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蠶食蘇聯

什麼叫鋼雨,火箭炮發射出去的火箭彈就是鋼雨,這東西的火力,一門就能頂得上幾十門榴彈炮,而且射程更遠。

當然,精度不是那麼高,但卻是用來做大範圍打擊用的。

如果有制導技術,加上衛星技術等等,直接發現對方的部隊集結後,直接一輪火箭彈打過去,能夠讓對方一個師瞬間毀滅。

此時的火箭炮遠還沒有達到那樣的威力,夏鈞到達靶場時,已經有兩門火箭炮架了起來。

這兩門火箭炮,採用的是三十二管聯裝模式,與明代的一窩蜂看起來很類似,只是這是現代版一窩蜂。口徑爲130mm,並非是大口徑的那種,當前還處於試驗階段,沒必要造那麼大的出來。

等小的能造了,還會造不了大的?

當發射的命令傳達下去時,只見靶場上突然升起一股白煙,三十二枚火箭彈拖着橘紅色的尾焰呼嘯而去。

夏鈞拿着望遠鏡看着靶場的情況,在大約八公里外的靶子周圍,不一會便陸續爆炸,不過大多數的火箭還是偏離了目標。

“這個程度還差了一些。”夏鈞看了直搖頭,雖然說目前研製的這種火箭炮在戰爭中是有用途的。

但問題是用途還不是太大,不能起到太好的效果。

而且到時候還暴露了這種武器。

這是很不划算的。

中華帝國陸軍要推出這種武器,首先得把對方打疼了。

不能只是打得半死不活的,人家回去一研究,也把某種武器給研究出來了。

要打,就得打疼。

打得他們連追趕的時間都沒有。

這也是爲什麼如今中華帝國擁有大量先進的軍事技術卻不投入部隊使用的主要原因。

以目前中華帝國的裝備來說,已經是世界最好的了,沒必要再時刻的趕在前面,你在進步,別人也就會追趕。

如果別人看到你沒有進步,那便能麻痹他們。

“報告元首,射擊完成,請指示。”研究小組人員站在夏鈞面前等着批示,夏鈞對他們說道:“繼續研究姓能更強的火箭炮,一切研究都要保密。”

“是~!”

……夏鈞視察了火箭炮研究的進展,又到了指揮部研究中心。

這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的是指揮部內所需的一些東西。

在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向夏鈞展示了新繪製的世界地圖。

“這是新的世界地圖投影,與普通的地圖有很大的區別,總的來說,這個地圖是圓的,而普通地圖是方的。”

夏鈞聽了點了點頭。

“例如我們要轟炸美國,由於地球是圓的,我們可以從俄國北部北極地區建立一個戰略轟炸機場,直接就能轟炸到美國的阿拉斯加,如果轟炸機航程足夠遠,甚至可以傳過加拿大,轟炸到美國北部。”

“再例如,我們要進攻美國,那麼從赤道出發,足有上萬公里的路程,若是從堪察加半島進攻美國阿拉斯加,只有幾百公里的路程。”

是的,美國離中國其實並不遠,特別是中國在取得了拿勒河以東的領土主權後。

原定歷史上的二戰,從地圖上來說,實際上是新的地圖戰勝了舊的地圖。

曰本與美國開戰,最大的戰略姓錯誤,可能就是選擇從赤道對美國進行進攻。

如果是中國未來與美國開戰,那麼中國首選的進攻路線就是從阿拉斯加進攻。儘管那裡比較寒冷,但美國在那裡的防禦極爲薄弱。

而且美國通往阿拉斯加的公路都沒有,全是靠海運。

登陸到阿拉斯加後,可以南下進攻加拿大,從加拿大一路攻入美國。

美洲地區的人口稀疏,這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防禦密度太低,其中以北部加拿大,以及美國南部爲甚。

而美國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

起碼的,中國進攻美國,並不一定需要從夏威夷。

走赤道畢竟太遠了。

如果中國在格陵蘭島建立一個戰略轟炸機場,那麼中國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可以轟炸到整個歐洲,以及美國北部。

舊的地圖,即將從中國帝國的指揮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這種新的地圖。

這種新的地圖,告訴指揮官一個最重要的信息就是,地球是圓的。

若是普通的那種平面地圖,南北極看上去很複雜,不是很容易判斷出這兩個地區的地理關係。

這種投影地圖裝備指揮部後,參謀人員能夠更好的做出謀劃。

對於中國這樣未來要與美國發生戰爭的國家來說,這種地圖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中國未來也將和歐洲國家發生衝突,這使得中國必須重視北極戰略。

只要中國能夠取得北極空中霸權,那麼中國未來就能夠隨意的轟炸任何一個歐洲國家。

實際上這個年代,極少有國家關注到北極地區。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們用的多是平面地圖,而且空軍的發展也沒有達到那樣的程度,因此北極地區還不是很引人注意。

若在後世,北極航線可是非常繁忙的,每天都有不少飛機從北極飛過,地球是圓的,這是一條近道。

……俄國,1921年,中俄聯軍再次發動了進攻,這次進攻相比以往來說,聲勢更爲浩大。

中華帝國已經將主要的兵力都調集都了伏爾加河一線。

兵力已經是達到了一百六十萬的程度,其中新兵較多,對蘇聯的進攻,純當練兵,年年都練,必不可少。

去年中俄聯軍攻克了伏爾加格勒之後,之後向前推進了一百公里,主要是進行人口掠奪,之後又退回了伏爾加格勒地區。

由於美國對蘇聯加大了援助,今年蘇聯內部的情況好了很多,起碼人民算是勉強能夠吃得飽飯了。

當然,吃不飽飯,全是因爲中俄聯軍的關係。吃得飽飯,全是他斯大林的功勞。

蘇聯在得到了美國的大量援助之後,其重工業發展速度較快。

然而今年的中俄聯軍在進攻前,按照往年的慣例,還是對蘇聯進行了縱深轟炸。

近五千架蚊式轟炸機從機場起飛,對於進攻前早已偵查好的轟炸目標,進行大規模的轟炸。

蚊式轟炸機成本低廉,而且中華帝國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生產線,每天能夠生產出十五架。

爲此蚊式轟炸機大量的裝備部隊,中華帝國在東南西北各地都建立了戰略轟炸機場。

不過蚊式轟炸機的載彈量少也是一個問題,每次只能攜帶一千公斤的炸彈,五千架一次投彈也就只有五千噸炸彈。

十次出航,也只能投放五萬噸炸彈。

不過中華帝國此時不急着裝備新型轟炸機,是因爲蚊式轟炸機還能用,這的確是一款很優秀的轟炸機。

這是最頂尖的,木構飛機的巔峰產物。

五千架蚊式轟炸機起飛之後,對蘇聯的工業、鐵路、橋樑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這次轟炸依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當轟炸機從低空飛過,將鐵路、橋樑摧毀之後,蘇聯的交通很快陷入癱瘓狀態,不過公路還是可以走的。

但工廠被轟炸之後,就馬上停產了。

但蘇聯的防空設施也改善了許多,五千架蚊式轟炸機一次出航就損失了近三十架,都是被蘇聯的防空火力給擊落的。

蘇聯的戰鬥機還是那樣爛,連蚊式轟炸機的邊角都摸不到。

而且轟炸很突然,蘇聯又沒有雷達,無法進行事先佈置。

但相比上一次轟炸來說,效果差了一些。效果還是巨大的,使蘇聯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蚊式轟炸機在進攻之前,陸續出動了二十多批次,投下了近十萬噸的炸彈,儘管效果不如上一次,但投彈數量卻是更多了。

蘇聯的水庫、電站等等設施全部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轟炸。

在戰略轟炸之後,中華帝國空軍又對前線的俄國部隊進行了轟炸,這次出動的是戰術轟炸機。

同時火炮也開始發威。

這次,中俄聯軍集合了近兩百萬的兵力,向烏克蘭地區發動進攻。中華帝國這是要徹底的切斷蘇聯與黑海的聯繫,從而將黑海交通線徹底的砍掉。

同時,烏克蘭地區是蘇聯目前的主要產糧區。

對於蘇聯這樣的共產國家,其社會生產艹作能力低下,糧食是一個很脆弱的環節,儘管美國此時援助蘇聯,給了蘇聯大量的糧食,但並非是美國完全的養着蘇聯人民,只是把糧食缺口給堵上。

進攻烏克蘭,就是要擴大這個糧食缺口。

美國如果願意繼續援助的話,那麼,這可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蘇聯此時的人口是一億一千萬人,相當於是美國人口的總和還要多出一千萬。

尼古拉二世的俄國,此前只有兩千萬人,自攻下了高加索地區以及伏爾加河東岸和西岸南部地區後,已經搶回了近三千萬的人口,人口已經恢復到了五千萬左右。

這些搶回來的人口,在中俄兩國的努力下,總算是做好了思想工作。

雖然還存在一些刺頭,但總的來說安分了許多。

大棒加甜棗,這就是收買民心的方式。

而此時俄國內部的制度,確實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人民還有基礎生活物資保障等福利可以享受。

隨着俄國的經濟開始發展,需要這種救濟的人已經是越來越少了,負擔開始減輕很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華帝國基本上已經不需要拿出太多的糧食去救濟俄國民衆了。

相反,俄國人的經濟發展起來了,等於說是把這頭奶熊給養肥了,可以進行擠奶了,不過此時還不是太肥,而且出於對蘇聯戰爭的需要,暫時還是可以讓俄國人先過的好一點。

亞聯儲此時,在俄國地區正學着美國的把戲,開始大幅度的降低貸款利率。

中國此時雖然在中國境內不跟進這種模式,但在俄國境內還是一定程度上的跟進的。

這導致俄國人開始變得很有錢。

就如同八九十年代的曰本一樣,號稱可以買下整個美國。實際上曰本人後來全是窮光蛋,儘管看上去很富裕,到國民負載累累,之所以看上去還很繁榮的樣子,那是美國出於對中國圍堵的需要。

此時的俄國,和八九十年代的曰本有些相似,但也不是完全的相似。

俄國人很多錢了之後,經濟就開始繁榮了,俄國人也開始瘋狂的建設了。

公路、鐵路、橋樑等交通基礎設施,都在瘋狂的建設,對於俄國這樣大的國家來說,建設這些東西確實是要很多錢的。

而中國又要對俄國的資源進行開採,自己去建設貌似很不划算。

因此貸款給俄國人,讓俄國人自己去建設。

反正這些建設成果,最終都是華東銀行的東西,或者是包皮的華東銀行。

俄國的繁榮,也成爲了向蘇聯人民宣傳的一個重點。

俄國人民開始享受很豐富的物質生活,很多商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的,大部分都是進口,等於是貸款給俄國人去買中國的商品。

其中輕工業商品是俄國所稀缺的,因此俄國在進口方面主要是輕工業商品進口較多,而輕工業商品正是中國可以隨意擴充產能的產業。

不僅俄國繁榮了,中國的輕工業製造也開始繁榮。

當然,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讓俄國人把錢弄到建設之中。

隨着市場的繁榮,基礎建設就好比母雞生蛋一樣自然而然,加上亞聯儲的大力支持,俄國的基礎建設速度也很快速。

此時俄國的主要經濟中心就是伏爾加河東岸地區,以及高加索地區,西伯利亞還是相對的落後。

wωω ●ttκan ●co

遠東地區大部分被割讓給了中國。

西伯利亞地區主要是天冷了,西伯利亞寒流可不是一般的冷。在西伯利亞,公路不是很發達,基本上沒有什麼公路,主要靠的都是水運及空運。

鐵路也是修在比較靠南部的地區,基本上都是從中國漠北省穿過。

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這是中國的後花園一樣,其建設主要還是中國來承擔,要建設的東西也都是礦區的需求。

礦區要開採,總得能運得出來。

中東鐵路是一個貫穿東西部的漫長鐵路,這條鐵路如今一直髮揮着很巨大的作用。

不過主要的交通線,還是轉移到了從中國西域省修到哈薩克斯坦地區,再修到伏爾加河地區的鐵路。

這條鐵路的氣候不似中東鐵路那麼惡劣,而且修起來也不是太麻煩,大部分都是平地,中華帝國已經將這條鐵路修成雙軌的了。

隨着中華帝國將主要兵力調往伏爾加河地區,這條鐵路每天都很繁忙。

畢竟這條鐵路要承擔近三百萬中俄聯軍的需求,俄國的部隊很多補給品也都是從中國進口。

同時,這條鐵路也負擔着很多礦產、農產品的運輸。

哈薩克斯坦地區的礦產開採是最容易的,那裡有大量的銅礦,同時在農業方面,中國的棉花主要從那裡出產。

雖然哈薩克斯坦地區大部分都是屬於俄國的,但由於沒有進出口關稅,同時土地被中國農墾公司買下,所以和等同於是中國的沒什麼區別。

俄國此時就是中國的盤中餐,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在吃之前,中國花了大力氣幫助俄國恢復秩序,並且建立信貸體系等等,都在爲以後的開宰鋪平道路。

隨着中俄聯軍近兩百萬兵力的向前進攻,蘇聯自然是節節敗退。

蘇聯上下面對中俄聯軍,有的只是一種無力感。

雖然蘇聯動員了很多兵力,但正面作戰根本就不是中俄聯軍的對手,特別是這一次,中國已經從國內調遣了一百六十萬的兵力,這次參與進攻的只有一百萬左右,同時俄國參與進攻的也只有一百萬。

還有近兩百萬兵力在後面壓陣。

在中俄聯軍這種不冒進的蠶食戰略下,蘇聯根本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抵擋中俄聯軍的兵鋒的。

而且在猛烈的傳單攻勢下,蘇聯內部出現了很多叛徒,這些叛徒只等中俄聯軍一到,馬上就對中俄聯軍進行配合。

畢竟,在蘇聯革命之後,還是殘存着一些原利益既得者,這些利益既得者的利益被蘇聯給損害了,自然是盼望着尼古拉二世能夠反攻歐洲。

還有一些人受不住物質條件的誘惑,也跟這投靠了俄國。

特別是此時蘇聯年年作戰失利,雖然說消息被封鎖了,但人家都快打到烏克蘭了,這說明了什麼?

這說明蘇聯根本打不過中俄聯軍。

俄國要的就是這些能夠主動投靠的,最是歡迎這種羣體,這些人不需要做太多的思想工作。

這次進攻也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蘇聯把大量的單兵武器下發到了民衆手中。

這導致了到處都是游擊戰的發生。

儘管中俄聯軍成立了專門反游擊戰的特種部隊,但還是給其核心的目標造成了很大的阻礙,核心的目標自然就是搶人。

俄國的人口太少了。

這導致戰爭潛力不高。

五千萬的人口,最多也就動員五百萬兵力,而且這還不好動員,畢竟隨着俄國的經濟發展,兵力動員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勞動力是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的。

搶地盤是次要,搶人是首要。

尼古拉二世很快也接受了這一觀點,這讓他按捺下了對歐洲領土的渴望,特別是在蘇聯游擊戰上演得愈演愈烈的時候,尼古拉二世堅持的大反攻戰略終於是放棄了,完全贊同了中[***]事顧問所提出的蠶食戰略。

()

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350章 思想統一,國民敬業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6章 三酸二鹼第103章 新氣象第54章 剪辮風潮第74章 震撼第187章 藍田慘案,驅逐王佔元第261章 誘敵,屢試不爽的戰術第131章 強悍的備戰計劃第22章 軍教片第1章 革命爆發第276章 中國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356章 朝鮮戰爭結束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256章 列寧動向,沙俄革命前奏第5章 部門第389章 空前投資熱潮第234章 爲了消滅南洋猴子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28章 瘋狂剿匪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126章 有利的局面第58章 基礎投資第80章 二次革命導火索第112章 殲滅第190章 宗主國與藩國的戰爭第280章 中國的獨角戲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5章 侃暈了再說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318章 瘋狂吸金的疫苗第64章 潛艇第46章 趕羊第229章 中美平衡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16章 說服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324章 一個民族的重生第342章 操縱農產品價格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410章 北海道海軍對峙,戰爭臨近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90章 人才啊!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128章 日本妥協,停戰十五月第40章 狠手段第129章 打撈日本軍艦第166章 日本驚懼第189章 鉅額財政預算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76章 邀請第63章 走私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72章 秋收到來第93章 威壓第162章 登陸演習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06章 出兵干涉,婚禮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117章 再殲日軍第421章 美國投降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349章 甩開美國第247章 成立華夏會第44章 中國人的機械製造廠第29章 塔娜的宏第8章 兌換裝備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246章 收編北洋軍,聯合行動組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326章 二十年發展綱領第74章 13年財政預算(二)第97章 走向穩定第229章 中美平衡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203章 閱兵、授勳~!第216章 振興五術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397章 走向帝制第343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34章 一肚子壞水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239章 態度變化,加大資本壟斷第90章 第一代航母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