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兩樣我都不要……”明皇朱慈炤淡淡地說道,然後緊緊地盯着楊烈沉聲說道:“權,我不要,也要不了,相信鎮海將軍也不會給我節制諸軍的權力,三藩及延平郡王也不會給……”
“利,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海洋之利潤數倍於陸地,但我朱慈炤坐擁中原腹地,平原地帶、沃野千里,海洋之利雖然豐厚,但還不放在我的眼裡。”
“那你想要什麼?!”楊烈本以爲是朱慈炤在背地裡鼓動着沐天波前來奪權,但發現不是那回事,沐天波與三藩還有延平郡王擺明的是爲了利益,那朱慈炤是什麼意思?
“名!你楊烈指軍這些鋼鐵戰艦,指揮諸王士卒,我不會有一絲插手,即使我的手下,你也可以盡情地指揮,我相信,你楊烈不會胡亂指軍,也不會故意讓我麾下的士卒白白去送死。甚至你們所得的利益我也不會要一絲,我只要求你鎮海楊烈必須以大明的旗號去征伐倭國!”
“我要名!你楊烈,還有諸王對倭國所做的一切,必須是在大明的旗幟下,這是我的底線!否則一切免談,即使你殺了我,滅了我麾下士卒,這一點也不可更改!”明皇朱慈炤斬釘截鐵地說道。
聽明皇朱慈炤這麼一說,楊烈便心中瞭然。這明皇朱慈炤出生於末代皇朝,成長於動亂之間,待成人之際便國破家亡,無奈之下只能四處逃竄,如若是平常人也好,躺在深山或許能落個平安,但朱慈炤身上流着皇家的血,更矢志未忘國仇家恨。
可惜他生錯了年代,時值滿清肆虐,如無意外,他的人頭肯定會成爲滿清皇帝的玩物,幸好,楊烈橫空出世,力挽狂瀾,這才使朱慈炤有一喘息之機。更借楊烈之威,雖未光復朱明天下,但也獲得了中原之地,與其他諸王五分天下。
此時,朱慈炤再想靠大義之名一統天下根本不可能,使用武力更不可能,三藩兵強馬壯,延平郡王海戰無雙,即使以他馬首是瞻的北地遼王沐天波也不可能放棄封地、兵權,所以朱慈炤很不甘心。
但朱慈炤再不甘心也無法,不但不能武力一統天下,還得防着虎視眈眈人三藩,生怕三藩聯合起兵,故此他對大義的名分看的特別重,尤其是楊烈承認的大義,就相當於有了護身符,本身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故此,明皇朱慈炤對什麼權啊、利啊看得並不重,他看重的就是名份,楊烈承認的名份!
“好!日月昭昭,天佑天明!此次攻倭,就以大明爲旗幟!不但今日如此,以後也要如此!華夏大地,我不允許在有爭鬥,一切爭鬥只能向外!”楊烈厲聲說道。
“此事告一段落,現在說攻伐倭國的事宜。雖然明皇只要大義,並不插手軍事,更不要權,不要利,但畢竟出兵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佔領倭國後,這裡就劃給明皇!”說罷,楊烈攤開倭國的地圖,就將琉球羣島劃了出去。
“這裡歸鄭嘯風!”楊烈把倭國的九州島及附近的小島劃了出去。
“這裡歸本將,本將不在時,由鄭嘯風代管!”楊烈把四國島劃了出去。
“其餘兩島北海道、本州,你們四家平分!”楊烈大手一揮,輕輕鬆鬆將倭國給瓜分了個乾淨。
明皇朱慈炤在得到楊烈親口所定的大義之後,便坐在一旁,對楊烈的劃分連看也不看,對他來說已經是心滿意足了,琉球羣島對他來說只是個屁大點的地方,根本就不掛在心上。
鄭嘯風也是心滿意足,總算是有了立足之地了,九州島啊,那可不小了,接近整個倭國的四分之一了。
延平郡王以及三藩等看着地圖,眉頭緊皺,久久不語,楊烈明白,相對來說四人覺得自己所獲得的少了。
楊烈也不答話,只是拿過地圖,在北海道、本州兩座大島的幾處點了點,淡定地說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本將懂這個道理,本將也不會分配不公,鄭嘯風前身爲南海海盜王,位於新加波的地盤已經被英國人搶走了,故本將特意給了他一塊封地,明皇要名,本將給他名。”
“你們三藩三分長江以南之地,並不缺乏土地;延平郡王佔據臺灣,也不缺乏土地;你們所求不過利罷了,此處有幾處豐富的銀礦,怎麼分配,你們四家自行解決。還有明皇,你也別覺得這琉球羣島可有可無,如若你在這幾處大島修建好港口、碼頭,派上駐兵,當個補給站,你之所得並不比你中原地帶一府之地一年的稅收少。本將言盡與此,諸位誰還有異議?”
衆人眼睛不由得一亮,均表示無異議。
“既然如此,那我們整裝待發,七日後攻攻伐倭國本土。第一戰,也是最後一戰,本將定在江戶!”楊烈指着倭國的地圖,狠狠地用拳頭一砸。
“七日,足夠倭國調動大軍了……”楊烈淡淡地說道,話聲中帶着無盡的血腥。
“大人,如果倭國不集結大軍,化整爲零,節節抵制,我等如何?”鄭嘯風突然問道。
“收編的那些降卒是幹什麼用的,即使他們戰場上不出力,帶個路也是可以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給他們賞田、賞地、賞權利,我不相信他們不爲我所用,如若真要發生此類就靠諸位努力了,可遣數員上將,在陸地上不斷攻伐,同時派遣延平郡王部在海面上四處騷擾,逼其決戰。”
鄭嘯風點點頭,“如此倭國可下,不過就是耗時有些長罷了……”
“所以啊,要爭取一戰而定天下!嘯風,放一些士卒以及幾個貴族回去,讓他們把戰敗的消息帶給倭國天皇及各藩殘存的力量,想法讓他們抓緊時間調動軍隊。”
“末將明白!”鄭嘯風說完就下去安排。
很幸運,毛利吉就沒有死,不但沒有死,他和一些士卒被釋放了回去,倭國士卒本身就是聯軍,戰敗之後,各部均被打散,趁此機會,鄭嘯風和延平郡王往士卒中摻雜了一些懂倭語的內應。
毛利吉就本已經被打怕了,被釋放後,根本顧不得清點士卒,也沒有時間清點,就這麼急勿勿地帶着被釋放的士卒乘着小船,連自己的封地都不回,就急匆匆地直奔江戶。