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局遊戲裡,開局八分鐘,魯班小可愛死了八次,基本上保持一分鐘一次的頻率,也就是說,他的屏幕有一半的時間是黑白,不是被追殺就是在死的路上。
李哲玩的是心理學,有魯班小可愛在的地方他總是能出其不意的出現,然後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有一次李哲在塔下殺了魯班小可愛,馬上就有人過來了,蘭陵王馬山進入隱身狀態,然後到塔的視野邊緣不動,那些前來報仇的人只看到頭上有感嘆號,然後就盲目的去追,可是蘭陵王卻沒有逃,一直等周圍的人都離開了他才離開,當時還是絲血呢。
李哲跟江緣玩遊戲的時間並沒有很長,也就一個小時左右,二十分鐘左右就能結束一局。
打完三局也都有些累了,高強度的遊戲時間不適合成年人了,自制能力也不允許啊。
李哲結束了和江緣的開黑時間,休息了一下,然後又很自然的坐到了電腦面前,查着資料,努力構思,大綱總體不變,講的是愛情故事,但是支線和內容變的充實了許多。
華夏的電視劇,十幾集根本不夠看,只要內容有意思,觀衆恨不得你一直拍下去,畢竟好的電視劇可不多。
李哲在自己專輯發售第一天快結束的時候看了眼銷售數據,銷量是二十六萬張。
這個成績李哲已經比較滿意了。
李哲也累了,躺在牀上休息,夜漸漸深了,而在網絡上卻發生了一件事情,這件事情跟李哲的粉絲和黃子凡的粉絲有關。
就在李哲新專輯發佈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六號這一天,黃子凡的新裝機也發佈了,他這張數字專輯的名字是《Cool》,購買渠道開放不到一分鐘,賣出的數據就是一萬張,網頁都變的有些緩慢起來,然後到了十分鐘左右,他的銷售數量突然就成了十萬張。
這真是流量明星啊,他的粉絲太瘋狂了,而且十分鐘過後,數據還一直在快速的變化,很快,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的專輯的銷量就突破了三十六萬張了。
這個數據確實有些變態,這就是粉絲經濟啊,他的專輯的定價也不低,這張數字專輯一共四首歌曲,定價十元。
而且他還售賣實體專輯,實體專輯的數量是五萬張,到了早上的時候已經全部賣光了,他的實體專輯的售價也很高,整整一百五十元,裡面送寫真之類的東西。
而黃子凡的心專輯銷量好又跟李哲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黃子凡的粉絲本來就對李哲不滿,從一開始的《開心大本營》就開始了,期間兩個團體之間也有過一些小摩擦,而最近因爲兩人前後發的專輯,這矛盾就體現出來了,並且黃子凡的粉絲因爲黃子凡新專輯的銷量完全碾壓李哲的第一天的銷量,優越感就出來了。
有人在某個社交平臺上發帖,《請不要什麼都帶上黃子凡》。
正文內容:
首先聲明,我不是引戰,就是想讓那些哲家的粉絲別把李哲跟黃子凡放在一起說事,這兩人真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沒有可比性。
黃子凡真的是一個很努力的孩子,對前輩尊重,是一個正能量全能型的藝人,請你們不要再拿他來消費了。
我就有一件事情很好奇,很疑惑,我實在不明白爲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喜歡他,他的歌我真是欣賞不來,總感覺有些非主流。
老實說,在之前幾個月,我根本就不認識李哲是誰,我也不知道他怎麼突然就火起來了。
我身邊也有一些李哲的粉絲,我看見她們整天嚷嚷着李哲哪裡哪裡好,歌怎麼好聽,多麼多麼的有才,最近李哲好像出了第一張專輯,那些人就開始抱怨搶不到實體專輯,我就想問一句,這可能嗎?
我去網上看了一下,李哲其實連流量明星都算不上啊,微博粉絲數連一千萬都不到,發的微博的討論熱度也不高,他哪裡來的流量?他的實體專輯怎麼可能難買?怕不是他的工作室在炒作吧,搞飢餓營銷。
數字專輯的銷量也說明了一切,黃子凡幾個小時的銷量就碾壓了李哲一天的銷量,這還有什麼好比的?
最後,我在這裡再說明一下,不要什麼都帶上黃子凡。
。。。。。。
這個帖子雖說聲明不是引戰,但是內容卻分明就是在引戰啊,文中優越感十足,捧一個貶低一個。
在李哲的粉絲看來,更多的是黃子凡的粉絲在搞事情啊。
其實在李哲的專輯評論區也有不少黃子凡的粉絲在拿這次的專輯數據秀優越感。
而且,而且,而且。
李哲的粉絲團跟黃子凡的粉絲團宣傳的東西真的不一樣,李哲工作室基本上沒有什麼買越多專輯代表越愛李哲,顯得比較佛性,這可能跟李哲的性格有關,更多的只是讓大家轉發轉發新歌,幫忙打打歌,宣傳宣傳歌曲。
這也是李哲和工作室的人商量出來的方式,因爲李哲對《華夏風》這張專輯很有信心,不擔心別人不買賬,而且他出專輯真不是什麼圈錢行動,他只是想出一張專輯,同時還可以成爲‘華夏風流派’的開創者,流派的開創者也是一種榮耀。
而黃子凡的粉絲團,後援會什麼的,都在鼓勵粉絲花更多的錢去買,而且還不少,現在微博上,很多號召粉絲購買新專輯的微博,而且一號召就是兩百起步,起碼人手二十張啊。有一些過分的帖子更是號召大家人手一百張,那就是一千塊了。
還有人說了一些言論,製造了危機感,說銷量不超過上一次的話,皇冠就會掉,如果被李哲超越的話那就加沒臉了。
щщщ● t t k a n● c o
他的粉絲團體整體都籠罩在一種這次不買多一點就問心有愧的氛圍。
許多人曬出了自己的購買證明,大單大單的一大堆啊,然後底下一堆真棒,真愛之類的評論。
反正一大堆的粉絲都是在說同一件事情,買買買,花越多的錢買越好。
黃子凡的粉絲都很熱情,而李哲的粉絲則比較佛性。
導致不同的原因,大概是藝人的性質不同。
黃子凡是娛樂公司的藝人,可能他公司的人在渲染這種買買買的氛圍,公司可是要賺錢的。
而李哲屬於個人工作室,他認爲自己更適合用作品來說話,積累更多的粉絲,而不適合太快去賺取粉絲的錢,他更喜歡以勞動,以粉絲認爲等值的東西讓粉絲自願掏口袋,買了不會覺得吃虧的那種。
至於會不會多買,他不強求,當然也不會拒絕的。
那一篇《請不要什麼都帶上黃子凡》的帖子被李哲的粉絲看見了,然後有很多人要求刪帖,有些急性子都直接開始據理力爭,帖子下面也是吵的不可開交啊。
雙方粉絲在互相貶低,戰火慢慢開始蔓延開來了,燒到了帖子外,到了其他社交平臺。
這一場粉絲之間的爭吵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在雙方的粉絲羣體之間蔓延開來。
黃子凡新的數字專輯第一天的銷量出來了,一天就達到了四十六萬張,這是一個非常了不得的數字了,這可僅僅只是第一天呀。
而李哲第二天的銷量也不過十一萬張,加上前一天的二十六萬張,總共也就三十七萬張。
李哲雖然說出道比黃子凡要晚一些,但是作品卻不少啊,他纔是真正的全能型藝人,不僅有詞曲作品,還有影視作品和書。
黃子凡也有影視作品,詞曲創作和跳舞也會,不過音樂作品的反響除了他的那些粉絲,還是比較少人知道的,他其實沒有一首真正意義上紅的歌曲。
他每次發專輯雖說成績都不錯,基本都有百萬以上的銷量,可是他的歌其實不太紅。
相反,李哲的歌曲就比較紅了,光是作品上的影響力絕對要比黃子凡要強很多,李哲有更多潛在的粉絲,只不過這些粉絲沒有被激發熱情罷了。
李哲不僅僅只有歌曲,他還有書迷呀,這又是一個不一樣的羣體,喜歡看書的人,一般都比較佛,可能也是看的書多了的緣故。他還有綜藝粉絲,他還有自媒體平臺上的粉絲。
當李哲的歌迷跟黃子凡的粉絲把戰火燃燒起來之後,影響力就變大了,李哲更多的粉絲也加入了進去。
正好,兩位歌手都在發新專輯,而黃子凡的粉絲總是拿專輯的銷量和銷售額來說事情,於是戰場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專輯銷量和銷售額上的戰鬥。
時間慢慢的過去,雙方專輯的銷售數據突然就慢慢變的高了起來。
五月七日這一天,李哲的專輯銷量從六號的十一萬張突然變成了十三萬張,隨着發售時間的推移,沒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李哲第一張專輯的總銷量成了五十萬,三天竟然就破了五十萬張,這個數字對於一個新人來說非常不錯。
而在七號這一天,黃子凡的第一張專輯的銷量自然會比第一天要差一些,因爲許多鐵粉都會在第一天就瘋狂購買,把之前準備的彈藥一鼓作氣的砸了出去,而到了第二天,是再而衰,專輯的銷量是十八萬,他的總銷量是六十四萬。
差距還是有的呀,整整十四萬呢。
李哲粉絲的熱情被點燃了,而黃子凡的粉絲更加瘋狂了。
五月八號這一天,兩家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互相之間的嘲諷少不了,而黃子凡的工作室發了一條微博,突然出來呼籲和平,不要做無所謂的爭吵,共同建造和諧的飯圈文化,吵來吵去,不如用數據說話。
李哲工作室這邊也發了一條微博。
主要內容是感謝大家喜歡李哲,支持李哲,不要做無所謂的爭吵,倒是沒有鼓勵大家用數據說話,努力購買專輯。
而這兩個工作室的介入,更是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兩個粉絲團體之間的競爭本就吸引了很多吃瓜羣衆,原本不知道這兩個人的都開始知道這兩個人了。
如果這不是一次真的爭吵,而是一場炒作的話,那這將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炒作了。
於是有人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李哲和黃子凡粉絲竟然以專輯銷量競爭:誰是贏家?》
文章中還用了類比的手法,列舉了網上很多網紅可都喜歡炒作,博人眼球,例如一些視頻直播的網紅,有時候會沒事找事,直接開始互相嘲諷,特意製造對立面,粉絲之間也會慢慢的形成一種互相排斥互相看不順眼的狀態,而當兩個主播有活動的時候,如果撞上了,那粉絲刷錢就有了理由,那就是爲了自己喜歡的主播,用錢把對面的主播壓死。
然後結果呢?
兩個主播賺的盆滿鉢滿。
錢哪裡來的?
自然來自兩位主播的粉絲,因爲有了對立面,看見自己喜歡的主播竟然被人用錢砸,而在喜歡的主播的呼籲下,也就自然而然的充值,要爲自己喜歡的人出一份力。
文章自然而然的把李哲和黃子凡兩位藝人的粉絲團體之間的銷量競爭和給主播刷禮物用來對比。
這篇文章懷疑有人在故意炒作,故意引起戰鬥。
同時還分析了雙方工作室發表的微博,對黃子凡工作室發的微博用了一句話來點評,當那什麼還要立牌坊。
而對於李哲工作室發的微博則一筆帶過,沒有點評。
這篇文章結尾的一句話是:原本兩個藝人都是公衆人物,也有着各自的擁躉,各自支持自己喜歡的偶像就好了,同時追星也要量力而行,沒有必要爲了追星而讓自己陷入困境。
這篇文章被轉載了多次,同時引起了黃子凡粉絲的極度不滿,要求刪除微博並道歉。
而李哲粉絲認爲這是友軍,自然會維護,甚至有的人還開始轉發。
其實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些事情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只不過不願意去說罷了,但總會有熱心人會把自己看見的東西說出來,而當這人說的有道理的時候,很多人又會開始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