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節 武貴文輕

長安,人聲鼎沸。

一年一度的考舉在即,成千上萬的士子,從四面八方涌入這個帝都,追尋自己與家族的夢想和抱負。

但,今年考舉出現了意外情況。

南方士子在數量上,呈現了壓倒性優勢。

北方地區的士子來參考者寥寥無幾。

特別是廣大的燕趙代北地區,所有報名的士子加起來,居然不足五十之數。

諸子百家,紛紛側目、震驚。

要知道,燕趙代北,自元德考舉以來,就一直是考舉士子來源最大的地方之一。

與齊魯、樑周,並列三甲之中。

但現在,燕趙代北的年輕人,在整個長安都難覓蹤影。

那些曾經酷愛對酒當歌,慷慨激昂,佩劍執弓的英武大丈夫,全都消失了。

連太學裡也找不到幾人。

“文風亂喪至斯,實乃我輩之恥……”有儒生垂頭嘆息着,卻又悄悄的心裡羨慕不已。

任誰都知道,這些消失了的年輕人去哪裡了?

答案是軍隊!

自從匈奴入寇後,大批大批的年輕人,將手裡的詩書一丟,拿起刀劍,騎跨戰馬,就跑回家入伍去了。

更有公羊派的學生,在長安街頭振臂一呼,曰:“今夷狄被寇,桑梓有急,諸君還有心思讀書?”

立刻從者如雲,短短半天內,這個傢伙就拉起了一支三百人的騎兵,然後回家鄉‘抵禦外侮’去了。

至於考舉???

誰不知道,當今天子喜武夫。

是故,萬般皆下品,唯有武勳高!

民間有童謠傳唱:軍中自有黃金屋,軍中自有顏如玉……

天下聞名的大詩賦家兼當今天子的頭號鼓吹手司馬相如,也恬不知恥的寫詩稱讚從軍的年輕文人,說什麼‘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丈山,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

這種全新的詩歌體裁,讓許多人破口大罵,說他敗壞文風,其心可誅。

但實則,卻是恨透了司馬相如鼓吹的這種武貴文輕,將文人置於武人之下的心態。

什麼一萬年來誰著史?

這豈非就是在用文字告訴天下人書寫歷史的,從來都是武人,文人什麼的,最多是個記錄者!

而那三千里外覓封侯之語,更是赤裸裸的引誘和蠱惑年輕人都去參軍!

但偏偏,不管是學術界還是士大夫官僚階級,對於現在的局面,都沒有任何辦法。

這個國家的現實就是掌握權力的統治階級,全部是武臣!

當朝三公九卿之中,除了晁錯和廷尉卿以及少府卿,幾乎人人都有從軍經歷!

而控制和執行政策的人,也泰半是武臣。

不管是中上層的官僚,還是基層的亭長、里正、遊徼,退伍軍人和軍官多如牛麻。

自天子當年以退伍傷殘士卒優先錄爲亭長、里正以來,漢家基層的村亭行政力量,幾乎全部被軍隊控制了。

而隨後,根據這個政策,補充推出的軍官退伍政策,更是讓軍隊的力量,牢牢的紮根到了地方基層。

如今的天下,官僚階級的構成,已經正在轉向由考舉士子和退伍軍人爲主。

舊有的士大夫階級和地方豪強的力量,正在消退。

而在這個局面下,曾經高高在上的讀書人和知識分子,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無奈和無力。

尤其是那些純粹靠讀書,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文人’,更是感覺到了莫大的危機。

年輕人,更喜歡參軍!

入伍是漢室最優秀的人才的第一選擇,其次纔是讀書當官。

這一次燕趙代北的年輕士子,乾脆就用腳投票,告訴了老輩的文人士大夫假如有選擇,我們肯定當兵啊!

當兵多好!

與考舉一樣,同樣是靠本事掙地位和權勢以及財富。

而且與考舉不同的是,軍隊裡的競爭要少的多!

因爲,窮文富武。

如今,哪怕是一個泥腿子,佃農,甚至是奴僕,只要他有毅力和恆心以及機緣,就可以拜得名師。

歷次考舉也經常出現幾個從最底層爬出來的典型。

而軍隊就不一樣了。

你想入伍?

身體素質要過關。

身高要求最低七尺三寸,體重不得少於兩百二十五漢斤,臂展不得低於七尺,然後,還要考校射術和各種兵器的使用技術。

僅此一條,就可以刷掉很多競爭者。

然後就是家世和背景了。

投軍入伍,自然是滿足了條件,人人都可以。

但問題是,當大頭兵,顯然是沒前途的,唯有軍官,才能出人頭地。

而且,至少得從隊率做起。

而一個泥腿子是不可能一入伍就當隊率的。

唯有那些家資深厚,底蘊充足,家裡面養了家兵,可以帶兵來投,同時還有關係和人脈的人,纔有機會從隊率做起。

特別是現在,國家收緊了對中低級軍官的任命。

哪怕是戰爭時期,想要一入伍就獲得隊率以上的任命,也頗爲艱難。

至於在平時根本就沒有可能!

軍隊裡面的軍官,特別是主力軍團裡的軍官,任何一個拿出來,放在外面,都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去年冬天,羽林衛和虎賁衛招收材官軍官。

本來只要五十人,結果報名者超過三千……

整個上林苑人山人海,擠得滿滿當當,其場面比考舉還激烈!

由此可見,現在的年輕人的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不過,這也正常。

這纔是中國!

不用看別的時候,只看天朝鼎立之後的那幾十年的變遷,你就會知道,只要引導得當,中國人的喜好,其實完全是可以變化的。

所以,劉徹也就無視了許多文人士大夫的哀嚎。

“陛下,這是今年考舉的初卷……”汲黯捧着一份嶄新的試卷,呈遞給劉徹:“請陛下過目……”

劉徹接過卷子看了看,然後就微微皺起了眉頭,問道:“今年的題目,何以要比往年更難?”

“這是太常以及宗正的意見……”汲黯小心的伺候着,笑着道:“坊間也一直在議論,說:考舉,國之大典,爲國典才,應該要艱深一些,以方便選出更多的人才來輔佐陛下……”

“況且,歷年來,考舉士子,太常也擔心恐怕沒有地方安置……”

“哦……”劉徹拿着卷子,冷笑一聲。

這些士大夫還真是記吃不記打!

“人才是練出來的,磨礪出來的!”劉徹將那張卷子揉成一團,丟在地上,道:“管夷吾,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大賢,孔仲尼,也非是出生就知道周禮!”

“今年的卷子,太常就不必負責了,卿帶人去做罷……”劉徹淡淡的吩咐道。

汲黯聽得滿頭大汗,戰戰兢兢。

他知道,天子已然動怒了,太常恐怕要吃掛落了。

劉徹卻是負着手,走到牆壁前,望着那副巨大的地圖,冷笑道:“至於安置?”

“天下這麼大,還怕沒有地方安置嗎?”

單單是今日的大漢帝國,就已經擁有六十九郡,三個藩國,幅員萬里的廣闊領土。

未來,更是可能會地跨兩洋,幅員以十萬裡計算。

區區每年幾千個官員的位置,在以前,劉徹還會頭疼。

但現在不會了。

只要打贏這一仗,大漢帝國就將徹底掙脫匈奴人的鉗制。

從此海闊天空任鳥飛。

旁的不說,軍臣敗了這一仗,幕南地區他是捨得也要放棄,不捨得也得放棄!

歷史將提前將近四十年,讓幕南無王庭變成現實。

幕南地區雖然不適合耕作,但是,富饒的牧場和廣闊的草原,卻是足以發展出數十個類似樓煩那樣的定居點。

而要將這一計劃變成現實,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需要大量的年輕的技術官僚來指導和監督。

更不提未來的河西走廊以及西域,還有廣闊的印度次大陸。

需要的官吏,何止數千?

當然,前提條件是,漢軍能夠打贏這很可能是發生在長城境內的最後一戰!

想到這裡,劉徹就問道:“前線可有消息傳回來?”

“回稟陛下,暫時還沒有……”汲黯說道:“臣這裡只有三日前,車騎將軍抵達上谷郡後發回來的報告,以及漁陽郡守李廣和安東都督薄世發回來的急報……”

“派人去催一下……”劉徹閉着眼睛吩咐道。

義縱的速度,已經很快很快了。

他提前了好幾天,抵達上谷郡。

但是,漁陽方面吃緊,也讓他有些緊張。

畢竟,漁陽方面,除了護濊軍和一部分樓船水手外,剩下的全部是郡兵。

郡兵就意味着訓練、裝備和戰鬥力全都不如野戰部隊。

畢竟,郡兵要負責的只是維持地方秩序和防禦,他們並沒有什麼野戰能力。

能不能守住防線,這無疑是一個對李廣和薄世的考驗!

至於護濊軍和樓船水手?

劉徹也沒有怎麼指望他們能夠發揮奇蹟,畢竟,這兩者都是千里舟船勞頓,馳援的燕薊。

就是後世的軍人,即使是乘坐着兩棲登陸艦登陸,在登陸後,都會有所不適應。

至於如今的舟船情況,這一路顛簸下來,劉徹估計,護濊軍的戰鬥力只能剩下不到三成了。

想要恢復到其全盛時期,起碼需要修整半個月以上。

是以,劉徹是真的很着急漁陽以及右北平一帶的安危。

至於上谷方面,他倒是胸有成竹的。

………

最近兩天不知道怎麼搞的,一吹冷風就鼻子不舒服,然後眼睛漲疼,頭暈噁心,麻蛋!(~^~)

第501節 驚喜第361節 微服(4)第128節 頭名之爭第1377節 任務第1307節 嬰兒潮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579節 最後一戰將至第746節 趙佗入朝(3)第569節 人心(1)第1559節 匈奴西遷(2)第995節 廟算(1)第1448節 決策第944節 萌芽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464節 大朝儀(4)第747節 國葬(1)第299節 西漢版中顧委第1024節 恐怖的安東(1)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1182節 講道理(3)第1039節 呼衍當屠的決斷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268節 來自印度的消息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606節 決斷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1576節 流血的單于庭(4)第294節 悲劇之劉戊(1)第43節 貓膩第103節 張湯的明悟第604節 魚海!魚海!(4)第1128節 波瀾(2)第629節 溫言在口(4)第494節 油脂第905節 進擊的公羊派(1)第1540節 最後的林胡王(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521節 條件(2)新章節已更開個單章求月票滴兩百八十四節勝利者決定一切第1486節 儒法分道之因第163節 周陽由必須死!第1448節 決策第547節 血流成河(3)第111節 彙報第1342節 恐懼的力量第1455節 掀桌子(1)第913節 不虧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1552節 官制改革(1)第1214節 匈奴的圖謀第624節 隔閡第1052節 國家力量(2)第756節 命名第810節 王牌對王牌(1)第1526節 作戰方案(1)第958節 河套戰略(2)第344節 背鍋俠(4)第104節 栽贓第387節 地獄之花第607節 定策(1)第359節 微服(2)第102節 抓捕第1210節 新法家(3)第1249節 調整(1)第1213節 儒家的反擊(2)第70節 早朝(3)第544節 項羽的詛咒第1248節 憤怒的軍臣第46節 舉薦來的汲黯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664節 烏恆來使第943節 微行第472節 鹽鐵官營(3)第187節 郅都歸心第261節 人口爆炸帶來的思考第874節 未來第69節 早朝(2)第1011節 特務政治的開端(1)第654節 梟雄第194節 麻煩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744節 趙佗入朝(1)第254節 八方英才匯聚(3)第1286節 匈奴‘神騎’(2)第227節 自以爲是的劉安第435節 宣傳與衝突第1264節 變遷與新兵第1460節 怎麼對付文人第6節 推恩(中)第609節 定策(3)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第684節 這波不虧第1187節 鼓舞第1322節 可怕的胥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