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是這些士兵抱怨,就連任東浩這個常年遊走在北穹部落的人都吃不慣這客棧做的飯菜。
那個肉,要麼就沒熟,連血絲都能看到,擠一擠還有血水,要麼就硬的要命,都烤糊了,就這麼糊弄的端上來。
任東浩盯着那些烤糊的吃,糊味掩蓋了肉本身的腥臭味,相比較那些沒熟的肉來說更容易吃下去。
“南來北往的商隊一般都會自己準備吃食。以前我還不知道爲啥,現在總算是明白了。”任東浩自嘲的笑道。
吃了一頓極其難吃的飯菜,大家臉色都不太好看。
心裡暗罵這些北穹人糟蹋肉。
見大家都在收拾他們要售賣的貨物,任東浩主動提醒,“咱們還是穿上北穹人的衣服吧,不然咱們這身衣服實在太顯眼了,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注意。”
張喜凡想了一會兒,同意了,“大傢伙把我們收刮來的那些皮毛穿在身上。”
這個季節穿上皮毛雖然有點熱,但是在北穹倒也不是接受不了,越往北走,越往北穹的腹地深入,天氣就越寒冷。
……
常淵同意開恩科之後,寧長榮就找到謝鴻才和刑部尚書楊棟幾人商量。
主要還是商議科舉考覈內容,童生秀才舉人之類的考覈內容倒沒多做改變,主要還是沿襲前朝。
他們主要討論的內容在進士科考內容。
一連討論了三天,誰也說服不了誰。
“陛下這次之所以同意開恩科,也是想要儘快選到能用的人才,若是還按照前朝的科考內容,那選出來的人,謝大人可以保證他們能夠治理好當地嗎?”
商議了好幾天,謝鴻才他們不是這裡不行就是那裡不行,不同意寧長榮對科考考覈內容進行大改。
寧長榮去除了那些需要死記硬背的題目,把考覈的內容全部放在策論和農事上面。
農事這方面主要是照顧平民子弟,但其實考到舉人這一步,已經不算平民了。
對於策論那些有身份背景的世家子,可能更容易通過,他們見識比普通的百姓更寬廣,但若是他們只知策論而不知農事,這樣的人就相當於是紙上談兵,也不是寧長榮想要選拔的人才。
自認爲自己做的這些改動並不大,但是謝鴻才他們就是不願意。
謝鴻才據理力爭,吹鬍子瞪眼的說道,“四書五經是科舉考試千年來必考的題目,寧大人一下子就把這些題目給刪除,與祖宗禮法不合!”
哪裡還有當初在常淵面前幾人互相推脫功勞,謙虛的模樣。
每個人都恨不得擼着袖子“說服”對方。
寧長榮深吸一口氣,“謝大人,我在跟你說實際問題,你跟我說祖宗禮法?好,既然你要說祖宗禮法,那我就來跟你辯一辯。”
謝鴻才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科舉制出現之前是不是推舉制度?那科舉制度的出現是不是也違背了祖宗禮法?”
寧長榮一句話就把謝鴻纔給幹沉默了。
他想了一會說道:“你,你這是狡辯!”
寧長榮笑道:“謝大人,你跟我說祖宗禮法,那我就順着你的思路說,現在你又說我狡辯?難道科舉制度一開始就是祖宗禮法嗎?顯然不是對吧?”他看着衆人朗聲說道:“正是因爲推舉制度不適合時代的發展,纔出現了科舉制,而如今,前朝的進士題目不適合我大安的發展,所以纔有了今天的改動。”
“所有的變化都是爲了更好而存在,難道你們要抱守成規,一直守着祖宗禮法過?若是這麼說的話,那諸位的功名可都是靠科舉制度考上來的吧?”
言下之意,他們本身的身份就違背了祖宗禮法。
謝鴻才憋紅了臉,找不到反駁對方的話。
“你”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
寧長榮嘴角勾起,“現在諸位大人還有什麼說法?”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沉默不語,要不是謝鴻才帶着他們反對寧長榮,說實話,這些官員根本不會阻攔寧長榮。
在意是有的,但不多。
寧長榮一家簡在帝心,皇帝又把這件事情安排給他做,說是讓他們跟寧長榮一起商議出具體的規章,實際上還不是讓他們輔助寧長榮嗎?
有眼睛的都看得清楚。
見謝鴻纔沒了臺階下,楊棟出來當老好人,打着哈哈說道:“寧大人,謝大人也是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好了好了,既然說清楚了,那咱們就開始討論題目內容吧?陛下那邊還等着咱們交差呢。”
寧長榮也沒多說什麼,拉着一羣人開始討論具體的題目要出些什麼。
策論是要重重實際,但朝廷治理方便,說實話實在是太多了,從哪裡都可以考。
還要制定幾個標準答案,像這種策論題目標準答案,不可能只有一個只要言之有物都能得分。
具體得多少分,那就要看他寫出來的內容有多少實操的可能性。
“像之前那種因爲詞藻華麗而取得高分的情況,我不希望在這次的恩科中出現。”
“我們這次的恩科主要目的就是要選拔可用人才,不是要他們來做文章。”
寧長榮敲定了幾個基準點之後,大家開始討論起來。
隨後圍繞着治理地方出了幾個題目。
又出了幾個農學常識,最後大家商議無誤之後,寧長榮看了一眼梗着脖子,不理他的謝鴻才,好笑的勾了勾嘴角,把這份奏章呈上去給常淵。
楊棟給了謝鴻才一個臺階,謝鴻才雖然沒跟寧長榮說什麼,但是討論的時候他也出了幾個題目,寫上奏摺的就有兩個是他出的題目。
“陛下,臣與諸位大臣討論了三天,商議出了具體的恩科制度,左手邊的是此次恩科的題目範圍。”
這麼早就把題目敲定,可能會有漏題的可能性,但是一旦漏體也很容易追責到個人。
常淵早就聽說寧長榮跟幾個大臣誰也說服不了誰,爭論了幾天。
原以爲還要幾天才能把奏摺呈上來,沒想到才三天,連題目都給擬好了。
他打開奏摺看了看,又打開旁邊的一張寫着題目的紙查看了一會。
“不錯,都是言之有物的科舉題目。”適合這次開恩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