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第174章 劉季論孝

第174章 劉季論孝

“其實加了幾個人進去,也並不是非要請人出來的,大夥兒覺得呢?”

劉邦看着他們:“這麼大一個文廟,受盡天下香火,孔聖人一人怕是受不下來。”

“從古至今,哪怕是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老人家的待遇……這事兒若是被他老人家給知道了,想必他自己也是會慚愧的,分點兒出去,孔聖人畢竟是聖人,定然不會在這些個細節上面糾結什麼。”

原本已經做好了皇帝會朝着閔子開刀的衆人,此時見皇帝話鋒似乎有了迴旋的餘地,注意力也就從幾個文廟新成員的身上,給轉移到了這個節點來。

張良就張良,蕭何就蕭何,諸葛亮就諸葛亮,可韓信是什麼意思?

不說這淮陰侯比其餘三人武得更純粹,就說立德、立功、立言這三樣裡頭,除了立功之外他再沒了別的建樹,生前還有謀反的光輝事蹟,與咱儒家的天地君親師、君爲臣綱等宗旨全然相違背,皇帝請他入廟,分明就是在胡來。

胡來就胡來吧,反正公道自在人心,就算韓信入了廟,到時候沒人去祭祀他,時間一長,這事兒自然也就解決了。

畢竟趙官家再怎麼厲害,大宋國再怎麼長壽,還能比儒學更厲害、更長壽不成?

大夥兒只是沉默,這裡幾乎全都是讀過書的人,自然沒有那麼容易就鑽進皇帝的套子裡面去,反正不亂搭腔就是了,免得給這位留下話柄來發揮。

只是他們不肯去搭話,劉邦不可能就這麼算了,這宿州、亳州兩個地方,其實還有個毛病需要治治。

仁宗朝時期,宋國朝廷封孔子後人爲‘衍聖公’,並且爵位世襲,世世不絕。

靖康年間女真南下,第一任衍聖公孔端友隨皇帝南渡過河,時劉豫建齊,便將孔端友的侄子給封爲了衍聖公,以示正統。至此之後,衍聖公便有了南宗和北宗的說法,雖然都姓孔,但南人尊南宗,北人尊北宗。

特別是這兩個地方距離曲阜又近,金國人進中原後也把衍聖公這塊牌子給立了起來,宿州和亳州二地的人,都以北尊爲主。

換句話說,便是以金國立的儒學儒名爲正統。

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既然今日都到了這個份上,便該一併了結了纔是,於是又輕輕呷了兩口茶,劉邦接着道:

“閔子後人何在?”

見他終於提到了閔子,閔氏一族的族長雖然有些害怕,不過終究還是站身了出來:

“官家,小民便是。”

“嗯,”劉邦點了點頭,“既是閔子後人,那朕便問你個問題,你要好好回答。”

閔家族長不斷作揖:“小民知無不言。”

“孔子以詩、書、禮、儀、教,蓋弟子三千,其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德行超然者十人……閔子作爲十哲之一,憑的是什麼?”

若是換作旁人來問這個問題,閔氏一族的人或許就直接拎着鋤頭上去拼命了,但偏生問起這個的是皇帝。

作爲皇帝,他不可能不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明顯是個明知故問的問題。

但他還是問了,其挑釁的味道,只要是不眼瞎的人都能看得出來。

閔家族長激動得身體都開始微微地顫抖了起來,他整個人的臉瞬間便變了顏色……閔家雖然比不上孔家,但在這渦河之畔,哪個不是尊敬得厲害?

不管是司馬光還是蘇東坡,只要是學文的到了宿州,誰人不得來這閔子祠前上一炷香?哪怕是金人來了,對待他們閔家也是客客氣氣的,半分不禮都沒有。

反正在閔家人的記憶裡,或者說是在所有宿州人的記憶裡,在宿州這個地方如此輕蔑閔子的人,大宋的趙官家還真是第一個。

不過人在屋檐下,人家畢竟是皇帝,而且還是漢人的皇帝,他可以無禮,自己卻要保持理解,不能污了自家祖先的名聲,閔族長終於是開口道:

“官家也說過了,孔門十哲皆是德行超然之人,閔子自然也是,孔聖人曾言:‘“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閔子之德,素來與顏子並稱;又單薄於名利,不肯出仕做官;且言行持重,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此間種種,便是憑仗了。”

“說得好!”劉邦拍了拍巴掌,“閔子騫以孝道聞名於天下,他的後人,可曾學到其萬一?”

閔族長大駭:“閔氏一族一向是以祖先爲立身準則,凡事皆以‘孝順’爲先,方圓百里無人不知,官家出此言論,對閔氏一族實在是偏頗得緊。”

不怪這位會忽然這麼激動,畢竟閔家能在這宿州成爲豪族,千年來經久不衰,憑藉的就是自己祖宗的名號。

若是今日皇帝一句話便把閔家給否了,那壓根就不用旁人動手,宿州閔氏便再無了立身之地,頃刻之間便會土崩瓦解。

“你覺得朕是在污衊於你,是嗎?”

閔族長頷首不語,神色間卻是默認了皇帝的話兒……比起對皇帝大不敬來,自然還是閔家的名聲比較重要。

劉邦也不惱,站起了身來,看着面前的這個老頭兒道:

“閔氏一族這些年間,去過幾次曲阜祭孔呀?”

皇帝這問題一出,閔氏族人當中反應快些的,立馬就流下了冷汗來。

原來,他的話茬是在這裡。

閔族長畢竟年紀大了,反應不如年輕人,下意識地便答道:

“每年都要去的,不管是大災之年還是兵戈之亂,千年來從未斷過。”

“可是,”劉邦皺起了眉,“衍聖公的後人不是已經去了衢州,你爲何要跑去曲阜祭孔?”

“嗨呀,莫非你認爲那孔家嫡孫不配是孔家正統?無長無幼,這便是你閔氏一族的孝道所在啦?”

“亦或者,你認爲金國人封的衍聖公,比宋國人封的更爲正確?”

“閔家人,是個什麼說法?”

他一臉驚訝的模樣,甚至還用手擋住了張大的嘴巴,閔族長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心裡頭萬千不服,分明是皇帝自己不要了北邊江山,兩淮查北歸的人查得又緊,衍聖公一脈如何會被分爲南宗和北宗!

此時他倒是像個無事人一般,閔族長想了又想,終於是開口道:

“官家您聽錯了,自從建炎南渡之後,閔家人便從未去過曲阜了,畢竟衍聖公已歸南,山高水遠,我等縱使有心,卻也的確是無力。”

他不怕說是欺君,畢竟自己年紀大了……年紀大了,也就意味着擁有可以耍賴的資格了。

但他沒想到,面前這位竟然更賴皮,只見皇帝眉頭緊蹙:

“這麼說來,閔氏後人……如何配得上談孝?!”

他猛地提高了聲音,別說是嚇到了閔族長,就連身後連連犯困的張太尉也是被嚇了一大跳,不知道趙官家忽然又犯了什麼病,反正他的睏意頃刻之間是蕩然無存。

“既然談不上孝,那便是德行有失了。”

“既然德行有失,又如何能配享得了文廟!”

劉邦兩句話說得大聲,周圍的人都聽了個清楚明白,閔族長聽了去,只覺得天旋地轉,又覺得天好像要塌了下來。

閔族長勉強擠了一個笑出來,可所有人都見他笑得有些勉強,見他朝着皇帝作了好幾個揖:

“官家教訓得是,可這畢竟是子孫不孝,與先人無關,閔子的孝流傳千古,自然不會因爲不肖子孫而損害到他的德行。”

皇帝搖了搖頭,拒絕了他的這個說法: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孝自然是子從父母,但孝從何來?自然是父母生養顧育之恩。”

“有生無養,斷指可報;有生有養,斷頭可報;無生有養,無以爲報,不生爾養,百世難報,爾所言孝,必先得是爲父爲母者,做到了爲父爲母的責任。”

“而閔氏一族的人不孝,怎的,是因爲閔氏一族的長者沒有盡到長者之責嗎?”

閔族長立馬否認:“自然不是。”

“既然不是,那便不會不孝!既然不孝,那就是你家老人失責!追根溯源,就是你家祖宗的責任!”

他早已經做出了決斷,不過是把場面話補齊罷了:

“閔子騫以孝入文廟,如今失了孝,便該從文廟裡頭請出來!”

“這個事兒誰贊成,誰反對?”

“官家不可,官家不可!”

閔子長的臉都成了豬肝色,看樣子不是很好。

若是皇帝一意孤行要請閔子出廟,那他家還能有個說法,還能掙扎一下。

可是他現在竟然怪罪到了閔氏後人的身上來!相當於是說閔子是因爲閔氏後人才被取消了聖人的資格,這事兒若是定了下來,別說是宿州了,天下都沒有他們一家的容身之地!

若是再多想一些,恐怕連這個姓氏,都將會成爲他們的災殃。

“哎,說這些幹嘛,這也不怪朕嘛,主要是你們自己的表現不好,要怪,還是得怪自己。”

“祭錯了人,就會爲祖宗抹黑,哪怕是他貴爲聖人,也一樣是會被抹黑的,這個道理,大夥兒都要記得。”

“這事兒朕也不忙着現在就辦,等朕先寫信給衍聖公,讓他那邊理個章程出來,看看孔門十哲……或者說孔聖人弟子的名號,要不要也改變一下,畢竟你們抹黑了閔子,也相當於就抹黑了孔聖人。”

說着,他回身看了過去,那香火鼎盛的閔子祠,此時房樑上的大紅門簾非常顯眼,想來,應該是過年時候掛上去的,現在還沒摘下來。

“到時候,這裡便改成張良的祠堂吧。”

他最後這句話像是在自言自語,可是他前面的那些話,分明是讓大家聽了個清楚。

皇帝……還是給機會了。

閔族長已經是癱倒在地,他在聽見說要把閔子祠改成張子祠之後,終於是失去了理智,往旁邊一倒,就要把頭給撞在趙官家放茶碗的桌腳上。

幸好張太尉反應神速,一腳印在了他的身上,這纔沒讓他把官家的茶碗打翻。

閔氏一族裡頭站出來了好幾個人,各個年紀的都有,他們拉住了老族長,有個四十來歲模樣的,在閔族長耳邊說了幾句,這老頭兒纔算漸漸安靜了下來。

他有些狐疑地看着皇帝,後者仍是在看着後面的閔子祠發呆,終於,老頭兒嘆了口氣,帶着閔家人朝着皇帝作揖道:

“小民明白了。”

“明白了就好,明白了就去吧,朕還要待上幾天,時間倒是有的是。”

等閔家人落寞地去了,原本皇帝叫大夥兒來,只是告知他們一個決定,順便讓他們看看閔家的下場而已,所以劉邦只是說道:

“還有什麼霸王后裔、什麼奸商走卒的事情,咱們日後再說。”

被點到名字的人忐忑的去了,可是許多沒被點到名字的人,卻是更加的忐忑。

因爲誰也不知道有沒有被皇帝給惦記上,連閔家的祖先都說取締就取締了……自家祖先再大,還能大得過孔門十哲的名頭嗎?

他們分明瞧見閔族長拉着皇帝身邊的宦官走到了一邊,可是不管怎麼詢問,閔家的人就是嘴巴嚴實得緊,什麼消息也不透露……一時間,雖然面上沒有說什麼,可是大都給記在了心裡。

劉邦看着他們各自的舉動,心裡頭也算舒緩了些,對着張俊道:

“把辛次膺放出來吧,事情已經結束了。”

張太尉領了命去,沒一會兒,那起居舍人便一副死了老婆的模樣,到了皇帝的身前。

“您知道,您這麼做是在……”

話還沒說完,劉邦便打斷了他:

“武廟裡頭都有誰?”

老頭兒愣了一愣,想到皇帝莫非是又想拿武廟來做文章?

事前皇帝說要用文廟裡頭的人來耍耍,他堂堂讀書人,第一個就站出來反對……雖然被關了起來,但態度終究是擺了出來。

可是這武廟的話……若是能分擔去官家在文廟裡頭的注意力,那自然是極好的。

所以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換了一張臉,非常親熱地說道:

“官家想要請誰出來?”

“你念就行了,不認識的老子自會問你。”

起居舍人連連稱是,又清了清嗓子,這才道:

“武廟主祀者太公望,副祀者張子房,同樣也有十哲,分別是……”

他侃侃而談,不多時,便把武廟裡頭的各代名將,全都背了出來。

(本章完)

367.第363章 身先士卒第46章 太學373.第369章 大餌84.第84章 感言288.第284章 大相國寺27.第27章 什麼真相第42章 雨露均沾117.第116章 大宋張太尉352.第348章 僞裝227.第224章 棄疾261.第258章 信312.第308章 你爹是個完人284.第280章 試藥第8章 離不開你219.第216章 該受341.第337章 明知山有虎263.第260章 下馬威79.第79章 金人86.第86章 砸121.第120章 滿江紅323.第319章 行軍363.第359章 還有253.第250章 教人196.第193章 請求85.第85章 關廟215.第212章 就在今天368.第364章 以身犯險140.第138章 憑仗第9章 他是誰85.第85章 關廟148.第146章 因果120.第119章 壽州第58章 柔福公主169.一月一次89.第89章 想要做官嗎?335.第331章 聰明人198.第195章 及時雨274.第271章 夜叉獻策157.第155章 從古至今第一惡人98.第98章 買賣第50章 加油秦檜208.第205章 來人141.第139章 嶽府288.第284章 大相國寺76.第76章 你總得要點什麼323.第319章 行軍第49章 規矩203.第200章 藥308.第304章 淚目262.第259章 找茬163.第161章 走不了293.第289章 放歸第47章 在這之前270.第267章 亳州來人93.第93章 斬田師中105.第105章 還債(八千)211.第208章 打定主意140.第138章 憑仗368.第364章 以身犯險231.第228章 兩頭下注309.第305章 來得古怪255.第252章 威脅329.第325章 打劫284.第280章 試藥98.第98章 買賣134.第133章 潁州破第28章 你也配姓劉第51章 人都在變165.第163章 條件182.第179章 破城條件279.第276章 圍攻107.第107章 兵權283.第279章 復仇106.第106章 普通的一天244.第241章 出人意料104.第104章 什麼都不要就是什麼都想要373.第369章 大餌175.第172章 重逢第48章 大宋學子326.第322章 兩刀出三下261.第258章 信336.第332章 入城229.第226章 哈迷蚩97.第97章 關於教育322.第318章 謀反289.第285章 王公貴族83.第83章 記下了165.第163章 條件252.第249章 張太尉祭河244.第241章 出人意料167.第165章 早死早超生253.第250章 教人308.第304章 淚目166.第164章 得寸進尺279.第276章 圍攻第60章 楊沂中215.第212章 就在今天213.第210章 取信335.第331章 聰明人217.第214章 怎麼變成了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