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完了再說。”
女帝沒有多餘的話,把手中的國書直接丟給高元一。
高元一伸手接過,一字一句,認真的看着。
看完了一遍,從頭至尾,又看了一遍。
可以看到,他的手,有些顫抖。
顯然,他和女帝一樣,都從上面看到了有些熟悉的手段,或者說……方式。
方孝孺也不是傻子。
看過之後,心中也生出類似的想法。
“說。”女帝見兩個人都看完了,冷聲開口。
說什麼?
不知道。
高元一低垂着頭,嘴角上揚,似是開心,又像是嘲笑。
右手輕輕摸了自己的眼罩一下,這才纔開口笑道:“恭喜聖上。”
“喜從何來?”
“開疆裂土,不費吹灰之力。”高元一笑着說道:“西北事,一直都是一件麻煩事兒。”
“如今高昌願意割讓草原,實在是一個好消息。”
女帝眯起眼睛,冷冷的望着高元一,一言不發,毫無感情。
讓人,猜不到她的想法。
俄頃,才輕啓朱脣:“方孝孺,說。”
“臣……附議。”
方孝孺嘆了口氣,苦笑道:“西北草原,實在是太過重要,高昌願意拱手相讓,實在是一件好事兒啊!”
“且不說西北草原每年可貢獻多少戰馬,便是西北軍減少的軍費,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女帝不置可否。
一直等到方孝孺說完,這纔開口:“若是高昌陰謀,又當如何?”
“聖上,就算是高昌陰謀,大涼也不會有損失。”方孝孺正色說道:“按照國書的說法,高昌讓出草原。”
“我大涼,就算是在西北邊軍外,又有了一處飛地。”
“既然是飛地,那就不用太過上心,只要將草原當做牧場,豢養軍馬,供西北軍所需。”
“而且,高昌願意交出十萬兩現銀,用於租用部分草場進行放牧。”
“這種事情,何樂而不爲?”
“聖上,這可是……實打實的好處啊!”
好處的事情,女帝自然知道。
如若不然,她也不會找高元一和方孝孺商議。
不可否認,高昌的這一封國書,實在是令她心動。
草原飛地讓與大涼,充當今年的朝貢。另有十萬兩白銀奉上,用於租賃一半的草原放牧。
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對於大涼,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至於高昌所求的通商,亦不是多大困難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就是賞賜的問題。
就像唐燦早先在高昌王庭說的一樣。
高昌納貢,大涼必然返還對應價值的財物當做賞賜。
而且,賞賜這東西,只有加大,沒有減少。
……
翌日。
朝會。
女帝命人將國書唸誦了一遍,隨即令朝臣們開始商議。
前一秒鐘,還算安靜的朝堂,瞬間變成了菜市場。
文武百官,稀稀拉拉跪了一樣,各種阿諛奉承,像是不要錢一樣,直接丟到女帝的腦袋上。
什麼“千古一帝”,“不戰而屈人之兵”,“大涼天下正統,萬國來朝”,諸如此類,不斷響起。
所有人,都沉浸在興奮之中。
不過,當說到賞賜的時候,百官們卻起了一些爭執。
一方面,高昌在國書中言明,高昌缺糧,需要大涼的幫助。
很多武將認爲,不能給高昌糧食。不如給些金銀財寶,也就是了。
畢竟,兩國爲敵多年,邊境爭端也不知道多少年了,死的大涼戰士,不知多少。
若是就此贈糧,無異於養虎爲患。
文官的看法則是截然不同。既然高昌納貢稱臣,大涼身爲上國,又豈可小氣。
更何況,土豆紅薯傍身的大涼,如今不缺糧食,金銀財寶,更爲重要!
總體來說。
朝堂亂的不像樣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吵得雞飛狗跳。
女帝聽的,都頭疼不已。
就本心來說,她的選擇,肯定是傾向給糧食。
錢,對她來說,就是命。
再說草原飛地。
到了嘴邊的肥肉,不可能不吃!
要是就這麼算了,民間還不知道會鬧成什麼樣子!
這一個手段,完完全全,就是陽謀。
高明,談不上。但是卻恰到好處,正是女帝需要的!
“夠了!”女帝冷聲開口:“朕意已決,既然高昌願意交出草原,大涼自然不可能不收!”
“不過,此事也無需今日下定決心。”
“朕欲往西北一行,就在鎮北軍,好好的看一看草原!”
偌大朝堂,瞬間鴉雀無聲。
誰都沒有想到,女帝竟然會在這個時候提出要往鎮北軍一行。
略一遲疑,方孝孺率先開口:“聖上出巡,非同小可,儀仗等等,皆需預備,而且……”
方孝孺之後,其他人,也紛紛開口。
只有高元一,笑吟吟的,一言不發。
他很贊同女帝去西北。
畢竟。
他也很想去西北,親眼看看,那個人,究竟是不是在高昌!
“朕登基以來,從未巡邊。這一次,朕只往西北,輕車簡行。”
“一來,看望一下西北邊軍!”
“二來,朕要親眼看一看高昌!”
“諸位卿家不是常說,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還有人上奏說朕不關心民生疾苦嗎?”
“這一次,朕就關心關心,諸位卿家爲何還要阻攔?”
“還是說,諸位卿家怕朕離宮,看到天下民不聊生?”
話說到這個份上,再攔着,就不合適了。
畢竟。
女帝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巡邊是爲了看望西北邊軍。
誰攔着,就是和西北邊軍過不去。
誰攔着,就是有貓膩。
“聖上……若是離宮,朝政大事,無人可解!”
方孝孺還是不放棄,硬着頭皮,試圖再次勸阻女帝離京。
沒有皇夫,沒有皇嗣,無人可監國。
只不過……
女帝心中已經打定主意,又豈會讓這件小事兒攔住她的腳步。
輕飄飄一句話,搞定所有問題。
“文閣留神都,一應事宜,便宜處理。拿捏不定之事,加急送往行轅,朕自會處置。”
不等方孝孺開口,其他的文閣大學士,搶先開口答應下來。
這種能夠名垂青史的機會,誰願意錯過?
與此同時。
高昌王庭。
唐燦和拓跋相對而坐,一臉認真:“大王,要麼你就殺了我,要麼,你就聽我一句勸……”
在她們的身旁,則是隆慶帶着人,將她們團團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