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它正在進行“脈衝”式的膨脹和收縮,這意味着其內部存在不穩定性,科學家預測其內部已經出現了結晶或者凝固現象,形成一定半徑的“小結晶球”,這是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結果,科學家認爲繼續對這顆白矮星進行調查,有助於爲其他類型的超新星爆發提供依據,更好地測量出宇宙的大尺度範圍。
一顆與地球體積相當的白矮星(比如說天狼星的鄰星Sirius B)的表面重力約等於地球表面的18萬倍。在這樣高的壓力下,任何物體都已不復存在,連原子都被壓碎了,電子脫離了原子軌道變爲自由電子。
人們已經觀測發現的白矮星有1000多顆。天狼星(Sirius)的伴星是第一顆被人們發現的白矮星,也是所觀測到的最亮的白矮星(8等星),它的密度在1000萬噸/立方米左右,體積比地球大不了多少,但質量卻和太陽差不多。
在大約1,600光年遠的一個叫做J0806的非常著名的雙星系統裡,兩個緻密的白矮星每321秒繞各自的軌道旋轉一週。錢德拉天文臺天文學家的X射線波段數據分析反駁了一個已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觀點:這兩顆白矮星的短軌道週期處於一種穩定的狀態,當他們的螺旋湊的越近,他們的週期越短。即使它們是分開有80,000公里的兩個星(地球與月亮的距離是400,000 公里),它們也註定要合併的。根據這個藝術家般的觀點描述,著名的J0806系統螺旋毀滅的原因便是同愛因斯坦相對論中預言的那樣:白矮星由於重力波產生的影響而最終喪失它的軌道能量。事實上,J0806可能是我們銀河系重力波最明亮的光源之一,可以直接利用未來設立在太空的重力波工具捕獲。
中子星(neutron star)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爲的少數終點之一,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白矮星和黑洞之間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絕大多數的脈衝星都是中子星,但中子星不一定是脈衝星,有脈衝纔算是脈衝星。
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根據最新的假說,在中子星和黑洞之間加入一種理論上的星體:夸克星),同黑洞一樣是20世紀激動人心的重大發現,爲人類探索自然開闢了新的領域,而且對現代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成爲上世紀60年代天文學的四大發現之一。
中子星的密度爲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相當於每立方厘米重1億噸以上。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萬億倍。對比起白矮星的幾十噸/立方厘米,後者似乎又不值一提了。如果把地球壓縮成這樣,地球的直徑將只有22米!事實上,中子星的密度是如此之大,半徑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質量就與太陽的質量相當了。
同白矮星一樣,中子星是處於演化後期的恆星,它也是在老年恆星的中心形成的。只不過能夠形成中子星的恆星,其質量更大罷了。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當老年恆星的質量爲太陽質量的約8~2、30倍時,它就有可能最後變爲一顆中子星,而質量小於8個太陽的恆星往往只能變化爲一顆白矮星。但是,中子星與白矮星的區別,不只是生成它們的恆星質量不同。它們的物質存在狀態是完全不同的。
簡單地說,白矮星的密度雖然大,但還在正常物質結構能達到的最大密度範圍內:電子還是電子,原子核還是原子核,原子結構完整。而在中子星裡,壓力是如此之大,白矮星中的電子簡併壓再也承受不起了:電子被壓縮到原子核中,同質子中和爲中子,使原子變得僅由中子組成,中子簡併壓支撐住了中子星,阻止它進一步壓縮。而整個中子星就是由這樣的原子核緊挨在一起形成的。可以這樣說,中子星就是一個巨大的原子核。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中子星的質量非常大以至於巨大的引力讓光線都是呈拋物線掙脫。
當初就有人說有可能形成了微型的白矮星,中子星,不知道爲啥後來成了微黑洞了。不管是啥,現在看來,都是不對的。這無盡的宇宙之謎,吸引着衆多科學家話費一生去探索。現在,啥也別說了。繼續給議長打電話。
議長在那邊,還在等着聽院長的好消息,“怎麼樣,怎麼樣?是不是數據錯了?”
“議長,儘管我也很想這麼說,但是真實情況是,數據沒有錯,我們的實驗失敗了!”。
這下,議長沉默了,“我說你們怎麼就失敗了呢?不可能,你們一定是騙我,跟我開玩笑的!”。議長,已經開始歇斯底里了。院長一看,壞了,這位不是也瘋了吧?
“議長,議長,你要面對現實呀!”
議長,本來打算這個成了,自己就賈昂帝國特使攆走。幸好還沒幹,現在,我高翔翔怎麼接待帝國特使了。
其實,這個就算研究成功了,也沒那麼總要,畢竟末日飛船有的人還是不少的。你多了一種更有效的末日飛船,能怎麼樣?還不是同歸於盡?只是議長暫時轉不過來這個彎兒。就算有了微黑洞,常規武器也要有。
現在的議長,自己就感覺是萬丈懸崖,一腳登空。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