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倆岸就如同天堂與地獄一般,這面是數千名潰散的俄羅斯步兵,被近衛騎兵肆意的屠殺着,另一面則是隻剩下了少量步兵騎兵與所有炮兵的俄羅斯討伐軍。
沒有渡河的俄羅斯討伐軍的將軍們,很快達成共識,帶着人馬迅速離開了這處戰場,向阿拉特里要塞退去,阿拉特里是俄羅斯討伐軍建立的一個後勤基地,那裡有着不多的後備兵員河武器,討伐軍退到那裡,可以恢復一些實力,並且憑藉着防禦工事,擋住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的人馬,爲後方重新組建軍隊贏得時間!
李立國在得知俄羅斯帝國討伐軍跑路後,立馬甩下了大隊速度緩慢的起義軍普通士兵,親自帶着起義軍獨立團和近衛獨立團急行軍追擊!
當李立國帶着精銳步兵來到伏爾加河是,近衛騎兵追殺俄羅斯步兵的戰鬥甚至都沒結束!
步兵過河顯然比騎兵過河更加方便快捷,李立國放棄一切重物,士兵們只是簡單的揹着行軍背囊,拿着一把刺刀燧發槍跟着李立國!
俄羅斯帝國討伐軍雖然先一步離開,但他們不捨的扔下貴重的火炮,行軍速度遠遠不如輕裝疾行的李立國軍隊!
在李立國的先頭部隊碰到俄羅斯帝國討伐軍末隊時,俄羅斯士兵非常驚訝於起義軍的效率,此時距離渡河之戰只過去了一天一夜的時間,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的人就追上來了?!
這一場遭遇戰對於俄羅斯士兵來說十分突然,李立國自然知道己方的情況,除了火槍外,他的人沒有任何重火力,他只有一個快速突進的優勢,要是給俄羅斯討伐軍時間將火炮布展開,他們這點人根本打不過!
理所當然的,李立國的人在遇到俄羅斯討伐軍大隊後,立馬發起了縱隊刺刀衝鋒!
不過,李立國在此時還是留了一個私心,他將那隻完全由農民起義軍組成的精銳步兵團,擺在了俄羅斯騎兵部隊的方向上,阻攔俄羅斯騎兵部隊和火炮部隊之間的道路!
而李立國則是帶着近衛步兵團,直衝忙着將火炮展開的俄羅斯炮兵部隊!
在經受了一輪俄羅斯步兵匆忙組織起來的齊射後,雙方挺着刺刀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近衛步兵團首次在局部人數多於敵方!
而此時,俄羅斯騎兵也揚起了馬刀,驅趕着戰馬,衝向農民起義軍精銳步兵團方陣!
這隻俄羅斯騎兵部隊保留非常完整,士氣旺盛,人數也遠多於農民起義軍那個精銳步兵團!
但是,這隻李立國精挑細選全部由老兵組成的,有着自己軍旗的榮譽步兵團也不是孬種,挺着刺刀和俄羅斯騎兵血拼在了一起!
俄羅斯騎兵在榮譽步兵團用血肉組成的防線上,到底是慢了一步!
那人數不多的俄羅斯步兵,根本擋不住人數佔據優勢的幾位步兵團多久,很快就被近衛步兵的刺刀突擊打崩!
俄羅斯將軍一看沒有展開的火炮陣地已經無遮無掩的暴露在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的步兵面前,狠歷的下達了一個命令,將所有的火炮徹底摧毀!
絕不留給起義軍一門火炮!
近代滑膛炮幾乎都是一個炮模整體制造出來,會留出一個火門,這種火炮十分堅固,但摧毀也非常簡單,只要將火門焊死就廢掉了!
沒有了火門的滑膛火炮就是一個鐵罐子而已……
精通此道的俄羅斯炮兵們,在軍官的嚴令下,迅速將所有的火炮徹底摧毀,然後離開了四散而逃!
等李立國的人馬衝過來時,所有的火炮都已經報廢,炮彈火藥也被全部引爆摧毀,這些俄羅斯官兵仇視起義軍的行爲可是夠徹底的!
李立國分出幾個連隊繼續追殺潰逃的炮兵和俄羅斯軍官後,帶着大部人馬結成了整齊的方陣,向正在苦戰的榮譽步兵團前進!
不得不說,這些已經被約瑟夫·維薩里昂諾維奇·斯大林培養出榮譽的農民起義軍老兵,抵抗意志非常頑劣,在被騎兵殺傷超過三分之二後,才逐漸崩潰掉!
不過,榮譽步兵團已經盡到了他們的義務,整好隊的近衛步兵,面對損失不少,陣型散亂,沒了衝鋒速度的俄羅斯騎兵,再打不過就不配稱爲精銳了……
軍心士氣降低不少的俄羅斯騎兵,在抵抗了不到一個消失後,就自行潰散了,被李立國重新聚集起來的農民士兵與近衛步兵,終於可以清理戰場擴大戰果了!
李立國看着被四處追殺和投降的俄羅斯士兵,知道這一次會戰後,他的軍隊又可以得到一段時間的告訴擴張時期了!
李立國通過粗陋的情報系統,已經得知俄羅斯帝國的底蘊有多強大,別看現在俄羅斯討伐軍幾乎全軍覆沒,但李立國如果真的向莫斯科挺進,面對俄羅斯帝國的沙皇精銳近衛軍團據城而守的態勢,很難迅速攻佔莫斯科首都,只要起義軍無法速戰速決,與奧斯曼帝國鏖戰的俄羅斯一線主力一定會迅速回援,哪怕是讓即將戰敗的奧斯曼帝國緩過氣來,反敗爲勝,葉卡捷琳娜二世也不會允許莫斯科首都出現任何差池!
到了那時候,孤軍深入的農民起義軍,哪怕規模再大,人數再多,被莫斯科城內的沙皇近衛軍和前線回防的一線主力包夾,也必然是一個敗亡的局面!
所以說,李立國接下來的軍事行動,主要方向要放在鞏固基礎盤和擴張實力方面,只要李立國利用這一段真空期,將勢力擴充到奧卡河流域,他就可以與莫斯科城裡的葉卡捷琳娜二世平等對話了!
到了那時候,有了底蘊的起義軍,可就不是單純的只需要一倆場會戰就能消滅的勢力了!
當然,這麼做或許也會有一點小小的瑕疵,等李立國擴充成那樣時,恐怕俄土戰爭已經結束了吧。
俄國艦隊已經在地中海取得了絕對優勢,奧斯曼帝國內部早在1771年就爆發了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