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大鬧天宮(1)

翌日,張越起了一個大早,洗漱完畢,整理好自己的衣冠,在腰間別上佩劍。

經過昨夜整整一夜的深思。

他已經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能被動挨打了!

一定要主動出擊,將戰火燒到敵人的腦袋上去!

那還有什麼地方,更能震動天下,震撼人心的?

答案是長安太學!

他已經決定去太學門口,堵住太學生們邀戰!

如此,既可將事情鬧大,也可以爲自己爭取喘息之機,或者說讓某些人看到自己的更大的利用價值。

當棋子不可怕,可怕的是連棋子的資格都沒有。

這種瘋狂的行爲,換了其他任何朝代,張越都是有死無生。

唯獨漢室,不會……

因爲,他有藉口,有理由,可以光明正大的這麼去做。

他提起筆,找來一卷新的竹簡,磨好墨,然後揮筆而寫,不出半個時辰,一篇洋洋灑灑千餘字的文章便已經出爐。

吹乾墨跡後,張越揣上竹簡,從家裡取了些豆子合着空間水,餵給馬吃。

馬兒吃的很歡快。

很快就吃飽了。

張越拍拍它的頭顱,道:“好馬兒,且與吾去大鬧天宮,從南天門,砍到凌霄大道!”

然後,他牽着馬,走到嫂嫂的閨房前,拜道:“嫂嫂,毅出門一趟,很快就會回來,還請嫂嫂在家安心等候!”

卻聽到房中傳來嫂嫂的聲音:“叔叔一路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諾!”

張毅大步走出家門,翻身上馬,然後回頭再看了一眼這個熟悉但卻無比模式的家。

雖然穿越不久,但張越知道,他已經離不開這個家了。

“嫂嫂、柔娘,你們放心,我一定會博出一個未來的!”張越在心裡發誓。

然後,他策馬而行。

…………

張越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家中,趙柔娘已經是哭成了淚人。

嫂嫂俏臉上,更是滾動這淚珠。

她們如何不知,自家叔叔,此時出門,是要拿命去博。

但,她們能怎麼辦?

只能盡最大限度的不給家裡的男人添麻煩。

假使事有不歹,無非以死相隨而已。

…………………………………………

長安城,正值正午,,覆盎門的守門衛兵們都已經熱的汗流浹背,跟哈巴狗一樣直伸舌頭了。

但沒有一個人敢鬆懈。

這覆盎門可是現在長安城最繁華最熱鬧,同時也是達官貴人,最多的地方。

因爲,漢太學,在覆盎門外。

大漢太子的博望苑,也在覆盎門外。

更緊要的是,這裡還連通着鴻固原,是長安的達官貴人,去渭南平原嗨皮和溜達的首選。

自然此地也是魚龍混雜,什麼樣的人都有。

前些年,據說陽陵大俠朱安世就一直活躍在此附近。

而他的黨羽,至今依然在這左近活躍的很。

但這些與守門的衛兵們沒有什麼干係。

緝盜的事情,是執金吾和三輔大臣的。

又不是他們北軍的。

他們只要看好城門就可以了。

這時,不知道是誰嚷嚷了一聲:“有人去太學門口邀戰了!”

嘩啦一聲,覆盎門前的衛兵和躲在城牆腳跟下休憩的百姓,紛紛來了精神。

立刻就有人快步前往太學所在的方向。

長安羣衆已經很久沒有什麼大規模的娛樂活動了。

難得有這樣的熱鬧看了!

……………………

太學。

大漢帝國至高無上的學府機構。

自元朔六年建立以來,就是天下讀書人和文人心中的聖地。

大儒董仲舒、兒寬,都曾在此教化學子,傳播文化。

在太學門口,一塊青石之上,董仲舒親手所書的‘賢士之關,教化之本原也’字跡依然強勁有力。

然而,現在,卻有人公然的堵在了太學門口。

一塊木板被高高舉起來。

其上書上一行大字:復仇雪恥,天經地義!不才南陵張子重,敬候諸儒學世兄賜教!

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身着素服,腰配長劍,舉着這塊木牌,就站在太學與馳道之間的路口,極爲顯眼。

不止如此,這年輕人,還在大聲宣讀着自己寫的一篇邀戰文字。

但,奇怪的是,太學的警備衛隊和太學的官吏,都是傻傻的看着這個年輕人,任由他在自己的地盤叫囂。

這讓無數吃瓜羣衆,簡直嚇掉了眼睛。

要知道,太學,這可是社稷的最高學府,天子也時常關注的機構。

太學內部自成體系,不僅僅有着專門保衛太學安全的軍隊,甚至太學本身就有執法權。

若是以往,有誰敢這麼堵太學大門。

恐怕早已經被亂箭射死了。

但,現在這個年輕人,已經堵了太學至少一刻鐘了。

太學內部的衛兵和官吏,卻都跟傻子一樣。

“董先生……怎麼辦?”負責太學警備的太學軍司馬,一臉急色的看着那位悠悠然的博士。

“別動手……”董先生笑着道:“待吾看完此人的這篇文章再說……”

“這……”

“這什麼這?”董先生擺擺手道:“此人說的很有道理啊!”

他義正言辭的對着軍司馬道:“吾輩公羊之士,最重複仇雪恥,此子受辱於吾輩公羊之士,現在上門來找我們要一個公道很正常!”

軍司馬很難理解這些讀書人的思路,只能道:“可當日辱此人者,未必先生門下子弟啊!”

“錯啦!”董先生拍拍手掌,道:“吾輩公羊之士,本是一體,有人辱彼,既吾辱彼……”

“那怎麼辦?”軍司馬都快給這位先生跪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可。

到底如何收場?

等到人羣越聚越多,到時候,驚動了宮裡面,如何是好?

“別急嘛……”董先生卻是笑眯眯的道:“待吾召集門徒,去與之一戰!”

但心裡面,董先生卻是另外一番想法了。

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一次送上門來的彰顯公羊之士博學與心胸的大好機會。

是一次免費大型公羊學知識科普活動!

一萬次講座,恐怕也抵不上一次這樣的辯論!

最最重要的是——這太學啊就在博望苑的南邊不足五里的地方。

如能吸引到太子關注這邊,那就太好了!

當朝太子,最近十來年可有些走偏了。

居然去喜歡什麼穀梁之士!

荒繆!

能治世安邦的唯有公羊之學!

第六百一十一節 回京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七百四十六節 公主駕到(2)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八百七十二節 十面埋伏(4)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無所有張子重第七百九十二節 入甕(1)第四百七十九節 震撼(3)第三百四十九節 羌人問題(2)第七百九十九節 漩渦(1)第七百二十五節 悔不當初第九十七章 北軍第兩百一十五節 招商引資(2)第五百五十九節 挖坑第兩百七十七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1)第六百三十三節 西元前的怪物騎兵(2)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兩百二十八節 大棒(3)第七百九十節 閒聊(1)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四百九十一節 佈置工作第一百八十章 塞私貨第一百五十章 針鋒相對(1)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四百四十七節 霍光之約第四百二十三節 再獲名臣第五百一十五節 大鍊鋼鐵第六百九十八節 怪獸(2)第六章 瑾瑜木第兩百七十九節 將星璀璨第四百五十三節 吾何執?吾執射第四百零四節 公孫賀之死第七百一十六節 諸子齊聚(2)第四百二十七節 風暴(2)第一百九十五章 託付 【爲萌主又陽晨加更】第六百三十一節 基調第三百三十八節 君前對奏(2)第四百二十六節 風暴(1)第六百五十三節 協商(2)第兩百六十三節 無限自衛權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兩百六十節 天子贈書第三章 隨身空間第六十章 劉進的歉意第兩百七十四節 李廣利來訪(1)第兩百三十九節 江充之死(2)第五百零三節 矯正(2)第八百三十八節 浪潮(1)第三百零一節 奇怪的李禹第十五章 留候之後?第五百四十六節 蚩尤之怒(1)第兩百三十三節 博弈(1)第六百五十八節 變天(1)第七百五十三節 君心難測第六百二十九節 烏孫來使(1)第一百六十九章 數字與符號第八百九十節 楊孫氏的野望(1)【萌主加更1/2】第七百三十九節 請殿下爲天下犧牲第二十一章 鄉中毒婦第五百四十七節 蚩尤之怒(2)第四百七十五節 震撼(1)第十九章 交易第五百二十一節 劍拔弩張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八百二十五節 香餑餑第四百五十七節 轉危爲安第二章 變色龍第八百九十四節 都是戲精(1)第六百二十七節 匈奴人眼中的張蚩尤(2)第五百六十一節 都閃開!別攔着我裝X!第十九章 交易第六十三章 崩塌第六百四十五節 可怕的臨淄城(1)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二十七章 新發現第七百二十三節 五銖錢最高!第四百五十五節 影帝張子重第三百三十節 甲亭的變化第四百二十一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2)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七百六十八節 論兵湟水(1)第一百六十七章 臣服第一百七十九章 調研(2)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節 來自丞相的鼓勵(2)第一百一十五章 利誘(1)第三百七十六節 漢!外交官!第七百五十節 淳于文的野望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三百六十六節 一張白紙出南陵(3)第五百二十三節 難題(2)第八十八章 請治一縣第五百七十二節 掀桌子的王牌第六章 瑾瑜木第三百九十六節 嬰兒保衛戰(1)第兩百四十節 刺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