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風暴(中)

朝堂上的事,劉昌郝暫時不得而知,但他隱隱感到這事兒不會小,在這當口上,今年不可能帶着客戶去京城觀燈,即便謝四娘何時去京城看病,也開始觀望。

他讓村裡用牛耙田,去年秋後挖河灣子,劉昌郝不但勸村裡人運泥到田裡,還刻意要求凡是明年的棉田與桑田,必須運上大量的淤泥酥凍,否則不給棉種與桑苗。

其他村子也一樣,各想各的辦法,但棉田裡必須有大量淤泥,棉花種植還早了,不過桑苗過段時間便要移載下去,故從現在起必須用牛將耕地裡的熟泥與淤泥一道耙平耙勻,以便改善土質。

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後來將生絲分成6A、5A、4A、3A、2A、A、B、C、D、E、F、G十二個等級,但改革開放之初,幾乎連4A級生絲都沒有,絲綢大國成了劣質絲綢的代言人。其原因有兩條,工藝落後,桑葉。桑葉又分成兩條,桑葉的養分不足,桑葉受到農藥化肥的污染。

後來漸漸重視,D級以下生絲比例越來越少,也開始出現5A級以上的頂級生絲,然其數量極少,幾乎不足十萬分之一,最好的生絲仍在巴西。

宋朝也隱隱地分了等級,一是看貨色,二是看產地。

最好的生絲乃是以濟青爲首的京東絲,也就是山東所產的生絲,次之是河北絲,京西、河東、關中、巴蜀爲第三等級,江南兩浙爲第四等級,嶺南爲第五等級。

也只是宋朝……黃河崩壞後,連帶着濟水水系與淮河水系一起崩壞,西北沙漠化,北方再也出產不了好的生絲,於是絲綢業轉向東南嶺南。

如何生產好的生絲,在這方面,不得不承認倭國走在了前面。

如倭國在山東承包了1500畝耕地,任其荒廢了五年,到處長野草,惹得當地百姓種種猜疑,最後答案出來,五年不種作物,乃是恢復貧瘠的地力,撥掉殘餘的農藥化肥成分,隨後養奶牛,用牛糞肥田,地力恢復過來再種草黴,然後賣高價的有機牛奶與有機草黴。

還有倭國的果園子,裡面幾乎都種着豆科的三葉草、四葉草,豆科作物的作用皆知道的,不僅是用來固氮,還能讓土壤疏鬆,保持水分,維持穩定的墒情,麻煩便是要經常收割。此外便是重視有機肥,許多果子土壤有機質達到了5%、6%,而國內連超過1%的也沒有多少,因此所產水果不但漂亮,也好吃,當然,人家價格能賣得高,不能完全往國內搬。

故劉昌郝種花木之前,不惜代價地種苜蓿,當然,也不是完全有利,種苜蓿能有效地保護各座土山上的肥力、水分,但花木種下去第一年,必須派許多人力將花木周圍的苜蓿鋤掉,以免爭養分。到了第二年花木始壯,不用鋤草,但必須派人經常收割,不讓其長壯長高。

放在桑園上則很簡單,讓大夥在桑樹下種三葉草、四葉草、苜蓿,這個觀念肯定接受不了,但必須施用大量有機肥,增加其有機質,才能生產出好的生絲。

劉昌郝先將幾十戶人家召集,說了地力與生絲質量的關係。

“我從今年起,便正式成立提花作坊,亦會收生絲,我收與你們去烏頭渡賣,必然是兩樣。”

“那太好了,”有人說道。

就像這兩年來劉家買糧草蔬菜,價格與烏頭渡差不多,但可能是一樣?首先劉家不會用大秤大斗購糧,其次不用渡河,看似一樣,實際完全是兩樣。

“然非是你們所想象的收絲,好的生絲我會給每斤千文的價格,差的生絲,我甚至不會收購。”

前幾年,作坊是用來練手的,約三四年後,各個女工手熟了,正好這些桑樹也漸漸開始正式受益了,那時候劉家會大規模地收購生絲,然這是用來提花的生絲,豈能收購劣質生絲?

不過在宋朝,大夥也懂,好生絲與差生絲,商賈也會給不同的價格,區別就是沒有後來的那麼大。

劉昌郝還擔心有人沒有弄懂,於是替他們算了一筆賬:“七八年後,桑樹漸漸長大,每畝能近得三斤生絲,七畝便是二十餘斤生絲,二十餘緡錢。然不重地力,生絲亦不會好,我不收,你們賣給烏頭渡商賈,也不會給你們高價,每斤不過六百餘文錢,且產量也低,不足二斤,七畝地收益都不會超過十緡錢。”

在農村,每年能有十緡錢也是好的,不過若有二十餘緡錢,一家便能過上小康生活了。

有人問:“爲何不收絲線?”

“七八畝桑園,還有棉花與其他作物,你們能有多少空閒時間?”劉昌郝反問道,不收絲線的緣故,便是他未來想用一些大型機械織絲線,不但效率高,絲線品質也會提高。

“你們有桑園,棉花,農作物,秋閒時還能來我家做個短工,如此,你們還不滿足乎?”

大夥一起轟笑起來。

又有人問:“那樣,豈不是村子裡皆是三等戶?”

“幾年後,九成人家會成爲三等戶。”但表功、激勵是次要的,劉昌郝將各家召集過來,主要的是勸說大夥養驢或牛,養兩三頭豬。

宋朝大牲畜缺乏,非是缺少畜崽,而是有許多人家不願意養。

不願意養的原因也不是牛、驢貴,即便王安石變法導致百姓財富進一步縮水,劉昌郝暗中比較了一下,現在宋朝普通百姓生活水平與他小時候差距也不太大,至少能相當於八十年代的生活水平,若是將各個大戶人家均攤進去,能相當於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的水準,不然也不會被後人稱爲狗大戶。

至於盜賊四起,準確地說只是一羣“車匪路霸”,治安不大好,不能稱爲農民起義。

以這個生活水平,還是有許多人家能買得起牛或驢的,況且它們是大牲畜,特別是牛,雖然作用沒有驢多,但更能吃苦耐勞,一戶人家買不起,可以兩三戶人家合夥買。

但爲什麼百姓寧願租牛戶家的牛或朝廷的官牛,也不願意買牛。

主要是宋朝的計戶等制度,官府爲了多徵稅,什麼財產都會算上,故許多百姓不願意蓋正規的房宅,也不願意置辦大牲畜。但劉樑村全是磚瓦房,即便不置辦大牲畜,升戶等也是必然。還好,去年爲了幾個小水利,劉昌郝跑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劉昌郝請求下,魏知縣同意將劉樑村升戶等緩一緩,等到今年秋天各家各戶拿到棉花收入後,纔會派胥吏過來進行升戶等。

“我們家沒錢啊。”有人哀嘆道。

“我可以貸給你們,秋後棉花上來償還。”

那就沒問題了,接着劉昌郝說豬。

在劉昌郝帶領下,去年周邊各村莊皆多養了不少豬,有的人家原本養一頭的,變成了養兩頭,養兩頭的變成了養三頭,還是小圈養,就着自家的糠秕,再買少許豆餅,進行飼養。

接着劉四根家發豬瘟,導致一連串的事發生。

連帶着小姜村、蓋村與劉樑村許多人家的豬也染上了瘟病,劉昌郝看不下去了,分別拿出八百文、五百文、兩百文根據豬的大小進行補貼,讓各家各戶將病死的豬或明顯染病的豬掩埋掉,這才杜止了豬瘟的傳染。但就是劉昌郝補貼了,對於各家各戶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以至到了今年,皆不敢多養豬,甚至出現一種說法,豬得豬瘟,就是吃豆餅的。劉昌郝當然知道這說法是那幾戶人家說出來的,今天便將劉四根家豬發瘟的原因具體地說一說,之所以勸大家養牛驢豬,主要還是爲了取其糞便,村裡有秸杆,肥力終是低了。劉昌郝也可以帶着他們買馬糞豬糞,然而輪到買,除了棉花近幾年會有暴利外,餘下的,皆捨不得買。

只能說到這地步了,劉昌郝讓大家散去,牽着苗苗的手回家。

“哥哥,他們好笨哦,”苗苗傲嬌地說。

“非是笨,是累人。”

也不是累人,而是價格,如或倭國的果園子,人家水果賣得奇貴無比,換成中國,不用多,一斤蘋果若能賣二十塊錢,讓農民怎麼折騰都願意。

劉家捨得的原因,還是價格的問題,若是甜瓜一斤只能賣一文錢,那怕產量高,劉昌郝也要計較肥料成本與人力成本了。

但這些,苗苗暫時還聽不懂。

忽然劉昌郝擡起頭。

還未到家,就看到石得一帶着好幾名士兵騎馬來到他家,然後翻身下馬栓馬。

“有作用了……”

兄妹兩來到家門口,劉昌郝施禮:“末學拜見石公。”

“勿多禮,官家讓你去京城。”

“莫急,先進來喝口茶。”

“也好。”

劉昌郝將幾人請進來,給他們沏茶。

“石公……”

石得一懂的,苦笑道:“劉有寧,此回,你讓京城翻天了。”

“石公,末學何有此能,”劉昌郝謙遜道,然而沾到了首相,開封府尹,徵南主將,怎能不是翻天!

第173章 青玉案(三)第五十五章 冬衣第101章 免費第103章 鞭貴第200章 好算盤第134章第四十二章 砧木第217章 敢死隊第十九章 種花第165章 反常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157章 愛惜第179章 魏武卒第二十七章 經第五十八章 繞彎子第119章 名垂史冊第八十章 僞證第二十章 收地第八十二章 大計劃第四十四章 鉀肥第144章 落戶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130章 撒石灰第131章 大佃戶第七十二章 拱棚第160章 見(一)第213章 瘴病第三十二章 打架第161章 見(二)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九十五章 碰不得第134章第164章 定論第224章 風暴(上)第115章 喜事第112章 十將(下)第二十四章 牡丹第192章 作死(二)第221章 迎春宴(二)第184章 免費第104章 甜第十六章 跳腳第192章 作死(二)第117章 取之(上)第十六章 跳腳第124章 鳳凰(上)第九十章 茶葉蛋第127章 市易務第六十八章 初見第三十八章 漲租子第125章 鳳凰(下)第144章 落戶第196章 作死(六)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九十八章 彼之毒藥,我之良草第106章 真正的開竅(下)第158章 召.編故事(上)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79章 魏武卒第157章 愛惜第219章 附從第六十四章 飼料第139章 河東河東(一)第六十一章 草紙第156章 隱瞞第六十六章第八章 傳家寶第114章 血脈裡的東西第二十二章 忽視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65章 反常第110章 德魯伊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205章 賣弄(上)第十五章 租子第八十八章 箭神第五十四章 真的種第七十八章 賠罪第104章 甜第218章 荒誕第八十一章 插釵第八章 傳家寶第一章 貌美如花第三十三章 水的味道第五十九章 肥料之王第203章 提花第157章 愛惜第十七章 巡山(上)第226章 風暴(下)第八章 傳家寶第116章 予之第八十七章 快樂的時光第101章 免費第184章 免費第113章 燕子第七十一章 淘沙178章 說不出第190章 多事之夏(下)第135章 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