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兄弟夠義氣(中)

最後好說歹說,杜遷拿了兩成股,王倫便拿七成,這才結束爭論。

確定了利益分配之後,這才覺得親密多了,果然親兄弟需得明算賬,不得短期沒問題,長期會影響積極性的。

杜遷和宋萬都是江湖上底層的好漢,胸中點墨不多,對能識文斷字的王倫很尊重。而且杜遷說起肥皂生意和東京對王倫詩詞的傳播後,都對王倫敬佩得五體投地。

於是三人論了年齒,是杜遷最大,宋萬略小,王倫差得最多居末。但是席間又定了座次,卻是王倫坐主位,杜遷其次,宋萬再次之。好兄弟聚一塊,不需要結拜那等虛頭八腦的事,王倫對於所謂的歃血爲盟也本來是不信的,還免了那一刀。

觥籌交錯間王倫聊起在東京城外建廠房之事,表達了想租塊地的想法。在他想來,土地是百姓安身立命的本錢、也是國家穩定的基石,在後世,城裡人想到農村買塊宅基地的操作本屬不易,便是買了房子也只是沒有法律保護的“小產權房”。

在這裡建廠房,租這麼大塊的土地,不知道哪裡便宜,又哪裡容易。

不想說者無意,聽者動心,宋萬本來就是在汴河邊討生活的,因此對於城東那一片地形十分熟悉。

“王賢弟,買地並不難,爲什麼要租呢?”

原來宋朝土地制度主要是私有制,民間買賣土地非常常見,從而帶來土地所有權頻繁轉移,使地主階級具體成員經濟地位經常變動,這成爲宋代社會的突出現象。“千年田換八百主”,“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人家田產,只五六年間,便自不同,富者貧,貧者富”…

“土地能買賣?”這對王倫來說是好消息。租房子考慮這考慮那,像自己在租的,要不是害怕污染了房子,他完全可以再加兩條生產線,還免得城裡城外兩頭兼顧之苦。建工廠是要長久經營的,誰也不想沒過幾年要麼漲租金要麼乾脆被攆走,不但麻煩和影響生產,那固定資產也就成了水漂。

“能!”宋萬給個準信。“而且現在價格更便宜了。”

“幾年前,兄弟家中在汴河邊還有幾十畝閒田,日子不溫不火。可是有一日,官府來索要土地契約。可是這幾十畝地都是祖上所傳,輾轉轉讓早就拿不出田契了。

沒有田契,官府便要兄弟出錢填補賦租。可是兄弟哪有這個錢?沒奈何,只能棄了地,獨自一人到汴河上討生活。幾年時間,病死了老孃,便更無牽無掛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宮裡的楊戩定的法令,以方便斂財。兄弟開始還怨道祖上沒能保存好契約,哪知道在汴河上做工之後,竟然發現許多人與兄弟一樣,有的甚至更慘----是有田契的。”

王倫已經暫忘了買地之事,忍不住動問道:“有田契,官府也要索租嗎?”

“肯定不能啊,但是官府有的是辦法!政和年初,有個叫杜公才的胥吏向楊戩獻計,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從甲到乙,從乙到丙,輾轉追究,直到沒有證據,就推測土地的產量,增加租賦!像兄弟這樣沒有錢的,就只能丟了田地----因爲極少有人接手,便是變賣,這價錢也不高的。”

這就說明宋朝土地的變更之頻繁了,往往一塊地輾轉到自己手裡已經經手了無數人,只要中間某個環節掉鏈子,官府便要求增稅買田。這個索要田契的機構,號爲“西城所”。杜公才這個建議讓楊戩發了一筆橫財,也成爲楊戩的一項政績,因此其也被楊戩提拔爲觀察使。

這個立法,從汝州開始,慢慢地擴展到京東、京西、淮西、淮北。

“提起這個事來,真真恨得人睡不着覺,但又無可奈何!不過王兄弟要在汴河邊買地,卻是極好的時候,不但田地便宜,便是要僱工,價錢都是極低的,只是需要門路。”

原來這個世道真的混亂如斯!如果光看東京的光怪陸離,根本看不出外面的世界如此昏暗。王倫雖然一肚子心願想做個大財主,卻也不想發這種財----這是亡國的前兆啊!

“生民何辜!”

對宋萬說的悽惶,王倫抱以一聲同情。

正當杜遷宋萬兄弟暗贊他位卑不敢忘憂國時,便聽他說了:“不過百姓是他趙官家的百姓,他都不管他們的死活了,這事我等也管不着。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還是先合計我們的事要緊。”

再是好漢也要先填飽自己的肚子再說,所以杜遷和宋萬都明智地點頭稱是。他們想着,以王倫的見識,怎麼着都比自己強上許多。他都沒辦法的事,想也無用。

其實王倫的念頭又豈是他們能想到的?

今年是政和七年,離靖康之變還有一段時間吧?王倫沒有變天革地的志向,在歷史的大勢面前,他也不覺得自己有隻手擎天的能力。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宋家王朝自己乾的事,爲什麼指望別人來擦屁股?便是經過無數人慘痛的靖康之變後,趙家子弟不還是優哉遊哉地在南邊爲王?

做一富家翁,享受人生的極致之後,見勢不對,就提前溜走吧。當然,認識的好兄弟都是要帶着的。南宋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呢,夠自己活幾輩子的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神仙也管不了那麼長遠啊!

再說除了南邊,還有廣闊的天地可供馳騁,你看人家梁山好漢李俊後來做了泰國的國王,生活是多麼美好!當務之極,是現在把手頭的生意擴大化,有了錢,隨便下南洋,菲律賓、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哪裡不能活人?像自己的肥皂不就是從“南洋”運過來的?

幾人聊到開廠,聊到百萬富翁的美好前景,都興奮不已。王倫的大志如此,他們就更沒有爲了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的覺悟了。

正嗨之間,聽得門前又是一陣喧鬧,有人洋洋得意地大叫:“爺又來了!”

兄弟三人的臉色同時一變。

那夥潑皮陰魂不散,若不收拾了,這生意還怎麼做?不用分說,杜遷和宋萬都提起柴火棒。就連王倫,也很自覺地操起一把切菜刀。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啊!

第130章 離恨天涯遠第227章 塗鴉或是精典第29章 找李師師去第105章 那有何難第206章 約架第3章 我不上梁山第44章 憋屈的文才第20章 西門慶的一拳第65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236章 扈三娘要離開第89章 幸福的煩惱第152章 不小心唱了周邦彥的歌第181章 讓焦挺有面目第226章 峰迴路轉第40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16章 碰到軟刀子第94章 人心不古第222章 青面獸楊志第113章 神算子第7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42章 佳人有難第61章 想差了第160章 蛇鼠一窩第197章 文化人殺人不見血第235章 護花使者第4章 小娘子,誤會了第163章 此間甚好第77章 粉絲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196章 祝彪是個不成器的第218章 杜遷的覺悟第243章 李瓶兒要讓山水郎佔便宜第110章 閻婆惜的心願第101章 羅馬在哪裡第223章 延攬人才第7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61章 想差了第91章 不巧了第154章 相中了一塊好地第35章 高衙內第216章 談生意不是談戀愛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賓第109章 賞心樂事誰家院第18章 宴無好宴第4章 小娘子,誤會了第169章 官人好不正經第204章 一合之敵第76章 王爺有請第42章 佳人有難第97章 賞金第14章 找茬第210章 雷鋒是誰第37章 禍事來了第38章 尿遁之術第129章 周邦彥要挑戰第188章 山水郎很有名第219章 新的利潤分配辦法第223章 延攬人才第120章 飢餓營銷第72章 美女與大蟲第188章 山水郎很有名第194章 西門慶想生事第24章 能量第125章 王倫有禮第3章 我不上梁山第114章 發財了第162章 奴家喜歡讀書人第230章 明是非打抱不平第103章 據說王倫不學好第133章 實話傷人第18章 宴無好宴第30章 好大一個烏龍第230章 明是非打抱不平第158章 不是愛風塵第180章 李四來複仇第77章 粉絲第86章 奸商本質第17章 勸酒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賓第101章 羅馬在哪裡第11章 化敵爲友第32章 麗香院第44章 憋屈的文才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詞第226章 峰迴路轉第74章 鬥毆非小事第129章 周邦彥要挑戰第106章 我也問姮娥第237章 娘子慢走第123章 硬着頭皮也得上第90章 孫三四來訪第137章 延攬第208章 投機第59章 好評第121章 養眼的小姑娘第79章 醜郡馬宣贊第4章 小娘子,誤會了第182章 圍牆不簡單第19章 小心外加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