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號 坍塌

三候,水始涸。國語曰: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雨畢而除道,水涸而成樑。辰角者,角宿也。天根者,氐房之間也。見者,旦見於東方也。辰角見九月本,天根見九月末,本末相去二十一餘。

親愛的龍波女士:

昨天上午單位舉行例會,在這個令人作嘔的會上,一個令人作嘔的人做了一番令人作嘔的發言。這好比狂犬吠日,即使不能真正傷害到我,也足以噁心到我。此人實在不是什麼好玩意兒,假如上天有靈,就不該讓這個人有什麼好下場。不過我也知道這些年我自己過得並不好,我也有一種感覺,我最終的結局似乎也不太可能好,是不是,因爲我這個人德行有虧呢?昨天上午和下午的時候,社羣的互動是比較頻繁的,昨天晚上在那個社羣也聊的比較開心。我希望未來的日子裡,這個社羣能夠持續的維持一定的熱度。我也意識到工作正在越來越多的擠佔我的時間。這是不是意味未來我就沒有業餘生活了呢?

程先生的一些說法讓我非常的反感,但是在我發言的時候,我一再提醒自己要管好自己的情緒。要保證自己的言行在方寸之內,我常常感到自己非常的不幸,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每天都在接觸一些彼此之間無法產生共鳴的人。和很多人只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互相撕咬,如果未來可以設計,我願意生活在那樣一種環境當中。忘記是哪一年,我曾經看過一個什麼節目裡面提到一個概念叫做智慧小鎮。未來會不會有很多智慧小鎮被建設出來呢?我覺得大的趨勢就是將來人口會逐漸的從鄉村往城鎮集中。從小城鎮往中等城市集中,從中等城市往大城市集中,從二三線城市往一線城市集中,從北方往南方集中。從前城市之間存在人才競爭,現在城市之間更多是人口競爭。作爲人口競爭主要爭奪的就是青壯人口,未來會出現兩種可能的結局,一是面對沒有辦法化解的死局,另一個就是犧牲整整一代人的幸福。

我也有這樣的發言,我說他們對未來的估計太樂觀了。我也說當一個羣體喪失了痛感,不管發生多麼大的災難,他們始終保持一種開開心心的樣子。這樣的情形難道正常嗎?在那些積極樂觀的人看來,也許這纔是正常現象,弱勢羣體釋放出疼痛的感覺。他們就會立刻緊張起來,同樣在與人爭論的過程當中,很多人都會遇到這樣一種問題,當人說某個領域正在陷入危機的時候,另外一部分人說目前情況良好。能夠就這些問題進行爭論是幸福的,我擔心的是以後閒暇的時間越來越少。地獄之門已經朝我打開,我不知道未來會遇到多大的麻煩。倘若我老死在現在這個崗位上,有生之年我沒有辦法原諒自己,但不原諒又能怎麼樣呢?這世上太多的人都在虛情假意的表演,他們的表演令人作嘔。或許人與人之間本沒有所謂的情感,只是在利益上相互需要罷了。

如果未來允許幻想,允許設計。我就很自然的想起來,陳平在回答漢文帝時的一段話,大致意思就是,宰相的職責是輔佐天子調理陰陽、順四時,遂萬物之宜。簡單一點就是讓保證宇宙萬物按照它自身的規律運行,萬物都能夠享受到它的便利。我曾經較爲詳細的論述過傳統思想發展演變的過程,希望從中可以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古人在撰寫史書的時候,一般大家都把黃帝作爲歷史的起點。其實在這之前一定還有很多帝王和部落的歷史,之所以要從黃帝開始。是因爲在這之前的記載更加的模糊,也是因爲從皇帝開始,很多標誌性的東西正式形成。但在我看來,思想史的源頭不是追溯到黃帝,應該追溯到伏羲。因爲伏羲發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叫易。這是用來演繹宇宙萬物變化的符號系統,當時的人們用它來認識世界,用它來與上天進行溝通。

也就是說從伏羲開始,我們對宇宙萬物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我相信在這之前人們認識宇宙一定有過一個非常漫長又艱辛的探索過程。但從那個時候開始,人們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從伏羲到黃帝,從黃帝到三代。人們根據自身實踐的情況,對易不斷的進行新解釋。但是從文王演易之後,對易的解釋逐漸固定下來。雖然從那之後仍然有人試圖在周易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只是成果並沒有被人們所廣泛運用。所以後來人們在醫學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在社會上所造成的影響與三易是不能相比的。有人說易這個字描繪的就是日月交替的狀態,說的直白一點,宇宙萬物變化的規律。今天的人們熱衷於各種學科的劃分,但早期的人類沒有那麼嚴格的學科劃分。主觀與客觀,自然與人文是完全合爲一體的,每個時代的思想者都有它面臨的課題。

夏朝和商朝人們到底是如何思考問題的?今天留下的記載並不多。周朝初年制定了一整套較爲完備的禮樂制度,這一套禮樂制度對社會發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再完美的東西也會隨着時間的流逝逐漸變得陳舊,逐漸變得不再那麼適用。當王政時代走向終點的時候,霸主們試圖繼續維護周代的禮制。可當維護禮制的力量發生改變的時候,實際上禮制也就發生了變化。隨着霸主時代接近尾聲,整個社會的焦慮感,危機感日益增強。平天下成爲當時的時代主題,卻正因爲當時特殊的環境,使得大家可以開動腦筋進行充分的思考。每個人根據自己在生活和生產當中得到的感受,對當時的社會弊病開出了藥方。最後的結局大家是知道的,法家帶領大家走出了戰亂。就如同我之前所說的那樣,一個人能夠成名靠造化,能夠維持自己的熱度,靠的是經營。法家思想好比造化,儒家思想好比經營。

當平天下的歷史任務完成之後,大家就開始思考如何治天下。在結束戰亂之初,人們很自然的選擇了黃老之學。當社會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貧富差距就會出現。上流社會就出現了腐爛的危機,這個時候朝廷一方面打擊豪強,一方面開始提倡禮樂。最終儒家思想的影響越來越大,不過如果純粹從實用的角度來說。一般都是法家和黃老之間的輪替,當整個社會瀰漫着一種疲態的時候。就需要黃老之學來幫助社會休養生息,當社會從疲態當中恢復過來之後,人們就開始嘗試着有所作爲,比如建設一些大工程,又比如給了一些曾經與自己發生衝突的人採取行動。這幾天我多次提到文官和工程師管理社會的區別。其實關於這樣的問題,歷史上就曾經應該有過。

儘管隨着時間的流逝,人們越來越多的出現了一種惰性。特別是在北方出現了一個新的歷史課題,就是如何從不同羣體之間的激烈衝突當中解脫出來。最終一個叫宇文泰的人想到了化解矛盾的方法,他成功把人們從困境當中領了出來。這個時候又一個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這個歷史性的問題叫做治天下。圍繞着這個歷史課題,人們被組織起來討論過多次。一邊討論一邊實踐,取得了很多成績,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開皇貞觀開元三朝在歷史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但他們都沒有辦法從一些歷史性的東西當中解脫出來。比如三位皇帝到了晚年的時候,都不同程度的出了問題。而問題最嚴重的當然就是李隆基了,晚年的他對公務越來越懈怠。問題終於越積累越多,乃至於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所以我說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某個人的個人品質上,而要用一種更爲合理的設計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很多人都有過推測,認爲唐太宗如果不是做了二十多年皇帝,而是做了四十多年五十年。曾經發生在漢武帝唐玄宗身上的問題,一定會在他的身上出現,雖然這樣的推測有各種各樣的侷限,但要完全符合歷史規律。其實唐太宗最了不起的是前十年,後面的十年就相對平庸了。最後的那幾年更是問題重重,只不過他已經在努力的解決那些問題,至於有沒有解決好以我有限的知識,沒辦法回答這個問題。之後的趙宋也在這個問題上有過多種探索,只可惜他們也沒有辦法解決眼前的問題,只好得過且過。今天很多人懷念趙宋,覺得生活在那個年代一定非常的美好。這一點我也感到非常的困惑,我要是生活在那個年代會有好的結果嗎?我算是一個保守的人還是一個不安現狀的人呢?很多人對丈夫懷有一種美好的感情,因爲他們對社會的期待都寄託在了對趙宋的追思上。對明清我沒有太多的好感,但是他們也在這個問題上有過多種探索。

不過到了如今這個年月,相關的經驗人們已經積累了很多,這個時候人們可能更關心一個叫做富天下的話題。按照很多人的說法,今天社會已經富裕起來了。的確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過着相對富足的生活,但也有相當多的一批人過着不體面的日子。有些話我只能點到爲止,希望你能夠理解我的苦衷。假如我們還能夠聚在一起的話,我願意討論更多。人生在世能夠說心裡話的朋友是非常奢侈的,我能跟誰說心裡話呢?難道是程先生嗎?難道是何先生和李先生嗎?其實都不是,我能唯一能與之說真話的就是我自己所創造的那些虛擬人,還有我的那隻烏龜。天氣越來越冷了,我不知道會不會影響烏龜進食,我說的是短時間內長期來講烏龜是要冬眠的。

與其跟人相處我寧願跟烏龜在一起,因爲烏龜比人可愛多了。以前我睡覺的時候都要帶着烏龜一起,只要有烏龜在,我就會開心。即使沒有那麼開心,烏龜也會讓我從某種程度上放鬆下來。我的世界正在坍塌,而目前我又沒有辦法遏制這種趨勢。老實說程先生的觀點是我非常厭惡的,但對此我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我唯一的朋友就是我自己,我唯一的知己也是我自己。只願上天能夠保佑我的那隻烏龜能夠好好生活。有一位女士說自己養了兩隻貓,其實我也很喜歡貓,但我並沒有跟貓有過太多接觸,我也很喜歡狗,但我與狗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也很有限。其實如果條件允許,我也願意養貓養狗。只可惜我住在單元房裡,而不是一個院子裡。養貓養狗的話,一定會讓屋子裡都是味兒。而我是一個把自己的生活都搞得一塌糊塗的人,又怎麼能照料小貓小狗的生活呢?但這並不表示我不喜歡動物,據說作家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喜歡養貓的。

關於治理的藝術,人類的探索應該還會繼續下去。工作讓我感到噁心又壓抑,可我有沒有渠道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所以只能在給朋友寫信的時候偶爾提一提。生活對於別人而言有很多種味道,對於我來說只有苦和澀。當我閒暇的時候,我可能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懂智力的人,但我真正面對一些具體問題的時候,我所呈現出來的狀態就大不相同,其實我更適合寄情山水,隱居在雲間。這些點我練習冥想,成果談不上很好,但也大致說得過去,只不過有一點挺讓人感到悲哀,就是到目前爲止,我打坐時間最長的記錄是兩個小時。如果我可以輕輕鬆鬆做滿三個小時那該多好啊!如果在打坐的時候,我可以自行選擇不再回來。那該是多麼令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曾幾何時,我以爲自己是一個幸運兒,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我有了不同的想法,也許從某種概念上來說,我仍然是一個幸運兒,但是比我幸運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昨天在社羣裡聊天的時候提到了這樣一個現象,今年出現了一些往年不常見到的災害以及自然現象。往年在這個時候,雨季應該過去了。可如今窗外還是下着綿綿細雨,不止如此,因爲持續的雨水導致很多地方發生了塌方。這個時候我就在想一個問題,塌方的原因是什麼呢?到底是那些建築不夠堅固,經不起雨水的考驗,還是雨水本身太多了呢?我現在想象不出來今天會怎樣度過?只希望上天保佑一切順利,我自己是指望不上的,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上天那裡。現在想起來洋歷二零一六和二零一七實在是一個值得讓人懷念的年份,那個時候我的生活是有希望的,是有樂趣的。後來發生了一些變故,讓我沒辦法繼續留在我喜歡的明星的社羣裡,對於我而言實在是莫大的痛苦。

等我想要再一次加入那個社羣的時候,情況已經不同了,我曾經喜歡的那位明星已經不像從前那麼火了。我推測他可能會選擇繼續深造,最終會選擇在大學做一名音樂老師。這當然沒什麼不好,但還是讓人覺得有些遺憾,它的聲線那麼美,爲什麼她的聲音沒有辦法流傳的更廣呢?通過與程先生以及其他人的交往,我深深的感覺到利益可以導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撕裂到什麼程度。但同時我有一種感覺,兩個利益看起來一致的人就一定能夠相處的很好嗎?我只是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並沒有想要給出一個答案。當年在省城的時候,雖然有過一些不愉快的日子,但總體來說還是讓人無比懷念的。現在一切已成過往,故事已經泛黃。我祈求得到神的祝福,我祈求得到神的支持,希望我可以度過接下來一個又一個的難關。

在一個令人作嘔的地方,有一羣令人作物的人,又有什麼可讓人感到奇怪的呢?未來總是讓我感到焦慮和擔心。也許我擔心的那些事情根本不會發生,但我的感覺是他們不但會發生,還會比我想象的更加嚴重。一個人一個羣體,如果有過度的痛感,當然不是什麼好事,但如果完全沒有痛感或者失去了大部分的痛感,這也不是什麼好事。我們可能對頭疼腦熱流鼻涕非常的厭惡,但其實那是身體遭受病毒侵害時發出的症候。要是身體不出現這樣的反應,人可能就不知不覺的沒了。這就好比有一種什麼東西要襲擊你,而沒有任何提示給你。這就意味着你有極大的可能被人家解決掉,願上天保佑,今天晚上我仍然有時間跟社羣裡的人進行交流,願上天保佑在今後的一段時間,我能夠保持與社羣裡的人交流。未來我可能會繼續與程先生之間的爭執,但我覺得辯論本身是讓人感到愉悅的東西。

年初在設計和規劃這部小說的時候,我的想法是用書信的形式逐漸呈現一種我理想的生活狀態。可當這些書信一封一封地寫起來之後,就會不自覺地進入現實,而現實永遠是殘缺又痛苦的。現在的生活更讓人感到絕望,我知道讓我感到絕望的日子還在後頭。只希望上天能夠儘可能的保佑我,我知道這樣的要求實在是太爲難神,但神又何嘗沒有爲難我呢?假如我現在能夠過得更體面一些,何至於現在還在不斷的向神發出哀求。但我同時擁有兩個社羣,如果都能夠保持相當的熱度,那是讓人感到愉悅的。不知道將來會不會有那麼一天,我們四個人會聚集在一起,聊一些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我希望在生活當中可以碰到一些與我有相同感受的人,我的那位同學實在是比我幸福太多。他有大把的時間去賣蘋果,每天去單位幹活,甚至到了我的剩餘時間,都不斷被擠佔的地步。

我期待着有那麼一天,當我打坐的時候,不知不覺已經不在人世了,在我的身上找不到任何掙扎的痕跡,哪怕是表情上稍微一點的痛苦都沒有。如果跟這個世界說再見,就像是瓜熟蒂落一樣自然。而不是經歷了一系列的病變,然後反覆的折騰,或者有什麼突然的變故,導致人出現了重大的殘缺。願上天保佑我,願神靈支持我。讓我能夠一次一次的從危險當中被拉回來,現在想起昨天那個姓孫的那段發言,仍然讓人感到不快。希望我以後能夠注意與那個姓孫的保持距離,年初的約定還是應該認真的執行。只可惜現在的工作逼迫我去哀求那些人請求他們配合,否則我不至於像今天這麼難受。我真的很懷念從前,懷念從前的那些時光。特別是在省城的那段日子,點點滴滴都讓人難以忘記。

無論是不是願意接受從前發生的,那一切已經成爲過去,我再也沒有辦法遇到他們了。我失去的不只是,一個個具體的人還有青春。我好不容易擁有了一個具有一定程度影響的社交賬號,可最終還是因爲環境的變化,而導致我弄丟了它。假如上天給一個人有尊嚴的生活,那麼他應該具有某種自律。當一個人沒有辦法自律的時候,外在的約束力就會強加在他的身上。若問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首先我一定跟程先生是不一樣的,我們兩個所處的環境不同,利益不同。我希望自己過得不用那麼壓抑,但我已經形成這樣一個基本的判斷,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事情都會與我的希望背道而馳,假如上天已經註定我不會有一個好的結局,假如我的願望最終一定要落空。我希望這一天能夠來的直接一點,快一點,讓我痛痛快快的與這個世界說再見,而不是一直留在舞臺上。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九月初一

第142號 白鴿子第190號 綠色指甲油第324號 平章第262號 謀劃與變故第043號 陽光和笑容第345號 模糊的光影第211號 鬼屋第277號 電之疑問第196號 叢林第193號 追風箏的人第181號 盛會觀想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068號 神主山第339號 初步假想第084號 解救行動第314號 伏火雷第148號 人性的養成第130號 神燈第087號 歷史迷第362號 苗雅正第081號 複雜聲音第123號 鑽石之夜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096號 天授第261號 事緩則圓第245號 絕望雨季第104號 論學第011號 煙火第274號 葉之墜落第127號 叢林書院第358號 燈光球場第157號 爲善之困第304號 離題萬里第163號 交流和輸出第091號 塑形師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321號 飛行者第212號 祈福第005號 人際關係第080號 落寞的佛國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106號 驢的一生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第150號 文藝中年第052號 風緊第044號 社羣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283號 觀音第013號 交易的藝術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114號 月宮折桂第363號 會所時光第275號 風化第363號 會所時光第280號 毒第227號 鬼魅第272號 枯第065號 佛窟第250號 波及第335號 歸屬感第187號 我的隱形花園第061號 逃離第323號 公心做事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42號 白鴿子第132號 旅行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036號 江湖始終蕭索第194號 青苑時光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280號 毒第286號 澀第322號 倦第174號 我跟烏龜學冥想第227號 鬼魅第139號 徽章時代第227號 鬼魅第017號 鳳凰來儀第267號 禍福幾何?第294號 故事第012號 生而爲人第330號 黃土第275號 風化第037號 藍色太陽第354號 信仰之根第167號 茅坑裡的悠悠歲月第246號 理性的聲音第063號 臣之代第040號 禪修生活第268號 洞第337號 天倫第330號 黃土第247號 橋第235號 鳳鳴第166號 百合的味道第353號 謁廟第337號 天倫第046號 奔馬第282號 災禍的一生第021號 高跟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