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六章 借力借勢

設置命題,由臣工們破題、解題,到最後公佈答案。這樣的過程對於經過科舉的士大夫們,印象會非常深刻。

每經歷一次這樣的過程,就相當於趙曦一次執政理念的宣講。

從這五六年的親政經歷來看,趙曦認爲還是初見成效了。

或許是旁觀者清,在這些議政的臣工還沒有拿出定論時,趙曦接到了富弼對工坊城產品工藝出售的奏摺……

國朝的臣子丁憂,到時間後是否回朝,是由朝廷召回的,特別是像富弼這樣的臣子。主要是回朝後職位的問題,他不想那些低品級的官員,可以賴在汴梁等。

富弼對工坊城產品工藝出售,表達了很深的擔憂,並且詳細剖析了產品工藝出售的後果。也提出了應該由官方主導的建議。

未在朝堂,倒是可以撇開那些亂七八糟的利益,以一個真正的臣工的眼光看問題。

這也是在告訴趙曦,他富弼丁憂到時間了。

這事……歐陽修這段時間好像忘記了他要離開政事堂的想法,這富弼要回朝了,歐陽修反倒不再提自請出外的事。

這段時間滿朝堂都在市易法和工坊城上,連個彈劾都沒有。加上自己又提到過革新官制,又有勤政殿這樣的建築格局…~歐陽老先生該不會不想離開政事堂了吧?

鑑於兩世對歐陽修的印象,趙曦還真不好意思隨意的就貶黜他。

其實,趙曦很看重歐陽修到講武堂的作用……

“擬旨……”

原本只有王中正一個人陪伴的勤政殿,瞬間就出現了一羣人,從研磨的內監,到制旨誥的翰林,再到記錄起居注的中書舍人……

就是一道關於富弼起復的詔令……趙曦也是沒辦法,才選擇了這樣的方式。

詔令需要經過政事堂,歐陽修是肯定會看到的。趙曦可以根據歐陽修在看到這道詔令後的反應,再決定下一步怎樣做。

按趙曦的腹案,內閣、執政和朝會三級決策制,內閣人員並不是現在政事堂的人數。但在趙曦的腹案裡,歐陽修界定在執政層,而不是內閣層,即便就是內閣層,也不想讓歐陽修佔據政事堂這邊的名額。

把歐陽修想錯了,老先生還真不是貪戀職權,只是在朝廷的多事之秋,他不想一直以自請出外來叨擾官家。

這不,詔令剛到了政事堂,歐陽修就請求覲見了。

歐陽修手裡帶着一份奏摺……看來老先生時刻準備着。

“歐陽相公,有些話我還是需要跟你說清。自我即位以來,朝堂穩定爲第一需要,所以,政事堂乃至朝堂並無多大變動。”

“這樣做的目的是爲將來的官制改革做準備,也不準備再爲離開政事堂、離開朝堂的任何臣工加官進爵。有些風氣我要轉過來。”

對待歐陽修這樣的君子,趙曦不想欺騙,實話實說,把離開政事堂的可能先講明瞭。

“陛下,老臣尊陛下之言,頻繁於講武堂,老臣有些看法,當於陛下奏明……”

“臣於講武堂閱遍陛下制定的條令條例,包括陛下爲講武堂將領、校尉包括軍卒擬訂的課程和講義,老臣均以閱讀。老臣想問,陛下可是有意教化武將?可是想用武將征戰天下?”

這不奇怪,趙曦設立講武堂,目的就是用忠誠武裝軍將的頭腦。歐陽修能從歷年自己撰寫的文案中讀到這些,並不意外。

“恕臣無禮。不知陛下爲何在如此龐大的謀劃中將文臣撇開?歷經五代十國,太祖以文御武的祖宗法度不會錯。臣不否認講武堂可以凝練武將忠誠意志,可陛下準備以何種方式改變朝堂文武之別?如何堵住朝臣的悠悠之口?”

歐陽修或許是要離開朝堂的核心層了,倒是能這樣敞開了奏對。

“歐陽相公,鑑於這般情況,也是無奈之舉。我也知道,要改變國朝文武之別的難度有多大,因前朝因武而亡,又經歷五代十國的混亂,再有百年以文御武的國朝格局,文武之差已經根深蒂固。”

“恐怕當今的士子,在啓蒙時就開始灌輸士人高於一切的理念吧?可在我看來,忠誠是爲臣核心品質。教化武將,灌輸忠誠理念,我還有信心,到對於文臣……就國朝當今朝堂,歐陽相公以爲如何?”

“如今士林推崇馮道,那是歷經十三朝的千古一人,可誰又想過他馮道輔助十三朝又是幾家幾姓之天下?”

“我不是對文臣有偏見,事實上我認爲文武都是根本,不應該有什麼區別,關鍵在於用怎樣的思想去武裝他們的頭腦,讓他能對國朝有怎樣的認知纔是關鍵。”

“但朝臣是什麼樣,士大夫整個階層又是什麼樣,想必歐陽相公很清楚。講武堂不是早年的護衛營,也不是太子親軍,我又正當年,講武堂對於趨利避害的文臣沒有任何吸引力,並不是我要將文臣撇開,而是我捉不準文臣的思想脈絡。”

“歐陽相公也應該看到了,我從早年開始,所有的產業佈局都連帶着臣工歸心的意圖,甚至將工坊城和講武堂以及軌道運輸獨立於朝堂之外,就是想培養出一批忠於國朝,忠於大宋的人才,而不是有千年家族和千年王朝差別的臣子!”

趙曦很直白的對歐陽修解惑,毫不客氣的點明瞭文臣心底話骯髒和小九九。

歐陽修是君子,也只有面對這樣的君子,趙曦才暢所欲言了。

“陛下遣老臣到講武堂又爲何意?”

官家所說的讓作爲文臣一員的歐陽修羞愧,這是事實,也是他無心朝堂的原因。

只是官家讓他到講武堂的目的,他需要清楚了。他這個歲數,價值觀是定型的,很難更改。

“因爲歐陽相公本身就有忠誠的品質。更爲重要的是,我認爲單純的重文還是重武,都不是正常的王朝狀態。”

“講武堂如今對文臣沒有吸引力,我想借歐陽公在文壇的地位,給講武堂帶去士人的趨向,若事不可爲,我不介意從孩童抓起。”

“對我而言,只要是忠誠於大宋,就沒有文武的界限。所以,寄希望於歐陽公,盡心達成這樣的結果。”

從這幾年朝堂的每次紛爭,趙曦看清楚了歐陽修,不管是庭辯,還是青苗法和市易法,他始終站在一個沒有立場的角度。

這可能因爲早年的朋黨傷着了,也可能是對朝堂的蠅營狗苟傷心了,但並不妨礙趙曦借他歐陽修在士林文壇的勢。

第九六四章 大喇叭攻勢第四八八章 其實是錢的事第七十章 騎行第九二九章 北遼先宣戰了第九五二章 以身爲主第三六零章 捷報和噩耗第一八二章 牛皮大的不毛之地(繼續五更,第一更)第八六二章 立場和態度第三九七章 我想要大理第七零一章 官家的風傳第一四六章 就這麼簡單第四九三章 又砸腳了第四七四章 還雙管齊下了第八九七章 疆域的妄想第五二六章 傾軋第八二六章 倉促了些第二五三章 貪婪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三章 初臨朝堂第六四二章 佔地增稅第六七章 君子六藝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二七一章 又玩了第五七八章 狠辣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萬衆一心第四一八章 這事做的不好第八一八章 實幹型內閣第一九零章 格局決定做法(第四更)第一二三章 誰更無恥第五一六章 隨便你們說第八八九章 夾生第二七八章 憋着氣呢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一二一章 動員宣講第六八三章 朕的意思第三六五章 這就是囂張第三九四章 混亂的朝議第一九四章 管城李誡(第三更)第一一三章 太子隱疾第七五零章 西夏又遣使了(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三更)第六二九章 大變革的開始第四零一章 這是香餑餑第六四章 至賤無敵的景洵第五四三章 最擔心的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五五七章 蕭卓爾一口老血第六四六章 揪心呀第二三一章 試探第八七八章 攔截第二一章 行軍之法第七一七章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八四八章 火油蒸餾作坊第四八九章 到底在建什麼第三八七章第四七零章 東平王 可滿意第五五四章 嚇着了第六二一章 一個團結的集體第四六七章 很失望第四五九章 吳充的無妄之災第七零四章 統一思想第三一八章 各自論戰第三零五章 該結束了第八八八章 掠奪第五章 鞦韆繩斷了第七四五章 不死心的党項人(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二更)第四二五章 爭吵 多吵吵第八四章 射殺第五三五章 朝廷該如何處置第二一五章 熱鬧了第六二五章 這個狠了第八四四章 拓海之謀第八四章 射殺第一八一章 有點得意忘形了(第五更)第四七一章 宗親也是個事兒第五七三章 比鬥第五五一章 兩重天第三五二章 沒想到的戰況第一零三章 韜光養晦的憋屈第九一章 第一次論政第三零一章 帝王和相公的挫敗感第二六章 童英宴(五)第四七二章 看完了再說第二八八章 真有這樣的傻缺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八一四章 這不是巧合第二六六章 早朝議第六三四章 打開的話頭第六一四章 官家又夾私貨第七四七章 戰爭之外的小事件(感謝盟主財叔寧打賞,今日第四更)第四四二章 家天下 共天下 公天下第五四六章 開始了第六三一章 役兵之議第七六八章 都是做給人看的第八七五章 幌子第七八章 祭祖之定第三八三章 文彥博難了第八一一章 新舊內閣第五零一章 把疏奏帶回去吧第六八六章 誰也沒料到第二四四章 因傷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