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留級事件

六月底,滬城郊區的一所中學,期末考試結束。

一名高一的學生由於七門功課不及格被學校叫家長,學校最終讓該名學生留級。

國內學校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並不少見,留級的也大有人在,一點都不稀奇。

這名學生之所以被媒體報道出來,是因爲他是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的獲得者。

當初獲得獎項的風光和現在被學校留級的處境,這種鮮明的對比是很好的新聞素材。

媒體還能借此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得失,以及學校應該培養全才還是專才進行討論。

就這樣,韓含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

實際上,韓含拿到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這件事並沒有讓他獲得太大的名氣,那畢竟只是一屆中學生的作文比賽,影響並不算大。

而且,獲得一等獎的並不只有他一個人。

但這次的留級事件卻讓他出名了,這正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以他的學習成績,在學校裡屬於差生的行列,是家長們口中的反面教材,這樣的學生卻拿到了作文比賽的一等獎,現在又要被學校留級,相當的矛盾。

大家會有疑問,韓含是差生,還是人才?

在這件事裡韓含只是恰逢其會,背後則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博弈。

改革開放以來,就有教育學家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國家也在積極的推動,不過應試教育的觀念根深蒂固,極難改變。

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分數關係到學生能不能上大學,能不能改變自身的命運,這是人生大事,誰敢怠慢。

九四年的時候,國家提出各地要抓素質教育的試驗區,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到了九七年,全國首批建立了十個素質教育試驗區。

今年素質教育開始作爲國家的戰略決策,進入國家推進、重點突破、全面實施的階段。

雖然上面有政策,但想要在全國推行並不容易。

或者說,高考不改革,素質教育就無從談起。

素質教育並不是不重視分數,而是不把分數作爲衡量學生的唯一手段,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自學能力。

對於國內學校教育模式的批評之聲一直都存在。

有些極端的家長不讓孩子上學,在家裡自己來教,有位著名作家甚至自己編寫了教材,還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

這些做法都是對應試教育的抵制,不相信學校的教育。

這方面的爭議比較大,各人都認爲自己有道理。

尤其是今年教育部明確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媒體討論的頗爲熱烈。

在這種大背景下,剛好出現了韓含留級事件。

韓含身上正是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矛盾點,只能說他不小心被這個時代撞了一下腰。

正是這一撞,讓原本沒什麼名氣的高一學生韓含走進了大衆的視野,成爲了風雲人物。

可以說趕巧了,也可以說這個時代需要有這麼個人物。

作爲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評委,那個力主讓韓含參加補考的人,有記者打電話給林子軒問起關於韓含的話題。

媒體普遍認爲正是由於林子軒的堅持,韓含才能拿到作文大賽的一等獎。

“這件事兒怎麼說呢,我覺得媒體就不要過於報道了,他還只是一個十六歲的孩子,你們這麼報道給孩子增加多大的壓力,他能不能承受的住,這個你們想過麼?適可而止吧,對大家都好。”林子軒迴應道。

“那林總你對素質教育怎麼看?”記者轉移話題道。

“素質教育是好事兒,國家推廣,我很支持。”林子軒簡單道。

“現在學校裡還是應試教育,你會讓孩子留在家裡學習麼?還是說讓孩子到國外上學?”記者追問道。

這是有先例的。

國內有位著名作家認爲學校教育讓孩子沒有尊嚴,用考試分數作爲評級體系,學校沒有心靈教育,素質教育流於形式。

於是,此人讓孩子在家裡接受教育,並親自編寫了十本教材,注重傳統文化的培養。

爲了讓孩子全面發展,還增加了哲學、法律、健康和自救等科目。

“學校教育或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過我還是會讓孩子到學校上學,這樣能夠增強孩子的交際能力,我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林子軒如此說道,“至於是不是到國外讀書,我認爲中學教育應該在國內,上大學這個要看孩子自己的選擇,到那時她應該有自我判斷的能力了。”

這是林子軒的真實想法。

以他的經濟能力,在家裡給孩子請家教完全沒問題,在有些人看來家庭教育是精英教育,學校屬於大衆教育。

但林子軒不想孩子和社會脫節,學校是孩子踏入社會之前的最後一站。

在學校裡學習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基本的人際關係。

媒體並沒有因爲林子軒的話而停止對韓含的報道,一旦牽扯到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話題就會把韓含拿出來作爲例證。

他們不是多麼的重視韓含,只不過韓含剛好成了一個代名詞。

記者採訪林子軒的文章被多家媒體轉載,各方的評論不一。

林子軒無意參與到教育話題的討論,沒有做出迴應,繼續忙自個的事兒。

不到一個禮拜,他收到了一封來自滬城的信件,寫信的人正是韓含。

在信中,韓含感謝了林子軒的關心,訴說了自己的苦惱和迷茫,他不想上學,在學校裡覺得壓抑,他不想看到老師鄙夷的目光。

可又不知道該怎麼辦,對未來充滿迷茫。

在信的最後,韓含提到他正在寫一部長篇小說,把自己在學校裡的經歷寫出來,他期望能夠得到林子軒的指點。

林子軒給韓含回了一封信,鼓勵他繼續創作,同時也不要放棄學習。

對於韓含的小說,林子軒答應會向出版社推薦,以韓含現在的熱度,只要小說的質量不是太差,沒有不出版的道理。

如果出版社再借助韓含炒作一番,成爲暢銷書不是沒有可能。(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三十四章 寶島之行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四百一十四章 極限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勢第二百二十章 低調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七百三十六章 衝刺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員面對面第三百四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場面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通的情感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一百六十四章 邀請第十五章 發薪記第三百三十章 可遇而不可求第九十五章 情懷的價值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第五百三十二章 輕功第四百零九章 紀實風格第三百二十五章 抓週第六百九十二章 軟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開端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第九十章 籌資第五百九十八章 爭議第五百八十章 現象第三百六十五章 討論第七百九十二章 財富對話第三百三十七章 籌備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員面對面第五百七十七章 選擇第四十二章 過了臘八就是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八百二十章 元旦第七百二十章 會議第一百零九章 印象第七百二十八章 股份第三百四十七章 邊緣人第四百一十章 大綱第四十七章 合拍片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媒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導演第六百五十七章 期待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逃第二百四十七章 迴歸傳統第九十四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流第七百二十章 會議第二百二十四章 閃光點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七百一十二章 專訪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七百三十二章 擴張第四百五十九章 武術和舞蹈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四百九十三章 贊助第二百零七章 水太深第八百零八章 機遇第三百一十九章 那年春天第七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機會第六百四十四章 聚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解讀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頓的時光第八百零五章 交替第三百二十一章 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江湖第六百二十四章 動員第五百零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六百五十五章 工作第五百三十六章 水很深第四百三十五章 參觀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五百零四章 戰略伙伴第六百五十七章 期待第六百五十四章 點頭第六百零四章 反派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變電影第一百一十四章 策劃案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三百三十六章 變通第十一章 女生外嚮第七百八十章 娛樂圈第九十八章 對手戲第七百四十九章 優劣第六百五十七章 期待第二百零一章 常客第二章 世界那麼大,我想先回家第五百九十七章 變與活第四百九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件小事第二百零五章 就等着這一天了第一百七十七章 談談人生和理想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