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討賊檄文!

明嘉靖四十年,六月下旬。

湖廣省,武昌府外,明軍大營內。

中軍帳外,石邦憲等一衆明軍將官們,正頂盔摜甲,分別立於中軍帳外的兩側。

大營附近,到處都是全副武裝的甲士,一股肅殺的氣氛逐漸在大營內,瀰漫開來。

自從朝廷將最後一批輜重糧草,以及新式武器運送至湖廣省以後,湖廣巡撫馮嶽,便開始着手召集麾下將官,並集結軍隊。

‘噠噠噠——’

只聽遠處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不多時,一隊騎兵卻已經向着中軍大營而來。

其中最爲顯眼的,便是馮嶽身下的一匹戰馬,戰馬身上的毛髮整體呈栗色,除此之外,在馬的頭部,還有一小撮白色的毛髮。

今天的馮嶽,已經脫去了以往身上穿着的那身文官袍服,而是穿戴上了甲冑,全副武裝。

此刻,他身上的文人氣質,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副肅殺之氣。

畢竟,大明的文官,從來都不缺乏上陣殺敵的勇氣!

等候在中軍大帳兩側的諸多明軍將官,以及周遭的那些甲士,眼見馮嶽到來,當即垂首下拜,沉聲道。

“見過巡撫大人!”

“嗯。”

隨後,只見馮嶽從馬上下來,一手持鞭,一手按劍,微不可查地應了一聲,旋即邁步,走進了中軍營帳。

待馮嶽走進中軍營帳以後,早先等候在一旁的明軍將官,便按照品秩、官階的高低,分批次進入了營帳。

中軍營帳內,擺放着一張巨大的輿圖,輿圖上,清晰地標註着播州境內的山川河流,以及每一處城池。

待馮嶽坐於主位後,那些隨後進入中軍大營的將官們,也分別在兩側站定。

馮嶽環視一圈,見所有人都到齊了以後,方纔點了點頭,轉而詢問道。

“目前,川師三路,以及黔師兩路那邊,有沒有傳來消息?”

馮嶽的話音剛落,只見一位將官站了出來,沉聲道。

“稟巡撫大人,三日前,川師三路中的兩路,總兵陳璘、副將曹希彬,已統帥兩萬五千兵馬,按照既定路線出發!”

“另外,總兵吳廣那邊也傳來消息,大軍的糧草輜重,還有些許欠缺,等籌措完畢後,方纔能夠出發!”

“至於黔師方面,由總兵李應祥以及參將譚健,所統帥的三萬兵馬,也已經正式出發,向着興隆所在的方向進軍。”

坐於主位的馮嶽,在聽完那名將官的稟報後,不由得地皺了皺眉,冷聲吩咐道。

“混賬東西,居然還敢拿籌措糧草作爲藉口來拖延時間,你馬上派人去給總兵吳廣那邊送去消息,告訴他,要是延誤了戰機,本官一定上奏朝廷,將他撤職查辦!”

那名將官聽聞馮嶽此話,當即神色一凜,沉聲道。

“是,巡撫大人!”

在這之後,只見馮嶽話鋒一轉,將目光從在場的諸多將官身上,掃視而過,緊跟着開口道。

“就在不久前,朝廷已經正式公佈了討賊檄文,並經由驛站送至全國,來人,把討賊檄文拿上來!”

“遵命,巡撫大人!”

話音落下,很快便有甲士上前,將小心翼翼地將討賊檄文取出。

馮嶽看着討賊檄文上寫着的文字,不由得感到一陣心潮澎湃,隨後,只見其拿起討賊檄文,對着中軍營帳內的諸多將官,沉聲念道。

“自古帝王臨御天下,皆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而制天下也!”

“播州楊氏,尊任殘賊、信用奸佞、誅戮忠正、剝削百姓、增重賦斂、以至百姓號泣市道,死者則露屍不掩,生者則奔亡流散,孤幼婦女,流離系虜!”

“播州楊氏,罔顧綱常,蓄意謀反,行此倒行逆施之事,早已是天怒人怨!”

“朕以守土之責,以愛民之心,起仁義之師,兵誅不道,破諸敵寇,發此檄文,是以徵之!”

“凡獲播州宣慰使楊烈之首者,賞五千金、擢升兩級,獲楊烈諸子之首者,賞三千金,擢升一級!”

當營帳內的諸多將官,聽見只要能夠斬獲播州宣慰使楊烈的首級,便能夠得到五千金的賞賜,以及連升兩級後,呼吸都不由得變得急促了起來。

至於播州楊氏所犯下的那些罪行,他們並不在乎,此刻,他們只知道一件事,只要斬獲了播州宣慰使楊烈的首級,自此以後,便能夠飛黃騰達,平步青雲!

待馮嶽將討賊檄文宣讀完畢後,在場的那些將官們臉上,已經滿是急切之色,此刻,他們恨不得立刻率領軍隊,趕赴播州。

“本官已經將朝廷下發的討賊檄文,宣讀完畢,還望諸位接下來能夠勇猛作戰,拯救播州當地的黎明百姓,於水火之中!”

待馮嶽的話音落下,中軍營帳內的那些將官們,盡皆垂首下拜,沉聲應道。

“遵命,巡撫大人!”

“嗯。”

馮嶽聞言,微不可查地應了一聲,在環視一圈後,旋即出言吩咐道。

“好,現在傳本官的命令,由石邦憲,領兩萬兵馬作爲前鋒,本官領三萬兵馬作爲中軍,剩下的一萬兵馬作爲後軍,即刻向桑木關進發!”

“遵命,巡撫大人!”

中軍營帳內的諸多將官聽聞馮嶽此話,未作絲毫停留,盡皆領命而去。

此刻,他們的心情無比雀躍,因爲接下來的這場平播之戰,將作爲他們的進身之階。

很快,湖廣巡撫馮嶽的命令,便在各級軍官們的口口相傳之下,被傳遞了下去。

在這之後,由湖廣巡撫馮嶽親自統帥的大軍,便經由官道,浩浩蕩蕩地向着目的地進發。

馬蹄聲,轟然不絕地響徹於官道之上,從半空中看下去,便是一股看不到盡頭的黑色洪流,向着遠方席捲而去。

只見石邦憲將目光從遠處那綿延不絕的道路上收回,隨後勒緊了身下戰馬的繮繩,向着一旁的軍官如此吩咐道。

“傳本將軍的命令,即刻派出斥候,去往前方打探消息!”

“是,將軍!”

……

正當由馮嶽所統帥的大軍,浩浩蕩蕩地向着目的地進發之際,另一邊的京城,也不太平靜。

儘管朝廷的討賊檄文,已經發布有一段時間了,但熱度依舊未減,儼然已經成爲當下京城內最爲火熱的話題,時不時便能夠看見在各種各樣的聚會上,許多書生就此事,展開討論。

在這之前,除了內閣,以及負責調運輜重、糧草的官員以外,朝中根本就沒有多少官員知道此事,因此,當朝廷正式發佈討賊檄文的時候,引得無數官員震驚。

畢竟,在此次戰役中,出動的軍隊,達到了十三萬之多!

哪怕是當初朝廷在剿滅東南沿海一帶的倭寇時,也沒有出動這麼多軍隊。

儘管如此,朝中還是有部分官員對此頗有微詞,認爲此舉徒耗國帑,應該按照以往的政策,以安撫爲主。

紫禁城,幹清宮。

此刻,嘉靖正坐於龍椅之上,聽取着來自於呂芳的彙報。

“啓稟陛下,不久前兵器司那邊傳來消息說,他們又在京城附近,開辦了好幾處工坊,並招募了足夠的工匠,眼下,正在全力進行燧發槍的製造工作!”

“嗯,朕知道了!”

嘉靖在聽完呂芳的彙報後,點了點頭,轉而出言吩咐道。

“呂芳,今天天氣不錯,陪朕出去逛一逛吧!”

“遵命,陛下!”

呂芳在應聲後,旋即亦步亦趨地跟隨着嘉靖的步伐,走出了幹清宮,在他們身後,還跟着一大批用以服侍的太監宮女。

此刻,外面陽光明媚,陽光照射在人身上,讓人不由得感覺到一絲燥熱。

“嗯,看來這天馬上就要熱起來了啊!”

只見嘉靖將目光從遠處收回,撫了撫額,出言感慨道。

”陛下不必擔憂,去年冬天的時候,奴婢便已經命人運送了大量的冰塊,儲存於冰窖之中,度過這個夏天,應該不成問題,另外,御膳房那邊也在着手準備冰鎮酸梅湯!”

“嗯,呂芳,還是你想的周到啊!”

嘉靖聞言,瞥了呂芳一眼,如此感慨道。

“陛下言重了,這些都是奴婢應該做的!”

一旁的呂芳聽聞嘉靖此話,臉上頓時浮現出謙卑之色,恭敬道。

隨後,嘉靖和呂芳,便順着鋪有石板的小徑,來到了一處花園。

與先前那種綠意盎然的模樣不同,此刻,花園內,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已經競相開放,不需要細嗅,便能夠聞到一股沁人心脾的花香。

“先在這休息一會兒吧,朕也有些乏了!”

隨後,只見嘉靖用手指着不遠處的石桌,如此吩咐道。

“遵命,陛下!”

呂芳在應聲後,旋即跟隨着嘉靖的步伐,來到石桌前,隨後,只見嘉靖在石桌旁的石凳上坐下。

身後的那些太監宮女見此情形,當即上前,將如玉般的青色茶壺,連帶着茶杯一同擺放在石桌上,除此之外,還有幾碟分外精緻的點心。

旋即,只見嘉靖拿起石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和呂芳,都各自倒上一杯熱茶。

在做完這些後,只見嘉靖瞥了一眼呂芳,如此吩咐道。

“坐吧,陪朕喝喝茶!”

“是,陛下!”

對於嘉靖的請求,呂芳並未有絲毫推辭的意思,徑直在嘉靖的對面坐下。

嘉靖在端起茶杯輕啜一口後,順手拿起一塊綠豆糕放入嘴中。

“嗯,這綠豆糕味道還不錯,看來是御膳房那邊有了長進,呂芳,你嚐嚐!”

“是,陛下!”

嘉靖的話音落下,呂芳也緊跟着拿起一塊綠豆糕放入嘴中,隨後,也不住誇讚道。

“陛下,說的沒錯,看來御膳房那邊,確實有所長進!”嘉靖聽聞呂芳此話,冷笑一聲,旋即開口道。

“這是自然,御膳房那邊要再沒有點長進,朕就得考慮,重新換一批御廚了!”

在這之後,只見嘉靖話鋒一轉,將目光轉向呂芳,轉而詢問道。

“對了呂芳,最近那些對朕出兵一事,頗有微詞的官員,有沒有消停下來?”

“啓稟陛下,據奴婢所知,那些官員都被嚴閣老出手整治了,眼下都服服帖帖的,再也不敢就此事多嘴!”

嘉靖的話音剛落,一旁的呂芳,便不假思索地應聲道。

嘉靖在聽完呂芳的彙報後,微不可查地點了點頭,旋即感慨道。

“嚴嵩就這點好啊,有些事,朕都不用吩咐,他自己就替朕做了!”

在感慨完畢後,只見嘉靖將目光從呂芳的身上收回,看向花園內那些競相開放的花朵,隨後,裝作不經意間在呂芳的面前提起。

“夏天馬上就要到了,相對應的,雨季也會到來,朕實在是有些擔憂,早先所修築的那些堤壩,究竟能不能夠撐過這個雨季?”

一旁的呂芳聽聞嘉靖此話,在猶豫許久後,方纔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陛下,實不相瞞,奴婢近些日子查到了一些消息!”

“哦,呂芳,伱查到什麼了?”

嘉靖聞言,臉上頓時浮現出好奇之色,看向呂芳,出言追問道。

呂芳在察覺到嘉靖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後,咬了咬牙,沉聲道。

“陛下,小閣老嚴世蕃,一直在派人偷偷加固並修繕,黃河附近的堤壩,其工程量之大,耗費銀兩之多,遠遠不是報告中所呈現的那樣!”

“據奴婢估算,整個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以及花掉的銀兩,已經足以將黃河附近,原本所修築的堤壩,全部推倒重來了!”

嘉靖在聽完呂芳的彙報後,也不由得來了興趣,只見其挑了挑眉,繼續追問道。

“哦,當初是誰主持修築黃河附近的堤壩的?”

“啓稟陛下,當初負責主持修築黃河附近堤壩的,分別是趙文華、鄢懋卿,以及河道監管李玄!”

對於嘉靖的問詢,呂芳不敢有絲毫隱瞞,只得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盡皆說出。

在說完這些後,呂芳似乎頗爲緊張,身體開始不受控制地略微顫抖起來,額頭上也滲出細汗。

“趙文華、鄢懋卿、李玄!”

嘉靖在心中默唸着這三個人的名字,旋即回過神來,看向一旁的呂芳,似笑非笑道。

“趙文華、鄢懋卿,是嚴嵩的人,李玄是楊金水的乾兒子,而楊金水,又是你呂芳的乾兒子,你對朕說這些,難道就不怕朕遷怒於你嗎?”

呂芳聽聞嘉靖此話,臉上頓時閃過一絲慌亂之色,戰戰兢兢地跪伏於地,沉聲道。

“陛下,楊金水是奴婢的乾兒子不假,他所犯下的罪行,也是罄竹難書!”

“奴婢能夠有今天,全都仰賴於陛下,縱使楊金水是奴婢的乾兒子,奴婢也沒有包庇的……”

呂芳的話還沒說完,只見嘉靖的臉上浮現出和煦的笑容,只見其俯下身體,親自將呂芳從地上扶起。

“行了,呂芳,不必再說了,朕明白你的意思!”

在將呂芳從地上扶起以後,嘉靖在上下打量了呂芳一番後,緩緩道。

呂芳聽聞嘉靖此話,臉上頓時浮現出劫後餘生的表情。

隨後,嘉靖那略帶欣慰的聲音,又再次在呂芳的耳旁響起。

“呂芳,你能夠冒着風險,跟朕說這些,朕很是欣慰!”

呂芳聽聞嘉靖此話,臉上頓時浮現出感激涕零的神色,畢恭畢敬道。

“陛……陛下,奴婢……”

嘉靖似乎猜到了呂芳接下來要說些什麼,擺了擺手,示意其不必再繼續說下去。

呂芳見此情形,在停頓了片刻後,方纔上前,小心翼翼地向嘉靖詢問道。

“陛……陛下,您打算如何處理此事?”

嘉靖聽聞呂芳此話,頗爲淡然地瞥了他一眼,轉而開口道。

“既然他們已經開始着手補救,那朕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做這件事情沒發生過!”

“陛下聖明!”

眼見嘉靖已經做出了決定,一旁的呂芳當即神色一凜,沉聲應道。

呂芳心裡十分清楚,嘉靖之所以會選擇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則是因爲,眼下嘉靖還用得着嚴嵩父子,需要他們替自己震懾百官,完成那些不方便完成的事情。

“陛下的權謀手段,果真爐火純青,所有人都在陛下的牢牢掌控之中,乖乖替他做事,進而貫徹他的意志!”

呂芳如此想着,看向嘉靖的眼神中,也愈發崇敬。

正當呂芳思緒翻飛之際,嘉靖那不含一絲情緒的聲音在他的耳旁響起。

“走吧,呂芳,陪朕再好好逛一逛!”

呂芳聽聞嘉靖此話,猛地回過神來,當即垂首下拜,恭敬應聲道。

“遵命,陛下!”

……

另一邊,京城,嚴府。

在下值之後,嚴嵩、嚴世蕃父子,未作絲毫停留,便徑直乘坐轎子,返回了嚴府。

在嚴府的門口,依舊和往常一樣,聚集着許多前來拜訪的大小官員,以及認爲自己懷才不遇,想要被當朝閣老所引薦的書生。

對於這副光景,嚴世蕃早已是習以爲常,此刻的他,已經能夠像他的父親嚴嵩一樣,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這些人。

只見嚴世蕃將目光收回,並將轎簾放下,對轎伕如此吩咐道。

“還是老規矩,走側門吧!”

“是,小閣老!”

很快,嚴嵩、嚴世蕃父子所乘坐的轎子,便經由側門,進入了嚴府。

待嚴嵩的轎子停穩以後,嚴世蕃還是像往常一樣,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攙扶着嚴嵩。

“父親,您慢點,多注意腳下!”

“嗯。”

嚴嵩應了一聲,並未拒絕嚴世蕃的攙扶,父子二人就這樣,緩緩向着嚴府書房行進。

在去往書房的路上,只見嚴嵩猛地頓住腳步,轉過身來,看向一旁的嚴世蕃,出言叮囑道。

“嚴世蕃,接下來你給我好好盯着那些人,要是他們再敢在背後嚼舌根子,你看着辦吧!”

嚴世蕃在聽完嚴嵩的叮囑後,當即不假思索地應聲道。

“是,父親,孩兒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嚴世蕃在說到這裡的時候,似乎仍舊有些憤憤不平,又緊跟着補充道。

“哼,眼下國庫充裕,耗費的這區區幾百萬兩銀子又算得了什麼?”

“陛下此舉,可謂是高瞻遠矚,一舉多得!”

“朝廷出兵平播,不僅能夠極大地震懾那些心懷鬼胎的土司,還能夠攜戰勝之威,在西南一地推行改土歸流,並任用流官進行統治,屆時,朝廷所能夠收取到的賦稅,也將得到顯著增加!”

嚴嵩聽聞此話,也緊跟着對嚴世蕃的話,表達了認同。

“不管怎麼說,把當地交給我們這些文官來治理,也總比那些土司要強得多!”

在這之後,只見嚴嵩話鋒一轉,將目光從嚴世蕃的身上收回,轉而詢問道。

“對了,嚴世蕃,這眼看着就要到夏天了,修繕、加固黃河附近堤壩的工作,進行得如何了?”

“父親,目前一切順利,雨季來臨前,黃河附近的堤壩,應該能夠全部加固完畢!”

嚴世蕃聞言,在思襯片刻後,旋即不假思索地給出了迴應。

嚴嵩在聽完嚴世蕃的彙報後,臉上不由得閃過一絲憂慮之色,旋即出言叮囑道。

“嗯,一定要慎之又慎,絕對不能夠讓消息泄露出去,明白了嗎?”

“是,父親,孩兒明白!”

就在這時,只見管家來到嚴嵩、嚴世蕃父子面前,俯下身體,恭敬稟報道。

“嚴閣老,這裡是您的學生胡宗憲,派人給您寄來的一封親筆信!”

管家說完,便小心翼翼地將那封書信從袖中取出,並將其遞到嚴嵩的面前。

“哦,胡汝貞的信?”

嚴嵩在聽完管家的稟報後,當即來了精神,只見其伸出枯瘦的手,從管家的手中將信封接過。

在這之後,嚴嵩便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下的步伐,進入了嚴府書房。

在進入書房後,只見嚴嵩徑直坐於書案後,迫不及待的將那封信封拆開,開始仔細瀏覽起上面的內容。

一旁的嚴世蕃見此情形,臉上滿是忐忑不安的神色,隨後,待嚴嵩將信中的內容瀏覽完畢後,他才鼓起勇氣,上前詢問道。

“父親,胡宗憲給您寫信,是有什麼事嗎?”

嚴嵩此刻的心情似乎很好,只見其將手上的信紙放至一旁,看向嚴世蕃所在的方向,出言解釋道。

“其實也沒什麼大事,胡宗憲在信裡提到,浙江當地的桑苗,已經趨近於成熟!”

“另外,他還在信裡說,等到了京城以後,就會親自登門,前來拜訪我這位老師!”

嚴嵩在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滿是欣慰之色,而一旁的嚴世蕃見此情形,心中卻泛起一股莫名的情緒。

畢竟,眼下,嚴嵩臉上所流露出的表情,是他平日裡很少見到的。

第468章 誰讓人家有個好爹呢?第511章 勳貴宗室與皇帝的默契第496章 進亦贏,退亦贏第743章 萌生退意的嚴嵩第686章 調戚繼光 俞大猷入京!第206章 拍賣出海憑證 (求月票)第196章 願望實現第309章 事件平息第51章 驚天之舉第499章 來自官僚階級的鐵拳第395章 戰爭機器的開動第115章 鹽稅被盜808.第794章 嚴嵩致仕第767章 論功行賞788.第774章 驚變第395章 戰爭機器的開動第628章 嚴嵩他們到底是怎麼辦事的?第456章 嚴嵩重病第25章 請帖第310章 鄢懋卿歸來第728章 祖宗之法萬不可變!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704章 正式冊封皇后!第395章 戰爭機器的開動第25章 請帖第22章 難題第206章 拍賣出海憑證 (求月票)第641章 快來人啊,殿下昏過去了!第487章 現在,給本閣老跪下!第302章 讓他們鬥個夠!第258章 名爲手雷的新式武器第530章 聖公所過之處,百姓如遭虜賊第482章 不對啊,陛下是怎麼知道的?第298章 你怎麼睡得着的啊?第2章 恭賀第256章 請求鎮壓第496章 進亦贏,退亦贏第33章 出發第537章 西班牙使者到來休息一天,今天只有一更第548章 誰也不準接見這個孔尚賢!(求月票第337章 嘉靖與海瑞的初次見面第138章 徐階意識到了不對第544章 原來陛下早就謀劃好了!第317章 重建神機營807.第793章 徐階落幕796.第782章 他們的天塌了第292章 海瑞:我來頭很大嗎?第86章 前線告急第348章 深夜議事第331章 又來一批倭寇第728章 祖宗之法萬不可變!第473章 只誅首惡,脅從不問!第271章 環球航行(加更一章)第746章 名留青史的誘惑第469章 識貨的人不止一個!第689章 讓神機營參戰795.第781章 屬於嚴嵩 徐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第298章 你怎麼睡得着的啊?第142章 海戰第360章 都是你們自找的第153章 擴建國庫第352章 壞消息與好消息第267章 重新起用第282章 科舉考試臨近第467章 商討具體人選第189章 紅夷人也通倭?第751章 還是再苦一苦第304章 上門拜訪第727章 削減開支,裁撤驛站807.第793章 徐階落幕第614章 全是真話,沒有一句假話!798.第784章 內閣已經沒有了嚴嵩的位置第139章 獄中搏鬥第39章 承諾第418章 報紙發售第301章 任命海瑞負責此事第226章 皇帝親臨兵器司第713章 巡撫大人,您下命令吧!第200章 全城搜查第486章 陛下被奸臣矇蔽,我等不能置之不理第286章 朕給你們,你們才能要(求月票)第366章 嚴峻的形勢第252章 出乎意料第474章 殺良冒功第650章 有些人就藉着此事,來誹謗朝廷!第54章 提議第652章 有命掙,沒命花!795.第781章 屬於嚴嵩 徐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第469章 識貨的人不止一個!第43章 另有隱情第548章 誰也不準接見這個孔尚賢!(求月票第483章 大明 西班牙的海上遭遇第358章 波譎雲詭的局勢第203章 漏網之魚?第717章 背後少不了皇帝的授意第704章 正式冊封皇后!797.第783章 咱們很快就要跟徐階正面對上了第429章 嚴嵩:原來我們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第69章 毫不相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