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戰前的一抹溫情

維也納皇宮,老邁的奧皇接見了戰爭部長康拉德,作爲一個從平民上位的戰爭部長,康拉德一直有復興哈布斯堡皇室光輝的理想抱負,戰爭和榮耀,是他畢生追求的兩樣東西。費迪南的遇刺在他眼裡是一個機會,一個通過征服塞爾維亞來重振奧地利帝國的機會。

“陛下,外交官剛剛回電,已經得到了德皇的全力支持。”康德拉掩飾住自己的喜色,用嚴肅的口吻向約瑟夫一世稟報道,“對用皇儲殿下的遇刺,絕對不能就這麼算了。我們一定要讓塞爾維亞人付出代價。”

“嗯!”約瑟夫一世有點呆滯的點點頭,“珍惜和平的日子吧,也許以後我們回望一九一四年,會珍惜現在的和平的,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老邁的奧皇顯然興致不高,到了這個歲數他已經在漫長的歲月中有些麻木了,皇儲自殺,妻子被刺殺,現在竟然連第二個皇儲同樣被刺殺。

帝國治下,民族構成未嘗的複雜,百分之二十四的日耳曼人加上百分之二十一的匈牙利人是主要力量,其次是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以及羅馬尼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伐克人、塞爾維亞人等等。如此複雜的民族構成使得奧匈帝國國內矛盾重重。可以說,是奧匈帝國用各種手段把他們強行拼湊到一起的。

爲了維持國家穩定,奧地利爲代表的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結成了同盟,兩個民族的人口占到了奧匈帝國的將近一半。如此一來,奧匈帝國就穩固了民族基礎。奧匈帝國因此建立了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主導的二元制國家體系。

雖然奧地利人掌握國家政權,但匈牙利人在帝國內部擁有特殊的地位。兩個民族通過聯合來增強力量,以治理其他民族。不過即使如此,兩大民族仍然佔不到整個奧匈帝國人口的絕對多數,其他民族始終蠢蠢欲動。

捷克人、波蘭人、烏克蘭人、斯洛文尼亞人和意大利人都試圖在帝國獲得更大的發言權。

和平時期尚且可以用強大的軍事力量和內部調節來穩定國家,一旦爆發大戰還能做到這一點麼?現在的奧匈帝國和約瑟夫一世剛登基的時候,又有些不一樣了。那個時候的歐洲,遠沒有今天的歐洲民族主義氣氛這麼濃厚。

約瑟夫一世像是雕塑一般久久不言,甚至不知道戰爭部長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走出皇宮的戰爭部長,正好碰見了剛從德國歸來的外交部長貝奇託德,兩人就在皇宮之外閒聊起來,“我相信這一戰之後,奧匈帝國將會恢復古老的榮光。”

“我也相信如此!”貝奇託德認可道,得到德國人的保證後他一下有了底氣,瞬間變成了鷹派,認爲有了德國的幫助,奧地利軍隊一定可以碾壓塞爾維亞,走上輝煌巔峰。

“我會讓塞爾維亞人付出代價。”康拉德已經着手準備列出塞爾維亞人絕對不會接受的條款,一旦塞爾維亞人拒絕,奧匈帝國便可以立刻進攻塞爾維亞。

進入七月份之後,因爲費迪南大公遇刺的事情,在各國公民的眼中有些許的降溫,但實際上升溫只不過是沒有被公民看見罷了。不單單是能夠被報紙報道的外交官,就連包括威廉二世在內的各國君主,也開始利用私人關係和皇室之間的特殊渠道,對費迪南遇刺的事情進行溝通。

認爲戰爭是一個好機會的威廉二世,又陷入到了矛盾當中,一邊認可軍方將領的戰爭準備,一邊和帝俄皇帝尼古拉二世互相致信,商量着如何阻止戰爭。

就在這時,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安尼訪問聖彼得堡,這被解釋成協約國核心法俄同盟在關鍵時刻對同盟國顯示力量。法國總統和總理同時訪問一個國家,足以表明法國人對俄羅斯帝國的重視。

同樣俄羅斯人也對法國兩個首腦的到來表達了熱烈的歡迎,法俄同盟在民間的熱度迅速升溫,幾乎所有人都相信,兩國親如兄弟的海陸軍力量,是保護和平的最重要因素。

尼古拉二世在皇宮中接見了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安尼,談及了對薩拉熱窩事件的進展,法國總統彭加勒和總理維維安尼則首先,對尼古拉二世表達了問候,表示行刺事件是任何人都不願意見到的,奧匈帝國現在的態度,明顯是爲了戰爭爆發做準備。

法國一直以來都尊重帝俄在巴爾幹半島的特殊利益,並且願意和帝俄共同維護這種利益,兩國珍貴的友誼,值得雙方共同守護。

隨後法俄共同發出聯合公報,在稍晚時候的冬宮晚宴當中,席間,彭加勒特地同奧匈大使交談,要大使轉告奧匈政府應當特別慎重處理對塞爾維亞的關係。他強調說:“塞爾維亞在俄國人民中間是很親密的朋友,而俄國又有盟邦法國,在這個問題上真不知有多少可怕的糾紛。”

這明顯是一個讓奧匈帝國不要輕易開啓戰端的警告,表示法國和俄國已經爲戰爭準備好了,在這個全世界都看得見的公報發出之後,在紐約的謝菲爾德掐指一算,覺得基本上指望歐洲皇室利用私人關係阻止戰爭已經不可能了。

現在就看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作爲兩大集團的重要成員,什麼時候因爲塞爾維亞撕破臉,世界大戰已經在路上了。

到了這個時候,謝菲爾德覺得應該在世界大戰之前,爲戰前的世界上演一抹溫情。主要也是爲了讓尼古拉二世輕裝上陣,以一個好的心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戰爭當中。

謝菲爾德撥通了阿靈頓的電話,接電話的自然是阿靈頓的女主人,“親愛的,可以對外宣佈,我們已經找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女兒。”

“你不是想要扣住這兩個女孩一段時間麼?”安妮有些搞不懂了,但也接受了現實,自己的丈夫從來都是一日三變沒有立場,說不定又想到了什麼。

“改變主意了!”奴隸主說出了讓安妮不出意外的話,“說不定這個好消息,能夠讓俄羅斯帝國的皇帝開心,不再想着加劇現在歐洲緊張的局勢。我可聽說你們國家的總統和總理都去聖彼得堡訪問了,如果說之前我只是隨便扯淡,現在的局勢似乎真的非常危險了。”

趁着機會謝菲爾德還是把自己從可疑名單上摘了出來,省的妻子懷疑他在這裡面的角色。

“好吧,馬上就會對外宣佈。”安妮點頭道,“至於怎麼編故事,你弄出來的事情你自己編,我可沒有這麼豐富的想象力。”

“這不是問題,親愛的!”謝菲爾德呵呵一笑,和妻子說了幾句情話後掛斷了電話。

七月二十二日,就在法國兩個首腦還在聖彼得堡訪問的時候,謝菲爾德聯合公司對外宣佈,終於在德克薩斯的一個密林深處,找到了之前在襲擊事件之後失蹤的兩個女大公。

整個國聯社體系的報紙立刻調轉槍口,開始把焦點轉移到了尼古拉二世的兩個女兒身上,安妮將兩個女大公的照片給了,還滯留在德克薩斯的帝俄使團當中,已經失蹤了將近一個月的皇帝女兒被找到,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這甚至驚動了在華盛頓的帝俄大使,聽到了這個消息的帝俄大使迅速把消息傳回了給了國內,同時立刻動身南下,想要親眼看看找到的兩個女孩,是不是皇帝陛下的女兒。

而在報紙上關於皇女歷險記的假新聞已經開始連載,“尼古拉二世的兩個女兒,通過非凡的皇族智慧,尋找到了脫身的機會,並且一直藏在聖安東尼奧的密林深處,我們不得不驚歎,作爲俄羅斯帝國皇帝的女兒,兩位尊貴的女大公竟然有如此豐富的生活經驗,顯示了俄羅斯皇室良好的教育和勤儉的品格。”

“這些報紙寫的太肉麻了。”愛麗絲羅斯福也看到了關於尼古拉二世女兒的報道,有些不相信的道,“這是在編故事吧。”

“你不懂,我們國家的公民就喜歡這種報道,真假不重要!”謝菲爾德早已經把合衆國的公民瞭解的透透的了,首先是崇歐媚外,再就是十分相信陰謀論。

很多報紙已經猜測關於這一次的襲擊幕後黑手到底是誰了,反正肯定是要破壞合衆國和歐洲強國的關係就對了,懷疑對象從英國一直排到共和黨,甚至到了謝菲爾德本人身上。

奴隸主必須說一句,這些編織陰謀論的小報紙,說的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時隔一個月失蹤的尼古拉二世的女兒被找到,甚至已經有傳聞帝俄使團的成員,已經見到了女大公本人,一個月的失蹤,以及再次出現足夠稱得上是傳奇。

女兒失而復得的消息漂洋過海,傳到了聖彼得堡的冬宮,讓剛剛送走法國政要的尼古拉二世欣喜若狂,“陛下,美國人說要對女大公進行必要的檢查,確保健康,一個月後派出船隻送回國內。”

謝菲爾德覺得一個月後戰爭肯定已經爆發了,尼古拉二世的女兒根本回不去。現在大可以做出一副守法公民的姿態,反正也做不到。

不得不說,尼古拉二世女兒的出現,馬上傳遍了歐洲,甚至衝散了歐洲關於戰爭爆發的擔憂,算是給世界大戰之前的世界,帶來了一抹溫情。

第二百五十六章 美國運河管理公司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二百一十九章 美菲戰爭的時間第四百九十五章 誰輸誰做副手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二百一十七章 繁榮的菲律賓第三百七十五章 鉅富的良心第六百零六章 意大利,要自信第三百零八章 不安的趨勢第四百一十八章 愛麗絲進讒言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十九章 有錢了不起啊第三百九十章 愛麗絲夢遊仙境第七百四十九章 筋疲力竭第五百八十八章 小摩根不高興第一百零一章 石油大王的教誨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仗就是愛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你不相信我?第一百三十章 愛迪生道歉第二百九十二章 聽着像是威脅第二十章 穩定大於一切第三十九章 魯爾區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一購物節的由來第四百二十八章 統一口徑甩鍋第二章 副理事長第二百七十二章 謝氏騙局第五百二十七章 一發入魂第六百九十八章 提爾皮茨的決心第十一章 我輩楷模第四十八章 “炮艦外交”第六百四十一章 我最討厭叛徒第二百九十二章 聽着像是威脅第五百一十四章 降低關稅第二百四十一章 汽車公司成立第六十五章 恐懼源自內心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美法案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三百三十五章 羅斯福斡旋第四百四十七章 金融危機的源頭第三百一十八章 槍擊案助攻第五十四章 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的風暴第一百二十九章 政治正確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五百三十章 什麼叫官商勾結?第二百一十三章 老闆最懂菲律賓第四百一十一章 跟着摩根碰瓷第七十四章 個人合作第三百一十九章 尋找翠西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魚吃小魚第六十六章 零錢第四百七十四章 共同施壓政府第一百八十七章 躊躇滿志的緬因號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四百四十四章 投機者的新項目第六百九十八章 提爾皮茨的決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英德反應第三百四十八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五百五十二章 當然是錢重要第七十二章 烏合之衆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下金庫第一百零五章 我說有權纔有權第一百八十一章 總統密友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六十七章 女性榜樣第六百九十一章 進擊的奧斯曼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五百七十八章 塑料王國第三百八十二章 認真對待選舉第九章 我胡漢三第六百三十六章 紐約大遊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貝克蘭第二百八十八章 併購的前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三百五十四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二百三十七章 二對二的遊戲第五百一十六章 調查杜邦公司第三十五章 合衆國的爸爸第六百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二百九十二章 聽着像是威脅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大提案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五百一十七章 無解的難題第二百零二章 吞併夏威夷第三百七十五章 鉅富的良心第五百五十五章 規劃的政途第三百九十六章 反托拉斯啓動第六十四章 非法愛國組織第六百零四章 貝爾格萊德第五百零六章 壟斷資本家的友誼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一百六十二章 電影秩序第三百四十七章 什麼是真相?第四百五十三章 最強托拉斯的挑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四百七十九章 救市的條件第七百零六章 亞述軍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