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權衡

第55章 權衡

“將宗室分爲大宗及旁支,這樣一來便可以將整個宗室分化,減少政策推行時的阻力,另外據臣調查所知,目前那些旁支及底層宗室每次從大宗處領取的供養不過三兩六錢銀子,甚至有拮据者甚至需要靠借貸來度日。”

“而朝廷發放俸銀及祿米的標準都是按照五品奉國中尉的標準來發的,也就是七兩六錢四釐。”

嚴嵩在說到此處時,故意停頓了一下,而在場的衆人也明白了他的意思。

珠簾後的嘉靖輕咳兩聲,開口道:“朕這裡有一些藩王遞上來的摺子,你們看看。”

呂芳聽聞,連忙從嘉靖手中接過奏摺,將其分給在場的諸位閣老。

嚴嵩戴上老花鏡,很快將奏摺的內容看完,緊接着開口道:“陛下,這些奏摺的內容不可信啊!別的不提,就單單拿惠王來說,他在河南強行圈佔了十二萬畝土地,弄得百姓流離失所,差點激起民變!”

徐階看完奏摺後也頗爲氣憤,緊隨其後道:“這些藩王還有臉在信中訴說自己家如何如何悲慘,就連一個小小的平涼府都是白玉甬道、黃磚鋪地,以惠王、桂王、趙王的富裕程度,只會更甚!”

張居正在看完奏摺上的內容後,隨即喚來胥吏,讓其將每年朝廷發放給宗室的俸銀及祿米記錄找了出來。

“你們看,每年朝廷下發的俸銀及祿米,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被惠王、桂王、及趙王他們領走了。”張居正翻看着記錄,沉聲道。

“據負責此項事務的官員說,他們總是以府內子女繁多爲由,領取最多的一份,其餘宗室皆敢怒不敢言,誰叫他們勢力最大呢?”高拱看完後,也忍不住評論道。

“而這幾位,下面的妻妾子女不計其數,甚至數量可能已經到了以千估算的地步!而這些子女自出生開始,便自動獲得最低爵位,也就是奉國中尉,享五品待遇,朝廷每年爲其發放七兩六錢四釐。

“而宗室的人數越來越多,這樣日積月累下去便是個天文數字!”嚴世蕃在看完這些後,也不由感到十分棘手,向着珠簾後的嘉靖沉聲道。

“不知你們還記不記得張璁(cong)曾經施行過的辦法?”坐於珠簾後的嘉靖緩緩開口道。

“張璁,字秉用,正德十六年進士,曾三度擔任內閣首輔,在任期間革貪腐、清莊田,大力整飭吏制,於嘉靖十八年病歿於溫州。

“張璁?陛下的意思是按照張閣老曾經提出的建議,對於藩王的每一代只封八個人?”眼見嘉靖突然提及自己的偶像,張居正眼睛放光,稍作思慮後便給出了答案。

“沒錯。”見張居正猜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嘉靖心情大好。

“可惜後來只需要行賄禮部就能夠多給名牒,這項政策已經名存實亡。”嚴世蕃也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既然是好的政策就應該繼續推行下去,豈有人亡政息之理?嚴嵩,這件事朕就交由伱來辦,若是禮部再有多發名牒的現象,你直接處理吧,不用稟報朕了!”坐於珠簾背後的嘉靖如此吩咐道。

“是,陛下,微臣遵命。”嚴嵩聽聞嘉靖的話後,躬身行禮道。

“既然要削減宗室開支,那麼諸位愛卿覺得應該削減至什麼地步方纔合適?”待一個問題解決後,嘉靖緊接着又拋出了一個問題。

“回陛下,臣覺得對於大宗應該至少削減其一半的開支,並讓其節制生育,減少子女數量,而對於那些旁支,則應該適當保持原來的待遇,也不能讓他們沒了活計不是。”嚴嵩思慮許久,緩緩開口道。

“不可,那些旁支的數量加起來也不少,每年所耗費的銀子也是一筆天文數字,臣覺得,也應該適當減少待遇。”高拱聽完嚴嵩的發言,並不認同。

“削減那些大宗室的開支倒還可以理解,而那些旁支就只靠着朝廷發放的那一點俸銀和祿米來養活一家人,太祖皇帝陛下規定,宗室不得從事其他事務,你這樣做,不是斷了人家活路嗎?真是奸佞之徒!”嚴世蕃聽完高拱的話後,忍不住怒懟道。

“你罵誰?我這也是爲國庫着想,爲陛下着想,爲我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高拱梗着脖子,迴應道。

“別吵了。”眼見這兩位又要在內閣會議上吵起來,嘉靖連忙出聲,制止了他們。

“方纔小閣老所言,倒是提醒了朕,正是由於太祖皇帝規定,宗室不可從事其他事務,方纔讓其只能靠朝廷下發的俸銀及祿米過活。宗室弟子錦衣玉食,又整日無所事事,可不就只能一個勁地生育了嗎?朕覺得,應該給他們找些事來做。”

“陛下的意思是……”嚴嵩從言語中覺察到了嘉靖的意思,但卻不敢挑破。

“朕的意思是廢除此條規定,讓宗室能夠參加科舉,也能夠自由從事士農工商等等職業,這樣也好比讓朝廷出錢養着他們強,而俸銀及祿米則照常發放一年,你們覺得呢?”嘉靖將嚴嵩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朗聲道。

“陛下不可,這可是太祖皇帝陛下親自定下的規矩,並嚴令不得更改,況且若是宗室自由選擇職業,恐失了皇家臉面啊!”徐階聽聞嘉靖所言,神色駭然,立刻跳了出來,向嘉靖勸阻道,緊接着高拱、張居正也緊隨其後,一同跪伏於地。

“世上豈有一成不變之物?有道是,變則通,不變則壅,變則興,不變則衰,變則生,不變則亡!你們都不用勸了,朕心意已決。”嘉靖沒有去看跪伏於地的幾人,而是自顧自地說道,言語中充滿了一種不容辯駁的意味。

“另外,我大明的爵位也不再世襲罔替,逐漸遞減,有功者方可保留。”在說完這些後,嘉靖又突然補充了一句。

“是,陛下!”眼見皇帝徹底下了決心,幾人也不敢再反對。

“好了,今日內閣會議所議之事暫時就這些了,徐閣老,你給朕念念。”

“是。”徐階說罷,從一旁負責記錄的胥吏手中接過紙張。

“首先將宗室分爲大宗及旁支,對於大宗則削減掉其一半的開支,旁支則酌情發放一年的俸銀及祿米,並允許其自由從事職業。

“此外重新啓用張璁張閣老曾經的政策,每一代藩王只能封八個人,剩餘的人不納入名冊之中,不得領取錢糧!此事由內閣首輔嚴嵩負責,我大明的爵位也不再世襲罔替,逐漸遞減,有功者方可保留。”

“稟陛下,微臣唸完了。”徐階將上面記錄的東西唸完後,將其交還給胥吏。

“好,大概就這些了,你們內閣將其草擬完畢後,送到司禮監,待司禮監批紅後,就直接頒佈吧。嘉靖見記錄的內容沒有偏差後,點了點頭,吩咐道。

“好了,朕也有些乏了,散會!”

“是。”

(本章完)

第375章 揚帆吧,環球航行的船隊!第370章 百日宴的消息第184章 沒人能夠忤逆皇帝第145章 祭祀第184章 沒人能夠忤逆皇帝第677章 陛下的恩情還不完!第515章 準備清算求月票第746章 名留青史的誘惑第403章 回京述職第717章 背後少不了皇帝的授意第761章 恩科考試臨近!第768章 嚴嵩致仕前的談話第233章 百姓的力量第192章 皇帝在背後注視着你第53章 請願第232章 肆無忌憚的鹽商第655章 趙貞吉上任第718章 天無二日,微臣的心中只有陛下一個太陽!第116章 名偵探海瑞第509章 只不過是陛下一句話的事第260章 威力強勁的手雷第11章 嚴嵩的信第664章 就別怪朕不客氣了!第754章 表明態度的成國公第102章 胡宗憲的提點第291章 讓裕王和景王來見朕(最後一天,求第267章 重新起用第417章 恐怖傳說的締造者(5k大章)第524章 本官的話,你難道沒聽見嗎?第194章 楊宗泰想要回泉州任職第137章 繳獲所得第210章 皇帝出手了第124章 暗自謀劃第401章 大勝第466章 正式入閣 白蓮教第203章 漏網之魚?第443章 頗有原則的嚴嵩第172章 官府的宣傳第79章 邀請及大清洗第761章 恩科考試臨近!第480章 陳洪之死第300章 賭上一切的嚴嵩第463章 嚴嵩的夢第108章 真相大白810.完結感言811.第796章 番外:當大明的狗也沒什麼不好第104章 嚴查第707章 呂芳與陸炳的會面第394章 韃靼入侵第404章 以韃制韃第458章 形勢危急第733章 讓大明再次偉大!第698章 陛下將所有人都玩弄於股掌之中!786.第772章 會不會有些太過於極端了?第93章 百姓之苦第8章 御前會議(1)第643章 沒有他們,對朕很重要!第82章 禮制不可違第298章 你怎麼睡得着的啊?第705章 陛下能夠隨意馭使雷霆?第618章 陷入沉默的嘉靖第470章 看朕不扒了他的皮!第482章 不對啊,陛下是怎麼知道的?第225章 令人震撼的消息第250章 王用汲上任第753章 軍情如火!第628章 嚴嵩他們到底是怎麼辦事的?第42章 四處碰壁第403章 回京述職第297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32章 殘酷刑罰第722章 我這一生如履薄冰第223章 趙貞吉的告誡第123章 一舉三得第130章 拿這些東西來考驗本官?第737章 讓陛下檢閱一番第195章 詔書抵達第318章 評卷風波第742章 逐步將宗室 勳貴送入朝堂第40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135章 屠殺第505章 這樣,就是最好的結局了第231章 大軍開拔第322章 提上日程第138章 徐階意識到了不對789.第775章 要是他想繼續賴着不走,朕也會讓他走的第3章 上書第300章 賭上一切的嚴嵩第295章 父子相見第535章 難辦,我看乾脆就別辦了!第148章 行刑799.第785章 只有前面的人倒了,亦或者是走了,後面的人才有機會上位第749章 嘉靖朕是大明的太陽?第447章 忐忑不安的三人第422章 信第306章 既然如此,那就乾脆一起得罪吧!第393章 所圖甚遠第520章 剝皮充草第181章 任命趙貞吉爲欽差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