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得加錢

“不過我也有言在先,不是當時移民去巴西的家庭,是要收費的!”謝菲爾德伸出手指搖了搖,提前先打了一個預防針,“你可能不知道,現在的國內對移民十分反感,你們本身就是迪克西人,想想辦法無可厚非,至於這些巴西的種植園主,可能需要產生一定的花費。”

簡單來說,得加錢!雖說謝菲爾德家族一直談不上對合衆國的忠誠,完全就是一副前朝餘孽的做派,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大面上過得去。不傷害家族利益的情況下,對聯邦政府也聽話,反正謝菲爾德家族深度捆綁民主黨,和南北戰爭遭到重創的民主黨也算是共患難過的,民主黨在德克薩斯就沒選輸過。

這種情況下,因爲南北戰爭揚基人和迪克西人的隔閡,那層無法看見但無時不刻存在的屏障,則成了謝菲爾德橫行德克薩斯甚至整個南方州的助力。

現在謝菲爾德家族都願意重新接納移民出去的夥伴回來,這些夥伴還想要帶更多的人,誰知道說葡萄牙語的種植園主,能不能配合謝菲爾德家族共同進退?

這不是簡單的點頭答應就行了的問題,謝菲爾德不慌不忙的開口道,“你說的那些家族?他們的家產夠不夠成爲我們的夥伴?他們有錢麼?”

“這不是問題,能和我們在一個層面上的家庭,自然不是那些赤貧。”蓋爾點頭,不過這句話讓謝菲爾德臉上閃過一絲異樣,這位所謂的夥伴看來生活的圈子也不大。不然不會對赤貧這個詞有如此的誤解。

“那就好!”謝菲爾德一聽蓋爾的口吻,就知道這不是一個大問題。他並不是用國內反感移民誆騙對方,這也沒有必要,打聽一下就知道。

這幾年合衆國的民衆反移民是真的,不是反黑人黃種人的問題,對白人羣體也是一樣如此。一八九五年的合衆國民衆,出於多種情緒的交織當中。一方面輿論上不斷渲染美國世紀即將到來,不斷有民衆鼓動輿論要開戰,放棄孤立政策。

另外一個方面則是現實當中,合衆國搞不定很多地方,對拉丁美洲國家做出決策要考慮到歐洲的反應,尤其是世界霸主大英帝國的心情,政策上小心謹慎,和國內給民衆宣稱的美國世紀即將到來相反。

這和後世共和國民衆想要屠美滅俄的心情是一樣的,合衆國的民衆特別希望國家對歐洲帝國主義說不,然而事實就是光是一個巴拿馬運河,合衆國就和法國拉鋸了二十年。普通人恨不得一天就讓英國知道自己的厲害,看見聯邦政府這種作態,自然是有火沒處撒。

現在的合衆國社會很浮躁,一個普通的美國人要是關心時政的話,心情是絕對不會好的,明明我的國家都宣稱自己這麼強大了,怎麼看到歐洲國家跟看見爹一樣?

對普通民衆的樸素愛國情感,謝菲爾德不好說什麼,這樣其實很好,不注意歐洲的老牌帝國主義,專門關心國內的話,那豈不是眼睛都盯在自己這種家庭身上了麼。雖說他家有洛克菲勒、杜邦這些同類分擔火力。

不能讓合衆國的民衆感覺到國內這種壟斷的形成,那還是多關心一下歐洲人怎麼欺負合衆國比較好。

蓋爾這些人來到新奧爾良,只能算是一個先頭部隊,一旦覺得回來還不錯。馬上就會掀起一陣移民潮,而這個移民潮是可以賺錢的。可要知道移民類型當中,有一項叫投資移民。

用移民賺錢怎麼了,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麼,德克薩斯的監獄都是謝菲爾德家族運營的,還不是一樣賺錢,賺的還不少呢。

終於在不知道曠課多少天之後,謝菲爾德從頭到尾的讓這些種植園主體會到了賓至如歸,最後重新將這些夥伴送到了船上。

“其實啊,產業不一定非要賣掉,那些土地留着交給經理人運營也可以。也算是留一條後路!”謝菲爾德站在碼頭上和這些親密夥伴依依惜別,十分真摯的提議,他這可完全是出於好心,如果不考慮時不時被合衆國敲打,拉美國家做種植園主還是很舒適的。

眼看着他們一一上船,謝菲爾德才長出了一口氣,不知道老佛爺對自己的表現滿意不滿意?

“民主黨一直都是擴張政策的堅定擁護者,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幾位先生也明白,謝菲爾德家族在很長一段時間的困難時期當中,一直是堅定不移的對民主黨進行支持。”安娜貝爾十分優雅的磨着指甲,然後輕輕一吹,微微額首繼續道,“克利夫蘭總統是一個好人,他打破了共和黨多年以來的壓制,讓國家更爲平衡。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太像是一個好人了,有些不像是傳統民主黨人。”

民主黨是什麼?興建農業帝國必須有大量的土地,所以必須採取擴張政策,不管是購買還是開戰這都沒關係。這位總統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建樹,就是奉行孤立政策,一直壓制合衆國的好戰言論,這令人很不欣賞。

現在的民主黨可不是後世赫赫有名的白左集團,相反共和黨和民主黨相比才是那個乖寶寶,克利夫蘭總統堅守孤立主義,不但被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共和黨攻擊,連民主黨內部也十分不滿。

“不知道現在華盛頓那邊有什麼動靜沒有?”安娜貝爾身體微微前傾詢問道。

“克利夫蘭總統現在確實面對着很多問題,畢竟現在國家經濟不好。”剛剛從國會回來的安德森想了一下道,“很多工人失業,股市也很不穩定。很多五大湖區的工廠都無法運行。”

“現在經濟有這麼差嗎?”安娜貝爾有些奇怪的看着安德森,一點都沒有因爲對方在國會的身份就怯場,還是那副輕飄飄的口氣。經濟蕭條?她怎麼一點都沒有感受到?

你這種家庭怎麼可能感受到?安德森真想吐槽,但還是耐心的解釋現在的情況。

轉念間,安娜貝爾就在心裡記下,經濟蕭條是一個好機會,農牧產品漲價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想要解決吃飯問題,就得加錢。

第六百二十八章 兼併的汽笛第六百六十三章 登門聯姻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牌大間諜第二百三十章 震驚部大佬第十八章 創業失敗的後果第四百一十五章 潛艇爆炸第二百九十章 氣定神閒卡耐基第五百六十六章 摩根的妹妹第五百九十七章 潛移默化的洗腦第三百四十二章 年輕的司徒雷登第五百九十五章 共和黨分裂第七十四章 個人合作第五百六十九章 飛艇駕臨紐約第三百五十八章 日本的重要情報第六百一十九章 有聲電影問世第四百零二章 訴訟和反訴訟第四百一十一章 跟着摩根碰瓷第四十六章 關稅問題第二百零六章 下克上第七百五十章 主力待遇第八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五百四十三章 又是私人時間第二百七十五章 矛盾不可調和第四百六十七章 衝着摩根來的第四百六十四章 大家一起死第四百七十三章 都是聯邦政府的錯第七百零五章 英印軍團北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百七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七十九章 盛情邀請第二百二十五章 吾有一計第五百四十八章 出售戰列艦第五百一十章 總統就職典禮第六百五十二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謝菲爾德蘭德公司第七十四章 個人合作第二百一十二章 膨脹的二等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路易斯安納法案第五百四十七章 煎熬的貝克蘭第二百一十五章 菲律賓民主軍第六百八十八章 什麼叫世界大戰啊第七百一十四章 決戰之年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公,該喝藥了第三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七百一十一章 日德蘭海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接受國會質詢第五百四十二章 新項目第三百七十六章 英才雲集第二百五十九章 巴拿馬獨立第六百零二章 兩大陣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牌大間諜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各論各的第六百六十章 鐵路動工第六百零九章 見證人羅斯福第三百二十五章 弱小的赫斯特第九十九章 我懂交流電第二十二章 友誼長存第二百零六章 下克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起跑線和終點線第一百一十一章 候選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談一談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官先生,請吧!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多黎各第六十四章 非法愛國組織第三百九十五章 北方證券公司第一百二十章 山寨界的驕傲第七百二十二章 世界需要美國!第三十章 原諒你們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三百零四章 女權標配,抽菸!第五百一十五章 新任老司法部長第三百九十四章 我沒輸!第九十四章 利益均沾第四百三十二章 摩根,請接保單第六百四十四章 非洲憲兵法蘭西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血的海岸線第六百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一十七章 醞釀中的衝突第一百零三章 合縱第二十三章 熱愛自然沒有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弱小的赫斯特第五百二十一章 一件陳年舊案第三百零七章 籌建世博會第六百八十二章 齊柏林在巴黎第二百六十五章 範德比爾特的幫忙第六百三十六章 紐約大遊行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脖子兄弟第七百一十七章 氪金戰役第一百零六章 謀劃西部第一百二十二章 分而食之第五百八十二章 臉紅的澳大利亞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決戰最高法院第四百零一章 返回白宮第二百九十七章 門當戶對第三百一十三章 潑糞大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起跑線和終點線第四十三章 火炮女王貝塔第五十三章 美國首富第一百七十五章 巨頭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