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明察秋毫

第21章 明察秋毫

“官家,臣……臣當時實在是救駕心切,見您有難,這才一時間失了方寸……”

“就看在老臣伴隨您多年的份兒上,您就當可憐可憐臣,留我一條賤命吧……”

“陛下!十五年了,從咱們南渡過來已經十五年了!這十五年來,臣一直是鞠躬盡瘁,盡心盡力的輔佐着您啊陛下!”

“臣……”

楊沂中的家就在豐豫門不遠處,離皇宮倒是不遠。

這宅子不算大,但背靠着臨安府署和三省六部的衙門,位置還算不錯。

從下了馬車開始,這張太尉便跟死了兒子似的,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不住地朝着皇帝哀求着。

哀求着,留下自己的性命。

劉錡和楊沂中也在一旁幫忙說話,但皇帝就像是失了聰一般,只顧着四處打量,理也不理他們三人一下。

到了後面,張太尉竟然求到了道濟那裡去:

小和尚面對皇帝自身尚且難保,再者說了,剛纔這老頭兒砍人的模樣,他可是瞧得真切。

這是皇帝第一次來到家裡,之前也沒接到個通知,楊府上下忙個不停,從楊夫人開始,也不知道該擺出個什麼樣的禮儀,才能算是不怠慢了天家。

“那髡人呢?”

楊沂中已經大概猜到了皇帝的來意,此時見皇帝問了起來,便領着幾人到了內院處的一所宅子裡。

“臨安城三家醫館的大夫都看過了,佛海大師傷口不深,沒有大礙。”

“不深?”劉邦疑惑道,“不深,那怎麼一刀就把他給砍暈了?”

“說得是……”楊沂中有些遲疑,“被驚着了。”

“他膽子這麼小?”

這麼小,還敢來給自己擋刀。

劉邦不太理解,反正他自個兒,是決計不會做出這種傻事來的。

“你們就在門口候着吧,朕進去看看他。”

雖然依舊被皇帝給視作空氣,但這是皇帝第一次開口說話,他連忙應了下來。

三大將之中,他年紀最大,此時聲音卻最爲洪亮。

等看着皇帝進了屋子,楊沂中懂事的把門給帶了上來,這門一關,張俊便跟換了一個人似的,把劉楊二人拉到了一邊:

“正甫,信叔,你二人比我先到臨安,這官家……到底是怎麼了?”

“官家的話適才你們也聽到了,若還念着咱們有着同袍之情,就把伱們知道的,告訴與我罷!”

屋外三人聊了起來,屋子裡的三人,也是沒有閒着。

見了來人,趴着的佛海和尚就想着爬起來,卻被劉邦給阻了下來:

“你小子,就趴着吧。”

道濟從出家開始,便一直跟在佛海的身邊,這還是兩人第一次有了別離。

看着自家師父被白布包成了半個糉子,他總想哭,卻又不敢。

佛海見他這副模樣,還以爲他是不忍讓自己擔心,不由得摸了摸他的臉:

“好徒兒,長大了。”

等師徒兩個寒暄了一陣,劉邦纔開口道:

“道濟,去門口守着,不許那三個人偷聽。”

道濟雖有不捨,但動作卻是不慢,皇帝的話音剛落,他便已經果斷地從佛海手中掙了出來。

這小髡人……劉邦忍不住搖了搖頭,他走的時候,劉如意也就這般年紀。

至於道濟出門後再被張俊給纏上,那就是後話了。

此時看着面前的這個和尚,劉邦也不客氣,挨着牀邊就坐了下來:

“說吧。”

佛海趴着,只能看到他的腿,也不知道他是個什麼表情,佛禮也施不出來了。

“貴人,要小僧說什麼?”

“你替我捱了一刀,我很感謝你,但你是什麼時候認出我來的?”

佛海似乎早料到了這個問題一般,連想也沒想,便直接答道:

“此事說來話長。”

“時間有的是,多長我都聽。”

見他這麼說,佛海也就不再隱瞞了:

“小僧是蜀中人,幼時隨着克勤禪師在昭覺寺學法,直到六年以前,克勤禪師圓寂之後,小僧便出了川,來到了江南。”

你特孃的,怎的不從武王伐紂開始說起?

心中暗罵了一句,但聽他說是蜀中人,劉邦沉默了一下,便說了一句:

“日你仙人闆闆。”

佛海聞言,又驚又疑道:“您,您爲何口出此等粗鄙之言?”

劉邦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不是看看你有沒有騙人嘛,老子對蜀中可是熟悉得很……繼續說,你繼續說。”

佛海就算被罵,也沒有被罵得這麼髒過,此時脖子都已經紅了,但好在多年的阿彌陀佛不是白唸的,頓了頓,又道:

“出川以後,小僧便在江南各家禪院寺廟遊學,滁州、婺州、衢州、潭州……”

“你能不能說重點?”

佛海道:“阿彌陀佛,小僧事前說過說來話長,您也說了多長都聽。”

“行行行,老子聽!”

“直到不日之前,小僧受易安居士所請,前往錢塘爲其亡父亡夫誦經,也就是在那裡,小僧遇到了皇甫坦道長。”

“道長也是被易安居士所邀去的,與我所學之法雖然不同,但我二人均是來自蜀中,且皇甫道長道法頗深,小僧是敬佩的。”

“那日,我二人本在亭下論法,道長見將星失位,料定我大宋必有大將出事,聯想到被召回臨安的一衆將領,我二人雖不知道具體是誰,卻依舊擔憂得緊,如此,小僧便來了臨安,雖幫不上什麼忙,但爲那受災的將軍祈福,倒也算是出了分力。”

“臨走之時,道長爲小僧測了一卦,只說是這趟有血光之災,但卻又能撞到大氣運,甚至……這大宋的未來,都系在小僧一人的手上。”

“所以在那晚,感覺到了您身上的貴氣之後,小僧便大膽猜測,您就是皇甫道長所說的那大氣運……其實就算不是您,換做是旁人,小僧也當會這麼做的,阿彌陀佛。”

佛海說完,便閉目不言,他在等着這位的反應。

直到……

背上傳來那股劇烈的疼痛,他下意識就想轉身過來,卻被死死地按在了牀上。

“貴人,您這是?”

劉邦一手按着這個和尚,一手手指併攏,從他的傷口上劃過,儘管包上了藥布,但劉邦力道之大,還是讓佛海痛苦不已。

“故事嘛,老子就不點評了。”

“但是這種話,用來騙騙其他人也許可以,老子是決計不信的。”

“你也別問爲什麼,道士是吧?觀星是吧?占卜是吧?”

“你若識相的,便把實情說來,如若不然……哼哼。”

劉邦笑得陰惻惻的,手上力道又加重了幾分,痛的佛海汗水都滲了出來。

和尚大驚不已,按照他們的推測,以及對這位的瞭解,此時,此時他就算不全信,但也一定信了一半纔對。

怎的,怎的會變成這樣!

“可惜了,我還以爲你是能夠講真話的那人。”

佛海咬牙道:“事實便是如此,貴人若覺得小僧有所隱瞞,便將這條性命取了去罷!”

聽了這話,劉邦反而住了手。

正當佛海思考他是不是在試探自己之時,耳邊卻聽見:

“怎麼說,你也幫忙擋了一刀,你的命,我是不會要的。”

“只是,你那徒兒,與我可沒有什麼恩情。”

這話說得冷靜,讓佛海好像掉進了冰窟裡。

兩人便這麼沉默着,只能聽見屋外的蟬鳴。

劉邦也不逼他,過了好一會兒,佛海才苦笑道:

“您能告訴我,您是怎麼發現的嗎?”

見他鬆了口,劉邦便把他扶了起來,隨後自己往後一躺,癱靠在了牀上。

“第一,你知道張良嗎?”

“子房公大名,如何不知。”

“他也是學道的,你覺得那位皇甫什麼的,能比他更厲害?”

www_ тt kān_ C○

佛海沉默,他想不通這兩者有什麼關係。

“連張良都做不到預測未知之事,那小子能行?能行我把我頭給你們當鞠踢着玩!”

這……

劉邦接着又道:“第二,你不該以鬼神之說來誆我,以前我媳婦說我走到哪,頭上都有片雲跟着……”

見他越來越疑惑,劉邦便直道:“反正老子不信這個,懂了吧!”

“第三,楊沂中告訴我,你是因爲受到了驚嚇,所以才昏倒了過去……這不可能。”

“如何……如何不可能?”

“你若是這般膽小,便不會來擋那一刀……這天下也許有人會這麼做,但在不知曉身份的前提下,是絕對沒有人會站出來的,絕對!”

“你若是膽子大,那一刀便不至讓你昏迷。”

“現在,可以把實情告訴予我了吧?”

佛海再次沉默,他實在是想不到,事情會成現在這個樣子。

這三個理由,換做旁人來說,也許他就信了。

但是由這位來說,他卻怎麼也沒辦法說服自己。

也許……他早已經知曉了,只是特地來消遣自己罷了。

忍不住長嘆了口氣,佛海和尚也不再念什麼阿彌陀佛了,不顧背上的疼痛,從牀上下了地,隨後便非常鄭重的,朝着劉邦跪了下去。

“官家,繼續北伐吧!千萬不要再與金人議和了!”

劉邦手指輕輕敲着這牀:“從你編的那故事,朕就已經想到了,你小子是個想打仗的人……所以你這般接近於我,實際上就是爲了說這話,對吧?”

佛海點了點頭,也不等他繼續發問,便自個兒懂事地說了下去:

“漢中之地,襄陽之地,兩淮之地,您知道這三處地方,有多少起義抗金的人嗎?”

“您不知道,不,應該說您知道,但您只是假裝不知道罷了。”

“易安居士帶過河來的十三船字畫、瓷器、書籍和古物,如今已變賣得差不多了。”

“這其實不該她這麼做的,這不是她的責任,您說對嗎?”

從佛海的口中,劉邦大概把事情給聽清楚了。

那個叫什麼易安居士的,是個女人,快六十歲了。

靖康之難的時候,她男人死在了南下的途中,她一婦人,又沒個依靠,兵荒馬亂的日子裡想來也吃了不少的苦。

在五十歲的時候嫁了個官,沒想到那老小子看中的是她帶着南下的財物,想逼着她拿出來吧,她又不肯,於是這老小子有事沒事就打人家。

這婦人再也吃苦不住,就告這人考試的時候做了弊……好在最後被判了和離,不過經此一事,她便對這世道失望透頂,每日就想着寫些詩和詞來罵一罵宋國朝廷。

她越罵名聲越大,讓不少想着打回去卻又沒辦法的人,都想着辦法和她往來。

這佛海和尚,以及他口中的那個皇甫坦道士,還有不少從朝中貶出去的官兒……

十幾年下來,竟也積累下了不小的力量。

只是這些力量只存在於民間,尚不能影響到朝廷罷了。

大家夥兒學孔的,學道的,學佛的,因爲一個共同的原因,聚在了一起,時常一起罵朝廷,偶爾也籌措資金給民間鄉勇。

按理說,他們就在臨安府腳下這麼鬧事,依着秦相爺的脾氣,早就全給拿了。

但……

這易安居士的外公,和秦檜夫人的爺爺,都是前朝宰相王珪。

天下誰人不知道秦檜怕老婆,有這份關係在,也知道他們鬧不出什麼事端,所以秦相爺便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他們這羣人本來還因爲接連的大捷,以爲北歸有望了,畢竟岳飛都快打到汴京了。

但不曾想,皇帝又把諸將給召了回來。

衆人失望不已,又在那皇甫坦的建議之下,出了這麼一個主意。

北伐的諫言不採納,那便假託神明之口,反正皇帝被金人和亂軍給嚇破了膽,對這些東西信得緊。

雖然不是什麼好辦法,但是除此之外,這羣人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計策了。

“本來是打算藉着易安居士和秦相的關係,讓秦相把小僧引薦到您的面前……秦相力主議和之人,他帶過來的人勸您北伐,會更有說服力一些,沒想到……”

“沒想到,就這麼巧,在城門邊上遇到了是吧?”

佛海道:“您爲了一城門守備與那秦府管家爭執,確實是小僧未曾想過的。”

“那人已經被我殺了。”

“阿彌陀佛……”

口中念着阿彌陀佛,佛海臉上卻沒有半點表情。

這和尚來歷弄清楚了,但劉邦現在更想弄清楚的是……

這宋國的皇帝,以前到底做了什麼?

只是把諸將召回來了而已,這天下卻個個都覺得他就要和議了。

以前只覺得可能是沒本事,昏庸了些。

但現在看來,恐怕還不止這麼簡單。

他看向佛海,把剛纔發生的事情告知給了他聽。

“這些想殺人的人,和你們這羣人有關嗎?”

佛海跪在地上,身子本來都立了起來,聽了這話,連忙又伏下身道:

“官家明鑑,小僧等人只想着復國,若真是想殺,那也只是想殺金人。”

“嗯,”劉邦並不懷疑他,只聽他又接着說:

“不過就像小僧剛纔所言,這民間抗金的義士不少,當中也有小僧熟知的,會不會是……”

他想說,會不會是有人衝昏了頭腦,想要行刺皇帝,但還是沒有說出來。

劉邦知道他的意思:“你說說你的想法,就當戴罪立功了,老子也好免了你的謀反之罪。”

佛海甚是無語……自己最多也就是欺君,怎麼就變成了謀反了?

不過,這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想殺皇帝的是誰他不知道。

但想殺張俊的,他或許還真能猜得出來。

(本章完)

133.第132章 逐漸宋化112.第112章 行刑 (下)200.第197章 水調歌頭272.第269章 發狂107.第107章 兵權27.第27章 什麼真相88.第88章 明州286.第282章 可憐的軍師149.第147章 崩壞第31章 靖康恥353.第349章 皇宮157.第155章 從古至今第一惡人245.第242章 恭福第66章 買命錢232.第229章 太康渡156.第154章 洞房第32章 討個營生95.第95章 宋金初次友好會面374.第370章 謀逆222.第219章 前倨後恭153.第151章 回來了362.第358章 逆子351.第347章 潰兵227.第224章 棄疾第35章 再來三問84.第84章 感言250.第247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213.第210章 取信262.第259章 找茬310.第306章 報仇286.第282章 可憐的軍師262.第259章 找茬195.第192章 借刀殺人第65章 兵部尚書第20章 殺人償命77.第77章 我也要做點什麼322.第318章 謀反155.第153章 死法第11章 上了賊船315.第311章 慢了一步277.第274章 要不真和83.第83章 記下了287.第283章 紙包不住火249.第246章 也速該第43章 種雨第24章 昏君模樣275.第272章 替死鬼362.第358章 逆子373.第369章 大餌170.第167章 再度啓程第65章 兵部尚書111.第111章 行刑(上)214.第211章 赫日自當中第53章 罷工108.第108章 自毀長城,誰是長城?101.第101章 被搶了236.第233章 果然206.第203章 選擇152.第150章 無力迴天162.第160章 一定339.第335章 誘餌243.第240章 公主第45章 劉季論詩第8章 離不開你374.第370章 謀逆第51章 人都在變第63章 再賢君忠臣120.第119章 壽州163.第161章 走不了120.第119章 壽州74.第74章 杖死大理寺74.第74章 杖死大理寺72.第72章 真的139.第137章 去處285.第281章 勇士230.第227章 長生藥227.第224章 棄疾72.第72章 真的350.第346章 心思第33章 易安居士320.第316章 開城門第14章 不做和尚220.第217章 何必呢118.第117章 什麼是漢293.第289章 放歸86.第86章 砸131.第130章 都有仇348.第344章 啓程119.第118章 獻計352.第348章 僞裝315.第311章 慢了一步第23章 十倍奉還第59章 沒醉第39章 布衣之怒371.第367章 處置293.第289章 放歸130.第129章 只准我罵不准你罵108.第108章 自毀長城,誰是長城?295.第291章 祈福第40章 我不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