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零章 巡壩

不是內閣大臣不勸阻,是官家在這類事情上相當的執拗。

不僅僅是內閣大臣,就是內苑的宮妃也勸了,沒用。

老天並沒有因爲天子出行而放晴,還在繼續着延續多日的陰雨天。雨水打在馬車頂,很有節奏感,聲音也很柔和,可趙曦聽着很煩。

前一世,趙曦是北方人,根本就沒有過防汛防洪的經歷。他對防汛的認識,只是每年在特定時期的文件內容,還是走馬觀花的瀏覽,沒有任何印象。

對於黃河,他的瞭解僅僅是母親河的稱呼,還有聽說的幾次氾濫·······

再下來,就是爹爹當政時,黃河改道時造成餓殍滿地的聽聞。

шшш ☢tt kan ☢¢O

趙曦前世接受組織教育多年,雖然他儘量融入了這個時代,但他是真做不到對於子民受災而無動於衷。

“盡力吧!”趙曦感慨的有些無奈。

“官家是否親自巡查堤壩,對堤壩本身並無任何作用,這又是何苦呢?即便需要巡壩,我等難不成還會欺瞞不成?”

官家巡壩,內閣大臣一個不落的得陪着,這是態度。

韓琦這個嘴刁的還沒開口,張方平倒是先牢騷了。

也是,官家一個北方人,又是在宮內長大,在這方面,真不如他這個曾經在蜀中任職的內閣懂防汛。

可是沒辦法,好說歹說,誰也沒把官家勸下來。

“我們是表態度,官家又何嘗不是表態度?”

這話……基本屬實。

“這工坊城的雨衣到底如何?不行了我還用蓑衣。”

說到這個,就得多說說了。

這時代防雨,多是雨傘,還是油紙傘。蓑衣算是單人防雨的器具。

趙曦爲此,讓工坊城用油紙做成斗篷式,或者後世雨衣式,想替代蓑衣。

結果很不理想,油紙由於是刷過桐油的,所以特別僵硬,做雨傘可以,做成雨衣不隨和,不貼身,不管是收攏,還是防雨,還不如蓑衣。

本來趙曦已經不抱希望了,以爲在塑料出現以前,後世的那種雨衣根本無法實現。

很偶然,趙曦在批閱嶺南奏章時,不小心打翻了宵夜的牛乳。牛乳撒在了奏摺上……

本以爲奏章應該徹底廢了,結果當內監忙乎着收拾乾淨後,趙曦居然發現奏摺依然如故。

於是,趙曦便令人採買了嶺南的這種紙張,聽說叫谷紙。

經查閱資料,原來這種谷紙三國時期,便在江南流行,因爲它的防水性較好,江南的貴族常用這種谷紙書寫信件,謄抄經典。

江南潮溼,便是以這種谷紙來傳承經史子集的。

這一次,廣南東路泉州知州,撰寫奏章時,無意中間雜使用了谷紙,也讓趙曦再次對生產雨衣有了信心。

隨即,趙曦令工坊城遣人到廣南,學習這種谷紙的工藝,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嘗試製造雨衣。

幾年過去了,工坊城雨衣已經是第三代谷紙雨衣了。

連趙曦都不清楚其中到底添加什麼,反正趙曦感覺並不比後世的雨衣差。

這一次巡壩,內閣一定要陪同,都是五六十歲的老臣了,趙曦便責令工坊城送來一批雨衣…~

新式雨衣,趙曦指導工坊城是按後世軍伍的那種雨衣設計的,戴帽、雙袖、直筒的斗篷式雨衣。

這檔口,馬車已經拉着官家和內閣大臣到達了汴梁的堤壩邊,而官家已經着雨衣下車了。

內閣大臣也顧不得雨衣是不是管用了,忙亂着套上雨衣上了堤壩……

這時候好像大家都忘記了雨衣這回事,死盯着官家……

這是幹嘛呢?只見官家操弄着金瓜勇士的戟,一下一下的戳堤壩……

雨聲拍打着堤壩,嘀嗒在雨衣上,還有滔滔的黃河水,根本聽不到官家用戟戳在堤壩上的聲音。

不過,就看官家所用的力,大家就明白,官家是真的在用力戳。

這若是夯土的堤壩,被雨水這樣一泡,再被這般戳幾下,說不定就是一個漩渦,從而形成潰壩的原因。

而現在……

“官家是爲何意?”

富弼使勁吼,生怕官家聽不見。

“水泥築壩跟夯土不同,水泥壩一旦表面有疏漏,就會形成滲透,便會被水灌進堤壩內部……”

趙曦也聲音很大。在這大雨的天氣,還是在黃河堤壩上,相互說話必須得喊。

趙曦算是簡單的跟富弼等人解釋了一句,便沿着堤壩走,每走三五十步,就用戟朝堤壩戳一下。

走了很遠,幾乎快要出城了。

也不知道是走累了,還是戳累了,亦或是這一路走來,並沒有發現讓他擔心的情況。

官家總算是停下來了,把戟也隨手丟給了王中正。

就這一陣,富弼等人已經很累了。

迎着大雨,耳朵裡是隆隆的黃河水流聲,還有滴吧滴吧雨水滴落在雨衣上的聲音。很煩躁,不知道是煩躁官家這幼稚的行爲,還是煩因爲年老體弱跟不上官家的步伐。

“汴梁的堤壩用的哪裡的水泥?”

“回官家,汴梁堤壩是最早用水泥修繕的,最早的都有十幾年了。用的全是工坊城的水泥。”

“都是工坊城軌道馬車運送過來的,至於哪裡所產,微臣不知。隨後微臣便查驗!”

工部都水監的主官,很少有機會跟官家單獨對話的時候。不過,作爲傾向於技術官員,倒也沒氣餒,說起來頭頭是道。

“是不是黃河堤壩都是工坊城水泥?”

“回官家,不是。去歲在疏浚滑州堤壩時,因爲滑州當地有水泥作坊,爲節約運費,工部在當地採買了水泥…~”

這也是應有之義。

水泥的配方,工坊城已經出售了,國朝很多地方州府郡縣都先繼開設了水泥作坊。

趙曦倒也沒怎麼在意,雖然隱隱有些擔憂……

“明日,你親自到滑州,就用朕剛纔的辦法,查驗一下滑州堤壩的情況。”

趙曦都不知道這工部都水監的主官叫啥,從感覺上,這應該是個技術官僚,也就放心他前去。

趙曦也知道,巡視汴梁的堤壩,自己堅持下能成行,若是前往滑州,估計內閣和內苑敢翻了天。

也罷,從今天查驗的情況,趙曦還是比較放心的。

趙曦一直不放心當下的水泥,從目前看來,這種土水泥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看了看哆嗦着的諸位內閣大臣,趙曦覺得自己還真有點小題大做了。

第六五二章 決斷第一一八章 據理力爭爲出征第七八一章 孤都明白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一五一章 意不意外第九零七章 耶律乙辛的無恥第五零二章 幌子第六七七章 決議通過第八八三章 普查第三一六章 令行禁止的造就第一一二章 亂墳崗值守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二四九章 意有所指第四十章 內苑之亂第六六四章 泄洪口的選擇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五八一章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五五八章第五九四章 白熱化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二一零章 精神宣揚(第四更)第九四四章 不讓遼帝專美於前第二零七章 王介甫的萬言書(第一更)第四二七章 大宋講武堂第一零五章 做好事不留姓名第七九章 皇子出行第四七六章 丟人現眼第八六三章 秀場第一五九章 浪子野心第五四八章 野望第六三七章 很難說第一四七章 歸仁鋪第二一三章 炸開這道山樑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一九二章 一鍋燴(繼續五更 第一更)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六零五章 三級遴選第五二一章 揣度第一三五章 連敗第八六五章 北遼來使第二五零章 都是糧食鬧的第七八四章 郊迎第五五九章 目的從來不單一第三二一章 搞不懂第七九一章 微服私訪(五)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五一一章 閒事不閒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四三六章 見識的差距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六三二章 誰告訴朕怎麼回事第二五章 童英宴 (四)第一五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八一章 認命和不認命第七二六章 演戲要演足第八八一章 狡詐第二一七章 一文換一文第九零六章 邊境亂事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五六六章 矛盾轉移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八一九章 舊事重提第四一二章 典籍背後第三三四章 臨機決斷的作用第四五三章 都不純粹第四四七章 故技重演第七七七章 一勞永逸的做法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一一章 閒話第九五章 練兵之法第九零二章 看熱鬧希望事大第三八一章 大械鬥第八一五章 莫名其妙第三九八章 這點不可退讓第二二九章 改造第六七一章 就是這麼自信第三六章 無非是錢的事兒第七三四章 意外出現的西夏騎兵第一三四章 糜爛的廣南戰局第五二七章第四五章 未丟掉的一點機會第十九章 就是轉轉第二零五章 謀劃深遠(第四更)第五八八章 王安石也有昏招第一一一章 讓他真死去第七二零章 各方的反應第三四零章 相公的憂和帝王的喜第五二八章 攪和第一三六章 太子殿下的詭異第二九四章 戰爭與需求第八零二章 什麼也沒發生第九章 和一手好稀泥第五一三章 看熱鬧的朝堂第六五五章 讓他們死的明白第五九八章 順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