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故人們

偏僻的山村,月夜中,遠遠彷彿可以見到大雪山的皚皚白雪。

異國地域,氣候極爲古怪,白日尚是暖風習習,到了夜間,便是穿皮裘也覺寒風刺骨。

坐在村口一塊枯石上,李秀成深深嘆口氣,若是被曾經的故舊見到,定然大吃一驚,很難相信面前這位鬍子拉碴的老人便是十幾年前威震中原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

現在的他,頭髮花白,滿臉皺眉,就好像年近花甲的老人,眼裡,已不見神光。

連年在苦寒之地東躲西藏,或許被消磨的,不僅僅是歲月,還有他的意氣風華。

來到印度阿坎德人的聚集地,自然很難尋找可供養數千上萬人的肥沃良田,便有這成片良田,阿坎德人又怎會讓與異族?漸漸的,太平軍餘部爲了生存,慢慢分裂,許多人放下武器遷去南方,與當地人通婚,成爲當地族人之一員,而在這所謂的“中華天國”村落定居者,到如今,已經不足兩千人。

尤其是當英國商人經過與太平軍餘部最開始的親密接觸後,漸漸發現這支武裝並不能帶給其任何好處,反而成了燙手山芋,是以熱情漸漸消退,近兩年來,就是一文錢的物資支援也見不到。

而與中原的聯繫也被漸漸切斷,開始陸月亭發電報到加爾各答,再由加爾各答人轉爲書信送來,但印度境內族羣部落混亂,信使往往消失不見,或許,紅頭阿三的劣根性,懶惰而無信,使得其拿了加爾各答的佣金後卻不想千山萬水的將信箋送過來,乾脆中途開溜。

後來陸月亭改從西藏送來書信,但又往往被帝國邊防軍查獲,李秀成接到陸月亭最後一封書信是一年前,很顯然,帝國中央政府對西藏的控制已經越來越有力。

現今,李秀成根本就不清楚外面的世界怎樣,更不知道那坐北稱帝的攝政王的情形。

攬了攬大衣,李秀成慢慢閉上了眼睛。

身後,傳來腳步聲,一名濃眉大眼的漢子坐在了李秀成身側,正是李秀成的副手、天國副統帥錢桂仁。

沉默着,好半天后,錢桂仁深深嘆口氣:“印度國的風,真冷啊!”

然後,又是長久的靜默。

錢桂仁轉頭看着李秀成,突然道:“大帥,我和兄弟們,還能回中原看風景麼?”

李秀成轉頭,靜靜看着錢桂仁,好似,他早就料到了有這一天。

被他炯炯目光盯住,錢桂仁臉上閃過一絲羞愧,但一閃即逝,很快,他就仰着頭,直視李秀成,說道:“大帥,我們降了吧,官府使者答應,既往不咎,不會處死一名降兵。”

李秀成慘然一笑:“韃子的話你信得過?”

錢桂仁緩緩頷首,說道:“信得過,大帥,中原早就換了天地,沒了八旗沒了貝勒貝子,而且,這些年,國勢愈強,北抗沙俄西鬥洋夷,可不是咱窩在山旮旯裡能想象的,咱們啊,在人家眼裡,跟跳蚤沒什麼分別。”

李秀成淡淡道:“這麼說,這些年你一直與官兵相通。”

錢桂仁眼裡立時戒備起來,慢慢點頭。

李秀成又轉頭,看了看附近影影綽綽的人影,說道:“我若不答應,你便動手了?”

錢桂仁沉聲道:“我也不過想給大家找個活路,不瞞大帥,三個旅帥願隨我歸降。”太平軍餘部雖然還設有旅帥,實則兩千來人,便有五個旅帥,編制早已混亂不堪,但錢桂仁有三個旅帥支持,便是大半士卒願意投降。

錢桂仁又道:“兄弟我也不想見到咱自己人自相殘殺,大帥若不答應,難道就甘見禍起蕭牆,千險萬苦保了條性命的老兄弟,轉眼殺個血肉橫飛?”

李秀成不再說話,慢慢看向遠方。

錢桂仁盯着他,眼裡神色複雜難明,一時愧疚一時狠辣,呼吸漸漸粗重。

就在錢桂仁臉現決絕之色時,李秀成突然淡淡道:“好吧,日後你大禍臨頭,莫忘了是咎由自取。”

錢桂仁心裡一動,微有猶豫,隨即朗聲道:“我自不會怨天尤人。”又道:“官兵就在十幾裡外的黑風林,大帥可隨我前去。”

李秀成怔了怔,慢慢起身,喃喃道:“十幾裡外?十幾裡外?”顯然今日若不歸降,轉眼便會遭遇官兵的雷霆一擊。

……黑風林自然是李秀成等中國人給取的名字,在當地阿坎德人嘴裡,這片望不到盡頭的原始森林另有一個發音古怪的長長名稱。

密林邊緣,一頂軍用帳篷裡,李秀成和錢桂仁見到了帝國皇家重步兵禁衛旅山地步兵營營指揮使楊青。

楊青本是孔雀步兵團軍官,現今孔雀步兵團已經被整編爲孔雀鐵路警備團,完全退出了戰鬥序列,成爲一支中原鐵路警衛力量,雖然許多女兵軍官強烈要求上前線,但均被駁回,得以轉入戰鬥單位僅有一名幸運兒,那便是楊青。

她名字是紅娘所起,武藝得紅娘點撥,韜略有術,確實是一位獨當一面的人才,最後被吸納入重步兵禁衛旅,三年前籌建山地營,一路考試選拔,最後楊青被任命爲山地營營指揮使。她本就是客家山族人,跋山涉水如履平地,統領山地營正是得其所哉。

重步兵山地營,本來額定編制613人,輕機槍架設進班,設有迫擊炮連(哨),並不攜帶連珠炮等重武器,配有數十頭駱駝,用作大規模轉移所用。

後來山地營又與帝國邊防軍在藏南招募的珞巴族山地營合併,成爲了帝國額定人員最多的加強營,加之600多名珞巴族勇士,整個山地營編制爲1297人,駱駝也配備了上百頭。

珞巴族生活在藏南,原始社會架構,其一個小部落靠弓箭射殺過百餘名英人探險隊,令英國人大爲頭疼。

該族現今十幾萬人口,但到了後世,被中國統治僅僅三千餘人,其餘幾十萬部族生活地區皆被印度人控制,而其爭取回歸祖國的鬥爭一刻也未曾平息。

現今藏西南地區皆被帝國邊防哨卡控制,珞巴族自然全族歸附,其族沒有文字,同樣傳入中原文字,更挑選其精銳勇士成立山地營。

現今重步兵山地營,珞巴族勇士仍是配備竹弓毒箭,只是弓箭經中原機械改造,保持其輕靈的風格之餘令其射速更快射程更遠,部分珞巴族勇士配備帝國產鋼弩。山地營除了依靠其族人特殊天賦偵察佈哨,許多奇襲行動,有這些千中挑一的神箭手參與,戰術也更爲多樣。

這些情況,李秀成自然不知道,但一路行來,偶爾見到參天大樹上悄無聲息跳下一名披着獸皮的“野人”,不免令他大爲驚異。

等見到帝國軍隊最高指揮官是一名女軍官,李秀成不由深深嘆口氣,天國有女狀元、女將軍,新朝也是如此麼?

楊青見到李秀成,卻委實吃了一驚,這乾巴巴的小老頭便是忠王?哪有一絲英雄氣概?

不過她面色如常,拱手對李秀成、錢桂仁道:“歡迎兩位陣前投誠,大皇帝早簽發了特赦令,太平軍餘部,繳械投誠者,除曾殘殺我軍兵之馬匪,一概赦其死罪。”看了李秀成一眼,說:“李將軍之罪行,將由軍事法庭審判,但大皇帝有言在先,無論判你何等罪責,上皇將赦免你之死刑。”

說着話,旁側早有士兵端來錦盤,楊青從錦盤中捧出諭冊,展開看了眼,說道:“兩位將軍請看,這便是大皇帝簽發之特赦令。”

李秀成頹然的擺擺手,黯然尋了張椅子坐下,現今的他,早已不復當年之意氣風華,生死早已不放在心上。

楊青又道:“還告訴你個好消息,你之獨子,安然無恙。”

李秀成一呆:“甚麼?”猛地站起,說:“你,你說什麼?”他實在難以想象,他的兒子還存活世間,被抓近十年,便是不當場處死,關進牢房,卻也活不到現今吧?

楊青道:“明日遞解你上京,回到京城,你便知道了。”又問錢桂仁:“阿坎德人聯絡好了?”

錢桂仁忙陪笑道:“是,有幾個阿坎德部落願意歸附中原。”

楊青微微點頭,道:“好啊,說不定能去德里附近轉一圈。”

德里距此數百里,本是印度莫臥兒帝國都城,英國人佔據印度後,將殖民地首府遷往港口城市加爾各答,但德里仍是印度北部最大的城市。

李秀成激動的情緒漸漸平復,聽得楊青的話微微一呆,心中更是茫然,新朝兵鋒之盛實在出乎他的想象。

……幾天後,中國人步兵營攻陷德里北兩百多裡外的城市德拉敦的消息震驚了世界。

英國公使向中國外務部提出嚴重抗議時,中國外務部給出的解釋是中國士兵在追擊太平軍亂黨,幫助阿坎德人從太平軍亂黨的統治下解脫。

幾天後,一個緊急馳援的印度步兵營中伏,傷亡慘重,幾乎被全殲,從德里增援的英國人連隊,在中國人無比猛烈的火力打擊下,無一人逃出生天。

消息傳出,各國譁然,而最受震撼的還是印度人,剛剛被血腥鎮壓的印度大起義,仇恨的種子還未消退,在印度人互相傳播的小道消息中,中國人已經與英國全面開戰,民族主義者們,立時揭竿而起,聲援中國人,抗擊英國殖民者。

印度境內,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驅逐英國人運動,而在阿坎德地區,數個部落更發表聯合聲明,成立阿坎德自治領,不再向英國政府繳稅。

顯然局勢的發展,大大出乎英國人的意料,更出乎中國人的預料,局面頗有些失控的感覺。

在北京,帝國外務部和英國公使展開了日以繼夜的討論。

而葉昭,也不免苦笑,自己是不是要玩火自焚呢?

本來的目標,能打擊下英國人的氣焰便可,誰知道重步兵山地營下手極狠,全殲了英國一個步兵連,這可是近年來英國人在殖民地遭遇的最慘痛失利,消息傳出,更是越來越誇張,又被印度民族主義者利用,宣傳爲中國與英國全面開戰,幫助印度人獨立,而且北方強大的鄰國,完全有實力與英國人抗衡,這使得對英國人仇恨還未消失的印度人,紛紛揭竿而起。

聽聞,英國人地中海艦隊已經浩浩蕩蕩通過蘇伊士運河,而且開始在各殖民地發佈徵兵令,顯然,英國人最高層已經判定,中國人意圖染指印度,更支持印度人的獨立運動,爲了不失去這顆女王皇冠上的珍珠,只能以武力教訓在東方越來越跋扈的遠東霸主,令其知道,到底誰纔是這個世界的主宰。

俄國人,也開始蠢蠢欲動,向東南線集結兵力。

戰事一旦爆發,毫無疑問,中國將會同時面對英俄的強大壓力,一個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霸主,一個則有着深不可測的戰爭潛力。

11月初,帝國發布全軍動員令,數日後,帝國艦隊出現在坤甸,同新嘉坡的英國印度艦隊對峙。

只要看報紙稍微關心國際形勢的帝國公民便能感覺到,與英國人爆發戰爭的危險。

很快,朱雀會發起了“人人捐款,共赴國難”的運動,一時應者雲集,短短半個月,全國各地捐款數目便超過了億元(千萬銀元)。

……倫敦白金漢宮。

今年五月份在各殖民地剛剛舉行過盛大的女王五十歲生日慶典,這位號稱歐洲祖母的英國女王,帶領大英走向最強盛維多利亞時代的偉大女性,此時,臉色嚴峻,正靜靜傾聽中國使者的陳述。

壯觀無比的白色會客廳,用白、金兩色裝飾,室內有精緻的加劇和豪華的地毯,均是英、法工匠的藝術品,是歐洲文化的象徵。

帝國駐倫敦公使樑崇明,從帝國未立國時便出使英倫,如今,已經快九個年頭了,再過幾個月,本是新公使到任之時,而京師的風聲,他將會被任命爲外務部首席副大臣,誰知道即將卸任之時,便遇到了如此嚴重的事件,也不知道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

樑崇明英文已經流利無比,會客室內,除了遠遠站在豪華金色大門旁的侍女,便只有樑崇明和維多利亞女王兩人。

樑崇明知道,英國雖然是立憲制,但維多利亞女王對英國政局有着非同一般的掌控。現今在與中國的衝突上,英國各黨派的主張混亂無比,叫囂宣戰也好,主張冷靜處理也好,都少不了爲了各自的政治利益博弈,甚至一些軍火商也摻和進來,是以要同那些各懷鬼胎的政治人物打交道,還不如直接與女王進行交流,而維多利亞女王似乎也想到了這一點,不等樑崇明提出拜會請求,主動約見了他。

“如陛下所知,我國並無與貴國爭奪印度之野心,印度人的獨立運動,我國也不會予以支持。”

“我國並不畏懼戰爭,而貴國在遠東之政策,頗有值得商榷之處,爲何我國海軍不能進入印度洋打擊海盜爲我之商船護航?我國願與所有歐洲國家公平貿易,但是陛下,不得不說,歐洲人的心態自高自大,仍未將我國視爲平等之一員。”

聽着樑崇明的慷慨陳詞,說到這兒的時候維多利亞女王就笑了,說:“公使先生,請不要再玩弄東方人的文字遊戲,你應該比誰都清楚,貴國令歐洲一些國家產生的恐慌。相信對於你的委屈,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會有不同的見解。”

早知道維多利亞女王厲害,以往禮節性的拜會倒不覺得,今日坐在女王面前,樑崇明才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

樑崇明臉色肅穆的道:“女王陛下,這種恐慌又何嘗不是一種歧視?在南洋,我國任何軍事行動都極爲剋制,女王陛下也應該清楚這一點。”

維多利亞女王攪拌着咖啡,不語。

樑崇明又道:“希望我爲女王陛下清楚闡述了我國的主張,消除誤會,化解此次危機,我相信,這場戰爭不會有任何贏家。”

……12月,中國艦隊在檳港海域擊沉了一艘不明國籍的海盜鐵甲艦,其主力艦速射炮的威力令荷蘭人大爲驚懼,竟然開始同中國軍方接觸,詢問向中國人購買軍艦的可能性。

經過數月談判,1870年1月,中英兩國在北京發佈《聯合公報》,在公報中,中國承認英國對印度的統治及衍伸權利,同時,兩國將會在中印邊境勘界,而對於阿坎德自治領的問題,雙方一致同意列爲有爭議議案,留待雙方談判解決。

隨着《聯合公報》的發佈,戰爭危險暫時消除,而中國人在大亞齊獲得港口租借權成了小事情,再無阻滯。

顯然,最終英國人主和派佔據了上風,而中國軍艦的先進性在多大程度上震懾了英國人,這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麼說,英國人認爲在遠東發起一場同中國人的全面戰爭得不償失是最終結果。

實際上,此次衝突使得中國人的多項戰略性行動不得不暫時擱置,包括中緬鐵路的修築。

其實早在中英法戰爭時,英國人就提出修築一條從緬甸港口仰光到雲南的鐵路,打通中國的西南大門。而現今中國與緬甸秘密接觸,準備獲得昆明至仰光的築路權,如此將會使得中國在孟加拉海印度洋取得一處軍港使用權,而且,這個軍港的鐵路線延伸至中國鐵路大動脈,也就是中國的戰略物資可以通過鐵路運輸極爲快速的到達孟加拉海岸,一旦這條鐵路建成,可以說,馬六甲海峽不知不覺就成爲中國艦隊可以輻射的後方。而商業價值,就更不必提。

現今這個計劃只能暫時擱置,免得在這個敏感的時刻徹底激怒英國人。

當然,意外收穫也不少,比如所謂的阿坎德自治領就出人意料,當初葉昭可未曾幻想阿坎德人會成爲一個議題。

不過這場風波,或許會成爲中英關係的一個分水嶺,只怕會令英國人,從此以後警惕的盯着這個東方國家的一舉一動。

英國人不久後宣佈,加強中國海艦隊和東印度艦隊的力量,完全在意料之中。

……在乾清宮中踱步,葉昭不免有些感慨,國家越來越強大,不免對外產生利益訴求,而隨之,步履維艱,因爲這種利益訴求,逐漸的,便會觸及老牌帝國的底線,若是中國就在大英帝國之畔,只怕崛起就沒這般簡單了。

“父皇。”殿門旁,冒出一個小腦袋,正是大姑娘堯媛,穿着過年喜慶的小紅襖褂,粉雕玉琢,神氣得很。

大姑娘和二姑娘剛剛過了五週歲生日,按照這個世界的邏輯,過年可就六歲了,而爲她們挑選老師,安排課程也就成了花姬的差事,過年之後,兩個小丫頭就要開始接受正規的文化課教育,三姑娘、四姑娘和三個皇子,到了這個年紀也是一般。

“偷跑來的吧?”葉昭笑着問。堯媛和堯媁,其實性子很有些不同,大閨女永寧公主堯媛越大越是古靈精怪,不似二閨女那般循規蹈矩。

永寧見父皇沒有罵她,就得意了,小心翼翼將一隻小腿邁進殿門門檻,見父皇還是滿臉微笑,這才放心的跳進殿門,說道:“我想父皇了。”

葉昭還未說話,外面腳步聲響,永寧嚇了一跳,就跑上兩步,躲在了葉昭身後。

蓉兒沉着臉走進來,早見到了葉昭衣袍後一點嫣紅,蓉兒眨了眨大眼睛,說:“皇上,你見到堯媛了嗎?最聽話的好孩子,怎麼說去給爺爺奶奶請安,就不見了呢?”

看着當年的小蓉兒現今雍容華貴,母儀天下,更成了位諸皇子皇女都尊敬無比的母后,葉昭不由得感嘆不已。

而聽到蓉兒的話,永寧從葉昭身後轉出來,低着頭,也不說話。

蓉兒伸手道:“來,車在外面等着呢。”

永寧垂頭喪氣的向蓉兒走去,葉昭卻覺得奇怪,問道:“堯媛,你不喜歡爺爺奶奶麼?”

“不是,是爺爺不喜歡我,他就喜歡孫子。”永寧垂着頭,很有些委屈。

葉昭就笑:“那奶奶呢?”

“不知道。”永寧好像小眼圈都紅了。

蓉兒見閨女模樣,也很有些心疼,葉昭笑道:“好了,今天就別去了,父皇帶你去玩兒。”又對蓉兒使個眼色,蓉兒猶豫一下,蹲下身,拉起永寧的手,道:“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景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風光。萬事不須介懷,知道嗎?”

永寧點了點小腦袋,嗯了一聲。

蓉兒這才轉身走出,葉昭笑道:“唉,我就沒你孃親這麼淡定了,看到我的大閨女受委屈,爸爸可心疼的很呢。”

永寧嘻嘻一笑,抓住了葉昭的手,說:“父皇,您別不開心,我給您講故事啊?”

葉昭笑道:“好啊。”

抱起永寧,正要上那明黃寶座,侍衛匆匆來報,睦仁到了宮外,葉昭卻是險些忘了接見睦仁之事。

葉昭略一琢磨,道:“請他去養心殿東暖閣。”

日本皇室被軟禁在中國已有三年,這三年中,大多數日本國民倒也漸漸接受了沒有天皇的政治架構,大名分治的情況尤爲嚴重,不過細川政府已經在中國商人投資下開始興建國內第一條鐵路。

日本國也被吸納進了東南國家集團,一個日本警衛營被分派駐守加裡曼丹島的隆納萬,那裡條件是很艱苦的,沒幾日,就發生了日本逃兵事件,倒是令葉昭大出意外,隨即就知道,沒經過明治維新後那種對天皇徹底服從和勇武的變態武士道灌輸,現今日本士兵與其軍國主義氾濫時的士兵思想截然不同。雖然江戶時代同樣提倡武士道精神,但也只是一種封建大名希翼的忠誠,和中國人信仰的仁義禮智信沒什麼區別。

對於日本國,葉昭也早就不費什麼心思了,就算蝦夷共和國那幫人又開始叫囂迎回天皇,葉昭也只是一笑置之。

東暖閣,葉昭牽着永寧的手進殿的時候睦仁忙站起相迎,今年睦仁已經十九歲,變成挺帥氣的一個小夥子。

“皇上,冒昧來訪,還請您原諒。”睦仁彬彬有禮,行單膝禮。

他越是這般,葉昭越是知道,這個人心裡,只怕仇恨深着呢,若不然,乾脆殺掉他。

牽着永寧的手坐得和他遠遠的,更有侍衛在側,免得他暴起發難。

Wωω .Tтkan .℃o

品着茶,葉昭道:“快過年了,是不是宗人府照顧你等不周到呢?”

睦仁溫和笑道:“大皇帝對睦仁關愛有加,又哪裡會不周到?睦仁此次來,是厚顏請大皇帝爲睦仁指婚。”

葉昭就笑:“怎麼,有心儀的對象麼?”

睦仁道:“一切全憑大皇帝作主。”

葉昭微微點頭,說:“倒是我疏忽了,明日我便下喻,令宗人府幫你留意德才兼備的女子。”

睦仁忙站起,躬身道:“多謝大皇帝,睦仁告退。”

葉昭嗯了一聲,看着他的背影,眼睛慢慢眯了起來。

……第二日,葉昭專程去京師北郊的燕山監獄看望李秀成,也算是視察此政治犯監獄的條件。

燕山監獄在燕山東麓,西面靠着重疊的羣山,北、東、南面則是一望平野,監獄防禦極嚴,通了電網,更有一個警備營駐守。

李秀成被軍事法庭審判,犯有戰爭罪、濫殺罪、反人道罪等等,判爲絞刑,但因爲大皇帝赦其死罪,是以最後定刑爲不得減刑的無期徒刑,帝國法律,無期徒刑兩種,一種可減刑,一種不可減刑,是必然要將牢底坐穿的。

在特別接待室,葉昭見到了李秀成,看他蒼老模樣,不免有些唏噓。

喝着茶水,葉昭道:“雖不得自由,這環境還是很好的。”

李秀成微微點頭,確實,便是廁所,都是抽水馬桶,每日飯菜,也頗爲豐盛。

看着葉昭,李秀成吃驚不已,原來,當年令太平軍威風喪膽的攝政王,今時兵威君臨天下之大皇帝,竟然這般年輕秀逸,委實大出意料。

葉昭又問道:“見到學富了麼?”

李秀成垂首道:“見過一次。”頓了下,說:“多謝皇上。”語調不免有些生澀,向這個強仇大敵道謝,又何等艱難?

葉昭點點頭,起身而出。

不過令葉昭沒想到的是,恰逢今日月姬領着李學富來見李秀成,其實燕山監獄的犯人,半年纔有一次探監的機會,月姬是來碰碰運氣,結果被獄卒攔在了獄門外。

葉昭車隊駛出監獄大門的時候見到了孤零零的兩人,葉昭想了想,令司機停車,三輛機動車隨即慢慢停下。

葉昭所坐,不消說,是帆布篷汽車,而前後則各有一輛電動篷車,有點類似後世的載貨卡車,後面的綠帆布篷鬥中,皆是荷槍實彈的衛兵。

汽油內燃機發展緩慢,電池車卻發展迅猛,尤其是充放電的二次電池技術出現以後,電動車需求量大大提升,在京城、廣州、上海、金陵等大城市,電動大客車成爲公交系統的首選,當然,其載貨量的瓶頸問題難以解決,經濟性能也比較高昂,但至少在現在,卻比內燃機車需求量更大。

葉昭對月姬和李學富招手,說:“上車,我載你們回去。”

李學富,已經是個大小夥子,而月姬呢,一轉眼,也二十七八了吧?看着她倆,葉昭頗有歲月如梭的感覺。

想想月姬一直苦苦等待李秀成,更幫李秀成養大兒子,這份癡情也委實令人感動。

現今月姬等人的生活已經不在監控中,只需每隔十天,月姬前去安全部門簽到便可。

月姬,當年在攝政王府做了年餘的文員,後來便進了某貿易行,現今則是京城大東貿易的總經理秘書,一襲紅色梅花扣制服,倒是越發秀美嫵媚。

月姬猶豫了一下,便與李學富上了汽車前排座,低聲道:“謝謝皇上。”自不能去後排與葉昭並肩而坐。

這些年經歷風風雨雨,眼見國家變化,自己又是新式生活,內心深處,月姬也委實覺得葉昭纔是真命天子,而現今,葉昭未處死李秀成,她更是感激,以往的恩恩怨怨,早已釋懷。

葉昭微微頷首,說:“你啊,不容易。”

月姬低聲道:“可惜,還要一個月才能見到李大哥。”又急忙道:“皇上,我可不是向您求情,我知道牢房有牢房的規矩,您能特赦李大哥,已經足見您的寬宏。”

葉昭擺擺手,閉目養神,月姬便不再說話,轉頭,默默的望向前方。

第19章 惡主第17章 誰是西宮?第3章 山雨欲來第136章 您是誰?第25章 野蠻人第187章 歡迎來到東方!第145章 勸進第九 彈奇貨可居第8章 生變第49章 上帝,皇帝第六 彈往事風吹雨打去第150章 部落第61章 軍政一把抓第5章 石勒喀河第66章 統帥們第5章 都不簡單(上)第31章 審案第24章 槍火第122章 選妃第93章 侍女第44章 葉帥提調馬步三軍第92章 賣了你第193章 蛟龍現第38章 誤中副車第36章 旭日第40章 八里坡第46章 野豬先生和他的未婚妻第107章 白澳?第22章 宣了!第83章 我真不是色狼!第95章 日奸和冤家第150章 部落第38章 兩小無猜第16章 大舅哥萬福第32章 敷設第10章 史上第一巡捕平安夜爲草坪而戰鬥第50章 觸手第20章 聰明糊塗心第120章 標杆城市第66章 飛虎第二彈第117章 德黑蘭第43章 船,穆斯林第11章 絡腮鬍大哥第159章 上海灘(中)第60章 六房第1章 花不醉人人自醉(上)第79章 仲裁官和警官第7章 庭審第46章 飛虎第27章 潛龍在淵第135章 荷花烙第20章 劍指天南第83章 農莊和掃蕩第80章 黃金與黑金第52章 攻擊!攻擊!攻擊!第15章 摸底第139章 心思第6章 風滿樓第100章 他們是誰?第22章 數錢數到手軟第56章 壓馬路也中槍?第92章 賣了你第106章 遭遇戰第47章 沒牛肉吃了第7章 盤龍殿,月光華第22章 星火點點第13章 算盤第35章 又要出京了第51章 皇帝的情婦第73章 誰家興廢誰成敗第29章 春去春又回第63章 倒黴鬼第30章 魑魅魍魎第79章 地主第120章 標杆城市第10章 各界各行第116章 人治第59章 誰持彩練當空舞第84章 都是狼第143章 深藍處第22章 宣了!第114章 八月第175章 刺兒頭們第58章 戰鬥吧,火鳥第104章 刀劍如夢第101章 獵狗第129章 御園驚夢第18章 八九不離十第105章 百樂門(中)第179章 妻子第72章 子民最終彈那一瞥的風情第31章 孤苦伶仃何所依第23章 天下武功第134章 葉氏主義第129章 御園驚夢第86章 明星們第五 彈九號天蠍第193章 蛟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