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解讀

在國內,科班出身的演員偏愛出演文藝片,他們在藝術院校裡接受的教育,每天學習和揣摩的都是世界各國的經典文藝電影。

文藝至上的思想已經紮根在他們的內心深處。

陳導明和王志聞都是科班出身,一個是戲劇學院,一個是電影學院。

兩人對於這個劇本的感觸很深,不光是劇中人物情感的糾葛,還有縈繞其間的那份情懷。

對他們來說,《小城之春》更像是對過去時光的一種追憶,那個傳統知識分子的時代已經消失在歷史之中,一去不返了。

故事的時間設定在抗戰結束,國破山河在,百廢待興。

然而,戰爭摧毀的不僅是小城,還有人心。

在這座封閉的小城裡,舊的東西毀掉了,卻捨不得丟棄,還想着能修補起來,對新事物有憧憬和希望,可又下定不了決心,前路未卜,惶恐不安。

這恐怕是那個年代一部分傳統知識分子的想法。

在人物設定上,戴禮言是舊式文人,對家族和傳統念念不忘,活在回憶之中。

僕人老黃是傳統道德的維護者和執行者,安守僕人的本分,兢兢業業。

青年醫生章志忱到過大城市,學習西醫,嚮往西方文化。

周玉紋是受過新文化教育的女性,同時也受到傳統思想的束縛,彷徨苦悶,找不到出路。

妹妹戴秀出身傳統家庭卻積極接受西方思想,是一位樂觀的進步青年。

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把五個人聯繫在一起,展現了那個時代傳統知識分子的人生選擇。

死寂的小城代表着傳統文化,外邊的世界代表着現代文明,兩者在這個波瀾不驚的故事裡碰撞在了一起,沒有大時代的激動人心,只有不動聲色的娓娓道來。

每個故事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會有不同的解讀。

至於《小城之春》,有人覺得是一首對傳統文化的輓歌,有人認爲是一段發乎情止乎禮的愛情,還有人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通的三角戀愛。

文藝電影往往是開放的,能夠提供多種可能性,觀衆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讀。

陳導明反覆看了幾遍劇本,認真琢磨過之後,認爲這是一個和《活着》不相上下的本子。

《活着》描述了主人公福貴的一生,時間跨度極大,貫穿衆多歷史事件。

《小城之春》只截取了人生的一個片段,在某一個春天發生的故事,極爲短暫。

如果說《活着》是一出嚴肅的歷史劇,那《小城之春》就是一篇淡雅的小品文。

兩者很難說誰更好一些,藝術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

從演員的角度講,《活着》更像是葛尤的獨角戲,《小城之春》裡有三個主要角色,這三個角色的感情互動是劇本最爲精彩的地方。

尤其是女主角,如果演的好,很可能創造出一個經典形象。

陳導明第一個想到的是鞏莉,無論是名氣還是演技,鞏莉都是最好的人選。

鞏莉經歷過感情波折,演起少婦周玉紋這個角色有生活經驗,唯一不妥當的是鞏莉是北方人,有着北方女人的大氣,缺少一份南方女人的溫婉。

不過對於演員來說,這都不是問題。

正如第五代導演對鞏莉有偏愛一樣,同時代的男演員也希望能和鞏莉搭戲,一個好的對手更容易激發演員的表演情緒。

陳導明打電話給林子軒,向他推薦了鞏莉。

“鞏莉?她的片酬太高我請不起啊。”林子軒解釋道,“明哥,咱們這個戲的成本低,預算不過三百萬,我不可能拿一百萬出來請鞏莉,就算她願意降片酬,五十萬咱們也請不起。”

作爲國際影星,鞏莉在香江拍片的片酬在一百五十萬左右,內地的話是八十萬到一百萬之間,比葛尤的片酬翻了一倍。

所以,她只能接那種投資超過兩千萬的大製作,一般的劇組沒錢請,也不敢請。

如果鞏莉願意把片酬降到三十萬,作爲製片人,林子軒倒是可以考慮,畢竟歐洲那幫電影人就認準了鞏莉,只要有鞏莉出演,片子不愁賣不出去。

只是這種可能性不大,兩人沒那份交情,林子軒不認爲自己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那周玉紋是誰?”陳導明詢問道。

“小俞啊,我把劇本給她了,她昨天同意了。”林子軒迴應道,“小俞是南方人,更容易把握這個角色,我對她有信心。”

“她年紀太輕,演技還行,感情上不太好掌握。”陳導明擔心道,“那先這樣吧,這個戴禮言的角色我接了,等找齊演員了告我一聲。”

“差不多了,五個角色,王志聞演章志忱,徐晶蕾演戴秀,僕人老黃還沒確定,張哥前兩天說他有興趣,還沒答覆我呢。”林子軒介紹道。

“我算是明白了,你這是把《臥虎藏龍》裡的角色搬到《小城之春》裡來了。”陳導明恍然道,“國粒演老黃有點可惜了,發揮的空間不大,那行,這樣挺有意思,抽個時間一起聊聊。”

《小城之春》裡戴秀和僕人老黃屬於配角,戲份不多。

戴秀正在上學,是個樂觀開朗的女孩,和哥哥戴禮言的性格截然相反,對外邊的世界充滿憧憬,並愛上了從大城市回來的青年醫生章志忱。

戴禮言原本想把妹妹嫁給章志忱,並託周玉紋和章志忱說這件事,被周玉紋拒絕了。

後來,戴禮言知道了周玉紋和章志忱的往事,也就作罷了。

戴秀這個角色性格簡單,唯一的內心戲是對章志忱的愛慕之情,不難把握。

林子軒讓徐晶蕾出演這個角色,主要是讓她學習一下,一個演員只有和一幫高水平的演員搭戲,才能快速的成長。

再說,在這部影片中露個臉,對她以後的演藝生涯會有幫助。

張國粒看了《小城之春》,本來想演戴禮言的角色,在知道陳導明拿了劇本後,只好選擇僕人老黃,不過還在考慮之中。

正如陳導明所說,林子軒正是想用《臥虎藏龍》的演員來演繹《小城之春》的故事。(未完待續。)

第三百一十五章 矯情第七十章 大時代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六百五十二章 定位第八百一十章 演員第四百一十四章 極限第三百九十八章 評分第三百零九章 不溫不火第七百六十一章 狗仔第二百零五章 就等着這一天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聚會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變電影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八百一十六章 採訪第二百二十四章 閃光點第一百九十九章 婉拒第三十三章 時代的弄潮兒第八百零六章 新聞第一百章 春晚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格第六百零七章 棱角第二百零一章 常客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背景下的日常第六百三十二章 實用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三百五十三章 幾句話第七百七十三章 現實第八十九章 還不是時候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第七十三章 交情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十五章 發薪記第五百四十九章 採訪第六百四十五章 合作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七百七十九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六百三十九章 嘗試第五百七十六章 縮影第七百七十七章 十年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場面第七百四十八章 賣點第七百九十八章 開學季第四百七十一章 過去的日子第二百六十五章 勤儉傳統第七百六十八章 時勢造《英雄》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三百零六章 小目標第三百五十一章 開館第二百五十三章 歲歲年年人不同第三百六十七章 傳奇歸來第七百零九章 配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三百二十七章 內心戲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第七百八十八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功課第五百四十九章 採訪第七百八十七章 考察第一百六十六章 組團忽悠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衷第二百五十四章 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第二百七十九章 有文藝傾向的女讀者第八百二十三章 宣傳第六百六十一章 時不我待第七百四十四章 競爭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七百四十五章 目標第五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三百一十五章 矯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稿子第三十七章 咱們倆第五百八十四章 家庭第一百五十七章 獨門秘方第三百二十三章 孩子第六百二十九章 鏡子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六百九十九章 敲門磚第二百八十一章 契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過往第七百二十五章 連線第七百一十七章 偶像第六十六章 這一年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衷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第七百四十章 大片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二百七十三章 投資第四百七十八章 冷處理第四百七十四章 黑馬第四章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詩歌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同的道路第六百一十五章 好奇第一百一十四章 策劃案第九十五章 情懷的價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