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沒有鋼琴引發的血案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的文人雅會。

“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古蹟勝境。

自然少不了各種歌舞助興的演藝節目。每個股東帶來了那麼多朋友,其中不乏藝人,對於這種場合已經應對得輕車熟路。

顧誠帶着周潔倫方紋山高大鬆一起赴席,幹什麼吃的?不就是應付這種場景麼。

“倫哥,一會兒靠你撐場子了,我就休息休息。”顧誠端起酒杯敬了一下週潔倫,就成功地遁了。

“沒問題,交給我了。唱歌樂器儘管來。”周潔倫是很吊很張揚的人,懶得假謙虛。他的鋼琴和大提琴造詣也是很不錯的,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強的作曲樂感。

這種場合的表演,觀看的人不多,但都是有身份的上流社會,人人見多識廣,所以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應景,即興。

顧誠之所以覺得“當初在工體給八萬人唱歌,還不如今天給八十個人唱歌難”,就是這個道理。

今天在場這八十個人,可不是主動買票慕名來聽某個人的歌的,他們的口味太多樣太挑剔了。能把這兒的人都滿足了,將來絕對什麼大演唱會都能hold住。

周潔倫本來不知道上流社會聚會的彎彎繞,想第一個上場給顧誠長長臉。但顧誠瞭解其中門道,讓他略微等等,看別人出什麼節目。

很快,丁三石、馬風等互聯網大亨帶來的藝人一通吹拉彈唱,賣弄開了。

那些藝人的硬功底水準都很紮實,報出來的頭銜都是“殿堂級演奏大師”。雖然民間沒啥名聲,手底下個個都是幾十年的藝業。

而且絕大多數節目都是爲今天的雅會專程作詞作曲的,還有一些藝人根據現場客人不同而作出的即興調整,幾乎是一席一席伺候過去。

這就很厲害了,沒見識過這種幾十個人的小型、上流社會演藝場合的藝人,絕對拿捏不到節奏的。

周潔倫雖然唱歌演奏都很強,此刻也變了臉色:顧誠可沒關照他爲了今天的酒會要提前作詞作曲!

而且,他的歌都太流行太pop了,不適合這種舒緩恬淡的環境。而他那些中國風的曲子,如今02年都還沒作出來呢。

就在這時,輪到綠城地產的宋老闆出節目了,宋老闆矮矮胖胖,人醜得可以,但此刻一臉古代那種養瘦馬的揚州鹽商做派,鼓了幾下掌,然後他身後就站起來一個二十五歲光景的歌姬。

聽宋老闆介紹,那妹子是從京城總-政歌舞團請來的“歌唱家”,姓譚。今天要唱的曲則是專給中央寫紅歌的大作曲家印倩所譜,歌名叫做《人間西湖》。

這些藝人和作曲家,在民間的熱度自然是不高的,但總-政歌舞團和“紅歌專業戶”的大作曲家名頭,在上流社會的裝逼圈子裡影響力buff加成就很明顯了。

而且那個女歌手唱功和美聲確實很專業,相比之下,周潔倫這種以創作力而非嗓音見長的人,再上去就很容易被完爆了。

周潔倫看清了其中門道,微微有些冷汗,壓着聲音請示:“誠哥,看來今天這場合咱不專業吶,要給你丟人了。要不一會兒就借個鋼琴,把爲你寫的《菊花臺》借我自彈自唱,我即興變奏幾段,也顯得咱爲今天的酒會‘私人訂製’了。”

周潔倫說這話的時候,已然看明白了些端倪:上流社會的小型聚會,最講究的就是“私人訂製”。

請大腕兒藝人來捧場,不是聽他們唱那些真唱假唱一個樣的標準曲的,圖的就是個即興。每一場都要看出不重樣兒來,才能滿足貴族的虛榮心。

“你看着辦吧,我們隨性就好,丟不了人的。”顧誠鼓勵了一句。

他倆在竊竊私語的時候,宋老闆請來的女歌唱家已經鞠躬下臺了,也收穫了今夜最熱烈的掌聲。

馬風坐在顧誠對面那一桌,見顧誠和周潔倫商量得差不多了,便捧哏起鬨:“好,我們把今晚壓軸的節目,留給顧總的朋友,看來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周潔倫上場了。看不到顧總親自給咱表演,真的是很遺憾啊。”

“就是啊,公司開年會老闆還要親自表演節目呢!顧總太不給面子了!”旁邊一些富商跟着起鬨。

周潔倫等嚷嚷聲平息了,起身請求道:“下面由我來給大家獻上一首即興的《菊花臺》,不知道能不能先佈置一架鋼琴給我。”

一個負責場務的女領班尷尬地掃了一眼,跑到周潔倫身邊委婉的說:“鋼琴都在隔壁呢,不好挪。用傳統樂器可以麼?”

原來,“江南會”這六幢房子畢竟是文物古蹟,傳統中式風格。三腳鋼琴這種大件西洋樂器,直接佈置在廳堂裡有些扎眼。

而今晚其他股東帶來的藝人,顯然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都儘量用中式樂器伴奏,比如古箏揚琴,笙簫笛胡。偶爾用到電子樂或者西洋樂,也都是在隔壁樓裡專門有一間房間給樂隊駐守、然後用高模擬音響採音後拿來放的。

周潔倫這種現場自彈自唱的,就沒法這麼搞了。

他有些方,想退求其次弄個大提琴,幸好顧誠出面給他解了圍。

“不用西洋樂就不用西洋樂,倫哥,我談你唱,我用古箏!”

“嚇?顧總居然還會古箏?早就知道顧總會鋼琴和提琴,沒想到啊,真是多才多藝。”

滿場嘉賓頓時就沸騰了,剛纔千呼萬喚讓顧誠賞臉,沒想到最後是因爲周潔倫找不到鋼琴,才把顧誠逼出來了。

顧誠不屑地推掉觀衆的恭維:“隨便玩玩的,《菊花臺》簡單而已,換首歌我就抓瞎了。”

《菊花臺》確實很簡單。音節極少,節奏由舒緩,幾乎沒有變奏。

只處理基調的時候,後世優酷上甚至有中學物理老師上傳過“只用一根鐵絲和一塊磁鐵就彈出《菊花臺》的視頻。”

顧誠並沒有練過古箏,如果說他的鋼琴小提琴還能勉強有個六七級水平裝裝逼、拍電視的時候能夠靠反覆練熟一小段片段來矇混過關。那麼他的古箏最多就三級水平,全靠觸類旁通隨便廝混的。

稍有不慎,就會出醜。

幸好顧誠心態好,從來不怕出醜。

短短七八個音的婉轉前奏之後,周潔倫就開始唱了。

“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成了霜,一夜惆悵如此委婉……”

《菊花臺》不長,周潔倫因爲不是自彈自唱,即興的時候很難協調,往往一個音陡然一轉起高了,顧誠的演奏卻跟不上。

旁聽的人一聽就知道這個曲子雙方事先沒排練過,完全是看了今晚前幾個項目之後,臨時改的。

“看來顧誠和他手下的藝人創作能力也不怎麼樣嘛。”

“話不能這麼說,他們只是年輕,沒參加過今晚這樣的場合,準備岔了。”

那些富商和標榜“科班出身”的歌唱家、演奏家們,在那兒竊竊私語。

很快,歌已經唱到了最後一句“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周潔倫一陣陡然拔高,顧誠的演奏卻沒有跟上,不知不覺地往下繼續迴環,完全彈錯了。

周潔倫只能硬生生扯着往上走,把曲子結束掉,尷尬地鞠了個躬。

顧誠坐在古箏前,默默想了十幾秒鐘,覺得心中有一絲狐疑和靈感,始終抓不住。他無意識地抄起古箏旁一把不知道誰丟在那兒的摺扇,給自己扇了幾下冷靜冷靜,微笑着解釋:“剛纔怪我,是我彈錯了。倫哥唱得很好。”

“顧總夠多才多藝了……”

“已經很好了……這說明顧總真性情,想到就做,不瞻前顧後。”

顧誠把摺扇一攏,拱手製止了那些言不由衷的讚美:“這是我第一次用古箏彈《菊花臺》,覺得有點奇怪,抱歉耽誤大家幾分鐘,一起參詳參詳。”

說罷他也不下場,不給主持人開口的機會,拿起古箏重新開始從頭演奏《菊花臺》。

因爲曲子並不高明,今晚到場的專業演奏家們內心已經有些不屑起來。

“那麼明顯的錯誤,自己居然都不知道錯在哪裡——《菊花臺》最後一句當中,有一個全曲唯一的不符合中國風的音符,要左手按弦或者調節雁柱才能彈出來。兩隻手都放在雁柱右邊,彈一輩子都不可能彈出《菊花臺》來!”

這一點,起碼有十幾個音樂家看出來了,但是大家礙着顧誠的面子,並不點破。

很快,顧誠又彈到了最後一句“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

這一句的音符,本該是“553-71(高音)123-21”

顧誠這輩子,玩過古箏,也玩過鋼琴,但他並不像那些古箏達人一樣,追求用古箏演奏鋼琴曲。他一輩子只用古箏表現過傳統“中國風”的韻律。

《菊花臺》也好,胡偉立版的《笑傲江湖》也好,亦或是黃霑的《滄海一聲笑》也好。

正統的“中國風”曲子,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隻有“宮商角徵羽”五個音,對應西洋音樂的“123-56”。也就是說,古曲是沒有“4”和“7”這兩個半階音的。

周潔倫譜的《菊花臺》,是典型的中國風,但又不完全是,因爲全曲有唯一的一個音不符合這個規律,那就是最後一句“徒留我孤單在湖面”中的“孤”字。

這個“孤”字,是全曲孤一個“7”的音,顯得極爲“孤”,極爲桀驁,也爲收尾時的掙扎帶上了幾分神韻。

後世周氏所有中國風,從《青花瓷》到《蘭亭序》,都顯得比《菊花臺》“中正平和”許多,就是因爲少了這個作怪的妖音。

顧誠再次彈到這裡,而他的雙手依然還在雁柱的右側,沒有調整“6”這根弦的振幅長短,所以“553-71”自然又被錯彈成了“553-61”。

一次孤傲的掙扎向上,似乎沒有找到突破口,被扯後腿撤了回來。

顧誠茫然如本能地撥弄琴絃,似乎在尋找問題。本該結束的曲子,被無意識地冗餘重複迴環沖刷着,再一次踩到這個點,再一次地錯。

無數諧律的碎片似乎在這一刻於他腦海中出現了混同,駁雜,讓他越錯越離譜。

豁然之間,顧誠似乎把很多錯誤的碎片錯誤地融合在了一起,一段奇怪的銜接,在他指尖流瀉開來。

“蘭亭行貼,行書如行雲流水。月下門推,心細如你腳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卻難拓你的美。真跡絕,真心能給誰……”

這……這是什麼鬼?彈錯音,居然錯出一首新曲子來?

所有科班出身的“音樂家”們,這一刻都震驚了。

周潔倫更是震驚到無以復加。

他是最明白自己譜曲的《菊花臺》中,最後一句玩的那個小把戲的,當時他認爲那個“孤單”的“孤”字一定要那麼唱,才能做到點睛全曲的效果,抒發出胸中的無盡寥落。

沒想到,顧誠在把“55371”錯彈成“55361”,連續幾次錯誤迴環衝不上去之後,自然而然推導出了一首全曲沒有一個險音的新曲來。

用笑傲江湖裡的梅莊黃鐘公評語來說,那就是吧《笑傲江湖》的“履險如夷”,迴歸到了《廣陵散》的“中正平和”。

古有一字師。

今有一音師。

一曲終了,一氣呵成。

“詞曲都記下來了麼?快!趕快!”一羣人如夢初醒,連忙把那些剛纔聽曲時隨手速記片段,整理起來。

顧誠心中暗道一聲僥倖。

其實這並不是他的創作力真有那麼高明,實在是因爲周潔倫的《蘭亭序》開頭,和彈錯版的《菊花臺》結尾,實在太過於神似了。

尤其是當顧誠在知道自己彈錯之後,沒有把《菊花臺》的結尾硬衝過去,而是順勢迴環,試圖再來一次。如此處理,就讓曲調和《蘭亭序》的開頭更像了。

他上輩子雖然沒有刻意記過《蘭亭序》的譜,但畢竟會唱。如今聽了幾遍覺得耳熟,自然而然“打通任督二脈”把全曲順了下來。

細節之處,免不了有些不足之處,將來還需要仔細推敲調整,估計最後的效果也不會和另一個時空周潔倫寫的一模一樣。

顧誠擦擦手,搖着摺扇說:“這首歌,就覥顏叫《蘭亭序》吧,算是慶祝咱江南會的揭幕盛典。”

所有人眼前一亮,諛辭如潮:“好名字!古往今來,江東才俊文人雅集,豈有過於‘蘭亭集’者,王謝風流,晉人風骨,盡在於此。”

“顧總真是精才絕豔,能者無所不能。”

“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詩、溫庭筠八叉韻成。今有誠哥《菊花臺》三錯而成《蘭亭序》,絕對是寫進歷史書的千古佳話啊!”

第85章 男女搭配出名不累第102章 這不科學第47章 創新者的窘境第71章 下里巴人第20章 都是你們逼我的第23章 義之所至第37章 釜底抽薪第147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火法第25章 生死何處不虛妄第12章 創業目標-中第73章 鬆綁第30章 宣言第14章 偶遇第66章 你也配做哥的對手第151章 黃堵毒第35章 要跪舔請上門服務第42章 無話可說第46章 沒人能按計劃下完一盤棋第68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66章 據說不靠爹第19章 得罪人的下場第147章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火法第91章 勝負未卜第17章 天眼通第82章 對賭合作第90章 倉促拆招的暴雪第99章 精英俱樂部第97章 愣頭青404第16章 三年磨一劍第30章 宣言第95章 全線開花第62章 戲裡戲外皆影帝第3章 大網拉開第136章 誰讓你要放新聞連播第177章 蓄謀已久的猝不及防第90章 我在地獄等你們第15章 誠哥就是來讓你懷疑人生的第27章 哥纔不做姐寶男第143章 想跟哥玩空手套白狼?第31章 很大一盤棋第38章 買斷傳奇第5章 在我眼裡只是只蚊子第54章 江湖不平我來踩第3章 大網拉開第156章 另一塊羊肉吃了,沒惹到騷第76章 乾貨投名狀第121章 學院獎-中第77章 熟人社交第91章 勝負未卜第34章 孫正意的最後一個副本第163章 人類信用第112章 紅包雨第168章 囂張跋扈屌第50章 不是經濟不行是你家的經濟不行第53章 我們不物化女性第122章 學院獎-下第81章 祖龍工作室第144章 給鬼子帶個話第23章 北斗的妙用第111章 勝之不武第72章 找點正事兒第36章 進入製片方的打開方式第127章 花式反擊第53章 在我的BGM裡沒人能戰勝我第57章 垃圾郵件鑑定標準第167章 少不等於雅,多不等於俗第180章 新招舊招能逼得狗咬狗就是好招第10章 我知道我在說什麼第31章 你的空間想象力低了兩個次元第106章 讓真相飛一會兒第41章 神秘備忘錄第50章 不是經濟不行是你家的經濟不行第61章 三丁目的夕陽第58章 杯半空第52章 羣雌粥粥第76章 乾貨投名狀第74章 偷天換日第93章 求打臉的預言家第104章 道心第101章 風口浪尖第90章 反間計第51章 無行處第20章 cao死喬狗第86章 先聊兩百臺服務器的第58章 天下無人向前看第181章 揮斥方遒第38章 買斷傳奇第87章 說句話就飆市值第35章 貪婪原罪-下第108章 花式吊打第8章 敵我難辨第39章 野獸嗅覺第8章 你就是個大忽悠第139章 不用審案子你可以去打魔獸世界第57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139章 不用審案子你可以去打魔獸世界第42章 兔搏蒼鷹第39章 劍魔方可御殘劍第11章 創業目標-上第35章 奴役你是爲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