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中國流”新解

“定庵兄,我們明日將遭遇此對手,卻也算如今高麗棋壇一厲害角色,他的實力......嗯,他的實力,應和我們之前所遇“雷盟專諸”以及“雷盟聶政”是一個級別吧,此人或許比那兩位稍有不如,然而差距卻也微乎其微。”

在明確第2天的對手是崔明勳後,李襄屏就開始備戰了。而他的“備戰”當然和其他人大不相同,需要做的第一件事,那當然就是趕緊跟自己的“外掛”通報情況。於是在吃過晚飯後,李襄屏回到房間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和老施交流,把自己知道對手的一些信息說給他聽。

“哦。”

感覺到施大棋聖似乎有點心不在焉,李襄屏不高興了,他加重語氣說道:

“定庵兄,我們明日此對手實力雖非頂尖,然而卻正處他個人巔峰,最近之狀態好極,就在前不久,他剛剛擊敗咱們國內第一人常浩,進入另外一項世界大賽決賽,這一點卻是需要注意。”

шшш ✿Tтkǎ n ✿℃ O

“哦,那此人棋風是何特點?”

“這......”

面對老施這個問題,李襄屏卻有點答不上來了。要說這個崔明勳雖然在這個年代小有名氣,不過也僅限於這個年代而已,後世一些資歷淺的棋迷,可能都不知道這年代韓國圍棋還有這麼一號人物。

因爲他雖然被韓國人吹成什麼“四小天王”之首,然而從事後來看,他們這幾位不僅沒能接上“四大天王”的班,歷史地位可能還比不上比他們更小一點的“牛犢三人幫”。

那麼對這樣一位棋手的棋風特點,說實話李襄屏還真說不出來。

既然自己說不出個子醜寅卯,李襄屏眼珠一轉想出個辦法了:

“定庵兄我看要不這樣,我等下去找出此人幾張棋譜,他是什麼棋風特點你自己看去。”

“如此甚好。”

既然拿定了主意,那當然就是馬上採取行動。崔明勳的棋譜倒是好找,畢竟這個時候他還比較活躍,隨便找本“韓國圍棋年鑑”肯定會有他的棋,只是這個棋具......

“李襄屏你想找啥?”

“嗯,我想找塊棋盤擺擺棋......”李襄屏一邊隨口迴應和自己住一個房間的陳耀月,一邊瞪他一眼:“小豹子你這傢伙真是一點禮貌都沒有哈,要叫老大,最起碼要叫襄屏哥知道吧。”

“哦,你想擺棋呀,我這裡有。”

聽說李襄屏想擺棋陳耀月眼睛一亮,他一邊說着這話,一邊變法戲一樣從行李包中拿出一副棋具----是那種摺疊式的小型旅行圍棋:

“你是不是想研究什麼新變化呀?能不能讓我看看?”

看着11歲陳耀月那清澈到透明的眼神,李襄屏哭笑不得:

“就是想擺擺明天對手的棋而已,哪有那麼多新變化,你想看就看唄。”

陳耀月只在李襄屏身邊待了一會就覺無聊,因爲他發現這傢伙擺棋的時候似乎有個怪癖,明明沒有一點聲音吧,偏偏他的嘴好像一直在那一張一合,做唸唸有詞狀。陳耀月還真沒見過有人是這樣擺棋的,所以他看了一會後:

“老大你慢慢研究吧,我到其他房間去看看。”

“去吧去吧。”

等陳耀月走後,等看過崔明勳的5盤棋,三盤勝局兩盤敗局,李襄屏問老施道:

“定庵兄,你看過之後有何感受?”

“嗯,此人棋風正如襄屏小友所言,既看不出有何弱點,也找不到明顯特長。”

“哦?”

李襄屏本來很想問一句:那老施你覺得自己有贏這個人的把握嗎?不過想到明天就要比賽了,自己如果這樣問的話,有給他增加壓力的嫌疑,於是李襄屏換了個話題:

“那好定庵兄,既然對此人棋路有了個初步印象,那咱們要不要研究一下明日之開局?比如咱們明天若是猜到黑棋的話,我要不要先佈下定庵兄最熟悉的“對角星”?”

“這個卻是隨意,不過襄屏小友,經我最近思索,定庵認爲按現行圍棋規則的話,那最好還是別下“對角星”爲宜。”

“哦,這是爲何?”

“定庵現在有一所得,卻也不知對或不對,定庵認爲若是下這種貼目棋的話,先手對角落子卻是不利。”

李襄屏聽了一樂:“哈哈這卻是英雄所見略同,定庵兄也是這樣認爲的嗎......”

的確,下貼目棋的話下對角型佈局可能不利,不過正如老施說的,李襄屏雖然也是這樣認爲,但也只是他個人觀點而已,他並不知道自己這種看法是對是錯。

不過沒有關係,反正明天的棋是自己和老施一起下的嘛,既然兩人都覺得不合適,那不採用這種下法就是。

“那若是不採用“對角星”的話,定庵兄自己有何推薦?”

“嗯,若我們明日能執黑先行的話,定庵最近卻極喜如此開局......”

當老施把他的想法說出來後,李襄屏又是一樂:

“呵呵“中國流”?定庵兄竟然想下“中國流”開局,這卻是爲何?”

“嗯,此法開局能攻能守,勢地均衡,實乃深得我華夏中庸之道也......“中國流”?襄屏小友卻是說,此開局名爲“中國流”?”

“然也.......”

李襄屏這時只能把“中國流”這個名字的來由跟老施科普一邊了,這個佈局是國內老一輩國手陳超越所創,在六十年代一次中國圍棋代表團訪日的時候,由於中國棋手幾乎統一採用這個開局,因此被日本圍棋界把這個佈局稱爲“中國流”。

這個故事在圍棋界流傳甚廣,稍微有點資歷的棋迷都知道這事,因此李襄屏說完之後他自己並不以爲意。

“那行定庵兄,你既然喜好中國流的話那就中國流吧,這是執黑的下法,我們現在再來商議若是我們執白......”

“襄屏小友,你說的這位陳國手,他是否對中古棋有研究?”

嗯?聽到老施這個問題李襄屏有點驚訝啊,在現代棋手中,老陳當然算是古棋專家了,不過他剛纔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並沒有跟老施說這個:

“陳國手確實對中古棋深有研究,對了,他還對你推崇備至呢,不過定庵兄卻是如何知曉?”

“這有何難,只看此“中國流”開局第3步棋便知。”

李襄屏聽了一愣,只看中國流的第3步棋就知道老陳肯定懂中古棋?這是什麼邏輯?

不過在凝神思考一下後,李襄屏很快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想通之後他哈哈大笑:

“哈哈然也然也,此佈局果然和中古棋大有關係也,也不虧它叫“中國流”......”

李襄屏想通了什麼呢?大家可以看,“中國流”的前兩步,一步是下在“星位”,一步是落子“小目”,這就是老施所說的“能攻能守,勢地均衡”。

而“中國流”第3步落在邊上的那個子呢、這步棋同樣大有名堂,這就是中古棋中著名的“九三分投”啊。

而這步棋之所以那麼有名,有名到甚至成爲中古棋的標誌性下法,那恰恰就是和自己身體內的這個外掛有關了。

大家都知道,中古棋由於“座子制”的緣故,因此前4步棋其實就是固定的,甚至到了第5步棋,由於那個年代的棋手又不“點三三”,基本都是“六,三掛角”,因此可以說第5步棋也是固定。

分歧點就是從第6步棋開始了。

第6步棋下在什麼地方最好呢?施大棋聖有話說了,他強烈推薦這步“九三分投”。

而他的理論是:“使敵之無大塊及拆三之地,佈局最醇”!

這是因爲他這句話,再加上他的水平高實力強,因此從範施以後的中古棋,“九三分投”就奠定了中古棋中“官着”一樣的地位。

現在想來,老陳當年在創造“中國流”佈局的時候,想來應該也受過老施的影響吧?

“呵呵那行,定庵兄,明日咱們就用此法,去好好會會那高麗棋手吧。”

第2天很快到來,那麼“絕藝”和崔明勳這盤棋到底會下成什麼樣呢?

第二五九章 真假絕藝第五七八章 目標金滿貫第八十六章 尖衝的故事第二七七章 雙劍合璧第五十章 “中國流”新解第四十九章 奇葩的首勝第二八零章 飢渴第四零七章 誰漏算了第一九三章 比賽中的明悟第六五四章 末代豐田杯第六零五章 你行你上啊第一五七章 王爺棋手第二九九章 大打出手第五八三章 老練的獵手第二五七章 完勝第四三八章 暖男老施第六四五章 大李到底想幹嘛第一四九章 期待老施的新功夫第三七二章 大惡手第三六九章 掛盤講解第五七四章 李襄屏的怒火第三四三章 剛則易折第三七五章 三李爭霸?第三一八章 原來老施還是人呀第七十八章 定庵首敗第四八一章 安全第一第六四三章 扼殺妙手的名局第二五零章 16歲的“當代棋王”第661章 特殊體質第三十章 雷盟聶政第二三七章 連趣向都不是的狗招第五四六章 理情法權天第一一零章 傳說中的官子迷霧第三九七章 向背之中生向背第三一三章 棋風相剋第二章 秦淮五絕第四六二章 真傑作也第五八零章 經驗主義害死人第六二八章 真的不是中二少年第二一八章 磨刀第五零八章 不速之客第六三九章 老施的雞湯第五三三章 人類智慧的光輝第六三九章 老施的雞湯第一二五章,華麗的裝了一個逼第三零九章 三方無應莫存孤第四六六章 天下普升一子第十四章 一波三折第六六零章 蘭花指第六六一章 約會第三零零章 算得對和算得活第六六七章 到底是不是錯覺第二九四章 妙到巔峰的防守第六六八章 遇上新飛刀第三八六章 最高級的鋪地板第四零零章 詭異的發力點第一六二章 韓流剋星第四六四章 兄弟對話第五零一章 化解尷尬的特殊方式第六三九章 老施的雞湯第二一七章更高深的圍棋第四零九章 會心之局第二七三章 專欄從這裡開始第四八六章 大人物第一一一章 出道即巔峰第四二六章 無形飛刀第二七八章 給彼此機會第四三五章 高階狗招第五一五章 艱苦升級之路第六零八章 李襄屏想要的‘大國手’第三一九章 重合度第六五零章 慢工出細活第一八七章 國際賽場首秀第三八零章 詭異的新功夫第一九二章 道策的“靠”第九章 清風的水貨 聯衆的賴皮第六二一章 畢生的運氣第一一七章 五十年一遇還是百年一遇第四四零章 插曲第二一九章 不成熟的狗招第四一六章 差距到底在哪第五零五章 體系初成第一三二章 再度強勢進八強第三七零章 抖包袱第二二一章 無模樣攻防第662章 凡事當爭一着淨第四五二章 冤假錯案第五五八章 魔鬼賽程第二五三章 對手的奇招第三零三章 勝定第五五一章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超一流第五五六章 不算明智的嘗試第六一八章 好戲還在後頭第四零六章 提前到來的決戰第六十章 圍棋大小王第三九九章 哀兵未必必勝第五五一章 這世上哪有那麼多超一流第一五零章 真給面子第二九八章 玩脫了第四十六章 棄馬十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