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羽將四首newage音樂稍作改編,串聯在一起,用剪輯和部分拍攝,弄出了一部紀實影片,用以呈現華夏聯合遠征軍五十二軍的二戰歷史,這個五十二軍在程曉羽記憶中的歷史,被當做是一個謠言,但在這個時空卻是真實存在過的。
第一節在《love(and)loss-original》平緩中開篇,講述了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三年作爲抗日第一線的華夏軍人在經歷了一系列大戰將rb人釘在了朝鮮戰場的歷史,但因爲政治原因並沒有過多描敘,幾個剪輯的戰爭場面一閃而過,隨着激昂的音樂結尾,最後畫面中顯示華夏當時的兩黨領導人,決定組建遠征軍進入歐洲作戰,
第二小節《出征》開始。
一九四三年五月,此時二戰已經進行了四年。在東歐,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已經轉入戰略反攻,納粹德國節節敗退。在西歐,經過不列顛空戰失敗的德國空軍早已無力控制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在這種有利形勢之下,丘吉爾和羅斯福在hsd舉行會晤,商討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
面對勝利的曙光,羅斯福初步提出了聯合國的構想,提議由英、美、蘇、法、華擔任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而所有要進入常任理事國的國家必須派遣軍隊進入第二戰場。
華夏在自身戰事吃緊的情況下派遣了第二艦隊以及華夏聯合遠征軍最爲精銳的五十二軍趕赴歐洲,參加諾曼底登陸。
而第二小節《出征》的鏡頭大部分都給瞭如今還有幾艘保存在軍事博物館的軍艦,其中大部分都是華夏最好的巡洋艦,“zq號”、“永綏”、“楚同”、“太原”、“安東”、“江犀”、“聯光”、“吉安”、“美盛”。
第二小節《出征》的鏡頭,程曉羽並沒有辦法短時間去完成拍攝,只能在獲得版權之後,大多剪輯自華夏曆史戰爭片《五十二軍》。隨着電貝司和電吉他的聲音,先是龐大的出征儀式,小提琴跟着響起,畫面上則是盛大的閱兵,列隊整齊的士兵朝運兵船走去,並舉槍高喊着“以做好犧牲的準備”,最後是九艘鉅艦和幾艘運兵船出港,鋼鐵船身擊打着海浪,讓人熱血沸騰,隨着昂揚的號角吹響,汽笛聲跨越時空響徹整個尚海。
整個畫面剪輯的相當凌厲,尤其是士兵們舉槍列隊走過巨大的艦隊身側的畫面,和十多艘船艦在民衆的圍觀下,帶着赴死的決心使出港口的鏡頭,十分的燃。
第三小節《登陸》是程曉羽親自拍攝的長達十多分鐘的諾曼底登陸場面,但因爲時間有限最後被剪輯成了七分鐘,程曉羽完全是模仿的《拯救大兵瑞恩》來拍攝的,使用便攜式攝像以登陸士兵肖博平的第一視角帶入戰爭,更好的讓人看到戰爭的殘酷和真實性。因爲有張路陽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請來了華夏軍隊協作拍攝,這七分鐘的片段拍攝的相當震撼,讓張路陽都大爲感嘆程曉羽的天賦。(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拯救大兵瑞恩》開頭的而是多分鐘,經典)
當莊嚴肅穆的《zhe.mass》響起的時候,沒有太陽的陰沉的天幕,渾濁又冰冷的海水,佈滿防止登陸坦克鐵柵欄的沙灘,讓人立刻就進入了“諾曼底登陸”的那一天。
程曉羽在登陸情節中,攝象機是手提的,不是固定不變的,是時刻都在運動中的,但又因爲人工操作,因此,鏡頭一般都是平行對準物體或者是45度角的仰拍和俯拍,畫面設置是以士兵視角取景,用來製造出身臨其境的效果,再加上跟蹤拍攝,或乾脆將攝影機放在地上以人的視覺體驗觀察整個戰場,觀衆就隨鏡頭彷彿親臨奧馬哈灘頭,感受着槍林彈雨的威懾。
一般的大場景不能很好地傳遞出戰爭的恐怖感,所以這裡的場景沒有用航拍,甚至只在戰鬥結束的時候用了一回全景,而更多的是採用中景,最常見的則是近景和特寫。
在《登陸》中的死亡鏡頭相當的逼真,處於主角位置的華夏五十二軍士兵中彈後沒有掙扎就犧牲了,在壯烈又肅穆的音樂中。所有戰士的英勇就體現在永無休止的死亡上面,持續的死亡,持續的向灘頭前進,幾乎沒有什麼壯烈犧牲的場面,也沒有一般戰爭片裡慢鏡下對死亡過程的“全程直播”,更沒有了不切實際的垂死反戈,死亡,來的是如此的快,快的幾乎讓人透不過氣來。
在《the.mass》趨向聖潔的吟唱之中,死亡逐漸增多,一個、兩個、三個……不計其數,最終營造出來的是銀幕上慘烈的景象,人們在不只不覺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在戰爭中更是如此。片中的死雖然是短促的,但在音樂的鋪墊之下卻顯得格外有力,及其強烈的傳達出戰爭的恐怖、悲慘與人性的沒落,在這個片段中,人的生命是這樣的轉瞬即逝。
當這七分鐘的短片播放出來之後,華夏大多數網絡論壇、“細語”和“s站”彈幕全都瘋了。
好評如潮水般涌來,
“實在太真實了!音樂讓人熱血沸騰,視頻讓人渾身發冷!導演牛b!”
“誰說華夏人拍戰爭片只會手撕鬼子的?程導牛b!期待程導演能拍攝戰爭片。”
“我看的眼淚花花的!我們的幸福生活,都來自於先烈們英勇的犧牲。”
“沒有口號,沒有垂死掙扎,也沒有煽情,只是真實而已,就是因爲太真實,所以讓人難受。”
“這短短的幾分鐘,讓我感受到了戰爭,硝煙瀰漫中的激情澎湃,戰火紛飛中的緊張血腥。程導演太牛b,這場戰鬥實在太壯烈了,搭配上這樣的音樂,無敵。”
“但我真實感受了諾曼底登陸.........”
“爆炸,激燃,在《出征》裡我就熱血沸騰了,看到這裡更加的血脈僨張。好想程導演下一部拍戰爭片。”
...............
但這並不是結束,第四小節《結束》是程曉羽剪輯的是多部電影的戰爭畫面,主要集中在登陸之後五十二軍所參與的西線戰事,以及德軍在二戰後期於西線發動一場絕地反擊--阿登反擊戰,又稱突出部之役,包括髮生在法國卡昂的《112高地爭奪戰》,而最後則剪輯了前蘇聯拍攝的《柏林戰役》。
在程曉羽的剪輯裡並沒有突出戰爭的正義性,而是強調了戰爭的波瀾壯闊的宏偉與血腥罪惡的殘酷,最後在號角聲中,畫面定格在,黑白色的殘破世界,堆積成山的屍體,只剩下一面殘破的紅色旗幟在飄揚。
程曉羽並沒有剪輯出歡慶勝利的場面,而是用這樣圖畫,預示着這場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戰爭結束了,但是卻沒有勝者。
可僅僅是這樣並不能達到反思戰爭的高度,程曉羽還有後招,大屏幕變黑,接着出現第四章《人間》。
此刻登場的是上戲著名的男低音歌唱家劉光義,他將演唱的曲目是德語歌曲《an.》(《an.》unheilig)。
大屏幕是除了像成片的樹林一樣樹立的墓碑之外別無他物,劉光義站在這一片又一片鏡頭掃過的各種語言寫就的墓碑前面淺吟低唱,如同在念誦鎮魂曲。劉光義那副蒼桑渾厚的嗓子就能給人非常強烈的感覺,聽起來磁性十足卻絲毫不矯柔做作,輕易便能俘虜人心。更出彩的是程曉羽的曲子,前奏旋律讓人哀思沉重,副歌又讓人有所感懷。
而背景的全息影像上除了如林的墓碑,還有一排一排字幕以中英雙語字幕向上慢慢劃過。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看到這裡程曉羽,收斂了心神,對一旁的蘇虞兮說道:“做好準備了嗎?”
身着絲光黑裙,紅絲帶綁着麻花辮的蘇虞兮淡定的點了點頭。
程曉羽坐到了蘇虞兮身後,爲他量身打造的巨大的雙底鼓架子鼓後面去,鋼琴、吉他、貝斯都在側面舞臺,只有他和蘇虞兮將在這個可以移動的一小片升降臺上,移動到主舞臺的屏幕的中間。
程曉羽深吸一口氣,馬上,屬於蘇虞兮的時刻就要來了...............
劉光義唱完,大屏幕上出現了最後一章,第五章——《我們》。
(謝謝申屠鳴良的盟主,謝謝蘿莉·維多利加的萬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