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人事,聽天命。
陳南沒有操控他人人生的能力,也沒有這個想法。
對楊明娜,他只是建議。
真正決策在她自己。
跟楊明娜提過之後,陳南再不關心,眼下還是要以事業爲重。
“《魚美人》已經拍完。”
“《上錯花轎嫁對郎》明年開拍,唐人自制,我至少還能拿一個男三號的角色。運氣好的話,男一也不是沒可能。”
前一部塵埃落定。
後一部即將開拍。
陳南先知先覺,走一步看三步,從現在開始就得琢磨第三個項目。
00年的爆款劇不少。
但是要麼已經拍攝完成,例如《西遊記續集》、《大明宮詞》等等。
要麼就是已經立項,角色定下。
再不然就是普遍看好的項目,比如明年即將開拍的《笑傲江湖》,陳南想擠進去當個配角都難。
唐人開局的劣勢這時就顯現出來。
例如《流星花園》這個項目,明知道這部劇將會紅透全亞洲,F4一躍成爲東南亞頂流,但是當陳南跟蔡亦儂提及的時候,這位蔡總壓根不感興趣。
《天地傳說之魚美人》跟接下來的《上錯花轎嫁對郎》兩部劇,已經讓唐人影視的財務緊繃,再難有餘力去琢磨第三部劇。
而且即使唐人有意,原著作者也未必願意跟唐人這樣的小公司合作。即使合作,這樣的大IP,版權費也不是個小數字。
於是。
陳南只能眼睜睜看着這塊大餅飛走,無能爲力。在沒有版權的情況下,甚至連搶注劇本都做不到。
“唐人根基太淺。”
“我自身資歷也太淺。”
陳南近來一直在思索該如何突圍,影視圈錯綜複雜,以他跟唐人的小身板,很難殺進去。能做的,唯有順勢:“接下來,還是應該以編劇、以劇本爲尖刀,替我在唐人爭取更多的資源。出演更多的角色,一步步打響名氣。同時,在修煉演技之餘,再兼修攝影、導演等方面的知識,爲我將來自編自導自演做準備。”
這就要保證自己的劇本一定會被採用。
如何保證?
還是順勢!
“明年《寶蓮燈》動畫開播,唐人跟夏玉順將會推出《天地傳說之寶蓮燈》這個項目。”
一來是蹭《寶蓮燈》動畫的熱度。
二來是藉助《魚美人》的熱度,延續《天地傳說》系列,仍是神話題材,收視有保障。
因此,《天地傳說之寶蓮燈》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這是順風車。
陳南寫出劇本,被採用的概率極高。
“但是這部劇的主角是林志穎跟郭敬安,我撬不動。”
強如夏玉順旗下的‘蘇友朋’都拿不到這部戲的主要角色,陳南算哪根蔥?
所以,這部劇最多幫陳南在編劇這一行多積攢一些資歷。
他想要演戲,還得在第四部劇上下功夫。
……
“神探科藍?”
“蒲公英?”
大成本的古裝劇、神話劇,投資越大,陳南越沒希望。
他得在小成本上面下功夫。
這兩部劇是唐人原時空早期製作的現代劇,製作成本相對較小,演員也多啓用自家人。
前一部探案題材,後一部都市言情苦情劇。
“探案懸疑——”
陳南將2003年的《蒲公英》第一時間排除。
目光投向《神探科藍》。
這部劇水花不大,後世壓根沒人聽過。
陳南不準備將寶貴積分跟時間浪費在復刻這部劇上面。
但是!
‘探案’題材,大有可爲!
“唐人第一部劇《蘇州二公差》,就是古裝探案題材輕喜劇,後面又投資拍攝《神探科藍》,說明對探案題材有一定偏愛,至少在前期摸索階段是這樣。”
“再有,明年《少年包青天》的火爆,拉動了懸疑探案劇的熱度。”
“無論古今,從不缺乏跟風者。”
陳南迴想這一類的好劇——
《白夜追兇》。
《法醫秦明》。
《隱秘的角落》。
《河神》。
……
往後二十年,好劇不少。
不過要注意的是:“我只是大一新生,太過專業的劇先不做考慮。”
這就將《法醫秦明》、《白夜追兇》等精品劇排除在外。
陳南搜刮記憶,粗選了三部劇——
“河神。”
“方謬神探。”
“民國奇探。”
第一部《河神》,原時空2017年李現主演,熱度跟口碑都不錯,而且帶有傳奇、奇幻因素,這在當下都是流行元素。
正常來說,這是首選。
但陳南考慮的更多。
“我目前要儘可能的要選一些劇火人也火的劇,主要是爲了增長人氣。”
“再有,以我現在的資歷,能拿到《上錯花轎嫁對郎》的主角已經是僥倖。再想繼續擔當主演,難度極大,特別是在有李亞鵬的情況下。”
《河神》這部劇,捧紅的僅有李現。
可一旦唐人投拍,這個角色大概率要落在李亞鵬的頭上,而不是陳南。
這是徒爲他人作嫁衣。
陳南當然不樂意。
“《河神》先放一放。”
至於第二部《方謬神探》,這是劉德華在01年投資、張衛健領銜主演的民國懸疑推理劇。
有一定水花。
而且重在拍攝年代接近,不用擔心時代差異性帶來的‘水土不服’。
可這部劇也有問題。
一方面,這是張衛健個人風格很濃郁的一部劇。
另一方面,這也是單男主。
“李亞鵬!”
陳南一陣牙疼。
唐人有這麼一尊大佛,給陳南造成的限制太大。
大男主劇,除非類似‘齊天磊’這樣特別合適他的,不然根本輪不到他。
陳南想要爭資源,得多動腦筋。
比如——
“雙男主劇!”
“民國奇探!”
這部劇能在2020年那個探案劇已經陷入瓶頸的時期脫穎而出,可取之處毋庸置疑。
而且,雙男主,陳南爭取到男主的概率倍增。
再一個。
雙男主各有特色,都有出彩之處。
“民國。”
“懸疑。”
“偶像。”
“後世的大部分劇集如果能在2000年完整復刻出來,都屬於降維打擊。”
去掉時代濾鏡,今未必不如古。
不說別的。
比如《魚美人》,放在2020年去看,太粗糙,太狗血。
陳南從不厚古薄今,對《民國奇探》多少有些信心:“爆火看命,但是有優質劇本打底,至少不會太拉胯。”
……
初步確定下一階段的兩個劇本,陳南首先花費積分加點【記憶】的同時,將《天地傳說之寶蓮燈》以及《民國奇探》兩部劇鐫刻在腦海中。
《寶蓮燈》二十集,每集四十四分鐘。
《民國奇探》三十六集,每集四十五分鐘。
記憶這兩部劇一共消耗200積分。
接下來就是圍繞這兩部劇,反向去搜集相應資料,看過之後,再花費積分鐫刻、固化在記憶中。
不止是劇。
不止資料。
還有課程方面,包括表演系本身的課本、課程,還有導演系、攝影系相應的書本,陳南準備趁着空檔期,全都記在腦子裡,隨時隨地可以琢磨跟理解。
正是打根基的時候,陳南毫不吝嗇積分。
一味藉助回憶劇集從而扒寫劇本,最多當一個編劇,成名太慢,話語權太小。
陳南的短期目標是三條腿走路——
編劇。
演員。
導演。
三位一體,這才能更快更穩的爬到這個圈子的最頂峰。
可惜他上一世是音癡,五音不全,音準極差,記憶中的歌曲全都亂七八糟。若不然,扒幾首歌出來,倒也是個捷徑。
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