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學生們都放了暑假,閒在家裡。
這年頭,還沒有那麼多的暑期興趣班,學游泳學鋼琴,孩子們忙的都不像是在過暑假了。
有需求才會有市場。
此時的老百姓還沒那麼富裕,不會在孩子身上花費太多的投資,有的家庭會讓孩子參加暑期補習班,以學習爲主。
大多數孩子都很放鬆,就是無憂無慮的玩耍,這樣纔是一個快樂的童年。
在暑假期間,除了玩耍,他們還會看各種故事書,小學生看連環畫,中學生看少兒雜誌,其中就包括了最受歡迎的《文藝少年》。
《文藝少年》面向的讀者羣是小學和初中的孩子,也有讀高中的學生。
按照地域來說,這本雜誌在南方長三角一帶更受歡迎,在其他地方也有相當的影響力。
到了假期,父母給孩子買一本兒童文學雜誌,讓孩子在家裡開開心心看故事挺好。
在這一期《文藝少年》的封面上,是一位穿着一身紅色東方古裝的小女孩,在女孩的肩膀上站在一隻擁有火紅色羽毛的小鳥。
一旁有對應的文字介紹,這是一篇叫做《小雪的大冒險》的童話故事。
在故事裡,小雪有三套衣服。
一套是在崑崙山的術師服,也就是東方古裝,一套是在外邊世界普通孩子穿的套裙,還有一套是魔法學院的校服。
雜誌社的美工師按照自己的想象給故事添加了插圖,主要是小雪的各種造型。
爲了宣傳這個故事,雜誌社費盡心思,他們清楚一部長篇童話故事的連載能夠極大的刺激雜誌的銷量,增強讀者的粘性。
如果都是短篇故事,讀者買了一本看完了故事,不一定會買下一本。
連載的故事就不同了,只要故事好看,讀者就會一直購買,甚至會到郵局訂閱。
最新一期的《文藝少年》通過各種渠道來到了小朋友們的手裡,他們迫不及待的翻看着裡面的內容,想看看有什麼新鮮有趣的故事。
在這個年代,街頭遊戲廳才進入國內不久,網吧還被稱作電腦室,上網的費用太貴。
電視上還沒有充斥着各種動畫片,兒童文學雜誌還是孩子們生活中的必須品,讓他們樂此不疲的是小霸王遊戲機。
打着《葫蘆兄弟》作者新作旗號的《小雪的大冒險》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們的注意。
在全國,看過《葫蘆兄弟》這部動畫片的小朋友太多了,五年時間的積累,當初的小朋友長大了,這部動畫片成爲他們童年的記憶。
這次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回不是葫蘆娃和妖精打架了,而是一個會法術的華國小女孩到國外的魔法學校上學的故事。
法術學校和魔法學校,就和他們平時上學一樣,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
他們平時上學枯燥乏味,老師嚴厲,還有各種考試,那在魔法學校是怎麼上課的呢?
帶着這樣的疑問,他們朝下讀去,看到了一個新奇的故事。
當然,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能讀懂這個童話故事,剛上小學的低年級學生就有困難,他們往往會尋求父母的幫助。
這同樣是一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交流的機會。
在華國,由於各種原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親近,父母忙於工作,不少孩子都是由奶奶或者姥姥帶大的,這就是隔代親。
一個童話故事無法改變客觀的事實,只能起到循序漸進的作用。
這個夏天,《小雪的大冒險》在孩子們中流傳開來,魔法學院的種種神奇讓他們嚮往,發生了那麼多有趣的故事,給他們的暑假帶來的歡樂。
根據《文藝少年》雜誌社的統計,這個月的銷售成績提高了一成。
在目前兒童文學雜誌不景氣的情況下,這已經超乎他們的預期了,相信隨着故事的連載,這個成績還會更好。
他們接到很多讀者的電話和來信,詢問《小雪的大冒險》後續的情況。
雜誌社準備分六個月連載第一部的故事,到了年底,林子軒會把第二部的稿子交過來,剛好能銜接上,不至於出現空白期。
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小雪的大冒險》之所以這麼受孩子們的歡迎,和國內兒童文學的現狀有關。
在文學領域,兒童文學屬於小衆,國家不重視,寫出來難發表,出版社不願意出版,兒童作品不暢銷,拿不到文學獎項。
收入不高,還沒有榮譽,難以出成績,兒童文學的創作隊伍太過薄弱。
當然,也有一批兒童作家一直在堅持創作,不過他們的創作方向偏向於成人化。
林子軒收到雜誌社的反饋,對於國內孩子的生活表示無能爲力,這和國內的大環境有關,在這個改革開放的大時代裡,打工潮和下崗潮影響着千千萬萬的家庭。
孩子的成長教育在其中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在家裡,林子軒有時間就給女兒講故事,據說這樣小孩子能早一點學會說話,有的小孩子七八個月就會發出簡單的音節了,比如爸爸和媽媽。
林子軒和慕姍姍爲此展開了一輪小競賽,看看孩子最先喊出什麼來。
讓倆人沒想到的是,女兒發出的第一個詞語竟然是自己的名字,小雪。
“都怪你,給她講的故事,她就記住‘小雪’了。”慕姍姍埋怨道。
在《小雪的大冒險》中出現頻率最多的詞語就是“小雪”,他們平時叫女兒的時候也是喊“小雪”,小孩子聽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會說了。
這讓做父母的頗爲尷尬。
“看不出這丫頭挺自戀的,以後說不定是個愛臭美的孩子。”林子軒說笑道。
“說什麼呢,小雪纔不會臭美呢。”慕姍姍不樂意道。
“我就是說說而已,下個月小雪就滿週歲了,要不要讓她抓週試試看。”林子軒商量道。
抓週是一種傳統的習俗,在孩子滿週歲的時候會準備很多東西,讓孩子去抓,每一樣東西代表一種職業,預示着孩子長大後會從事某個行當。
比如書籍,代表着孩子長大後當作家,印章代表會做官,錢幣代表會做生意等等。
這沒什麼科學依據,只是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期盼,到了現在,更多的是一種逗趣的遊戲。(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