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還因爲泰坦生物科技的技術資料失竊而吵得火熱的時候,這家剛剛成立的東瀛公司悄悄收購了一家瀕臨破產的生物電池公司。
由於泰坦生物科技的生物電池帶來的衝擊,這些研究生物電池的公司看着自己連人家五分之一水平都達不到的試驗品欲哭無淚。
投資商也紛紛撤資走人,不打算將錢繼續扔在這個完全看不到希望也沒有未來的生物電池公司裡。
藉此機會,井上木子直接以超低的抄底價格從這家公司所有人和股東手中收購來了所有股份。
這家公司的技術人員更是一個不漏的全留了下來,開始爲新東家服務。
“你們來籤一下這份保密協議。”收購的電池公司會議室中,井上木子將一份份保密協議扔到了在座的技術人員面前。
“違約金額一百億美刀,當然,就算你們拿的出這麼多錢,你們和你們家人也將會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井上木子坐在會議桌上首的座椅上翹着二郎腿威脅道。
“如果不籤,那現在就捲鋪蓋回家,沒的商量。”井上木子冷哼了一聲,現在有泰坦生物科技這麼一座大山豎在道路前方,根本不會有公司再去從零開始研究生物電池,因爲泰坦生物科技的生物電池技術已經超出了現有生物電池技術十餘年的時間,根本不是短時間內能追上的。
再加上現在東瀛的經濟形勢並不好,這些研究人員失業後很可能短時間內找不到工作,他們還有妻子兒女需要供養,而房貸、車貸一旦還不上就只能跳樓了。
所以她相信這些人都會明智地選擇簽下保密協議和她一起走上賊船。
“我籤。”一名中年研究員咬了咬牙在文件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不久前纔買了一套大公寓,欠的貸款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孩子也正在上大學,正是花費高的時候,他可沒有賭的資本。
有了第一個人帶頭,其他的人便也很快在保密協議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很好,接下來,你們好好研究一下這份資料!”井上木子將一個U盤扔在了桌子上。
這個U盤還是唐士哲給她留下的,U盤中裝着的是生物電池其中一部分的製造技術,而核心的技術並沒有放在裡面。
之所以給這些研究人員留下生物電池的部分技術,爲的就是讓他們能夠以此研究如何申請新的專利,繞開泰坦生物科技的專利壁壘。
這樣一來,以後便可以通過兩家交換專利使用權,來授權這家東瀛公司生產生物電池,那麼,這家新的生物電池公司生產與泰坦同款的生物電池,便會變得名正言順,誰也挑不出毛病。
沒幾天,井上木子控制的日影科技株式會社便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日影生物科技。
這家公司剛剛成立,便開始瘋狂地申請專利,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唐士哲特意交給井上木子的專利文件,這些文件都是當初特意留下的專利漏洞。
這種漏洞只有在瞭解到生物電池所需技術的時候才能利用上,其他人現在連生物電池如何工作的都搞不清楚,更別說利用漏洞了。
再加上日影生物科技自己的研究人員研究出的些許專利,這家日影生物科技很快便在生物電池領域掌握了大大小小近千項專利,並以泰坦生物科技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權爲由提起了訴訟。
一夜之間,國際社會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轉變驚呆了,這家日影生物科技到底什麼來頭,竟然跑去告泰坦生物科技,說他們未經授權使用了自己的專利!
等等!
這個時候,所有人突然間反應了過來,這件事聯繫到前段時間,泰坦生物科技的生物電池技術被人竊取的新聞,這家日影生物科技不就是明擺着拿到了泰坦生物科技的技術資料了麼!
這幫東瀛人根本就是在賊喊捉賊!他們破解了泰坦生物科技的技術後,利用其中的漏洞註冊了新的專利,讓原本的正牌泰坦生物科技無路可走!
“無恥!這家公司肯定就是竊取了我們重要技術資料的幕後黑手!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他們絕對逃不過法律的制裁的!”泰坦生物科技的對外發言人氣的跳腳,直接對着記者們的鏡頭怒吼道,任誰都能看出他的氣急敗壞。
也不奇怪,如果有誰手機被偷了,然後被小偷找上門來,說他盜用了這個手機號綁定的支付賬戶,這事擱誰身上,誰都會氣的跳腳。
沒過多久,這家處於風口浪尖上的日影生物科技也通過媒體懟了回來:
“你們有什麼證據說我們偷了你們的資料,這個技術還是我們先研究出來的,肯定是你們偷走了我們的技術資料!”
世界上衆多手機廠商紛紛進入了吃瓜看戲模式,這一幕就是他們想看到的,最好到最後泰坦生物科技拿日影生物科技沒有辦法纔好,這樣一來市場上就有兩家生產生物電池的公司了!
“我們已經向警方提交了失竊現場的視頻證據,偷盜者早晚會露出馬腳的!”泰坦生物科技已經無話可說了,他們確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是日影生物科技偷走了他們的技術。
兩天後,媒體們關注的重點從兩家公司的罵戰轉移到了泰坦生物科技是否能夠在第一批電池交貨前搞定這件事上。
因爲專利限制的緣故,泰坦生物科技如果沒有搞定這件事,根本沒辦法生產生物電池,畢竟生產出來就是違法。
而當初幾家手機公司的供貨協議也被他們放了出來,協議中表示,供貨每晚一天,賣方必須賠償買方千分之五貨款的違約賠償金,也就是說,每晚交貨一天,泰坦生物科技就將損失將近兩千萬的資金!
“超級獨角獸的隕落!泰坦生物科技能否力纜狂瀾?”
“賊喊捉賊,泰坦生物科技是否能夠解決專利糾紛?”
“延遲交貨一天損失兩千萬,泰坦生物科技是否有錢可燒?”
各種各樣的刺眼標題出現在了各大報紙的頭條和新聞網站的首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