格格不入。

被以爲是異端,既然是異端,那用這些標新立異的東西,自然再正常不過了。

張越又看向自己整理出來的那個表格上的數字。

不得不說,自己離開這幾日,劉進與貢禹等太學生們,確實是做了很多工作的。

至少,他們將整個新豐縣的公開信息都彙總到了一起。

從表格上可見,新豐縣有大小官吏,包括斗食官在內,共計五百餘人,這些官吏分佈於全縣五鄉一城之中。

就像一張大網,網羅全縣村亭,將整個新豐的各個階級聯繫在一起。

而根據貢禹等人調查的情況來看,這五百多人,竟然有四百人是枌榆社出生的!

雖然看其姓氏、籍貫和家訾背景,好似來自各行各業。

有農夫之後,也有商賈之後,更有官宦之子。

但,這麼多官吏都出自同一個地方,本身就已經極不尋常!

“殿下,第一站,吾等就去枌榆社看一看吧……”張越對劉進道:“不搞清楚枌榆社的虛實,新豐縣就不能大治!”

劉進聽了點點頭,道:“枌榆社,自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作爲劉氏子孫,新豐的枌榆社,從他懂事開始,就已經如雷貫耳了。

當初,高帝都長安,爲了讓太上皇劉太公高興高興,就下令在舊秦的驪邑基礎上,興建新豐縣城。

此城格局完全照搬了沛郡的豐縣縣城的佈局,據說連豐縣的豬肉鋪,都原封不動的複製到新豐城的同一個方向,同一條街道上。

太上皇見了大喜,馬上搬過去,和過去的老鄰居老朋友一起嗨皮。

而除了新豐城,還有一個地方,也是完全照搬了豐縣老家的佈局。

這就是枌榆社,高祖出生的地方。

大漢帝鄉!

至今,新豐的枌榆社之中,依然有高帝的行宮和高廟、太廟的分殿。

而比起新豐城中的居民,枌榆社的居民的來頭就更大了。

新豐城裡的居民,只是太上皇的同鄉、鄰居以及當年豐縣的那些與太上皇聊得來的朋友。

但枌榆社,卻是追隨高帝南征北戰,一統天下的山東子弟兵們最終落葉歸根之所。

至少有三百高帝從龍功臣,最終將自己的家安置在枌榆社。

這些可都是從高帝起義,還是沛公的時候,就跟着高帝打天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

雖然,因爲種種原因,不得封侯。

但卻是國家元勳,特權階級!

而且,比起那些總是會捲入各種政治鬥爭和傾軋中的列侯們不同。

枌榆社的這些老兄弟,在把家安置到當地後,就很少捲入類似傾軋。

最多就是在諸呂亂政和諸侯大臣共滅呂氏時,灰灰了一批。

其他人則都安全的延續至今。

所以,關中有諺語,新豐事,枌榆決。

搞不定枌榆社的人,就別想在新豐縣有什麼成就。

“對了,水文資料,可都查清楚了?”張越忽然問道。

“已經查清楚了……”桑鈞拍拍手,他身後的幾個官吏就捧着一堆文牘,放到張越面前。

張越打開來一看,都是些地方報告的河流走向和文牘記載的相關河流名字。

這些文字所言,大都含糊不清,只說某某河在某某亭,某某鄉。

最多說了一下河流的寬度和大概深度。

微微皺眉,張越道:“看來,我等還得多帶點帛布來記錄河流走向與溪流流域了!”

在張越看來,這些文牘的價值,幾乎爲零。

想想也對,在水經注問世前,諸夏的知識分子恐怕連天下名川大澤以及大河大江的具體流向恐怕都有些搞不清楚。

想了想,張越對劉進拜道:“請殿下去少府卿那裡要幾個善於測繪的官吏來協助臣等繪製水經之圖吧!”

測繪水文,對於未來的新豐縣的水利建設規劃,至關重要!

作爲後世的公務員,張越從前雖沒有具體從事過相關工作。

但在機關里耳聞目濡,非常清楚,沒有足夠的基礎調查和數據支撐,就想拍着屁股做工程的人,腦袋一定進水了!

可惜,在漢室,拍着屁股就決策的官吏太多了。

張越就聽說過,十幾年前,河東太守番系異想天開,居然想在三門峽鑿開一條通道,引黃河水灌河東之田。

結果自然是失敗了。

數萬民夫,數歲辛苦,到頭來是一場空。

徒然浪費民力國力。

“好!”劉進對張越的要求,當然是無所不應的。

張越拍拍手掌,將衆人都召集到身邊,說道:“諸君,吾打算從明日開始,與君等前往新豐,從枌榆社開始,一個亭一個亭的走下去!”

“深入農戶之家,到田間地頭與百姓交談,與士紳交流……”

“本官不想欺瞞諸君……這一趟必定是很苦的!”

“吾等將赤足而行,走遍新豐,察其疾苦,問其隱憂,有可能會露宿野外,也有可能要攀爬山路……”

“君等若有不能吃苦的,現在還可以退出,本官與殿下,絕不追究!”

“若是等到出發了,卻在路上鬧事情,那就休怪本官無情!”張越嚴肅的道。

怎麼有人可能願意退出?

事實上,到了現在,就連貢禹等太學生,也是不可能放棄這個機會了。

能與長孫日夜接近,能跟隨張越這樣的當今近臣學習。

這是真正的青雲之路,富貴之路啊!

吃苦算什麼?

當年,蘇秦頭懸樑,錐刺股,咬着牙齒,受盡羞辱,爲的就是富貴!

當年,朱買臣在路邊一邊啃着冰冷的乾糧,一邊讀書,連妻子都拋棄了他,也絕不後悔,爲的也是富貴!

而跟着張越,在長孫身邊輔佐,就是現在天下最好的富貴途徑。

別說吃苦了,就是吃翔也甘之如飴啊!

衆人聞言,全部大聲道:“願隨侍中,走遍新豐,絕不退縮!”

張越看着衆人的神色,點點頭道:“這便好!”

如今,這個小團隊的戰鬥意志和工作積極性以及凝聚性,恐怕是整個漢室最強的一個小團隊了。

第七十三章 風雲(2)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一百九十七章 面聖 (1)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五百八十四節 被激怒的金日磾(3/3)第八百四十節 公羊未來(2)第七百零三節 帝國藍圖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三百三十三節 有其師必有其徒(1)第兩百九十五節 面聖(2)第七百八十七節 淫祀(1)第二十四章 餘波(2)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四百九十七節 漢家野望第九章 神秘老人 (2)第四百零九節 悲喜兩重天第四百二十七節 風暴(2)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聖(2)第五百一十八節 劉據的決斷第五十一章 首富之子第六百零五節 不幸與幸運第三百五十一節 長樂宮宴(2)第六百一十三節 面聖【補更1/4】第七十四章 羅網(1)第八百節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四百九十節 疫情(3)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誘(2)第五十七章 士林風骨第八百四十三節 茂陵第一百三十三章 雷霆雨露第五百四十節 互相試探(1)第五百四十一節 互相試探(2)第六十五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一百七十五章 到底怎麼了?第兩百七十三節 李廣利回朝第兩百零一章 美食【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九節 義之所在第一百二十三章 博望苑的反對派(2)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二十二章 親人第五百一十七節 朕要一支細柳營,卿能給嗎?第一百零九章 地圖(1)第七百二十節 巧取豪奪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四百五十二節 劉據的反應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六百五十七節 天子的下馬威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八百五十六節 糜爛的雁門(2)第五十六章 牛皮糖第三百七十五節 少府卿公孫遺第七百二十八節 寧爲漢犬,不爲夷王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六百四十一節 定策(1)第三百六十七節 gdp狂魔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節 使團(2)第兩百三十節 公務員考試(1)第三百三十二節 信武君(2)第四百零六節 對策(1)第五百四十三節 對手(1)第三百七十八節 佈局樓蘭(1)第六百零一節 惶恐的官僚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五百二十九節 無敵loli第三百二十二節 延年公子(1)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兩百五十七節 開源(2)第七百七十四節 人人都愛張子重第五百五十五節 封侯非我意第五百六十三節 王者無敵【兩千五百月票加更】第兩百五十三節 氣節第八百四十六節 別離(1)第六百五十九節 變天 (2)第七百三十七節 動員(1)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六百八十五節 同志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三百零五節 平易近人張子重第七十一章 呼之欲出第七百四十八節 扼住命運咽喉的女人(2)第一百章 蒐羅人才(2)第六百六十二節 張布斯(2)第八百八十五節 後宮救國是正道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八百一十八節 技術人生(2)第一百一十章 地圖(2)第兩百六十四節 諸夏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安世(1)第八百二十六節 組建班底(1)第八百七十節 十面埋伏(2)第兩百五十九節 天子來了(2)第四百零八節 對策(3)第六百六十七節 超級工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