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也知道趙俊生這麼決定是對的,以乾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最多隻能支持兩路進攻的後勤補給,而且這還極爲勉強,趙俊生決定出兵雲中先解決來大千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
她沉默了一下,問道:“具體出兵的時間定了嗎?”
趙俊生又喝下一口酒,打了一個酒嗝,“大軍正在做出徵準備,準備得也差不多了,不過還沒有具體定下日子,我在等!”
花木蘭疑惑道:“等什麼?”
“等南朝的態度!”
正月二十五,趙俊生終於收到了黑衣衛建康秘密分部傳來的情報,南朝皇帝劉義康明確拒絕了魏國使臣提出的聯合出兵攻打乾國的想法。
這個消息是以飛鴿傳書的形式傳遞到乾京的,趙俊生收到消息之後立即下令大軍次日開拔。
五萬騎兵在道路上行軍拉開十幾里長的距離,隊伍中旌旗無數,每隔一段時間就響起鼓樂之聲,行軍路上枯燥無味,將士們在行軍一段時間之後無論精神體力上都會呈現出疲態,這個時候軍中鼓樂隊起到了很好的氣氛調解作用。
鼓樂聲響起,將士們立即變得振奮起來。
趙俊生披着大氅,閉合眼睛坐在馬背上任由戰馬馱着他前進。
旁邊義子衛靖忍不住心中的疑惑問道:“義父,孩兒不太明白,義父率軍進擊雲中路爲何只帶騎兵而不帶步卒,雲中、懷朔、沃野鎮這些城池雖算不上城高牆厚,可用騎兵攻城想必也會損失慘重呢!”
趙俊生這次可謂是傾巢而出了,高修和張興要分別守幷州和河東,趙俊生此前分別給這兩地派去了一萬多人,因爲主要是守城,所以派去多數是步兵,此時留在乾京的步兵已經不足兩萬,這是乾京城最後的屏障,不到萬不得已,這兩萬人絕對不能動。
趙俊生聽了衛靖的疑惑笑着說:“攻城的兵力有啊,駐守平城的高進之手下有一萬餘人呢,都是步卒!還有幷州的高修手裡也有步兵,若是攻城的兵力不足,還可從幷州抽調!現在幷州還沒有承受攻擊,奚眷的人馬還在行軍途中,根據黑衣衛的消息,他此次帶來的兵力大約有一萬兩千餘人,以高修的兵力要防住他還是綽綽有餘的!其實我最擔心的還是薛安都那邊,他可能同時承受步六孤麗和皮豹子近八萬人馬的進攻,他的壓力太大了!”
衛靖想了想又問:“義父爲何不率軍南下,向西出潼關進攻皮豹子和步六孤麗呢?”
趙俊生說:“有三個原因,現在只告訴你前兩個,最後一個你自己去想:第一,從乾京出發去潼關有兩條路,一條是南下渡河到河南之後一路向西出潼關,第二條是南下之後穿越太行山,由河東渡河去關中,無論哪一條路都路途遙遠,特別是我軍如此龐大的騎兵隊伍,渡河和翻山越嶺都是極爲困難、極耗時間的;第二,我軍如此大規模的南下必定會引起南朝的警惕,有可能讓他們誤會我們要南下攻打他們,他們原本沒有聯合出兵攻打我國的意圖,但我軍若是大規模南下就說不定了!”
還有第三個原因趙俊生沒說,衛靖自己一個人琢磨怎麼也想不出來。
“義父的想法肯定是一路向西打過去,先打下雲中,然後揮師西進打懷朔和沃野兩鎮,如此一來就解決來大千這一路;然後大軍揮師南下,穿過河套地區渡河南下去打奚眷,在義父和高修的夾擊下,奚眷只有敗退的份兒;等解決了奚眷,大軍再南下替張興和薛安都解圍,攻打皮豹子和步六孤麗大軍,最後殺到長安城,一定是這樣!”
與衛靖有着相同認知的不止他一人,雖然趙俊生沒說,但軍中將校大部分都認爲趙俊生應該就是這種想法。
然而等大軍抵達飛狐陘關隘外宿營時,趙俊生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
他把白勁光、樑翼和衛靖叫過來吩咐:“今夜子時,你等就率兩萬騎兵帶足一個月的糧草順着原路返回,等到了岔道口就折道南下,晝伏夜行,去相州待命!”
白勁光不解,“大王是擔心薛將軍和張老將軍守不住潼關和河東?”
趙俊生擺手:“不要問那麼多,只管執行命令就是了!”
“是!”
深夜,白勁光、樑翼和衛靖等人帶足一個月的乾糧率軍兩萬順着原路返回。
次日一早,趙俊生率軍穿過飛狐陘關隘趕往平城增援。
經過兩天行軍,大軍抵達平城東面陽原,此時平城正被來大千率軍攻打。
趙俊生率軍在陽原城外稍作休息,下令讓陽原縣令過來報告平城戰事。
“臣陽原縣令向源拜見大王!”
趙俊生看着眼前這個縣令,問道:“來大千的人馬是何時抵達平城的,又是何時開始攻城的?”
“回大王,是五天前抵達的,已經攻城三日有餘!根據小臣得到的消息,平城還算安穩,來大千並未取得什麼進展!”
縣令向源的報告與黑衛衣方面的報告基本上是一致的,趙俊生放心下來,以高進之的將才,以一萬多步兵在野外肯定打不過擁有兩萬邊塞騎兵的來大千,但是想要用一萬步兵守衛城高牆厚的平城,來大千即便有十萬大軍也會在平城外抓瞎。
“傳令全軍,繼續前進,直奔平城!”趙俊生下達了繼續行軍的命令,他現在手上有三萬騎兵,遇到任何情況都可以不慌不亂,雖說不一定能橫行天下,但面對是來大千的兩萬騎兵,他還真不怵,害怕的應該是來大千纔對。
但趙俊生想錯了,來大千並不害怕他,來大千也並不認爲自己的軍事才能比不上趙俊生,如今大魏朝廷和各路諸侯大軍都在出兵討伐乾國,正是他這種忠臣爲大魏朝廷盡忠的時候,就算力戰而死、全軍盡沒也在所不惜!
趙俊生率軍趕來增援平城的消息很快被來大千派出的探馬得知,來大千立即停止攻城,全軍退回城外十里處的營地。
大帳內,來大千和將校們靜靜的聽探哨把打探到的消息說完。
來大千問:“趙俊生此次真的只帶了三萬騎兵?”
“屬下等人探查得很清楚,絕對不會有錯!”
來大千次子來提說:“父帥,趙俊生有三萬人,而我們有兩萬人,我軍將士們一個個兇橫剽悍,一個頂倆!以孩兒之見,咱們完全可以主動迎擊,若是等到趙俊生率軍抵達平城城下,那時就輪到我軍被動了!”
來大千思索片刻,當即下令:“丘頹,你率三千人馬留下盯着城內的高進之及他的人馬,若他們想要出城與趙俊生匯合,給爲父牽制住他們!”
長子來丘頹抱拳答應:“父帥放心,有孩兒在,高進之翻不起大浪來!”
“還是不可大意,一切小心行事!”來大千叮囑交代。
“是,孩兒記住了!”
來大千讓將士們好好休息了一夜,次日一早讓將士們飽餐了一頓,隨後率軍一萬六千人馬向東迎擊趙俊生。
雙方誰都沒有遮遮掩掩,趙俊生是不需要遮掩,以堂堂正正的正義之師迎擊侵略者,理直氣壯;而來大千卻認爲他是討伐不臣,自認爲實力也不比趙俊生弱。
行軍路上,部將達勃義還是有些擔心的對來大千說:“大帥,趙俊生畢竟有三萬人馬,而我軍只有他們的一半,兵力上相差懸殊啊,就這麼正面迎擊,末將擔心將士們會頂不住數量的差距而崩潰!”
來大千搖頭說:“雖然你說的是事實,但是你卻忽略了兩點:第一,我軍是討伐不臣,將士們士氣旺盛;第二,乾軍長途跋涉,精氣神和氣力都損耗嚴重,趙俊生以疲倦之師又如何打得過我軍?”
達勃義聽來大千這麼說也不好再說什麼,可心裡卻有些不以爲然,我軍雖然士氣旺盛,卻不見得乾軍士氣低落,更不見得他們是身心疲憊,乾軍一向多馬,途中隨時可以換乘保護馬匹的體力,乾軍將士只要每日定時宿營,行軍速度不超過正常行軍速度,那就不存在身心疲倦的說法。
“報——”
“啓稟大王,來大千親率騎兵一萬六千人馬正向我軍迎來,未做任何遮掩,距離此地十五里!”一騎探馬飛奔而來向趙俊生稟報。
趙俊生一聽,扭頭向四周張望,指着前面大聲下令:“繼續行軍三裡,在前方三裡處空曠的荒地列陣準備迎敵交戰!”
“遵命!”傳令官答應後傳達了命令。
雙方都是超過上萬的兵馬,如此大規模的正面交戰必須要有寬闊的戰場,此時這裡周圍都是農田,農田裡田壟和溝壑縱橫,不利於騎兵飛奔,在這樣的地形下只適合小規模戰鬥,大型正面戰役肯定是施展不開,還沒有與敵軍交手就會因爲馬前失蹄而失去作戰能力,還怎麼打?
三裡的距離並不算遠,乾軍將士們很快在空曠地帶開始換馬,給戰馬餵食喂水,自己也吃一些東西,等到乾軍將士們吃飽喝足、列陣完畢,來大千此時也已帶着兵馬排成軍陣緩緩壓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