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熱愛自然沒有人

合衆國不是大英帝國的對手,這還用博古德說麼?精英階層對此有清楚的認識,他們可不是什麼都不懂的屁民,被輿論節奏一帶就呼啦啦的走上街頭,就是直接變成炮灰,很多人也是願意的,爲了美利堅昭昭天命,死一些人算什麼?

在這件事上安娜貝爾其實什麼走做不了,甚至無法對民主黨施展影響力。因爲民主黨從來就和和平沒什麼關係。現在是十九世紀,直到古巴導彈危機前後的時間,民主黨都是標準的戰爭黨派,昭昭天命的命定擴張論,就是民主黨人和他們的擁護者提出,用來興建農業帝國,土地那是越多越好,永遠都不嫌少。

和很多國家截然相反,合衆國的擴張支持者是農民,南方的迪克西人。甚至在南北戰爭正式打響之前,很多種植園主認爲,如果註定和合衆國分道揚鑣的話。聯盟國一定要消滅墨西哥,把邊界推向赤道,興建農業大帝國。

現在過去了三十年,安娜貝爾自然是知道工業對農業的絕對優勢,自然是不會在想。可是她也一樣對合衆國的影響力擴張到整個美洲充滿了興趣。

因爲這對南方各州是有利的,拉丁美洲在美國的南方,南方各州會因此受益,地利因素在這當中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她心心念唸的就是奪回南北戰爭之前,迪克西人在合衆國當中的地位。

這個時候謝菲爾德家族和大英帝國的友誼就不重要了,正如同她的寶貝繼承人所說的那樣,時至今日合衆國在經濟上面,不考慮尖端在規模上已經和大英帝國不相伯仲,更有七千萬人口做後盾,光比本土的話,對英國本土已經絲毫不虛,很長一段時間註定和英國關係不會改善。

除了考慮到南方各州對拉丁美洲的地利,謝菲爾德家族本身也可以獲得利益之外,現在還有一個因素,當初在戰後移民巴西的種植園主,現在可都在看着委內瑞拉危機呢,如果合衆國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回來的決心會更加堅定。

民主黨的理想,南方各州和自己家的利益,巴西回巢的種植園主,這裡面哪一個不比和大英帝國的傳統友誼更加重要。

博古德在安娜貝爾這裡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心裡其實也並沒有多麼失望。這只不過是一招必然要走的棋而已,他相信就算是真到了最後的地步,大英帝國收拾掉這個不聽話的前殖民地還是不成問題的。

羸弱的海軍加上更加羸弱的陸軍,大英帝國不管從全世界任何地方抽調一支分艦隊,都能讓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國家,明白誰纔是當今世界的主人。

“看在上帝的份上,希望美國人能夠清醒過來。”離開謝菲爾德莊園的博古德,隨便在報攤挑選了幾分報紙,只要提及委內瑞拉的事情上,上面無一例外都充滿了對英國的敵意。

這讓博古德心中滿是疑惑,怎麼這個國家對英國的敵意這麼大?也不看看自己的軍事是多麼的羸弱。

“夫人,有警察剛剛來電話了,說我們的客人剛剛坐上火車離開了阿靈頓。”傭人推開房門微微低頭,對着坐在沙發上的安娜貝爾彙報道。

“走就走了!”安娜貝爾扶了一下眼鏡,渾然不在意的道,“我們家只是商人,尊貴的英國客人還是高看我了。”

這個口氣敷衍的和狼外婆有一拼,她這樣的商人怎麼可能不和政治掛鉤?不然民主黨的競選經費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爲和政治牽扯太深,才知道站在哪邊的獲利更大。

“我的心情很差,告訴農牧協會哪邊,如果北方採購的數額並沒有下降的話,運往北方的肉類和穀物還要漲價。”安娜貝爾揉了揉乾澀的雙眼,強調道,“一直給我漲到北方各州種植之後,緊跟着國會哪邊的政策,等到收穫季節之後,就給我傾銷。藉着這次經濟蕭條,給北方的農戶一個學習的機會。”

“楊基佬總覺得他們製造物品是最大的財富,今年應該讓他們明白,能吃飽飯纔是最大的財富。給我盯着拉美各國,馬上發電報給我們的客戶,別在這時候給我添亂。不然等着獵奴隊上門做客吧。”安娜貝爾昂着頭道,“別忘了我嫁人之前是做什麼的。”

謝菲爾德是種植園主,安娜貝爾可不是,至少不全是,她的家庭原來是做運輸的,將非洲的勞動力運往美洲,在南北戰爭之後,這項生意並沒有結束。巴西不是還在麼,那時候還兼有一些走私的性質。

安娜貝爾的獵奴隊和拉丁美洲的很多種植園主都是客戶關係,一旦合衆國內農產品上漲,北方難免不會進行進口,因爲民主黨政府下調了關稅。一旦南方農牧產品價格比進口高,就可能會出現打壓價格的事情。

她現在要提前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讓傭人傳達這個意思。

“現在英國佬欺負合衆國的頭上來了,國際局勢就是這麼險惡,國內氣候異常,出現一些不法商販囤積居奇一點也不奇怪。”安娜貝爾招呼了就要離開的傭人,慢吞吞的道,“不可否認可能會有人不聽話,把不聽從農牧協會建議的名單記下來,到時候給我。”

現在在她的眼中,不配合漲價,不和德克薩斯農牧協會採取一致立場的人,就屬於不法商販。國內農牧產品漲價原因就是這些不法商販的存在,應該予以嚴厲打擊。

“就這樣了!”謝菲爾德放下鋼筆,還算滿意的看着自己的結業論文,讀了一段簡直連牙都要酸倒了,簡直就是一片集環保主義大成的文章,加入了從後世白左主張提煉的若干要素,牢牢的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文章從北美野牛的處境入手,控訴了人類在滅絕野生動物上的殘忍。並且發出呼籲,出手保護已經可能隨時滅絕的北美野牛,這種屬於北美的原生物種。

“威廉,你怎麼會關注這個問題,不過看起來似乎真的很嚴重了。要是野牛這種原物種滅絕,確實是很可惜的。”卡特拿着謝菲爾德的文章,給身旁幾個俱樂部的成員傳閱,幾個人都有些不敢相信,謝菲爾德是一個熱愛自然的人?不像啊!

“祖母就常常教導我,要對自然充滿敬畏!她就很熱愛自然。”謝菲爾德臉不紅心不跳的說謊。是熱愛自然,不是熱愛自然的人。這是兩個意思,卡特曲解了這個意思。

熱愛自然並不包括熱愛自然裡面的人,就如同環保主義者保護非洲環境,但是對非洲人類的饑荒視而不見一樣,環保主義者的眼中,畜生遠遠比人重要。

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興市場債券第五百零四章 這纔剛剛開始第四百四十二章 勇者變惡龍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八十一章 懟天懟地德意志第五百八十六章 我的摩根士丹利第七百五十八章 我的美利堅第三百零六章 沒人比我更懂女權第四十四章 賣國者威廉第五百七十二章 錢太多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第三百四十章 摩根出面第一百五十一章 百事可樂第五百六十章 宣佈降息第二百五十三章 利益交換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三百八十九章 二十萬人集會第三百六十九章 潛艇是個好東西第一百二十八章 興建大學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血的海岸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洛杉磯第一百八十九章 最後通牒第六百六十八章 刺殺第一百三十四章 未出先火的爆款第三百八十一章 澳大利亞和南非第二百六十六章 都想分杯羹第四百九十二章 拿世界和平發誓第六百二十四章 忙碌的安妮第七百零四章 波斯灣的威脅第二百二十二章 對付買辦階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併購第七百三十七章 皇帝揮劍第五百一十二章 三大提案第三百九十九章 巔峰對決第四百四十四章 投機者的新項目第二百零五章 日裔商人領袖第六百二十九章 小摩根下手第二百四十八章 聚焦巴拿馬第二百八十一章 付出和收穫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官先生,請吧!第六百零五章 氦氣技術轉讓第三百四十六章 接受國會質詢第二百七十五章 矛盾不可調和第四百六十二章 華爾街內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民間沒錢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兼併永不止步第二百九十九章 進入菸草業第二百七十章 美利堅軟飯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軍容嚴整的聯盟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比爛的環節第六百六十五章 尼古拉皇后第九十三章 法國客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試試休克療法?第七十章 身殘志堅美利堅第四百三十三章 保護傘公司第三百八十四章 開局不對的選舉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五百二十四章 我們在討論民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電壓大戰第六百八十四章 加速再加速!第三百五十七章 賣國賣上癮第五百九十二章 調查羅斯福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第六百零五章 氦氣技術轉讓第五百二十二章 激怒杜邦的假新聞第七百二十一章 第二次大海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舊金山大地震第一百三十六章 絕無此事第四百一十九章 聯邦政府求上門第五百七十八章 塑料王國第七百五十一章 大流感爆發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家一起死第三百三十八章 世博會開幕第三百二十七章 排華法案到期第一百五十一章 百事可樂第八十二章 意外事故第五百三十章 什麼叫官商勾結?第七百四十章 十四點原則第六十九章 顧拜旦第七百四十六章 封鎖消息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爆發第五百三十四章 給杜邦估個價第三十三章 軟飯硬吃第六百六十章 鐵路動工第五百三十九章 他可是我親戚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公,該喝藥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拯救貝克蘭第三百五十七章 割肉離場第七百四十四章 皇帝會戰第四百一十四章 航母試航第四百九十六章 高等選民大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國會的反對者第四十八章 “炮艦外交”第一百九十二章 國際資本家第六百七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六百三十八章 蠻橫的奴隸主第四百四十章 農用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