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召劉據回京,朕想念他了

衛青病逝的消息傳回長安時,舉國震動!

大漢雙璧,自霍去病英年早逝之後,又痛失僅剩的一璧。

許多人感到無所適從,甚至是慌亂。

自劉徹決意與匈奴血戰之日起,大漢雙璧彷彿就是爲剋制匈奴而生,先是衛青,而後是霍去病,一茬接着一茬令匈奴聞風喪膽。直擊漠北。

而現在,霍去病和衛青都沒有了。

又有誰能夠與匈奴鐵騎爭鋒?

有些投降派、和親派的遺老、儒生、賢良已經做好了上疏勸諫劉徹與匈奴化干戈爲玉帛的準備。

千萬不要懷疑這些人對外的軟弱。

劉徹對匈奴用兵若能總是能夠保證勝利,自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壓制這些人的聲音。

否則這些人對內的強勢就會立刻表現出來,到處發聲使得朝局爲之動盪,哪怕劉徹殺伐果斷、血流成河也未必能夠壓制。

不然你以爲歷史上李廣利大敗投降匈奴之後,劉徹的《輪臺詔》是給誰下的?

在《輪臺詔》中,除了沒有繼續在輪臺屯田駐軍之外,劉徹的政策可曾真正發生了改變?

並沒有!

事實上,劉徹駕崩之後,他的政策依舊得到了延續。

哪怕霍光利用“鹽鐵之議”收拾桑弘羊的時候,雖然借那些賢良文學之口辯駁桑弘羊的同時,讓他們過了一把大肆抨擊劉徹政策的癮。

但事後霍光其實也只是象徵性的取消了京畿地區小範圍的鹽鐵官營,給了那些賢良文學一個交代,全國範圍內一切照舊。

對外亦是如此。

昭帝、宣帝哪個給過匈奴、西域,以及北方的遊牧烏桓好臉色,還不是稍有異動就必定開戰。

否則在昭帝、宣帝時期,匈奴投降的王爲什麼那麼多,西域都護府又是如何建立的,烏桓又是如何被打服的,那句“兵不空出”又是如何實現的?

正如劉據所說的匈奴一樣。

大漢比匈奴更大,更加沒有投降與軟弱的資格,面對外敵來犯,唯有奮力一戰,將其打服、打怕、打到站不起來纔是正途。

指望敵人憐憫、守信和寬容的人,腦子裡裝的都是輪迴之物。

不過隨衛青的死訊一同回來的,還有最新的捷報:

截止這封捷報送出來的時候,在烏維單于的帶領下,匈奴大量人馬已經越過阿爾泰山,跑到了送了彩禮卻還沒娶到大漢公主的烏孫國境內。

趙破奴等將領一路追擊,斬殺人數多達六萬,俘虜都尉以上匈奴高官百餘人,截獲匈奴七百餘萬牲畜,其中良馬就有九萬之巨。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來不及帶走的輜重物資。

這種拖家帶口的舉族遷移,的確給了漢軍更多的機會,令匈奴損失極爲慘重。

就這還只是漢軍方面俘虜與繳獲統計,還不算匈奴人在逃跑過程中的走散與走失,這次絕對令匈奴傷筋動骨。

匈奴百萬人口,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五根手指數得過來的世界強國。

但經過這次遷徙,越過蔥嶺之後如果還能保存下三分一,便已經自已證明,這個烏維單于也並非池中之物,至少算是個人物。

看到這道捷報的時候,劉徹還不明白怎麼回事,竟不由的對匈奴刮目相看:

“想不到匈奴竟如此剛烈,寧願舉族遷移也不向大漢稱臣?”

“朕敬這個烏維單于是個好漢,今後也高看他一眼。”

他暫時還沒想過這是因爲劉據根本不給匈奴臣服的機會,烏維單于完全是被逼無奈,纔不得不率衆西遷尋找新的活路。

當然,就算想到了也未必相信。

且不說他已經傳詔警告劉據不要亂來,就算劉據不聽話,也未必能夠辦成此事。

畢竟當初霍去病就算沒有在北海撒尿,也同樣封狼居胥,而結果也只是匈奴暫避鋒芒,待漢軍撤走之後捲土重來。

這種遊牧民族爲主的國家,如果選擇避而不戰,其實是很難處理的。

“說起來,匈奴爲何偏要西遷?”

劉徹仍在思考烏維單于的意圖,

“往北或是往東不都是可以的麼,目前雖不知北海以北究竟是何情況,但匈奴以東的烏桓亦是一個選擇,那地方能養活烏桓部族,匈奴過去擠一擠,也並非不能過活。”

“往西遷移的話……”

“朕明白了,匈奴這是看出了朕通商西域的意圖,眼下見勢不妙,順勢前往西域暫避漢軍鋒芒的同時,還想卡住這條商道,壞朕的大計!”

“這個逆子!”

“朕只是一句話沒有交代到,他就疏於防範此事,竟給了匈奴反制大漢的機會!”

“他到底還是太年輕了啊……”

“不過這回他初次正式領兵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回回傳回戰報都是大捷,打得匈奴不得不舉族逃走,已經全然出乎了朕的預料。”

“有這樣的兒子,朕還在苛求什麼呢?”

“最起碼如今大漢以北,至少百年之內再無能夠侵犯大漢的勢力,戰爭幾乎不可能再發生在大漢的國土上,這已是前無古人的勝利!”

“至於逃去了西域的匈奴……再也不是大漢的近憂。”

然而劉徹哪裡知道,劉據逼迫匈奴西遷,亦是一舉多得之計。

首先,自然是借匈奴之手教育一下蔥嶺以東的那些個不肯加入“西約”,或是仍在觀望的彈丸小國,讓大漢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名和利大漢全都要;

其次,就是老生常談的“上帝之鞭”計劃;

再次,這也依舊是養寇自重……匈奴卡了大漢脖子吧,那麼劉徹就不得不處理吧,要處理就得用人吧,用誰?

當然是劉據這個在攻擊匈奴方面既有手段又有經驗的兒子。

難道還非要捨近求遠,來回調動將領和兵馬麼,不要糧草的麼?

反正就算劉徹有自己的想法,不希望劉據繼續留在西域,要求他儘快回長安覆命,他也會以此爲藉口強行自薦,到時候劉徹就算不滿,也大概率會勉強同意,而不至於與他撕破臉。

畢竟這個理由的確很正當、很說得過去嘛。

就算劉據抗旨不遵,那都是出於一片忠心與孝心,總能說得過去……

“說起來,如今大漢再失一璧,正是朝野內外人心動盪之際,這個逆子倒成了一粒大漢不可或缺的定心丸,又給大漢再添一璧,足以堵住那些鼠輩的嘴。”

“樓蘭之戰,姑師大捷,浚稽山大捷,趙信城大捷,還有新龍城大捷。”

“這個逆子參與的戰事,每一戰都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匈奴只怕想破腦袋都想不明白,朕的兒子爲何竟能比衛青和霍去病還要勇猛,出手便令其毫無還手之力。”

“這還用猜麼?”

“衛青與霍去病體內只有衛氏的血脈,而劉據體內,卻同時有朕和衛氏的血脈,他自出生那日起便已註定不會是凡人了。”

“說起來,據兒出征已有許久。”

“衛子夫始終牽掛着他,如今衛青又不在了,他若能夠回來,亦可給衛子夫一些慰藉。”

“還有他的妻兒,劉弗陵那孩子如今已經會走路了,他卻還未好好抱過,倒是朕抱得更多。”

“朕……亦有些想念他了,這兩年沒有他在長安給朕惹事,雖然省心了許多,但也無趣了許多,還是回來吧。”

“至於他在奏疏中提到烏孫國向漢軍求援的事情。”

“匈奴如今已是喪家之犬,讓趙破奴那些人去應該也不是問題。”

“正好也讓他回來好好養養,可別似霍去病那般在苦寒之地熬壞了身子,衛青比朕去得早,恐怕亦有這方面的緣故。”

“若是再失了這個逆子,纔是朕與大漢最大的損失。”

“蘇文,擬詔!”

……

玉門關。

劉據一路護送衛青的遺體到了此處。

接下來的路,他便不能親自相送了,衛青有自己的歸宿,他的歸宿便是隨葬劉徹的茂陵,這對於任何一個臣子來說,都是最大的榮耀。

劉據猶記得衛青閉上眼睛前對他說的那些話:

“據兒,舅父此生從未似今日這般安心……”

“你母親,你那幾個表哥表弟,霍光,霍嬗,還有衛霍兩氏的族人,今後便由你來擔待了。”

“你比舅父尿的遠,一定也會比舅父做的好。”

“告訴你母親,來世我與她仍作姐弟。”

“告訴你舅母,她對衛氏的知遇之恩我還是記得的。”

“告訴你父皇,君是君,臣是臣,各安其職罷了,我至死都未曾怨過他……”

“告訴你那幾個表哥表弟,尤其是衛伉,我一直以來都……爲他感到驕傲,哪怕他將我的臉丟盡的時候。”

望着漸漸遠去的運送遺體隊伍,這些天一直繃着的劉據,終於放聲喊出了那句:

“舅父,一路走好!”

這一刻他眼淚終於自臉頰滑落。

不是不夠親,穿越這些日子,他早已不像最開始那般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衛子夫、衛青、霍光、義妁、韓凌……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活生生的,都走進了他的心裡,成了他最重要的親人。

也包括劉徹。

雖然劉據始終防範着劉徹,算計着劉徹,但直到目前爲止,這位便宜父皇其實一直都在盡着父親的職責,而不像史書中那般冰冷與絕情。

這些,劉據都能清晰感受到,只是始終不敢放鬆警惕。

“大將軍,一路走好!!!”

隨行的將士們分成兩列,組成了一條長達數裡的長龍,夾道送別這位曾在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龍城飛將。

有人紅了眼眶,有人開始啜泣,有人泣不成聲。

天邊的朝霞越發紅豔,陽光灑在衛青的棺槨上,似是也在盡力渲染這個男人波瀾壯闊的一生,那是血一般的顏色。

待劉據收拾好心情,回到大帳的時候。

蘇武與劉細君已經在帳外等待。

蘇武眼眶又紅又腫,劉細君臉上的妝容亦有些花。

“殿下,眼下提及此事可能有些不合時宜,但末將職責所在,又不能不提,只有請殿下擔待了……”

蘇武猶豫了一下,有些爲難的道。

劉據擺了擺手,道:

“你要說的,是烏孫國向大漢求援的事吧?”

一看劉細君一起來了,是什麼事自然就是明擺着的。

“正是,不知殿下如何決定?”

蘇武躬身問道。

“救援是一定要救援的,我已命人前去探查烏孫國目前的情況,如果情況符合我的預期,漢軍就與和親隊伍一同前往。”

劉據微微頷首,目光移到了劉細君身上,接着又問,

“你呢,已經做好準備了麼?”

“回殿下的話,侄女已將烏孫的語言學了個通透,接下來全聽殿下安排。”

劉細君低垂着眼眸說道。

她早已明白和親的命運是無論如何也更改不了了,畢竟那可是劉徹的詔命。

不過劉據說能讓她不必遵照烏孫有悖人倫的習俗,也不必真的委身於獵驕靡那個垂垂老者,這對她來說已是最好的結果,自然沒有任何意見。

“不錯,最近說話也有些中氣了。”

劉據讚賞的點了點頭,

“等去了烏孫,說話要更加大方自信,令烏孫人不敢正眼瞧你,什麼都不必害怕,因爲你的身後是連匈奴人都只能望風而逃的大漢鐵騎。”

“而你,是來施捨和搭救烏孫的,你是他們的恩人,大漢是他們的救星。”

“明白了麼?”

“侄女明白。”

劉細君垂首應道。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這姑娘自信之後,人也越發水靈了。

正說着話的時候。

郭振小跑着前來向劉據稟報:

“殿下,前往烏孫的斥候回來了。”

“情況如何?”

劉據也不避着蘇武和劉細君這兩個當事人,徑直問道。

“匈奴人逃入烏孫國之後,縱兵燒殺搶掠,掠奪了大量的牲畜,還綁了許多烏孫人強迫爲奴,跟隨他們一同西遷。”

郭振答道,

“烏孫國受難臣民十之有三,烏孫國王獵驕靡殘部逃入山中,二王子大祿的兵馬,和王孫軍須靡的兵馬皆被匈奴殺的潰不成軍,軍須靡更是被匈奴人活捉。”

“如此就可以發兵救援了。”

劉據沉吟道,

“命人通知趙破奴,收到命令即刻殺入烏孫國,若遇烏孫國王獵驕靡,找個時機暗箭將其射死,將此事安在匈奴人頭上。”

第302章 朝鮮未動,奪爵先行!第18章 軍士的天職第303章 一羣戴罪立功加兩個顧命大臣,朕就不信還看不住你!第161章 連我都是謠棍,劉徹又將如何應對?第119章 劉徹:說好的只是震懾呢?!第105章 倡家棄子李廣利第236章 朕又被這逆子教育了?第480章 召劉據回京,朕想念他了第369章 牧羊的蘇武爲何總是如此悲催?第24章 天子求仙,太子成仙?第39章 戾後第330章 消失的金日磾!第106章 頗有高祖遺風第166章 劉徹:請我兒昇天!第241章 就這一次,就多一會第141章 春秋決獄,倫常之罪!第88章 不要不知好歹!第330章 消失的金日磾!第451章 非和平不脫鉤!第11章 要不乾脆別堵了第43章 第一次朝議第510章 建章宮!第409章 你的功業已在路上,請注意查收第465章 謀士以身入局,舉棋勝天半子第24章 天子求仙,太子成仙?第77章 他要的是家奴【第一更】第40章 你想做太子麼?第127章 山呼萬歲,肥水不流外人田!第429章 東方賢弟快快站穩接旨!第82章 不愧是據哥哥!第369章 牧羊的蘇武爲何總是如此悲催?第170章 這逆子果然藏拙!第110章 背水一戰?腹背受敵!第335章 本州,大森,銀山!第388章 怎會是漢軍?!第536章 最終章 逆子,隨朕回家!第519章 你今日非死不可!第351章 劉徹的遺詔!第118章 交鋒即是結束!第182章 後世的劍斬本朝的官第380章 最後的戰前動員第240章 我真是愛死殿下的魄力了!第454章 一千零一夜第185章 舅父別衝動,我是掛逼你是啥?第300章 聯合都護府和共同安防條約!第356章 擋我者死,我父皇也斷然不行!第435章 他又去招惹龜茲做什麼?第498章 二龍不相見第91章 我還能信任你麼?第133章 萬歲!萬歲!萬萬歲!第199章 劉據的完整童年?第130章 只要坐在朕面前,你便忍不住想忤逆第483章 爲了大漢第359章 我是要成爲敦煌王的男人第235章 要不你們來!煩死了都!第458章 燕然勒石!第212章 父皇又不是五銖錢第383章 這難道還不是孝子?第4章 一道單選題第532章 太子殿下肉身成聖!第340章 直指繡衣使者!第100章 死也給我死在城牆上第3章 父皇你糊塗啊第139章 發現華點,真正的幕後死敵!第226章 世上不能再無義妁!第134章 讓太子代朕前往東萊求仙!第215章 先有君綱後有父綱!第424章 這就是鑿擊戰術!第391章 殺降不算,竟還有屠城的事?!第429章 東方賢弟快快站穩接旨!第514章 河豚毒素!第512章 漢人的心眼子真多第462章 朕之功績,天地可鑑!第473章 不許退!退者死!(二合一)第114章 那是什麼巫物?第478章 你倒是宣詔啊?第38章 天祿將軍第462章 朕之功績,天地可鑑!第120章 這個敗家子!第431章 朕想起來了第341章 父皇想養蠱,我就是金蠶蠱!第232章 咱們又不是頭一回欺君第425章 我不死難辭其咎!第103章 什麼牛馬腦補?第44章 腰疼,痛徹心扉的疼第513章 藏得最深的反間計?第173章 這逆子反骨突出!第510章 建章宮!第371章 不斬匈奴終不還!第153章 司馬遷:我燒起來了!第53章 下官承受不起第125章 我衛青的外甥果然都不是俗物!第241章 就這一次,就多一會第280章 我的仁恕寬厚之名,誠不欺天下!第369章 牧羊的蘇武爲何總是如此悲催?第326章 天帝的神聖意志,你們至少應該是下戶!第219章 會講故事的人統治天下!第292章 劉徹的宏大敘事第203章 決不能讓劉據繼位大統!第430章 姑師驚天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