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號 新事物

二候,鳴鳩拂其羽,飛而兩翼相排,農急時也。

親愛的玉樹女士:

很久以前,我曾經讀過一本書叫做《窮爸爸富爸爸》,書描述了兩位男士不同的財富觀,一位是靠薪水過日子的人,一位是正在創業的人。結論依然是創業者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靠薪水過日子的人或者普通多年以前一樣的生活。生活當中有這樣兩類人,一累人求變,一類人求穩。對現狀不滿的人容易求變,對現狀感到滿足的人擔心失去現有的一切,所以他們格外求穩。我讀的書不多,對我有觸動不少,但要說真正影響我比較大,讓我發生變化的,應該是沒有的,不過這很合理。靠看一本書就想怎麼着,這實在是太天真了。書籍對人的影響也應該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我曾經說過,同樣是一本講述如何做生意的書,一個做生意跟多年的人和一個完全沒有從商經驗的人去看一定會有不同的反應。我覺得讀書還是有益處的,特別是相對於打遊戲。

一個人如果懷着極強的功利心讀書,從前我是非常不屑的,現在我的看法有所改變。讀書的目的性很強,你就會發現讀書能夠幫助你解決很多問題,而無目的的讀書,往往無助於你的成長。在省城上學的時候,馮先生曾經給過我這樣的建議,我當時沒有聽進去。我讀書一向不求有用,只要感興趣,覺得有緣就拿來看,果然這些求對我確實沒有什麼用,這也是求仁得仁,有什麼可抱怨呢?但從此之後,我再不應該質疑那種目的性很強的讀書習慣。生活當中,經常指責別人自私的人,自己也是非常自私的。指責別人自私,是因爲別人自私妨礙他得利。指責別人功利,並不意味着他自己沒有功利心。我之所以覺得自私和功利不好,或者把這些表現的過於明顯不好,是因爲我在一種鼓吹無私的氛圍中長大。這世上沒有無私人,無論當時的人多麼鼓吹無私。記得有文章這樣描述一位先生,他心裡裝着很多人,唯獨沒有自己。這些的人永遠只活在文章裡,相信這些的文章,不如相信鳥在水裡遊,魚在天上飛。

五一假期我在省城,在一些地方充分的感受到了物質的極大豐富,是什麼創造瞭如此豐富的物質生活呢?是一種叫做市場的東西,有人就有需求,人羣聚集需求就會放大,當人的收入不斷增長的時候,他的需求也在不斷放大。爲了獲得利潤,人們創造性的滿足市場需求。是人對財富的渴望驅使人們在市場的時候不斷釋放的潛力。在今天我去過跟人提及亞當·斯密的學說,他就會瞧不起我,因爲這位先生的學說很早就被提出了,現在已經過時了。早年間我被朋友邀請進了一個網絡社羣,我在裡面發表自己的看法,很快我就踢了出去。原來那個熱衷開啓民智的傢伙不許別人有自己的觀點。允許每個人有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當然會有人說,難道不應該把公益置於私利之上嗎?我說最大的公益不是保證每個人的私利不被侵犯嗎?

你知道我現在從事的營生跟社會養老保險有關,每天跟上了年紀的各種人打交道。按道理說,技術越發達,人們的生活越便利。實際上根據我的觀察,技術的進步,反而給這些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比如過去養老保險年度生存檢驗,只需要村上提供一份年檢表就可以了,現在必須讓這些老年人在手機上經過認證。對於每天干這個營生的人來說很簡單,對於從來不接觸這東西的人來說,就顯得沒那麼便利了。文件的要求是讓這些老年人足不出戶辦這一項業務,而這些老年人更喜歡跑很遠的路到相關的單位認證。在技術沒有那麼便利的時候,這項工作並沒有很困難,但在今天這項工作非常複雜,這就是技術進步給服務單位與服務對象帶來的麻煩。

大概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對任何新事物都是非常抗拒的。有人來了,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如何使用手機認證,人家一口回絕,表示堅決不學,就願意跑。如果大家跑腿,拒絕學這個東西,服務單位用這個不是自己找罪受嗎?在我年紀還沒有今天這麼大的時候,我就很長時間沒有買智能機,不過可能不是因爲我抗拒新技術,而是因爲我不想花那筆錢。玩兒新東西其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我註冊了某社交賬號,我的粉絲每天都在漲,不久之後我的粉絲就想到了一千左右,這個時候我申請了相關認證,成了大號。或許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的處境就發生了變化,我的粉絲不斷的被刪除,我的粉絲數量跌到了八百以下,後來我又頑強的回到了一千。在這期間,我在一點點學習社交網絡的規則,終於我徹底失去了那個賬號。

在網絡社交平臺野蠻生長的年代,我趕上了風口,成了飛起來的豬。可風頭過了,我就摔很慘。未來我在任何領域有沒有可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前一段時間,我嘗試了新的社交軟件,但效果並不理想。我感覺自己在這方面實在沒什麼潛力。等十年之約完成後,我會有一些新的考慮。許多明星在某彈幕網站註冊了賬號,效果卻很不理想。明星尚且如此,何況是我呢?我希望自己能再趕上一次風口,那個時候我一定格外注意保護自己,一定要懂得觀測風向,不該說的話絕不能說。竇先生說:“真話不算說,假話全不說。”這樣既不至於昧良心,也不至於給自己招災惹禍。莫言說他在生活中經常遇到裝傻的聰明人,這麼說他們懂得避禍。我這個人經常信口開河,天下的大事敢說,單位的事也敢說,外面的人物,單位的人物,都敢說。於是我幾乎得罪了所有的人,人要學會閉嘴。大清的時候,一位大官要致仕了,當時很多人羨慕他,向他請教秘訣,他說:“多磕頭,少說話耳!”

在我們單位,很多同事會情不自禁的稱讚長官,去年底聚餐的時候,大家稱讚了一年來北洋各方面的表現。對於這些的稱讚,我在心底裡是反感的,但也不能把它表現出來。面對這種情況,我要堅持違心的話全不說,真心話不算說。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的六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在御前他永遠只說:“皇上聖明。”不要小看這四個字,其實這裡面有很大的學問。每次看到皇上犯錯的時候,他都閉口不言。等到皇上糾正錯誤或者做對事的時候,他就說:“皇上聖明。”這四個字就好比掌聲,總是在皇帝需要它的時候出現,你說有誰會不喜歡如此應景的掌聲呢?在單位我當然不能用說:“長官聖明,但也可以對自己的言行有所調整。”

永遠不去質疑長官的決定,無論對錯都要去執行,要讓長官發現自己錯了,這樣長官永遠站在更高的地方,而我所求的就是不得罪單位的人,能安享這一份俸祿。像我這樣的貨色實在不適合做諂媚之臣,不過我也不遺憾,我這樣的性格大概是成不了氣候的,這世上同樣是鳥,就的是飛在九天的大鳶,有的是隻能低空飛行的麻雀,而我只是一隻無足輕重的蚊子。我可能是帶着一點毒素的,這毒素或許是致命的。但這只是一種感覺,實際上我應該不具備這種特質。在未來我到底能不能在新事物上有所施展,我的感覺是自己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別人如果要關注我,理由是什麼呢?我自認爲沒什麼東西可以吸引到大家,我在寫作方面的天賦實在一般,因爲它根本不能夠打動人。或許也因爲這樣一種緣故,是篇幅太大,乃至於整個作品看上去非常粗糙,太過粗糙的東西沒有那麼吸引人。

我對自己的形象感到非常的擔心,我的視力已經非常低了,因爲長期佩戴眼鏡,五官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的牙齒出了問題,一方面它顯得顯得有些黃,一方面它有些鬆動了,我現在吃東西必須格外小心,生怕一不小心把自己的牙齒扯下一兩顆來。我的頭髮也成了問題,我好像有謝頂的危機,這讓我感到深深的恐懼。我是這樣理解這些事的,之所以我會有這些問題,是因爲在這些年變的越來越不乾淨。我偏離了正道,計不足以給自己一份體面的生活,勤不足以捕捉,德不足以律己,我背離了自己的初衷,以後我會怎麼樣我是不知道的。如果我註定要違背自己的心願活着,希望上天能看在我還有一絲體面尚存的時候了結我。我知道有時候早早離開是一種福報,在世上苟延殘喘,看着惡人一個個囂張跋扈自己又無能爲力,還是算了吧!

我特別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夠大徹大悟,然後看透了一切,接下我會做什麼呢?是選擇傳道,還是選擇到一個清靜的地方度過剩餘的時光。小時候我受的教育是爲國爲民做出自己的貢獻,長大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力量實在是太小了,我在那裡爲國爲民實在是可笑,這好比蚊子搬山一樣,有人或許會想起愚公移山的故事,又有什麼用呢?愚公有家人在支持,我還是算了吧!我不能說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已經破裂,至少已經存在很多裂痕。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就是我們家的問題,什麼時候我死了,家裡還能有什麼問題呢?這怎麼能不讓人感到沮喪呢?所以我要儘可能疏遠與哥哥姐姐之間的關係,我要把這樣一種的觀念深深的印在腦海裡,融化在血液中,少小是兄弟,長大是路人。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的確得了很多便宜,如果沒有這些便宜,我的處境更糟糕。得了這些便宜,我仍然過的如此窘迫,可見我真不是什麼好材料。我對自己的認知到底靠不靠譜兒,但我相信很多自稱瞭解我的人並沒有興趣瞭解我。但也有這麼一種可能,就是自己真的不如別人那麼瞭解我。比如有的人身材矮小、相貌猥瑣,可他的夢想是當一個模特。有的人性格暴躁、心狠手黑,他的職業理想是從事教育工作。像我這樣一個沒有受過任何專業訓練,卻想着做一個畫家。秦同學一眼看出來我沒辦法留在省城,我果然就滾了回去。那個時候我對自己的瞭解不如秦同學,果真如此我該也我的做呢?比如有人指着一坨屎說:“你怎麼可以如此沒有自知之明呢?你就是一坨屎,應該安分的在茅坑裡度過一生。”作爲一坨屎處境是不太妙的,無論走到哪裡都在污染環境,都會成爲衆矢之的。如果上天在臨死之前讓我看到自己還可以有更大的價值,我就可以安心閉眼了,因爲我不是一坨屎,不過比起一坨屎,一口痰更加令人作嘔。屎可以肥田,痰不會有任何功用。

上天如果讓我做了家翁,我能教給孩子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切記要慎言,如果出口傷人而不自知,你就會發現很多人莫名跟你過不去。不要養成說很多話的習慣,言多必失,話要少說慎說。看到有人遭遇挫折,無論是不是恨他,都不要去嘲笑人家。這世上有一種關心是非常惡毒的,這一點要切記,不要去胡亂關心別人。如果能力所及,你就替他解決問題,如果力有不逮,就保持沉默。如果什麼忙都不打算幫,就帶着一張嘴去關心人家,那還是算了吧!就算要給人幫忙,也要看對方有沒有這個需要,硬要給人家幫忙也不合適,人如果自愛就不應自辱。人大多數情況下,明知道不對還是忍不住去做,因爲自律是有德之人才有的品質,大多數是靠外在的管束確保自己活動在不觸犯禁忌的範圍內。

在生活中我應該不是那種特別新潮的人,對於新的思想,新的技術,新的語言,我是非常無知的。十年前我對於網絡熱詞是非常熟悉的,現在不同了,比如什麼精神小夥爺青回之類的詞,我不喜歡也不瞭解。隨着年紀的增長,我應會變得越來越保守,但我希望自己不要變得越來越封閉。不久前我去了省城,但我置身於其中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傻子。在這樣一種建築當中,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店鋪,還有歌手在唱歌。是什麼創造了物質極大豐富的生活呢?是一種叫市場的東西,它具有一種魔力,讓人最大限度的釋放了自己的潛力。亞當·斯密說的沒有錯,仍然辛勤工作,不是爲了服務人羣,而是爲了養家餬口,爲了自己能夠活得更體面。

記得中學教材當中強調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如果一個人不停的奉獻,卻從不索取。我不覺得他是個聖人,我只覺得他有更大的圖謀。或許這種誅心之論會讓一些人感到不高興,但請你想一想。如果一個人那麼容易在生活當中感到滿足,他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動力去辛勤的工作呢?捨棄小利的人是爲了謀得大利。比如一些人在積累了一定數量的財富之後就開始考慮給寺廟佈施錢財,或者是給家鄉捐資助學。如果這些事情是公開做的,那麼他們一定是爲了求名。從過去一個不爲人所注意的小人物,一下子成爲人人仰慕的社會賢達。而這樣一個身份對於他做生意是非常有利的,如果一個人在不公開的情況下做這些事情,他可能更多是基於一種信仰。想通過這種方式積累陰德,讓子孫獲益。一個人如果寡言慎言,非常有行動力,思路清晰、做事果決,這個人終將留下好的名聲,並且做成一番事業。如果像我這樣每天說很多的話,而且說話不經過腦子。經常因爲發言不慎得罪人,做事猶豫不決,每天都能夠想出很多計劃,但沒有一條落實。

像我這樣一個人大概的有生之年是不會做成什麼事的,儘管今年我應該百分之百不會被接納爲省作協的新會員,可我仍然說這番話的時候,感覺自己口是心非。人很容易把自己的願望當成既成事實,一旦這件事情最終落空,想必我一定會非常失望吧,到時候我該如何面對這件事呢?這件事一旦發生意味着,我對這一年的期盼全部落空,這一年我又白過了。我就這樣一年比一年老卻一點成就都沒有,這怎麼能不讓人感到絕望呢?省青年文學協會的表現多少讓我感到有些失望,我並沒有感覺到這個組織是真實存在的。真實存在的應該是這個組織的理事會,其他成員都是這個協會的榮譽會員。從現在開始我就應該做相關的心理建設,避免到時候自己受不了。

曾經在寫作這個領域我是非常自信的,但是現在這種自信被打沒了。實際上雖然這麼多年過去,我並不知道網絡小說到底應該怎麼寫。我沒有認真的讀過這些小說,所以對它們我並不熟悉。所以就這樣吧!這十年的時光就算是我白費了,但我不會後悔,人生在世誰會沒做幾件荒唐事呢?退一步說,如果我不做這些事情,我還能做什麼呢?能做點什麼比做這些更有意義,更能夠改善我生活的呢?我之所以沒有選擇去參加公考,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對那個沒有信心,因爲我的數學成績實在是太差了。我今生今世的命運大概也就這樣了吧!這怎麼能不讓人感到沮喪呢?如果我未來還要度過很長的一段光陰,這個日積月累真的對我是一種折磨。

返程途中坐火車,很多人提着行李往上走,我看到其中有一個拄着柺棍的老太太。若大的年紀還要一個人坐火車,如果那個時候我還要出行,會不會類似的情形發生在我的身上呢?不過那個時候我大概不會抱怨一個人沒有撫育過兒女,怎麼可能有天倫之樂呢?那個時候我的內心一定會非常的空虛,極端的寂寞,大概只有每天敲木魚誦佛經,才能夠勉強安慰自己吧!撫養兒女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所以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選擇絕育,而有另外一部分人會因爲各種緣故導致絕育,不包括自己的選擇。我們即將看到的是一個沒有煙火氣的社會,在省城的時候,我來到一個熱鬧的地方,這裡有很多顧客,這些人大多出雙入對,一個個穿着時髦得體。這是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地方,再看看某個縣城,在銀行門口聚集了大量的老人,每個人都帶着馬紮,他們三五成羣在那裡打牌。這場景非常的熱鬧,卻讓人感到有些淒涼。

老齡化和少子化同時出現,絕對不是一種好的徵兆,這件事在島國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並且成了無法解決的頑疾。我是一個保守人士,也是一個對傳宗接代有高度熱情的人,可之所以三十多歲在這件事情上仍然無所作爲,是因爲我雖然希望傳宗接代,但我希望孩子能比我強,他應該擁有自己的人生,但他的夢想他的舞臺應該比我更大,他的路應該比我更多。如果我能給他的就是從一開始他就輸掉了比賽,一出生他就被淘汰出局。爲人父母,於心何忍?我如果絕嗣,晚年悽苦,這樣對不起先人,對不起自己,但對得起孩子。雖然他並沒有存在,但我沒有把他帶到這個世界上受那麼多的委屈。到了如今這個年紀,我必須承認自己的沒用和無能。在於哥哥和姐姐保持距離這件事情上以後,我要表現的更加堅決。我知道這意味着我要失去一些東西,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失去的只不過是我所貪求的。一個人如果沒什麼貪念,也就不會虧欠什麼。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第111號 死局第361號 落日餘暉第012號 生而爲人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003號 網絡時代的鄉愁第135號 無邊的等待第005號 人際關係第285號 消業第228號 死局第235號 鳳鳴第010號 走親第252號 惡兆第149號 吳學究第165號 祈年第119號 博弈第272號 枯第350號 虧第125號 山水第190號 綠色指甲油第087號 歷史迷第056號 紅色帽子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268號 洞第164號 辦事之難第179號 我想去雪山湖泊修行第113號 破壁第214號 文化倒影第203號 精神食糧的生產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278號 祈禱終結第300號 文采第113號 破壁第305號 仲冬花味第338號 鳳還巢第140號 吉凶之間第136號 百年前夜第247號 橋第121號 採風回來第005號 人際關係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297號 痛第252號 惡兆第346號 靜氣第005號 人際關係第326號 耳熱第061號 逃離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139號 徽章時代第185號 拿起放下第019號 午夜叫聲第282號 災禍的一生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250號 波及第327號 天羅地網第234號 琴操第026號 邊緣人第320號 初假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276號 祈禱的重要性第151號 單身曲藝第133號 戲裡的國史第210號 貴妃色號第220號 火車旅館第054號 關於荒島的想象第126號 歧路歌第283號 觀音第320號 初假第231號 思想實驗第101號 娛樂圈道士第011號 煙火第078號 可以清心也第237號 示柔隱忍第266號 分心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303號 水底陽光第018號 咆哮的婦女第171號 俗務纏身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317號 佛陀與鳳凰第354號 信仰之根第046號 奔馬第081號 複雜聲音第296號 更始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159號 鬼友第229號 說惡第069號 兒童第088號 美的流變第236號 紫萱非紫萱第284號 平安順遂第051號 柳綠桃紅第073號 慶祝月計劃第205號 援助深山之民第328號 唉!生活第118號 追光第196號 叢林第165號 祈年第323號 公心做事第295號 風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