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上的帝國範圍要寬泛很多,只要是統治或支配的地域廣闊,在國際上或某一地區強盛一時的國家,就可以被稱爲帝國。通常這些國家只達到狹義上帝國的標準中的一點(領土廣闊)或幾點,而且不論政體是否爲君主制。這些國家本身一般並不稱自己爲帝國,而是王國、共和國、聯邦、聯盟等。
如古希臘的“雅典帝國”,中世紀的“威尼斯帝國”(商業),近代的葡萄牙帝國、西班牙帝國、荷蘭帝國(殖民)、大英帝國、日本帝國(明治維新前及二戰後)等。
歷史上有一些規模龐大但統一時間很短,通過短期的軍事征服暫時建立起來的國家,如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時的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帝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一世在位時的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也被稱爲帝國。但嚴格的說它們都不能達到狹義上的所有四個標準,仍然只是王國。
現代的“帝國”雖然很少有君主制政體的,但實際地位和影響則與古代狹義的帝國沒有太大區別。比較著名且被接受的概念有希特勒統治時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國、羅納德·里根提出的邪惡帝國(蘇聯)、被稱爲新羅馬帝國的美國。
帝國和王國都是君主國,之間的區別在一般人看來不是特別明顯,但它們之間大致的區分標準卻是有的。所謂帝國,指的是以皇帝爲君主的國家,一般領土廣闊,常常擁有屬國,並在一個文化區域內佔支配地位。在歐洲,最早只有一個文明區域,所以也只有一個帝國——羅馬帝國。後來隨着羅馬帝國分裂,西羅馬滅亡,教廷分裂,形成了兩個文化區域,於是就同時有了西歐羅馬天主教區域的神聖羅馬帝國和東南歐希臘正教(東正教)區域的拜占庭帝國。
在歐洲定義,帝國是一個多民族或多民族國家,帝國是一個龐大的政治實體,它管轄着原界以外的領土,以強大的政治和軍事統治,內部文化和民族都不同。這與一個由自治國家和人民自願組成的廣泛國家聯邦形成對比。
在東亞,則有以中國皇帝爲君主的華夏帝國。最高執政政權稱爲朝、相對稱爲野。一般來說,華夏帝國的皇帝只有一個,是爲繼承天命的天子。不過也有例外,當中國處於分裂的時候中國可能同時有幾個人自稱爲皇帝(如三國時期)。然而,這些皇帝之間一般是不能互相承認的,並且當其中的一個皇帝向另一個皇帝稱臣的時候,這個皇帝就必須去掉帝號,改稱爲王。
現在,聯邦帝國,那是如日中天,實力正在一天一天加強。能加強帝國的實力。皇帝陛下不是一個糊塗的人。這些傭人,大多是戰俘,跟帝國作對,戰敗了,自己命運悲慘一點兒也正常。呵呵呵。
不過皇帝陛下的出爾反爾,讓大家十分爲難。您自己想好了,讓我們幹啥都行,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我們真的很爲難。大臣們都知道自己的這位皇帝陛下的性子,所以大家都不說話,我們就看着。
幹出來說話的,基本上都是跟皇帝陛下共事了很長時間,皇帝陛下下手的時候,會考慮考慮的主。今天,第一個出來說事兒的,是丞相。
皇帝一看,“丞相,你有什麼事情?”
“起奏陛下,阿古文明,最近在進行議會投票,決定是否加入我們帝國的版圖!”
“哦?一個阿古文明,就算加入我們意義也不大,我正計劃對那邊開戰呢!等我們騰出手來,就對那邊兒採取軍事行動!”。
“陛下,如果是一個阿古文明,倒也沒什麼。阿古文明附近的幾個文明,都會學阿古文明。如果這樣,阿古文明如果加入我們,那我們就會多出來十來個文明,那我們就實力大增壓!”
“哦?是這樣嗎?”
“皇帝陛下,是這樣的!”
“那可太好了。我們有使節在那邊嗎?對外聯絡部長,你出來說一下!”。
對外聯絡部長趕緊出來,“啓奏陛下,這個不是臣具體負責,我的詢問相關工作人員才知道!”
“那好,你現在問問,馬上回答我!”。
對外聯絡部長,趕緊拿出自己的工作設備,開始呼叫自己的下屬,“你們,馬上回答我們,我們在阿古文明有使節嗎?”。設備,只能進行光速以內的通訊。對外聯絡部,也是有辦公機構的。
沒過三十秒,設備那邊兒就回答了,“報告部長,我們在阿古文明有特使。只是,這個特使的規模很小,級別很低!”。
聯絡部長轉述,“起奏陛下,我們在阿古文明有,但是特使的優先級比較低!”。
還不是最高級訪問團。最高級訪問團,都是出使類似自由聯邦這種有幾十個文明的文明聯邦。對外聯絡部長,趕緊記下來,不敢怠慢。小心自己的性命!
“兵部尚書,在不?我們有多少軍隊可以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