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nd,終於到了。」這一路上唐明高提心吊膽,幾乎是沒怎麼真正的閉過眼。
聽到前方還剩下五里地就到達目的地後,他命令全隊整軍紮寨。
同時派人聯繫城內的付將軍,準備聯手吞併,來個裡應外合,把他們包餃子。
這一個月來整個大安的重臣都在關心這件事。
如今南方只剩下小貓兩三隻還在鬧騰,東面的劉建興也已經被常文成帶去的滑翔傘打得措手不及,連丟幾城。
只有北方戰事焦灼,牽連着大家的心。
「算算日子,唐明高應該到了。」常淵說道。
寧長榮拱手道:「這一路上各個驛站都相繼傳來唐將軍的信息,如今還沒傳來,想必是已經到了地方。」
朝會上大家又討論了一些關於恩科提拔的那些官員任職。
這次提拔上來的官員有好有壞,有的還抱着前朝的那種做官態度,上任之後根本不管事情。
相對來說這還算好的,有些人到了當地,沒老實多久,就想勾結當地,橫徵暴斂。
只是還沒等他開始,纔剛剛透露出這個意象,這事馬上就遞到了常淵的面前。
距離豫州府那件事情還沒過去多久,當年可是殺的豫州人頭滾滾。
更不要說這些恩科官員,全都被陛下派人嚴密觀察着。
除非想找死,纔會跟他們一起做觸犯律法的事。
但也不是說所有人都不可用,有好有壞。
「如今那批犯事的官員已經被壓回荊州,諸位想想要怎麼處理。」
「還有交州那裡作亂不斷,你們也想一想,看能不能拿出一個主意,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前面那些犯事的官員對常淵來說砍了就是讓他頭疼的,是交州那邊一直有大大小小的造反。
雖然不會對他的江山造成任何危險,但就像那癩蛤蟆跳到腳背上,不咬人,他膈應人。
而且爲了控制當地的治安,還得派大批士兵駐紮在當地。
這等於說被他們拖住了不少人。
其實想解決也有個辦法,直接撤出交州,可那是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人力物力,包括士兵的性命都填了不少,雖說沒有多大用處,但常淵也不想輕易妥協。
有一官員站出來說:「陛下,交州此地原本就是不通教化之輩居住之地,當地土着不畏威,不如把他們全部驅逐。」
有一官員立刻站出來反駁:「不可!聖人講究教化,正因爲他們不通教化,所以才如此蠻橫,理應派人教化他們。」
有一人站出來陰陽怪氣的說,「周大人既然這麼有想法,那不如派你去教化他們吧。」
對方顯然沒想到會有人說這一句,他進退不得,半響才憋出了一句,「老夫、老夫年紀大了受不得舟車勞頓。」
如今的交州,有點相當於是現代地圖裡的東南亞那邊的國家。
當地人只說本地話,也就是這幾年跟中原接觸的多了,這才陸陸續續的懂得聽中原話。
前朝南陳時,他們只是南陳的附庸,但也還算是一個獨立的地方。
如今被豪橫的馬洪林一路打到南邊,直接收爲大安國土。
對很多人來說,交州那裡是食之乏味,棄之可惜。
但對寧長榮來說,那裡可太有用了。
說一千道一萬,想要利用那裡,還是要在當地平穩的狀態下。
如今不是今天起義就是明天鎮壓,想在當地做什麼都很難。
想了想,寧長榮心有一計。
常淵恰好也問起:「寧卿,可有想法?」
寧
長榮恭敬的回答道:「臣倒是有一些拙劣的見解。」
「快快說來。」
「那批犯事的官員可請他們前往南邊交州治理當地。」
「就像周老大人說的那樣,既然他們不通教化,那就要讓人去教。」
被提到的周大人訕訕一笑,懷疑寧長榮是不是想整自己。
就連常淵都懷疑的看了一眼寧長榮,沒聽說這周大人得罪過他呀。
但寧長榮沒有給周大人多餘的眼神,繼續說:
「那羣土着畏威而不畏德,想要讓他們懂得聽話,那就要打服,他們當然一味的嚴懲,只會引起反彈,這時候就需要有人去教化他們。」
常淵越聽越糊塗,忍不住問:「愛卿有什麼好主意,快快說吧。」
寧長榮微微一笑,也不再賣關子。
「這羣人不是很能貪污嗎?就派他們去治理當地……」
聽完寧長榮的計策之後,大家都鏜目結舌的看着他。
不是計策不好,而是太好了,而且是毒中之毒的好計策!
一般人想不到這種辦法。
他們心裡慶幸還好對方跟他們是同爲大安的官員,而他們也跟寧長榮沒有什麼恩怨,否則什麼時候被寧長榮坑死的,可能他們到死都不清楚。
寧長榮的方法很簡單。
主打的一個就是廢物利用。
那羣貪官不是很能貪嗎?那就讓他們去貪,用力的貪,每年要是搜刮不到十萬兩銀子就人頭落地,當然要是能完成績效的話,就能爲自己續命,繼續活着,爲朝廷做貢獻。
當地土着一項不通教化,跟他們講道理,根本講不清楚。
只有一面大棒,一面甜棗,才能馴化他們。
當派去的那些官員貪得他們天怒人怨的時候,朝廷再出面當好人,把那些官員斬殺,獲得當地人的好感,慢慢收服他們。
至於那些官員,當然不是真的被斬殺了,只是派一個地方繼續貪罷了。
只有他們完不成績效的時候,纔會被真正的殺頭。
很顯然,寧長榮的這個方法直接把滿朝都給鎮住了,包括常淵。
以及常淵身邊伺候着的李公公。
當初給寧長榮那邊討了兩個賺錢的法子,不出所料,一年多的時間他便賺得盆滿鉢滿。
此時他是真的心服口服。
寧大人這不僅能爲自己賺錢,爲別人賺錢,還能爲朝廷大量的賺錢。
更是能變廢爲寶!
此舉不僅能解決當地造反不斷的問題,還能收服當地民心,同時也能增加國庫收入。
常淵越想越覺得這計策甚妙,這個計策不僅解決了他的煩惱,還能給朝廷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