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下)

對此時的大黑天佛母菩薩而言,疑惑帶來的並不是焦躁、混亂等負面情緒,而是拓展思維的契機,尤其是對方的舉動是如此地明目張膽,幾乎是用最粗暴放肆的行爲來宣告他們的存在。

即便這是劍修一貫的作風,可結合前後的變化,大黑天佛母菩薩又如何不知這其中的奧妙?

一個已經被剝奪了自由、不知身受多少禁錮的囚犯,能夠進入三方虛空她控制力最強的水世界中,直到事態激變才被她查覺,如果沒有特殊力量的掩護,又怎麼可能呢?

事到如今,大黑天佛母菩薩的心情竟是出奇地寧靜,就像是從久聚陰霾的天空中,迎接雨絲降下那麼自然。

她沒有對水世界變化的因由做什麼針對性的手段,僅僅是在真實之域,將平靜而清晰的意念傳遞出去:

“羅剎道友,這是何故?”

羅剎鬼王同樣平靜溫和,卻決不類同她平常姿態的意念傳回:“黑天吾友,三界天通,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且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若是依序而行,你何年何月才能享那‘人神共主’之尊榮?

“更不用提一年半載之後,八景宮二十餘位地仙盡數趕回,在那之前若不能統合血獄鬼府、九天外域,成就無上神威,重現當年巫神災劫,也是近在眼前。此中緣由,你不可不知。”

羅剎鬼王仍是拿出了循循善誘的姿態,理由周全,正是這種方式,特別適合與現在的大黑天佛母菩薩交談。

這是純粹理性的交流,縱然明知羅剎鬼王隱瞞了相當程度的信息,可理性的權衡,而非是情緒化的對抗,纔是現在的大黑天佛母菩薩真正需要的。

當然她必須要把羅剎鬼王隱瞞的東西全部挖出來。

大黑天佛母菩薩沒有立刻追問,而是靜待片刻,思慮琢磨,也看水世界中的局勢變化,直至她對當前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把握,這才低語道:

“那麼,現在插進來的又是哪處世界呢?需要論劍軒配合,魔門發力?”

稍頓,她又道:“看蘇雙鶴身邊根根魔紋,是哪位魔門大能動了手?”

“吾友對水世界的觀察如此清晰入微,可見掌控嚴密,又有何懼?至於此事,既然涉及魔門,當然是九天外域。血府鬼府不久之後也會發動,但那邊的情況你已經盡數掌控,不過就是一個早晚罷了。”

羅剎鬼王的意念穩定,又是輕描淡寫:“至於九天外域這邊,太阿魔含那個廢物不頂用,還好能找到一個後手……”

大黑天佛母菩薩意念沉靜依舊:“羅剎道友,太阿魔含是不是廢物姑且不說,攔海山天傾之役,你我虎頭蛇尾,只因爲羽清玄成就地仙,辛乙南下,就命令大軍轉向,錯失了初次貫通三界的機會,是不是在等待今日?隔了這段時日,也是浪費得很哪。”

羅剎鬼王笑吟吟的意念傳回:“智者善省而不滯於過。黑天吾友,相較於追究前塵往事,我更樂於爲你解釋當前的局面……”

“解釋如何讓我套上絞索的?”

大黑天佛母菩薩直接打斷,意念森然:“羅剎道友,你一步步催逼上來,不留半點兒退路,且這些變故,涉及多門,便是事成又如何,難道我還能將玄門、魔門盡都斬絕?怎麼看都像是要折損我日後成道之基,到時你飄然遠去,獨留我在此界,蹉跎歲月,掙扎難出,未免也太無情。”

大黑天佛母菩薩意念述及“無情”,看似憤懣,其實心底卻是前所未有地冷澈平靜。只是理性的交流還不夠,可以冷靜有效地利用包括情緒情感在內的一切因素,纔是真正“理智”的做法。

這是之前的大黑天佛母菩薩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因爲她根本沒有一個清晰、可感的情緒體驗。偏偏此時做來,竟是順理成章,且意緒波動,絕不是“隨口說說”的模樣,應用得近乎完美。

由此大黑天佛母菩薩就知道,在吞噬了花娘子之後,她和以前,確實是大爲不同了。

可就算是有這種“水準”,也不過是勉強與羅剎鬼王平行罷了。

羅剎鬼王不知在多少劫前,就是深諳此道的宗師人物,這些年來密切合作,卻仍是把她瞞得好苦。

“黑天吾友,你務必要相信,我種種做法,都是爲你我之大計,以更有利於你,在紫極爭鳴中佔得先機。”

“紫極爭鳴?”

突兀出現的信息,讓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意念更是冷透:“……也就是說,你挑選的人神共主,不只我一人。”

“三界天通,皆爲獵場。獅虎熊狼,何止一家?若非如此,法則死物,焉可如我們設計那般,通靈變化?”

羅剎鬼王說得坦然:“黑天吾友,你居於中央之位,掌控七祭五柱,這人神共主之位,不是你的,還能是誰?”

“七祭五柱……”

大黑天佛母菩薩知道,這正是她目前的仗恃之一,也是沒有與羅剎鬼王徹底翻臉的根本理由。

以羅剎鬼王設計的新世界體系,她要想真正實現既定的目標,就萬萬脫離不了這個基本的架構。

羅剎鬼王早早將這個中樞體系交給她,按其言論,就是“信任”。

可是這一個個意外,又絕不是一個“信任”就能解釋得了的。

就像現在,論劍軒與魔門合作,就算之前共同擊殺陸沉,可是涉及到神主層面,仍是讓人感覺匪夷所思。

更別說還要與羅剎鬼王合作,這種大場面——難道造化劍仙要幫助魔門,硬造出一位神主?或者乾脆引得元始魔主降臨?

大黑天佛母菩薩明確感覺到,不是這樣的。

魔門修行體系在當世也是一門“顯學”,尤其是關係到元始魔主的威能,此界修士就算是爲了防止心魔滋生,也要做極爲詳細的瞭解。

更何況,大黑天佛母菩薩的根腳,本就是由照神銅鑑而來,曾經親身感受過元始魔主的無上神威。她能夠看出、能夠感應到,此刻水世界中,正源源不斷從蘇雙鶴體內滲出來的魔紋,非但沒有涉及根本層面,反而是儘可能地避過與元始魔主相關的領域。

正因爲那領域太過隱晦,以至於到目前爲止,她都無法從此間魔紋變化上得知,究竟指向何處。

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中)第385章 清歌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340章 一劍第54章 降落第49章 內丹第40章 危局第5章 上中下乘 天紫明丹(上)第97章 舊主第263章 幻緲香身 奇貨可居(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三)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下)第34章 捕鳥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第36章 穿梭第214章 攬照明月 劍影徘徊(下)第15章 葉途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上)第139章 觀察第125章 禁法秘語 教祖親至(下)第189章 天有二日 計生兩重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下)第105章 鬼池第215章 道魔相爭 成敗互現(上)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下)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265章 長驅直入 利刃剖心(下)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上)第6章 隔岸紅塵 天外雲霄(下)第18章 暴動第255章 釣翁香餌 亂線纏勾(上)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上)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四)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五)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上)第383章 路窄第120章 秘會第341章 不純第308章 神通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中)第144章 業火第261章 陰山黑河 香料生意(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上)第101章 湖底交錯 羣峰亂局(中)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上)第94章 新星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下)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上)第30章 魚龍第46章 蠢貨第108章 過限第146章 急轉直下 四面楚歌(上)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中)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下)第99章 知竅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五)第149章 恐怖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後記之二中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下)第337章 神合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二)第197章 平等之秘 解析本源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上)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75章 影爆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上)第62章 太虛星光 人心大勢第324章 血磨第177章 馭器第83章 路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三)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八)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125章 禁法秘語 教祖親至(下)第96章 笑聲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上)第85章 故人爭鳴 星羅棋佈(上)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六)第105章 名過於實 刀劍相沖(中)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中)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中)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下)第45章 三呼第270章 風雲第19章 萬世陰冢 鴻飛冥冥(下)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中)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上)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下)第268章 敵情反制 地利之便(下)第136章 分組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117章 告死第298章 淺薄第49章 幻法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28章 法器之辨 千里之會(上)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