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 石油王國的夢

奧斯曼帝國落入親德派的手中,讓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奴隸主大喜過望,只不過不好在妻子面前表示出來,只能昧着良心怒斥德國人的無恥,僞裝資深德粉的本質。

“親愛的,能不能幫助聯合公司在河內站穩腳跟?”謝菲爾德小心的捏着安妮的小腳,態度十分的謙卑,一如新興帝國主義在老牌帝國主義面前是多麼不容易。

“你不是在馬尼拉經營的不錯麼?”安妮有些不解道,“怎麼又想起來越南了。”

“誰會嫌棄自己剝削的人少呢?只是單獨剝削國內公民,充其量也就是十億美元的生意了,想要我們的產業發展壯大,有些事情是遲早會發生的。”謝菲爾德哀嘆道,“任何能夠國際化的努力我都不會放棄的,其實越國際化,你也會更加安心。從國內的發展來說,你不可能比伊迪絲和路易莎兩人更容易,但國際化就不是這樣了。你是法國貴族的後代,可以利用這個身份在廣闊的法國殖民地上做生意。”

“這是我一直支持你在法國政界建立人脈的原因,終歸是對你有好處的。”

天理良心,奴隸主這話絕對發自內心,安妮是他的合法妻子,他也希望妻子過的更加安逸一些。安妮也能夠理解這一番苦心。

目前國際局勢的受益者是英法兩國,不能僅僅對着其中任何一個示好。萬一有什麼風吹草動,聯合公司就可能會遭受到巨大損失。

安妮覺得自己的丈夫未嘗沒有分攤風險的意思,按照合衆國外交界的一貫主張,這叫利益均沾。把一部分國際化的努力放在法國殖民地,確實也能夠提升她安妮夫人的地位。有一個強大的母國,面對合衆國兩個鉅富家族的女人,也可以遊刃有餘起來。

可這也不簡單,安妮至少現在沒有發現,投資越南有什麼好處,反問道,“雖說利益均沾是好事,可菲律賓就控制在聯邦的手裡。條件不是比越南更好。”

“現在菲律賓的華人已經到了當地土著的三分之一了,這是一個隱患。其實菲律賓總督那邊也已經有了警惕,開始限制華人流入。但我覺得可能效果不大。”謝菲爾德沉聲道,“風險還是有的,越南就比較容易一些,至少在文化上更加容易抵抗他們的北方鄰居。”

“當然了,我們會竭盡全力斬斷這些南洋華人和祖國的聯繫。但同時也要做好下一站的準備。越南就是一個不錯的下一站。”

至於站在廣大華人的對立面,奴隸主覺得沒什麼問題,他是合衆國的合法公民,當然有着自己的國家立場,不會頂着一身白皮,不遠萬里去做國際主義戰士。以謝菲爾德現在的位置來說,他現在的對立面已經太多了。

不過菲律賓未來並不一定非要會起衝突,只要聯合公司扶持起來的華商老老實實的做買辦,雙方一起把菲律賓這個國家刮地三尺,聯合公司拿大頭,這些華商拿小頭,和睦的關係就一直會持續下去。

要是這些華商某一天要反水,辦法多的很,光是菲律賓是菲律賓人民自己的國家這個口號,就能夠解決不少問題。

“不如說你貪婪,任何市場都想要。都把手伸到法國殖民地上了!”安妮揭穿了自己丈夫虛僞的面孔,不過聯合公司壯大她也是受益者,便點頭道,“有之前北非的幫忙,加上法屬印度和葡屬印度的合同,巴黎應該會給我一些臉面。”

“我要像是八爪魚一樣把整個地球攥在手裡,永遠的攥在手中,誰不讓我這麼幹,誰就是敵人,哪怕同爲合衆國的企業,我也要讓它傾家蕩產。”被妻子指責爲貪婪,奴隸主沒有反駁而是爽快的承認了,這就是自己的夢想。

這種一定要騎着別人頭上拉屎的想法,不用掩飾也沒什麼好掩飾的。就要這麼做!只不過這一次聯合公司做了先行者而已。

至於安妮所說,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越南畢竟是一個陌生的地方,想要建立人脈可能需要不小的時間,這一點謝菲爾德渾然不在意的道,“如果指的是越南本地人的話,合衆國企業進駐,沒有絲毫的問題,我們國家的名聲是很好的,至少比殖民帝國的名聲好。而且從海地哥倫比亞就能看出來,任何地方的人面對敵人,本能就會選擇遠交近攻。”

合衆國距離越南本土很遠,還有就是合衆國人類燈塔的名聲雖然因爲美西戰爭略有褪色,但總體而言還是非常閃亮的。另外一個代表人類未來的思想,還在帝俄龐大的國土當中孕育,暫時不會和合衆國搶奪人類燈塔的位置。

國家名聲很好加上距離遙遠,這件事至少不會引起越南本地人的反感,這是百分之百的。謝菲爾德甚至知道,越南在歷史上反抗法國侵略,甚至主動聯絡過聯邦政府。

二戰之後日本剛剛投降,越南獨立宣言的當天。其中有幾個細節很有值得注意:第一,這天胡志明特意選擇了乘坐一輛美國車抵達會場。第二,邀請了能邀請到的儘可能多的美國嘉賓觀禮。第三,演講開篇就先背了一大段美國獨立宣言。第四,貫穿全篇的核心“不自由毋寧死”,出自當年美國獨立戰爭前夕主戰派代表亨利的著名演講。

越盟的表演令在場的美國人無不動容,相反越盟對同一個陣營的夥伴保持着距離。導致莫斯科方面長期認爲越南有南斯拉夫的潛質。直到被東方同志蠱惑,纔在越南戰爭開始後對越南進行了援助,在合衆國接替法國之前,北越長期都想要讓合衆國幫助他們國家統一,租借金蘭灣的想法,比北越政府建立的歷史都要早。

至於合衆國爲什麼放棄越盟的示好,涉及到越南這個地方的國家有法國、以及常公的民國政府,哪一個都比越南這個國家價值大。

整個蘇聯陣營就是合衆國送上門都不要的窮國所組成的陣營。房地產商人曾經說過,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愛美國,一百年後這句話是真的。除了兩個主要敵人,剩下的國家都是這樣。

可惜奴隸主沒有趕上那個年代,二十世紀初是所有的國家都愛英法,合衆國也要隨時提防英法在美洲這個合衆國視爲自己後院的地方,給合衆國喂屎。

隨後安妮就又接到了十萬美元的支票,在河內開始聯合公司的事業起步,“把越南說的這麼重要,結果就給了十萬美元?”

“十萬美元我都嫌多,一個殖民地就值這個價。”謝菲爾德不屑一顧的道,“我就是一美元不拿,遲早有一天越南也會請我去做生意,還要看我的心情。”

安妮對自己丈夫目空一切的樣子翻了一個白眼,不過合衆國首富同時也是世界首富,這麼說肯定是有道理的。

本來就有道理,如果得不到滿意的結果,下一次聯合公司沒準就是帶着橙劑去。出於目前聯合公司的產業佈置,如果有一天再一次爆發越南戰爭的話,對謝菲爾德家族只有好處。

安妮還想要再問,就見到自己的丈夫拿起來三國演義,自語道,“這麼小的國家,其實人口也不是很多,你們法國人沒有換種的決心,越南還會繼續鬧下去的。”

就是現在,謝菲爾德已經開始琢磨換種的計劃了,包括科威特在內的巴士拉省,不到三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當今世界世界上最強大的壟斷資本家,正想着怎麼讓當地的和平教徒消失了,儘可能的不髒了自己的手。

回到科威特的布朗,已經開始派人聯絡奧斯曼帝國的亞美尼亞人。一旦世界大戰爆發,中東正好起了教派衝突,可以藉由世界大戰來掩蓋。

本質上奴隸主從來就沒看上過殖民地政策,非常欣賞的就是中央集權國家的策略。宗教控制,還不服就換種。中東最近的非和平教聚集區,就是亞美尼亞人了。

以後的科威特將是一個以東方教派爲主的中東國家,永遠落在謝菲爾德家族的手中。

“我能不能搶了沙特的造化,建立起來一個自己的石油王國呢?”看着中東地圖,謝菲爾德捫心自問,他幫了奧斯曼帝國這麼大的忙,不比沙特那個二五仔更加忠誠於蘇丹?

出於法理,出於實力,建立一個比沙特更加優異的石油王國,也應該是理所應當的。

中東雖然很大,但石油其實非常集中,就是波斯灣周圍的十萬平方公里。只要在現在的基礎上有一些進展,就可以把科威特南方的油氣區佔領,把領地擴大一倍。建立起來一個總面積只有五萬平方公里,但卻佔據世界三分之一原油產量的國家。

看着波斯灣的地圖,建立石油王國的夢想越來越清晰,已經在腦海當中揮之不去。

有條件的話,誰不願意躺在牀上賺錢呢?要是做不到,建立一個沙特阿美公司也可以接受,要不是奧斯曼帝國現在處在戰爭當中,謝菲爾德都想要出國和現在的親德派政府談談了。阿拉伯人有反骨,應該儘早殺之。

第五百四十九章 馮如第一百一十章 日行一善第七百四十五章 恃強凌弱的施壓第三百三十六章 摩根也在摸底第一百三十九章 陣營雛形第六百一十一章 偉大的威廉帕夏第二百三十九章 柯達公司第八十七章 捉刀者第一百六十七章 今年是選舉年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國擠兌第二十六章 黑水、黑金第三百三十五章 羅斯福斡旋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最懂房地產第七百三十二章 被套牢的貴賓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九章 我胡漢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投資土地和勘探第三百九十章 真正的考驗第四百零六章 聯邦說,重來!第六十一章 標準化的好處第二百九十五章 起跑線和終點線第六百五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百八十三章 民間武裝第二百九十二章 聽着像是威脅第三百四十三章 傑斯拉的任務第三百五十五章 洛克菲勒基金會第六章 鍍金時代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六十三章 海上風雲變幻第四百二十九章 國會的反對者第七百一十章 舍爾和希佩爾第六百七十九章 列日戰役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五百七十六章 國際海運公司第九十三章 法國客人第二百零三章 製糖托拉斯第六百九十七章 地中海攻略第六百零六章 意大利,要自信第六百八十章 加速主義第三十九章 魯爾區第六百九十八章 提爾皮茨的決心第六百四十二章 還是階級問題第三百七十五章 鉅富的良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戰爭也可以交易第二百二十章 常公韜略第四百零二章 訴訟和反訴訟第三百四十章 摩根出面第三百八十三章 面見候選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三十八章 化工強國第五百七十三章 拯救貝克蘭第四百二十七章 換一種死法第五百零七章 德國儲備糧決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看不見的敵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等選民大會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四百一十二章 都亂套了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老頭子第六十二章 聯合水果公司第七百零九章 海戰前兆第七百三十九章 波斯灣的靜坐戰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六百五十五章 遷徙令第七百一十七章 氪金戰役第九十章 公事公辦第一百七十章 美國電影之父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聯合通用第四百八十七章 德美親善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奧多羅斯福第五百六十二章 爲了和平和秩序第四百三十一章 喪事喜辦第三十七章 老頭子的人脈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購赫斯特傳媒第一百九十六章 醞釀中的反擊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國擠兌第七十五章 愛國生意第三百一十三章 潑糞大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挖牆腳第二百零二章 吞併夏威夷第四百二十三章 解散北方證券第七百五十二章 大流感和股市第八十八章 威廉負重前行第八十九章 小鋼廠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二百八十章 謝菲爾德炒房團第六百五十章 歷史的車輪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六百三十七章 保衛華爾街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一百零三章 合縱第一百四十六章 共和黨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繁榮的菲律賓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最懂房地產第三百三十九章 新世紀的生活第二百六十一章 摩根的客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潛艇是個好東西第七百零五章 英印軍團北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起訴聯合公司第三百三十四章 煤炭工人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