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和城隍爺屢次顯靈爲民排憂解難,民間搞起了祭祀土地爺和城隍爺的各式各樣的活動。(wWw.hxsk.net)這天二月初二民間更是熱鬧的不得了,二月二這一天有着太多的說法。
最早關於土地爺的傳說是,西周時一個大官的家僕叫張福德,生於二月初二,由於這個大官到遠方爲官去了,張福德帶着主人家的小女兒去尋父。不料中途遇到暴風雪,他怕小孩凍壞,就脫下了自己的衣服給她護體了身體,因而凍死在路上。
張福德臨終時,百姓們看見空中出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個字,所以人們就以“忠僕”來稱讚他。那個官員念其忠誠,建廟奉祀後據說有求必應,被人們當成土地神來祭祀。周武王感動之餘說:“似此之心可謂大夫也”,故土地公有戴宰相帽的塑像。從此以後民間認爲所有的土地爺都是二月二出生的,就把這一天當作土地爺的誕辰來進行祭祀活動。
二月二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龍擡頭”,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時令。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陰曆二月以後,傍晚時“龍角星就會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所以叫作“龍擡頭”。
俗話說“龍不擡頭天不雨”,龍擡頭意味着興雲佈雨,而天地交泰、萬物開始生長運作。這一天理髮的人比較多,叫做剃龍頭,人們期盼着這一天理髮,這一年能遇上好運。
在中國北方有的地區二月二有炒大豆和玉米的習俗,現在的人們只知道二月二要吃炒豆卻不知道爲什麼要炒豆。相傳很久以前不知什麼原因人間的所作所惹怒了令玉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下雨。但有一條龍不忍百姓受苦,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便將這條龍罰下界來,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逆龍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能開花。”人們知道這件事後,爲了拯救這條龍,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黃豆時,恍然大悟,這黃豆不就像金豆嗎?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炒豆子,並在玉帝的靈位前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玉帝一看這也勉強算是金豆開花吧,只好召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俗,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炒黃豆,不許『婦』女們做針線活,怕針刺傷了龍眼。
呂陽這天心情不錯,叫上司明智與王勇要出去玩玩,說是與民同樂。呂陽一行人來到幷州的土地廟附近,看到這人山人海的,這裡正在舉辦廟會。這個廟是上個月剛剛建成的,是平州民間自發損資建成的,由當地的街道辦事處管理,廟會的規模不小,以往每月逢三有廟會,以商業活動爲主。[WwW.HxSk.NeT]今天是初二,現代的人也不顧忌那麼多講究了,可能是想到這一天是土地爺的誕辰吧,由民間自發組織舉辦了這場廟會,廟會爲期兩天,初二和初三。衆多的商販貨攤和文藝演出遍佈廟的四周,叫賣聲,還價聲,一片喧鬧。
有一支人數衆多的高蹺隊伍在正在表演,隊伍前頭一個人裝扮成土地爺左搖右晃地在走着,手拿柺杖、鬍子老長、笑呵呵的,兩側各有一隨從文吏。兩側的百姓對着他高興地叫着,跳着,紛紛擺上果品及三牲祭品。
呂陽一夥人高興的合不攏嘴,呂陽看了看隨從,發現那個向百姓要杯子的小吏也跟着來了,對着他說:“看到了嗎?這就是口碑!”吳超一聽趕忙捂着屁股,離的他遠遠的,一夥人哈哈笑了起來。
呂陽一夥人跟着百姓遊玩了一會,呂陽說:“咱們到陽間的土地廟去看看吧。”到了土地廟前看到這廟修的非常結實,木門朱漆、紅牆綠瓦。從廟的主體看屬典型的明代風格,據說是一位研究明史的學者指導施工的、兩進院落兩側設有廂房、由青磚鋪地。善男信女們成羣結隊的進進出出,廟裡香火旺盛,殿前一個銅鑄香爐有兩米多高,一米長拇指粗的香一根接一根地被人『插』在上面,很快爐內『插』不下了,不知道是誰想到的主意,把別人的香拔了下來『插』上了自己的,後來者亦是如此。殿前滿地都是香火了,廟祝看看了也感到無能爲力,總不能阻止人家上香吧。
一位學者模樣的人手拿相機走了進來,看到民衆如此情景憤慨地說道:“想不到封建『迷』信這麼快就死灰復燃了,愚昧啊,愚昧!”呂陽手下的人聽了以後就要上前教訓他,呂陽擺了擺,大千世界,有陰有陽,有正有反,這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