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六章 話已至此

西邊河東路高敬亭部已經打下了蔚州,並東出紫荊嶺,在易州折克行部的左翼建立防線。

而折克行部東向,與王舜臣部會師,攻淶水,克范陽,並且將六房山、大安山一帶盡數佔領,完全控制析津府東南。

周侗部自武清東行,清掃了直沽口至武清的所有營寨,甚至這一帶的居民也一併驅趕了,暢通了直沽口至大軍前線的運輸通道,確保海運運輸軍備的暢通。

同時,周侗部將整個北出河北道的運河沿線一併控制,爲大軍的後勤補給,再建立一條運河的運輸線。

種建中部在固安安次一帶穩固,並讓番騎隊與東西兩翼的周侗部和王舜臣部勾連,徹底完成整個防線的連接。

至此,大宋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大軍突進了,而是真正的穩固,將整個西從蔚州,東至直沽口,這一條線以南,全數佔領了。

趙曦的這一次親征,十幾輛馬車,並不是只是朝廷重臣,更是欽點了幾十文官,沿途放下,準備籌備整個河北道的州府衙門······既然打下來,國朝就沒有再讓出去的可能,也不可能再丟掉。

而北遼的大軍已經收縮到了以析津府爲中心,西至良鄉、玉河,東至漷陰、香河一帶。幾十萬大軍都集中在整個析津府周圍。

看上去似乎跟當初平滅西夏類似,卻是有很大的不同。

當初平滅西夏,是真正爲圍剿。在西平府的周邊,所有的通道都被大宋的隊伍佔領了。

而現在,大宋穩固的僅僅是南線而已。北遼的北線,不管是往上京道,還是中京道以及奉聖州,所有的通道,仍然還是屬於北遼的。

通道暢通,不僅僅是北遼援兵增援,同時也是北遼的後路······隨時能逃。

現在是一個雙方大軍對峙的局面。北遼布重兵,對於大宋朝廷而言,是喜聞樂見的。這時候還真的擔心北遼不戰而退,從而逃入草原或者大漠,乃至遼東。

倘若那樣,燕雲是收回來了,可北遼的有生力量還保存着,依然有更大宋一戰之力,必將導致燕山以北的邊疆難以安靖。

這時候,北遼居然遣使來了,還號稱是北遼皇帝的特使······

“大遼早於宋國五十年建朝,燕雲十六州在宋國未建之前便已是大遼州府。宋國曆代君王一直以燕雲十六州爲由發兵北上。”

“我大遼本着南北兩朝友好的原則,在多次擊敗宋國的情況下,並沒有揮師南下佔領中原,與宋國保持了百年的承平。”

“而如今,宋國趁我大遼內亂爲穩之際,發兵北上,是爲不義!是在摧毀遼宋兩國來之不易的百年和平,是置燕雲十六州千萬百姓於不顧······”

聽着遼使這慷慨激昂的陳詞,大宋君臣都是充耳不聞,看猴戲一般的看着。

“遼使有所不知。大宋出兵並非在北遼內亂未平息之際,而是在平息之後。另外,我大宋朝廷曾有意發兵幫助北遼平息內亂,只需要將燕雲歸還即可······”

“燕雲十六州是北遼疆域!”

“哦,燕雲十六州可都是契丹人?可是依照契丹族部落規制治理?沿用的可是契丹語種?不是吧?是我中原族人,我中原族人處於契丹欺凌之下,我中原正統王朝爲討回族人有何不可?”

現在的這屆內閣沒人費這個嘴,文彥博好像爲了存在感,還真跟這遼使鬥嘴了。

“我大遼將宋國官話的多了,難不成都是漢人?我大遼朝臣的漢人也多了,難不成都需要大宋來討回?”

“遼使此話正確。說我官話者,即爲我大宋子民。至於遼國朝廷的漢臣,你又如何知道他不是歸心似箭?”

跟從早年大宋朝堂鍛煉出來的文彥博鬥嘴,遼使找錯對手了。

文彥博還停留在早年的思維全力,像現在的這屆內閣,根本不屑於鬥嘴······喜歡用進軍說話。

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說這些廢話還有什麼用?戰場上見真章唄。

“宋國皇帝陛下,我大遼陛下有言,雖然燕雲本就是我大遼疆域,但宋國念念不忘,我大遼皇帝陛下說可以給宋國一個機會······”

估計是明白了鬥嘴贏不了,就轉話頭了。

“我大遼陛下認爲,既然遼宋兩國的爭端是燕雲十六州,今日既然已經進入戰事,那就一戰定乾坤。遼宋兩國在高粱河一帶排兵佈陣,以此戰的勝負來決定燕雲十六州的歸屬。”

“若宋國贏了,我大遼回撤到燕山以北,從此燕雲便歸宋國。若宋國失敗,宋國需要將完整的燕雲十六州交予我大遼,包括此前的雲應四州。”

“不管此戰誰輸誰贏,雙方都簽訂必須遵守的,類似檀淵之盟的誓約,以確保遼宋兩國再有百年的和平。宋國皇帝陛下,可敢應戰?”

不要下看任何人。這是趙曦的原則。

這不,北遼朝廷同樣有很多的明眼人。

現在大宋的出兵架勢,很明顯不再是單純的燕雲十六州那麼簡單了,朝廷也確實是這樣擬定的方略。而北遼朝廷也看出來了。

北遼經過兩年內戰,損失的不僅僅是糧食,還有整個北遼朝廷的威望。這時候煩躁的也不僅僅是北遼的軍卒,還有整個朝堂······北遼的朝堂,現在對戰爭應該是相當的厭煩。

而面對大宋的進攻,又不得不抵抗,必須以此一戰來穩固整個北遼朝廷的威望。

同時,北遼朝廷也意識到,鑑於現在的情況,北遼已經無法跟宋國打消耗戰了。宋國這種穩步推進的策略,讓北遼很難受······

“回去告訴北遼君王,朕不是周幽王,也不是楚厲王,不會點烽火,也不會任性擊鼓。大軍出征,必然有既定的戰略目標,朕不以爲兩國君王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決定將士們的努力。”

“燕雲十六州,我大宋想拿回來,便是以將士們的勇猛打下來。朕不會以將士們的性命作爲賭注來玩。”

“大宋與北遼不同,大宋的將士都是國朝的,不屬於任何一個勢力。而北遼······朕話已至此,就此作罷吧。”

這話狠,就是不知道這使臣會不會真的帶到北遼朝堂······

第二六八章 各自有各自的盤算第八五三章 胡蘿蔔的指引第七零五章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三七八章 算不算內鬥內行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五九零章 舉兵 選兵 役兵第一二四章 第一日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三零三章 驚馬第四一一章 沒省油的燈第七六二章 趙曦的思維誤區第二零九章 筒車可行(第三更)第六零九章 人事(下)第八五六章 戰略第五九一章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九一六章 叛的徹底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一零七章 大發了第七三六章 李憲的鬱悶第四三三章 有辱斯文 踐踏經典第一八六章 糟糕的現狀(第五更)第五九五章第一四四章 很爛的計謀第四五八章 死保呂嘉問第四零六章 呂惠卿的差遣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七三八章第四三九章 引導第四三四章 自己說了算第五二二章 暗潮第四五七章 這又何必呢第八八零章 說辭第二三二章 耀武揚威第二九九章 被動和主動第四四五章 這猶豫要不得第五六三章 大宋很生氣第七零九章 詭異的場面第九二七章 耶律乙辛的命運第二十章 惹了天火的宿衛第三一章 飢餓營銷初探第七四八章 小事件之外的指向(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六七三章 趙曦的真的目的第一三二章 授印宴第六三五章第六七六章第三章 不算太傻的老爹第九零一章 得失談第五三二章 枉作小人了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三三九章 西夏的戰略統一第六零三章 官制(下)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二三四章 何至於此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六八一章 第一撥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二一八章 麻煩來了第六八五章第七章 成爲懸案的繩禍第三五八章 求全責備了第二四三章 等你掛帥收燕雲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第六二四章 完美的作秀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七四四章 這樣就挺好(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一更)第五九二章 暫時的平靜第九二八章 耶律乙辛的反擊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三五三章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五五三章 遼使又來了第三零二章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三四二章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五三八章 戰略部署(上)第一九七章 人不能太過分(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三四九章 開打了第八三六章 東出拓海潰敗第三八六章 未來的名帥名將第六二章 用爛的策劃第一八零章 又來這套(第四更)第四六八章 細思極恐第十一章 翻船的小溝第四一章 記賬法燒着誰了第二七五章 先利其器第五三九章 戰略部署(中)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一六九章 理應納貢(三更)第五六九章 河東第五二五章 奏對第七八九章 微服私訪(三)第七六零章 換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