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微信爲什麼叫這麼個名字?”我想大多數讀者都有跟我一樣的疑惑,按理說一般女孩子的微信名不是什麼可愛系的就是哲理系的,再不就是“A xx代購”,可她怎麼會給自己起這麼個奇葩名字。(另外補充一下,總有人看到我“天籟”這個微信名之後就問我:你怎麼不叫花冠?銳志?思域也行啊,比蘭博基尼厲害多了。(摘自抖(和諧)音小段子)我真的懶得解釋,我這分明是根據聲音起的名字,聲音好嗎!天籟之音!和天籟車有啥關係,不過他沒給我扣上“賣國賊”的帽子我就謝天謝地了。)
“因爲我喜歡吃,很喜歡。”她回覆我。
我覺得這姑娘挺實在的。一般來說,在幾乎所有的交友軟件裡,只要涉及到愛好的,你都會看到這樣幾個詞彙——“旅遊、音樂、看書、美食”,反正不管你有沒有錢,“旅遊”是一定要寫的,所以是因爲她們無法完成夢想纔去“養蛙”的麼?(此橋段來源於最近流行的日系手機遊戲《旅行青蛙》)但令我沒想到的是,她這個“喜歡吃”竟然會達到喪心病狂的程度,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哦,那也就是你最喜歡吃咕咾肉和包子了唄?”沒話找話我也得繼續聊下去啊,我不相信這世界上會有咕咾肉陷的包子。
“最喜歡……也不一定,反正只要是吃的我都願意嘗試,寫這個名字可能是因爲我起名字的時候正好想起來這兩樣食物了。”
沒!毛!病!
“我看你資料上寫的雙學位,你能講講你當時是怎麼想的,讀了個雙學位嗎,都是西南大學的嗎?”我就關心這個,我是奇葩。
“我當時有精力,也有時間,尋思爲了以後多考慮,我原來的專業是經濟學,後來又讀了個法學,也是我們學校的。”她回覆到。
我挺喜歡她這個回答的,看得出她沒有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談戀愛或者看韓劇上,而且感覺在那個時候就有這樣的前瞻性,說明這丫頭還挺成熟,這種精神真的值得鼓勵。
“你能和我說說你的家鄉還有你家的情況嗎?”她資料上寫的戶籍地是內蒙古的。
“好,我家……”
於是我和她在友好的氛圍中,拉起了家常。
那天的對話都很正常,沒有什麼讓對方感覺不適的,她父母都在內蒙古從政,她的上面還有個大她十歲的親姐姐,所以爸爸媽媽年齡也偏大了,退休之後老兩口看好了濱城的氣候,就在濱城買了房子安心養老,姐姐也從家鄉來到濱城來發展了,在銀行工作。這女孩在一傢俬企打工,她還告訴我,自己名下在開發區萬達廣場有個金街旺鋪,她覺得如果將來自己考不上編制,要是一旦被私企辭退了,那這個旺鋪起碼是生存的保障。
果然比較有思想,我喜歡她的腦子。但是談話中她一直透露着“我家是大戶人家”這樣一種信息,比如她向我說了說她龐大的家族,總結起來一句話就是:她的兄弟姐妹,不管是遠房還是近親,在我國北部廣大地區的各行各業都有人脈,而且不是身居要職就是企業高層。
這到底是真的假的?我是該信還是不該信呢?這是在tree new bee——樹、新、蜂嗎?那我要是娶了她,會不會去入贅啊?聊到了這個程度,我覺得真的是有必要見上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