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揮劍

最初同樣也是最終的目的,就是儘可能的不流血,這包括儘可能的避免陸地戰鬥,尤其是避免讓國家士兵的鮮血,浪費在戰壕戰當中。

把這一次世界大戰混過去,就是這一次晚餐幾個人的心裡想法。而且對於協約國來說,這並不是不可接受的事實。協約國希望合衆國參戰的原因,並不是遠征軍的戰鬥力多強,相反對美國遠征軍的戰鬥力,英法兩國從來沒有多大的期望。

比美國遠征軍的戰鬥能力,協約國陣營最爲期望的是這個躲在一邊發財的國家,把工業能力補充到整個協約國陣營當中,慢慢的把德國人磨死。

謝菲爾德記得,歷史上英法兩國就是這麼想的,甚至做好準備直到一九二零年結束戰爭,直到德國油盡燈枯被耗死,然後再宣佈協約國的勝利。

我控制不了別的國家,還不能在本國參戰的問題上使使勁麼?謝菲爾德在財政部長、戰爭部長和海軍副部長面前,用最大的惡意揣測了一下協約國陣營。

並且指出協約國陣營筋疲力竭的是法俄兩國,而不是英國人,誠然在索姆河戰役之後,再說雞賊的混日子,肯定是對英國人的不尊重。可和法俄兩國幾乎已經拼了老命的戰鬥相比,英國人只能說纔剛剛認真起來。

大英帝國確實已經比歷史上流了更多的血,卻還完全在承受範圍之內。奴隸主發現自己還是小看了英屬印度這塊殖民地,現在的戰爭走勢已經證明了,百年來英國人對英屬印度的保護和經營是多麼的正確,再不留盡印度人最後一滴血之前,大英帝國決不投降,完全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通過參戰換取自治領的地位,印度人這點出息。

對財政部來說,這樣聰明的參戰,謝菲爾德給出的理由是,英法一定上削弱,可以保證合衆國貸款的安全性,同樣對於新英格蘭地區的銀行家團體,謝菲爾德也可以這麼解釋。畢竟摩根催促參戰只是爲了表態,並不是讓合衆國代替英屬印度的角色。

對戰爭部長小牛頓,謝菲爾德解釋的就更加明確了,中心思想是友軍被圍不動如山。對於這個中心思想,戰爭部長表示十分贊同。

在海軍的問題上,富蘭克林羅斯福本人也知道海軍的本質是什麼,加上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聯邦海軍參戰不可能出現以弱擊強的局面。所以按照最激烈的海戰設想,合衆國也不會出現像是地面戰爭那樣的巨大損失。

“你們看英國軍隊坦克的入列數量,就應該明白,我說英國還保留實力並不是在說謊。”謝菲爾德用坦克數據,佐證自己的說法。

在一九一七年的秋天,英國遠征軍已經配備了兩千輛坦克。是盟國法國的十倍,同樣也是德國人的十倍,當今世界上所有的參戰國全部加在一起,坦克數量也沒有英國遠征軍一家多。

歷史上德國終於在東線打垮帝俄之後,回身發動西線皇帝攻勢的時候,英國遠征軍的坦克入列數量是三千三百輛,英國的龐大餘力也可見一斑。

從一九一七年開始,西線的英國已經不再像是開戰的前兩年那樣做輔助力量,而是和法國人一樣承擔進攻主力,畢竟要是在划水的話,法國人就真的挺不住了。

“不錯,數字不會騙人。”戰爭部長小牛頓看着財政部長麥卡杜,表示自己認可謝菲爾德的說法,光是兩千輛坦克放那一放,就是龐大的震懾力,然後又道,“我們能不能爲遠征軍製造足夠的坦克?”

謝菲爾德一聽有新訂單的口風,一下子就不困了,反問道,“要類似英國的那種,還是要重新設計,對於坦克的出現,身爲國內最大的拖拉機制造公司,聯合公司當然技術儲備,製造過樣車。”

所謂的樣車就是和德國一號坦克差不多的試驗品,只要國家訂單到來,謝菲爾德立刻就可以拼裝,因爲這種坦克的部件早已經制造出來了,甚至之前他還想着,要是某一天再打一次南北戰爭,可以用來武裝聯盟軍。

現在看來再來一次南北戰爭的希望已經幾乎沒有,可以直接拿出來服務美國遠征軍。

“我們當然要和英國差不多的,也可以學習英國人的先進工藝。”小牛頓選擇了類似英國坦克那種,而不是謝菲爾德儲備的輕型坦克。

奴隸主倒是沒有失望,只要國家可以給錢,他根本無所謂爭論,英國那種鐵王八好,還是已經有零件儲備的試驗品好。

身爲壟斷資本家,個人良心讓謝菲爾德對戰爭部長的錯誤想法進行不糾正。這都是聯邦政府自己要求的,如果以後發現路線錯誤要換裝,找的不還是奴隸主麼?還可以從下一次的採購合同上賺錢。

通過這一次晚餐,謝菲爾德已經對合衆國參戰計劃進行了修正,對正式登陸歐洲能拖就拖,最終有感而嘆道,“其實我們都應該感謝德國人,如果不是德國和英國開戰,那麼今天面臨英國人打擊的就是我們。”

“不會吧,我們不至於和英國人打起來。”麥卡杜有些不相信的道,“我們都是一個民族,不至於到自相殘殺的地步。”

“好像德國人和英國人的關係並沒遠到哪裡去,德國不少人認爲英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部分,當然英國人並不這麼認爲。”從叉子把切好的牛排塞進嘴裡,謝菲爾德輕嚼着多汁的肉含糊道,“如果是我們國家有英國的地位,會做出同樣的抉擇。”

只要想想古巴導彈危機,合衆國知道蘇聯核彈數量之後的態度,就能夠明白,如果能以重傷換取敵人全滅的結果,合衆國是決定敢換的,只要保存國內的頂尖勢力,戰後有的是韭菜願意做美國公民。

英國人都敢面對兩次德國人發動的世界大戰,僅僅因爲核彈出現就認爲,美國一定會不會選擇戰爭遏制對手,這種想法多麼的天真。

如果本時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就已經無法在發動第二次戰爭了,甚至蘇聯也剋制解放全人類怎麼辦?那就會輪到英美開戰,英國人能交出來世界霸權,英美關係就血濃於水。如果不交,就是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這個預防針甚至不用謝菲爾德說出來,他可記得二戰之前,聯邦政府戰爭部裡面,是有對英國開戰的計劃的,叫紅色方案。

制定和英國開戰計劃的原因,是美國感到英國爲了保持世界霸主地位而刻意壓制自己。猜想英國人爲了保住世界霸主地位,任何事情都做得出來,因此美國要做好先發制人的準備。

“下雨了!”將幾位貴客送到莊園之外,謝菲爾德才發現還不錯的天氣說變就變,讓保鏢頭子安排幾個政界重要人物的車,護送他們離開。

就在三天之後,謝菲爾德收到了兩百萬美元的採購坦克採購合同,輕聲自語道,“蒼蠅再小也是肉啊,坦克的附加值還太低了一些。”

在合衆國這邊,謝菲爾德利用最後的時間走程序的時候,歐洲東線戰場的廝殺再次開始,冒着西線被英法聯軍捅屁股的風險,德國總參謀長法金漢從西線調集的大軍抵達東線戰場,在這之前帝俄西南方面軍司令布魯西洛夫已經採取了先發制人的進攻。

法金漢制定的進攻計劃,分成三個路線,德國軍隊將主攻北線威脅帝俄首都彼得格勒,同時對南線的奧匈帝國軍隊進行支援。

在此之前布魯西洛夫的進攻已經不得不停了下來,帝俄後勤對前線的馳援不利已經暴露無遺,經過幾乎一週的交戰,第八集團軍顯露疲態,反攻之時終於到來。

奧匈第七集團軍先於德軍有所行動。令他們意外的是,曾經看上去非常強大的俄軍第八集團軍一觸即退,主動向後退縮。奧匈軍隊立即投入更多兵力。

北線得到了大批生力軍的魯登道夫,得知了奧匈軍隊巨大進展的他,又將總參謀長的進攻計劃進行了一番修改,派出一個集團軍形成中央戰線,這一次的進攻,就形成了從波羅的海到黑海,兩百三十萬德奧聯軍全線進攻的局面。

魯登道夫將修改的計劃下發給參戰各部隊,將作戰計劃命名爲皇帝揮劍,在電報當中寫明道,“各參戰部隊,爲了皇帝,爲了帝國!”

鑑於盟友的成功,德國部隊加快進軍。第一、第二近衛師表現出強勁的戰鬥力,一舉突破當面俄軍的防線,進而影響波及西南方面軍全線。反擊第二天,俄軍在戰場上扯開一個四十公里寬的大口子,德軍和奧匈軍不斷涌入。

“爲了皇帝、爲了帝國!”數百公里的戰線上,五千多門大炮巨響下,德國士兵的吶喊聲此起彼伏,包括俄軍第八集團軍在內的三個集團軍被依次擊潰,從愛沙尼亞到烏克蘭,帝俄的土地在以驚人的速度被佔領。

第六百八十五章 奧斯曼參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選舉組合拳第五百二十六章 給杜邦個驚喜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億美元到賬第六十八章 都是爲合衆國好第五百八十五章 負責任的企業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七十四章 個人合作第一百八十章 無堅不摧的聯盟第五百二十三章 先聲奪人的杜邦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和黨人第七百零三章 麥加聖地守護者第五百九十七章 潛移默化的洗腦第四百五十四章 別怕,技術性調整第四百三十章 強買強賣第六百九十二章 帝俄的霸氣第七百一十六章 阿曼不再安全第四百九十五章 誰輸誰做副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銀行業現狀第六百六十一章 包辦婚姻第五百七十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五十五章 洛克菲勒基金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繁榮的菲律賓第六百九十六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二百四十章 電影霸權在手第一百七十四章 選戰正酣第四百四十六章 傑克倫敦之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真相訪談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部都過來第二十八章 專利大棒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五百一十一章 愚人節國情諮文第三十七章 老頭子的人脈第一百五十九章 魔鬼的招工啓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礙眼的西班牙第四百章 換殼創新第八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堆備案第六百二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七百五十五章 戰後格局第三百九十二章 選舉就像是喝酒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個假新聞第六百四十六章 梅隆的妥協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六百三十一章 菲利普的倡議第四百三十七章 繼承人的誕生第五百八十七章 羅斯福復出第一百六十八章 沒事放兩槍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八十三章 芝加哥第一夫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運河到手第五百五十九章 軍火的黃金時代第三百章 狼來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尋找候選人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五百四十四章 貝克蘭第四百三十九章 墨西哥的盟友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五十六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三十五章 好戲開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伊迪絲的轉變第六百八十一章 大英有錢啊第四百二十三章 解散北方證券第二百五十二章 跨黨派的盟友第六十二章 聯合水果公司第六百四十二章 還是階級問題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了秩序和穩定第七百五十八章 我的美利堅第四百二十三章 解散北方證券第二十六章 黑水、黑金第五百四十一章 塑料問世第一百二十章 山寨界的驕傲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四百八十九章 忙裡偷閒第九十九章 我懂交流電第三百一十八章 槍擊案助攻第四百九十九章 蔓延全國第五百八十六章 我的摩根士丹利第六章 鍍金時代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一百三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二百五十五章 運河到手第六百零七章 令人關注的戰爭第九十一章 合夥人第六百七十章 薩拉熱窩事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統密友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國擠兌第三百七十五章 鉅富的良心第三百一十二章 進擊的掏糞工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一百八十二章 你想報仇嗎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六百三十一章 菲利普的倡議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下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