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華夏風產生了不小的爭議,不過在何嘉明的那篇長文出來之後,爭議就小了很多,他有點像個擺事大哥,同時也是一個對新人照顧的前輩。
李哲跟何嘉明的關係一直不錯,認識也有小半年的時間了,期間也見過不少次面,而兩人見面也不聊其它的,就只聊音樂,這也算是以歌會友了吧。
李哲是在何嘉明長文發表出來之後,他的粉絲轉發了還@了他之後纔看見的,他把整篇長文讀了一遍,心中微微有些感動,長文中何嘉明態度明確,就是力挺李哲。
李哲看完之後直接給何嘉明打了個電話,親自感謝了對方,兩人在電話裡沒有多聊什麼,更多的事情還是等見面的時候聊吧。
其實真正的朋友就是這樣,平時或許沒什麼話題,但是遇到事情的時候,絕對會出來力挺的。
五月五號凌晨,李哲的新專輯開放了購買渠道,排名前三的音樂平臺均可以購買,定價是十元,摺合下來,一首歌的價格是二點五元,比他平時發表的一元一首的單曲要貴上不少。
同時實體專輯也可以在線上購買,定價是一百元,只有一萬張,內帶寫真和歌詞本,有些是會簽名的,李哲簽了五百張的簽名,買不買得到就看運氣了,概率還挺大的。
實體專輯能不能賣完是個問題,李哲也沒做過那麼大的買賣呀。
實體專輯其實就是粉絲買回去當個紀念,一般都不會拆的,拿回家收藏。
因爲要發數字專輯,李哲專門去了解關於數字專輯和實體專輯的區別。
在華夏,數字專輯都有保質期,食品過了保質期就不能再食用,數字專輯過了“保質期”也就不再擁有購買時的價值。
這裡的保質,保的更多是數字專輯的服務價值,專輯全面開放即表示放棄了購買時的增值服務價值,只留下音樂本身與相應的傳播空間。
在保質期內,不購買的人是不能聽到專輯裡的歌曲,而李哲的數字專輯的保質期是三個月,只有在三個月之後,路人可以免費試聽,然後收費下載。
數字專輯是數字時代的產物,隨着時代的發展,實體專輯已經走向了末路,跟曾經的黑膠唱片差不多,粉絲買來收藏的人更多一些。
數字專輯是一種粉絲經濟的模式,跟視頻網站的‘會員提前看一天’好像是差不多的意思。
實體專輯和數字專輯區別很大,從一般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只要付了費,就會想要相應的回報,買家對於商品是有一定期待值的。以前購買實體專輯的時候,大家可能會因爲歌手名氣、風格、包裝等因素購買,除了收聽,還可以收藏,或者當禮物送給他人。專輯能夠握在手中,有一定的分量,也是實體價值的一部分。可是現在到了數字專輯,好像除了聽,什麼也做不了了。一旦聽到自己不喜歡的音樂,覺得沒有達到期待的價值,想要退貨退款,或者轉送給被人,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數字專輯的銷量一般不會太高,例如江緣的《魔鬼中的天使》到目前的銷量達到了一百萬,或者也差不多是她本身專輯的銷量極限了,一些比她名氣大,粉絲羣體比她高的明星會更多一些,大概也在兩百萬左右,那也已經是天王天后級別的了。
數字專輯當然也會有粉絲重複購買的情況,音樂平臺也是允許這種情況,畢竟音樂平臺要賺錢,而粉絲想要幫自己的偶像刷數據。
而除了粉絲之外,大多數的普通用戶並不會重複購買某張專輯,他們的需求是音樂本身,聽到了作品,主要目標就達到了。相比於實體唱片幾十到幾百元的價格,數字音樂專輯銷售2元到20元還是比較親民的。
粉絲也不都是腦殘,這種重複購買數字專輯純砸錢的行爲怕只有真的把錢不當錢的人才乾的出來,而需要自己的粉絲以購買的數字專輯的數量來判斷粉絲忠誠度的藝人,大多也就那樣了。
有些流量藝人真就會這樣做,例如發放有自家偶像參加的某個活動的門票給粉絲,條件還非常的多,有什麼粉絲排名、唯粉、還有什麼數字專輯購買一百張以上的證明。前兩個都挺正常的,可這購買一百張以上的數字專輯就有些搞笑了,畢竟購買了沒什麼用呀,還會過保質期,這是赤果果的圈錢行爲啊。
例如黃子凡,他家就是這樣做的。
李哲對於自己的粉絲,並不要求粉絲爲自己做什麼事情,例如某些劉亮明星會在微博或者各大視頻網站刷數據什麼的,他不需要,他認爲這些都沒有意思,以前沒有這些數據,沒有流量的時候,該火的人照樣能火起來,只要有作品。
這些他也都跟‘爲哲而生’這個粉絲團的團長討論過,對方也表示認同。
其實李哲不需要粉絲爲他花太多的時間,平時轉發轉發微博啊,吹吹彩虹屁什麼的,多關注關注他的作品,然後就可以了,只要關注他的作品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持,而‘爲哲而生’這個粉絲團的團長也做的非常好,畢竟李哲的作品出的挺勤快,粉絲關注作品都需要不少時間呢。
五月五號凌晨,李哲工作室。
李哲本人也在,正在一起看着購買頁面的銷量,三個音樂平臺的數據頁面一起看,數據一直在變化。
專輯銷售渠道開放十分鐘。
“破萬了~!”有人喊了一聲。
十分鐘破萬,這對於一些頂級流量明星來說並不算什麼,人家可能一分鐘就能破萬了,可是對於李哲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成績。
要知道,在這之前,他之前跑幾個通告,主打歌都是《青花瓷》,而這首歌就在昨天和今天都有不少人在討論,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青花瓷》本身就是一首非常好的歌曲,這一點不可否認,而關於‘華夏風’這種歌曲的類型,李哲在之前已經有過預熱了,之前出的那幾首歌曲都廣受好評,喜歡的人真是不少。
有人憑藉一首歌曲就能紅遍大江南北,李哲出的歌曲也足夠他紅遍大江南北,只不過在這專輯出來之前,並沒有什麼數據能夠體現。
現在《華夏風》這張專輯出來了,之前喜歡李哲歌曲的人自然會想要去聽,如果新歌有人願意買單,那就是成功的體現。
數字專輯沒有購買張數限制,不存在搶購的現象,一開始就買的人基本上都是真正喜歡李哲的粉絲,其中可能會有鐵桿粉爲了李哲而買很多,這是自發行爲。
而在實體專輯那裡一直不是關注的重點,畢竟這次的專輯主要是數字專輯,走的是線上的路線,線下的實體專輯撐死也就一百萬,畢竟限量一萬張呢。
其實實體專輯那邊的鐵粉比較多,那是真的多呀,因爲一萬張專輯在開始三分鐘內就已經被搶光了。
“像李哲這種人的專輯,你們怎麼還買啊?他唱歌超級難聽的,你們快閃開,別讓他的歌聲傷到了,讓我來買,讓他來荼毒我,求購一張,求購一張,求購一張。”
“求購,求購,求購,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你們是狼狗嗎?”
“以前我們是兄弟姐妹,現在我恨不得掐死你們,混蛋啊,手速太快了吧。”
“蒼了個天,我卡了,我卡了,我次啊奧,一刷就沒了,0張啊,媽耶,你們瘋了吧,嗚嗚嗚嗚。”
“一羣單身的人啊,要不是老孃剛交了個男朋友,你們以爲能搶的過我,算了,求購,求購,求購,真心求購。”
李哲工作室的人一直在關注三大音樂平臺上的數據,數據一直在穩步上漲,十分鐘破萬,然後突然快速開始飆升,十五分鐘的時候竟然直接破了五萬。
這個現象大概說明了那些沒有搶到實體專輯的人就去買了數字專輯吧。
對於真正的粉絲來說,購買實體專輯的人比較多,就好像現在都還有人喜歡購買黑膠唱片一樣,就不是爲了聽歌,而是爲了收藏,數字專輯可收藏不了,可實體專輯卻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