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

又過了大約一刻鐘,就有着公車署的官吏來宣告:“殿下命諸君前往拜見!”

“諾!”趙過連忙應了一聲。

桑鈞與陳萬年卻都只是輕輕一拜。

然後,趙過就見到了另外一位同僚——一個戴着獬豸帽,臉上沒有半分表情的小吏。

而在剛纔與桑鈞、陳萬年的交談中,趙過也知道了這位同僚的名諱——北軍守軍正丞胡建。

官職地位,比自己還低!

他趙過這個護粟校尉,好歹還是國家的有秩,是有編制的。

但守軍正丞,卻是臨時工,歲俸最多一百石。

所以,這位胡建的身形也顯得有些消瘦。

胡建見了趙過,露出笑容,拱手道:“胡建見過趙兄……”

四人於是跟上那個官吏,朝着公車署的正衙方向而去。

一路上,許多的待詔秀才,都是羨慕嫉妒恨的看着他們。

爲長孫徵辟,輔佐治理新豐。

未來長孫登基,這四人就是潛邸大臣,從龍元勳!

………………………………………………

正衙中,張越與劉進正在商量着對四人的任命和分工。

“殿下,臣打算上書陛下,在新豐縣置農都尉,由趙過出任!”張越輕聲說着。

劉進聞言,略略一驚,問道:“置農都尉?不妥吧……”

這幾天他也惡補了一下漢家官制和地方制度。

因此知道,農都尉,是國家設置於邊塞或者重要產糧區的高階農稷官。

其秩比從四百石到兩千石都有,主要看當地的具體情況。

譬如,主管輪臺屯田事務的農都尉的秩比就高達兩千石,而且被授權在必要時可以節制軍隊,參與農業生產生活。

居延地區的農都尉就更了不得了。

他們除了管農業,必要時,甚至能披掛上陣,組織屯田的民兵,與漢軍共同行動。

而內地的農都尉的權力雖然不如邊塞地區那麼大。

但擁有的資源和力量,也是異常龐大的。

在一些地方,農都尉甚至可以架空縣令,自行其是。

更重要的是——農都尉在行政上,不受文官節制,它直接聽命於大司農衙門。

必要時,甚至可以繞過地方官府,自行其是。

在新豐縣設置一個農都尉,不是不可以,關鍵時,劉進擔心輿論議論。

說他偏向桑弘羊。

這幾天,就有着類似的議論私底下傳播了。

“殿下……”張越當然知道,在新豐設置農都尉一職,一定會遇到阻力,特別是那些朝堂上的文官們和博望苑裡的那些賓客們,必定會在這個事情上做文章。

但,不設置農都尉,那趙過來新豐也就失去意義了。

一個只有建議權,而沒有實際強制執法能力的官吏,怎麼可能推廣新技術和新作物?

他深吸一口氣,看着劉進,說道:“殿下可還記得,臣曾與殿下說過,關中有人善代田之法的事情?”

“記得!”劉進聽了,眼中忽然露出喜色:“侍中的意思是,這個趙過會代田法?”

張越點點頭。

“若是如此,那麼此書,孤與卿同上!”劉進握着拳頭說道。

張侍中曾說代田法可以增產一倍甚至更多!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爲此,劉進也就不在乎別人的議論了。

“多謝殿下!”張越連忙謝道。

“桑鈞……臣打算任用其爲新豐丞兼鐵官!”張越繼續說道:“主要負責商賈、商稅及鹽鐵事!”

新豐縣是有鐵官的。

而桑鈞本來就是六百石之官,足可勝任此職。

但張越的意思還不在此,桑鈞來新豐,桑弘羊能不幫着自己兒子刷點政績嗎?

只要大司農那邊大開綠燈,那麼,張越就能在新豐縣,建立一個優質的農具生產基地。

說不定連曲轅犁也能搞出來!

“而陳萬年,臣打算任命爲新豐丞兼主薄!”張越繼續說着。

作爲大縣,新豐縣擁有兩個縣丞的編制,以協助縣令,處理事務。

而劉進以長孫的身份,食邑新豐後,新豐的地位就從縣級行政區域升格爲獨立的‘邑’了。

所以可以設置只有郡纔能有的主薄。

張越讓陳萬年去做這個官職,看重的就是此人圓滑的手腕和八面玲瓏的心思。

讓他去與新豐縣裡的豪強、貴族和官宦之家打交道。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張越打了一棒子後,讓陳萬年出面來喂胡蘿蔔。

再把劉進扯出來,安撫一二。

最大可能的減少敵人,增加共同利益的朋友。

當然,若有人非要攔在張越的路上,死活不肯低頭。

那就只能對不住了。

“至於胡建,臣打算讓其擔任縣尉,主管司法、刑訟……”張越又道:“臣還打算在未來,將一切民事訴訟的審判和執行,交託於胡建……”

“只有在謀殺或者其他重大案件發生後,臣與縣衙纔會介入其中……”

劉進聽着,全部沒有意見,說道:“一切都聽侍中安排,孤垂拱而治即可!”

在這些事情上面,劉進還是很清楚的,這些日子他也想明白了,未來幾年,他就看着張侍中治理新豐,一旁學習就可以了。

就像國初的名臣們那樣,將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臣謝殿下信賴!”張越連忙拜道。

像劉進這樣的上級,簡直就是所有官員的福音啊。

更妙的是,他是皇長孫,新豐是他的食邑。

所以,一般的事情,只要他點頭了,那麼文官們再反對也沒有用。

“那麼殿下,召見諸官後,臣打算先回一趟南陵,看望家小,然後再回長安,與諸官一同去新豐考察……”張越說着就笑道:“殿下可願與臣等,一同去新豐的鄉亭,看一看百姓的日常生活,看一看殿下治下的山川河流?”

劉進當然是想去的。

聞言立刻就道:“固所願爾!”

“那臣明日回南陵,三日後再來長安與殿下匯合……”張越笑着道。

“嗯……”劉進點頭,想了想,道:“卿回南陵,孤派孤的衛隊護送,一來保護愛卿周全,二則……”

劉進笑了起來:“富貴不歸鄉,如衣錦夜行,孤遣衛隊,爲卿壯勢!”

張越聽了,也跟着笑了起來。

年輕的大漢皇孫,也開始嘗試和他的父祖一樣,學習起如何籠絡人心,如何施恩於下了。

這是好事!

第六百二十三節 快去抱大腿!(補更2/4)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節 匈奴的北遷第一百零七章 宮廷險惡(1)第八百七十節 十面埋伏(2)第兩百六十六節 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一百九十四章 鄉社自治互助制度(3)【爲又陽晨萌主加更】第六百五十節 震撼(1)第四百七十五節 不堪一擊(2)第五百零一節 趙柔娘成了皇后義女第四十三章 教育(1)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七百二十六節 誓言第四百一十五節 耍賴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兩百七十八節 李廣利眼中的張越(2)第七百五十六節 官商(2)第八十六章 拍馬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一十二章 統一戰線(2)第五十四章 自取滅亡?第七百六十二節 中產之謀(1)第八百九十二節 張子重必須死第九十四章 輔佐皇長孫第六百七十三節 恐怖的漢朝(1)第一百二十四章 始作俑者第七百八十六節 誘之以利(2)第四百二十節 飛速發展的工坊園(1)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兩百七十六節 長孫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節 天下誰屬(3)第七十九章 長安第二十三章 餘波 (1)第七百零四節 融資手段第八百九十一節 楊孫氏的野望(2)第兩百八十四節 強大的隴右李氏第三百七十三節 掩耳盜鈴第七百五十八節 官商(3)第一百四十四章 同僚(2)第三百九十三節 胡建的疑慮(1)第六百三十七節 鐵與火(2)第三百三十五節 佈局第五百三十六節 只想當大佬第一百三十一章 南信公主(1)【求月票】第兩百零六節 鉤弋夫人(3)第四百三十二節 底牌第四百零二節 新豐產業園(1)第四百二十八節 潛流(1)第七百七十三節 國家發老婆了第兩百八十一節 論兵西域(2)第七章 我非螻蟻!第七百零二節 入我甕中(3)第四百四十七節 自古劉氏出逗逼第六百七十二節 變化第四百三十六節 鄉黨子弟第七百八十八節 淫祀 (2)第三百九十二節 摸着石頭過河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爲奴(2)第兩百二十八節 大棒(3)第兩百四十八節 影響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六百一十六節 世界線變動第三百七十四節 兩難第一百三十四章 始皇金人!【第六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部署(2)第四百二十二節 大戎未至預先御之第五百九十八節 砍瓜切菜(3)第三百二十七節 詩經的正確解讀方式(2)第六十九章 黃老已死第三百六十節 粉碎巫蠱(2)第十八章 冰火兩重天第三百四十六節 引薦第八百七十一節 十面埋伏(3)第六十七章 仇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2)第六百三十四節 新騎兵(1)第七百零五節 李陵(1)第五百一十六節 武庫第五百五十三節 天子的震怒第六十四章 陰謀第兩百七十一節 軍訓(1)第三十一章 秀才(2)第八百四十九節 蚩尤化胡(2)第兩百五十節 公考(1)第兩百一十二節 富足 (2)第八百零一節 不忘鬱夷第七百六十節 張越的實驗第四百三十九節 粉絲的提醒第七百八十二節 惟賢惟德 能服於人(2)第一百七十六章 部署(1)第四百八十八節 疫情(1)第四百六十四節 迎戰(3)第四百一十九節 讓人震驚的新豐(3)第十二章 遇挫而歸第四百九十八節 天子的認可第四百八十七節 衣錦歸鄉第兩百九十六節 面聖(3)第三百四十節 三世發展理論(2)第七百三十二節 技術壁壘的狂想第四百八十三節 負荊請罪(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