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誰還不是個大學生了?

看着半截眉騎着自行車離開,林朝陽也騎上自行車一路往東拐了兩個彎,來到棉花衚衕。

進了院子,他先將剛纔收的東西放好。然後熟練的點着了正屋裡的土鍋爐,等爐膛內的火勢旺了起來,他出門上了公交車往火車站去,林二春老兩口今天中午的火車到燕京。

在火車站前等了一個多小時,林朝陽接到了提着大包小包的林二春夫妻倆。

“又拿這麼多東西幹嘛,我們這邊什麼都不缺。”

“不拿放家裡一冬天不也放壞了嗎?拿點東西就你話多。”

林二春語氣不耐,他本來都不打算來燕京了,奈何林朝陽一封又一封信的催。

“你看你這個態度,讓你來燕京是來享福的,又不是來遭罪的,別想着地裡那點事了。”

1978年的12月,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期間的一個夜晚,安徽省鳳陽縣小崗生產隊的18個農民相聚在茅草屋中,寫下一紙字據。

字據寫道:我們分田到戶,家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後能幹,每戶保證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幹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家社員們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18歲。

然後他們以慷慨就義般的勇氣在字據上按下17個紅手印和3個印章,代表全隊20戶人家。

在1978年,這個舉動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是一個勇敢的甚至是偉大的壯舉。

次年,小崗村打穀場上一片金黃,經計量,當年全隊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6噸,相當於全隊1966年到1970年5年糧食產量的總和,充分體現了分田到戶的優越性。

很快,小崗村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便傳到了省裡一把手的耳朵裡,並且獲得了高度認可,被官方媒體廣泛傳播。

但決定中國農村改革的道路並非是一帆風順的,儘管有小崗村的成功案例在前,這兩年國內關於是否要分田到戶始終沒有定論。

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對於這個可能影響中國未來改革發展走勢的決定都是慎之又慎。

直到今年下半年,積蓄了兩年之久的風似乎一下子猛烈了起來,各種媒體上關於“分田到戶”、“包產到戶”、“家庭聯產承包制”的討論甚囂塵上,民間的反響也極爲熱烈,多個地方大員也在官方媒體上公開發聲支持改革。

這一切都在預示着,這場決定中國前途命運的農村改革似乎迎來了開花結果的命運。

最近這一年,關於分田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地處偏僻的小楊屯也被這股風颳的飄飄搖搖,社員們根本無心勞動,見天兒的研究着分田的事。

林二春當了快二十年的生產隊長,自然是不希望發生這種變化,可在這種國家大事中他又能做得了什麼呢?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啊。

當了快二十年的隊長,林二春第一次產生這種深深的無力感。

好不容易把今年的秋收熬完了,也不知道明年開春是個什麼章程,偏偏林朝陽這個時候催着他回燕京,林二春自然放心不下小楊屯的事,心煩意燥。

聽着林朝陽的話,他氣咻咻的說道:“甭以爲你現在出息了!沒有生產隊,沒有集體,你能長成現在這樣的大作家?”

林朝陽被他數落兩句,無奈的看向張桂芹,“咋了這是?”

“別搭理他。知道的以爲他是個生產隊長,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國家zx呢。”

這幾個月,林二春躁動的像頭驢,張桂芹沒少跟他生氣,來了燕京有兒子撐腰了,她現在可不怕。

一路吵吵鬧鬧,坐上公交車好一會兒,林二春注意到窗外的景色,問道:“朝陽,這不是去伱們家那條路吧?”

“咱直接去棉花衚衕,那邊都收拾好了,爐子我都給你們燒上了。”

下了公交車,又走了幾百米,三人來到小院前。

“哎呦,真變樣了!”還沒進院,張桂芹看着煥然一新的院門便驚歎了起來。

等進了院裡,她更是滿眼都是欣喜,口中稱讚不斷。

“有啥好的,不就以前地主老財家的院子嗎?”林二春嘟囔着。

心氣不順,老頭子看什麼都不順眼。

等進了正屋,屋內窗明几淨,土鍋爐爐膛內的煤塊在熊熊燃燒着,溫暖的空氣中夾雜着淡淡的煤煙味道。

“這屋裡可真暖和!”

進屋才一兩分鐘,張桂芹轉了一圈還沒等細看,便感到有些燥熱。

“屋裡安了暖氣片,門窗也是新換的,比家裡暖和多了,你在屋裡待一會兒,穿毛衣都嫌熱。”

張桂芹新奇的去摸了摸暖氣片,感覺到手上熱乎乎的,她欣喜道:“這玩意可真好。有這東西,以後冬天不怕冷了。”

母子倆正說着話,鍋爐那裡傳來叮叮噹噹的響聲,原來是林二春掀開了爐蓋。

“幹啥呢?”林朝陽問了一句。

林二春看了一眼爐膛內,罵罵咧咧道:“敗家玩意!煤塊就這麼直接燒!”

林朝陽徹底無語,以二春同志現在的脾氣,就是衚衕裡的狗路過了都得挨兩腳。

“這不是給你們烘烘屋子嘛。煤塊都在外面呢,以後你們愛怎麼燒怎麼燒。”

“這櫃子可真不錯,一看用的就是好料子。”

張桂芹的手用力拍着林朝陽從龍順成收回來那對多寶閣,上面還擺了幾件瓷器。

“媽媽媽!”林朝陽趕忙出手攔住她,“這都是我收藏的古董,你輕點!”

張桂芹看了看眼前的多寶閣,“這櫃子是古董?”

“都是,這上面的瓶瓶罐罐也是。”

“這些也是?”張桂芹臉色驚訝,“這玩意有啥用?”

“收藏用的,以後能升值。”

林二春斜着眼睛,“有倆錢兒把你燒的!我看你像個古董!”

林朝陽也不搭理他,拉着張桂芹給她解釋這些古董的來歷。

聽林朝陽說完之後,她看向那些東西的眼神帶着幾分忌憚,生怕一個不小心給磕了碰了,她抱怨道:“你說你好端端的往屋裡塞這些東西幹什麼?一走一過還得留心他們,走個道兒都不安心。”

“屋子這麼大,正常走路碰不着。”

領着老兩口熟悉了院子之後,林朝陽看了看手錶,這會兒陶玉書也差不多該放學了。

心裡正想着,院外便傳來一陣摩托車發動機的轟鳴聲。

沒過一會兒,陶玉書進了院子,一見到林二春夫妻倆臉上堆滿了笑容,歉意的解釋說今天上午有課。

“沒事沒事,上課重要。大學的課那麼忙,可不能耽誤嘍!”林二春笑呵呵的說道。

林朝陽看着老父親臉上廉價的笑容,深刻的認識到學歷歧視真是個令人深惡痛絕的惡習。

大學生很了不起嗎?

誰還不是個大學生了?再過倆月,我也是有證的大學畢業生了。

閒聊了一會兒,林朝陽張羅着出門吃飯。

“出去花那個錢幹什麼,咱自己做點就行了,家裡傢伙什這麼齊。”張桂芹說道。

林朝陽夫妻倆給四合院準備的東西確實很齊,米麪糧油不缺,不過沒什麼菜,張桂芹拉着陶玉書去買菜。

出了院門就看到門口的摩托車,張桂芹問:“誰家的摩托車停這了?”

陶玉書臉上露出幾分羞赧之色,“媽,這是朝陽給我買的。”

張桂芹臉色詫異,本想問一嘴花了多少錢,可轉念一想,這麼一問恐怕兒媳婦會多想,便展顏道:“好好,這摩托車可真好看。”

“玉書啊,菜市場離這遠不?要不你騎着這個帶我去。”

陶玉書心裡正忐忑着,聽到張桂芹的話,她的心情輕鬆了不少,高興的應了一聲:“好!”

兩人出去半個多小時纔回來,張桂芹哆哆嗦嗦的說道:“這摩托車什麼都好,就是冬天騎着太遭罪了。”

吃過午飯後,林二春夫妻倆又在院子裡轉了轉,張桂芹說道:“地方太大了,就我們倆人,哪住得了這麼大的院子?”

“沒事。媽,西廂有兩間客房,玉書她表弟偶爾過來住。東廂還有我們倆的房間,你要是覺得空,我們倆在這住幾天也行。”

聽林朝陽這麼說,林二春數落起了張桂芹,“這麼大的房子給你住,你還矯情啥?”

陶玉書也看出了林二春的情緒反常,悄悄問林朝陽這是咋回事,林朝陽給她解釋了一下原因。

“等過了這陣兒就好了,分田這事一天不落聽,他一天不愚卓。”

陶玉書理解的點了點頭。

飯後閒聊,陶玉書又說起了她今天在學校的事。

本來林二春夫妻倆來,她是想請假去火車站的,結果系裡的老師來找她談畢業分配的事,導致她沒辦法脫身。

對於現在的大學生來說,大學畢業分配工作就跟開盲盒差不多,除了極少數考研和留校的人之外,大多數人只知道自己一定會被分配回家鄉工作。

陶玉書能有被老師找去談分配的榮幸,主要是源自於她大學四年的優異成績。

捲了四年,陶玉書幾乎每個學期都穩坐燕師大中文系年級第一的寶座,是系裡衆多教授、講師的心頭寶。

之前陶玉書沒有預備研究生考試,讓這幫老師很是遺憾。

多好的學問苗子啊,居然不繼續深造。

臨近畢業了,老師們又巴望着陶玉書能夠留校,以陶玉書在學業上的勤奮好學,未來留校後用不了幾年的時間,必定會成爲燕師大中文系的中堅力量,是學校不可多得的人才。

“王老師說,學校方面希望我能留校。他說我要是願意留校的話,明年可以幫我解決住房問題。”

林朝陽回想了一下,陶玉書口中的王老師他應該是見過,還一起喝過酒。

“住房問題咱不需要考慮,你要是喜歡留在學校工作,那咱就留校。”林朝陽說道。

陶玉書面露糾結,“我沒想好。我們學校的環境確實不錯,待了四年我也有點習慣了。不過之前德寧說,想讓我去她們單位……”

“哦,對了,我差點忘了這事了,分配這事她們單位能插的上話嗎?”

陶玉書他們這一屆學生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無論是國家還是學校,對於他們都是無比重視。

入學後他們有帶薪學習、有單位津貼、有助學獎學金,如今馬上就要畢業了,這些大學生也成了香餑餑,中央部委、各級機關單位、國營大廠都張開了雙臂歡迎他們。

在畢業之前,教委會聯合國家的各個部門,根據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用人需要,制訂分配計劃,然後下發給各個高校,高校根據分配計劃推薦合適的人選。

在這其中,教委和學校作爲一頭一尾,說話分量是最重的,其餘單位基本插不上什麼話。

《燕京文學》是燕京市文化局下面的刊物,要一兩個大學生不難,但點名道姓的要燕師大的學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應該沒什麼問題。我們系的主要分配方向就是各級黨政機關、新聞文學機構和教育崗位,去《燕京文學》也符合規定。”

聽她這麼說,林朝陽問:“那你是決定好了?”

“我決定沒用啊,得學校同意才行。”陶玉書說。

林朝陽點了點頭。

在他們倆說話的時候,林二春和張桂芹安靜的聽着。

老兩口也聽出來了,兒媳婦馬上要畢業了。學校想讓她留校,雜誌社想讓她去當編輯。這大學生就是吃香,單位搶着要。

“玉書,你剛纔說,你們學校還能進機關單位呢?”林二春問。

“能啊。不出意外的話,我們班應該有一半都得進機關,我聽說政府那邊搶着跟學校要人。”

“那還是去機關好!”林二春說。

張桂芹立馬說道:“孩子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你以爲誰都跟你一樣,是個官兒迷?”

“我怎麼官兒迷了?玉書進機關有啥不好的,當個國家幹部,體面嘞!”

“玉書,別聽他胡咧咧。當老師好,還有寒暑假呢!”

老兩口爭辯起來,誰也不讓誰。

林朝陽夫妻倆對視一眼,哭笑不得。

第359章 徘徊的陸遙第199章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第309章 無冕之王第95章 大師也這麼愛錢嗎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292章 人生啊,何其不公!第76章 《小鞋子》的反響第394章 民間文協主席第515章 香江三部曲第133章 降維打擊第313章 朝陽,任重道遠啊!第117章 我還治不了你?第428章 狗狗祟祟張曼玉第368章 純粹的文人第372章 吳祖緗的認可第212章 在香江的影響第489章 我就是採個風第479章 林朝陽的影響力第226章 行走的房子第308章 獎項背後第290章 黑了心的東西第17章 站隊要認清形勢第271章 光榮傳統(暫缺)第399章 看《棋聖》提振一下士氣第205章 稿費給結一下第340章 《讀小說札記之一》第98章 爲了一個崇高的理想第426章 真應該關小黑屋啊第435章 影帝背後的男人第185章 有什麼了不起的?哼!第303章 叔,我分不清啊第402章 近藤直子和《中國語》第353章 這是什麼八爪魚?第55章 你們願意給個高價嗎?第172章 毒舌保羅第3章 朝陽,跟我去燕京吧第342章 老林要創業第548章 隔空嘲笑第421章 香江行第213章 國運盛,則棋運盛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28章 有盼頭第535章 諾貝爾文學獎的苗子第194章 請了個活祖宗第277章 宋凡教女第484章 股海冥燈第471章 丟雷老母!第538章 這氣氛,多熱烈!第105章 漲稿費第176章 註定成爲經典第210章 送上門的雙保第320章 衣錦還鄉第316章 與民同樂第38章 座談會都是捧臭腳第486章 勒諾多文學獎第346章 愛國主義讚歌第283章 我給您背一段第232章 倒爺的誕生第102章 友人許靈均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413章 突然的二胎第174章 偉大的亞倫·布什內爾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80章 1979年文壇扛鼎之作第523章 也許會從這部小說開始第486章 勒諾多文學獎第5章 祖墳着了第492章 震驚到麻木第284章 實屬罕見第480章 這一局,穩了!第183章 自己淋過雨,別人也休想撐傘第450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215章 委屈的小貓第209章 你一個寫小說的,懂什麼詩歌?第494章 莊重文文學獎第21章 我表現的還不夠鹹魚嗎?第454章 經典的誕生第334章 要不您能當館長呢!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110章 這劇本適合你們人藝第539章 後勁兒太大了第94章 陶敬法找了個好女婿第297章 爲王前驅,林氏門徒第237章 她是林朝陽的愛人第228章 《棋聖》的反響第498章 銷量神話第514章 朝陽同志操碎了心啊第330章 要當就當教授第419章 人畜無害林朝陽第254章 火爆的《牧馬人》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學生,擺什麼老資格?第375章 下一屆茅盾文學獎必有一席之地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74章 作品不等於人品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239章 文物收購點第155章 廚子裡小說寫得最棒的第500章 簡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